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角色、新思想、新创作——鲁迅在山会初级师范学堂
1
作者 蔡莉 古大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60,共10页
研究鲁迅在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的“生命片段”具有如下意义:一是鲁迅首次担任校长,由此贯穿起绍兴中学堂教务长——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中山大学教务长这一“教育管理者”的身份角色链条,丰富“多维鲁迅”内涵。二是鲁迅首次担任报... 研究鲁迅在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的“生命片段”具有如下意义:一是鲁迅首次担任校长,由此贯穿起绍兴中学堂教务长——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中山大学教务长这一“教育管理者”的身份角色链条,丰富“多维鲁迅”内涵。二是鲁迅首次担任报纸“名誉总编”这一新角色,充分发挥报纸的批评监督功能,这一报刊观贯彻于其后来的编辑生涯。三是鲁迅创作发表《〈越铎〉出世辞》等文,倡导民主共和等新思想理念,有助于全面认识鲁迅思想体系;同时此时提出关注儿童教育的主张,与其五四时期提出的“幼者本位”儿童观一脉相承。四是创作第一篇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怀旧》,在现代文学史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会初级师范学堂 校长 总编 民主共和 《怀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巧笑倩兮”章的思想论争与文本风景
2
作者 曹建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3,共10页
《论语·八佾》“巧笑倩兮”章记载子夏问诗于孔子,师徒对话循环往复且意味深长。该章牵涉传统《诗经》学、礼学以及艺术美学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素”与“礼”的关系,以及“礼”的价值属性,古今阐释的分歧颇大。根据《诗经》句法,... 《论语·八佾》“巧笑倩兮”章记载子夏问诗于孔子,师徒对话循环往复且意味深长。该章牵涉传统《诗经》学、礼学以及艺术美学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素”与“礼”的关系,以及“礼”的价值属性,古今阐释的分歧颇大。根据《诗经》句法,以及《论语》“巧笑倩兮”章表述的逻辑层次,“素以为绚兮”极有可能不是诗句,而是诗文评。“巧笑倩兮”章的文本在后世不断变化,涉及文本改善、文本趋同等诸多文本现象,也涉及不同文本间的关联性变异。任何一种文本变异现象的背后都有思想性因素起作用,反映出文本与思想之间的相互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素以为绚兮” 思想论争 文本风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文王形象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
3
作者 崔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7,共11页
文王是周王朝的开国先君,又是历代帝王的圣君典范。《诗经》《尚书》等先秦文献中的周文王形象是周人经过精心设计而呈现的。周人通过对文王生平事迹的加工与美化,将文王塑造成伟大的开国领袖、理想中的完美圣人。周人又在礼乐文化中对... 文王是周王朝的开国先君,又是历代帝王的圣君典范。《诗经》《尚书》等先秦文献中的周文王形象是周人经过精心设计而呈现的。周人通过对文王生平事迹的加工与美化,将文王塑造成伟大的开国领袖、理想中的完美圣人。周人又在礼乐文化中对“文王之德”进行艺术化的塑造与宣传,将文王塑造成可亲可感的周族先祖,并进行顶礼膜拜。文王形象的塑造,由此而具有了重大的历史意义,他不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圣王,为历朝统治者树立了治国的典范,也为后世创造了一种伟大的道德理想,成为推动王朝政治完善、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幸福的巨大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文王 天命观 圣王形象 礼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