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剑浩 吴建胜 陈龙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7d。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克拉霉素(25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用奥美拉唑20mg,1次/d,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观察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6%、90.2%、90.2%、4.8%和88.1%、85.7%、92.9%、4.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可被作为根除Hp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药物疗法 联合 奥美拉唑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沙必利联合甘露醇对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的清洁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齐中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8-809,共2页
目的对比两种肠道清洁方法对便秘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的清洁效果。方法将100例便秘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按检查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肠道清洁前观察组患者口服甘露醇和莫沙比利,对照组患者仅口服甘露醇。对比观察两组... 目的对比两种肠道清洁方法对便秘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的清洁效果。方法将100例便秘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按检查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肠道清洁前观察组患者口服甘露醇和莫沙比利,对照组患者仅口服甘露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效果为Ⅰ级27例,Ⅱ级22例,Ⅲ级1例,Ⅳ级0例;对照肠道清洁效果为Ⅰ级19例,Ⅱ级24例,Ⅲ级5例,Ⅳ级2例;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2.044,P<0.05)。结论观察组10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5例发生不良反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沙必利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清洁肠道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甘露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便秘 肠道准备 莫沙必利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在胃肠运动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兰梅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
七次跨膜G蛋白偶联的大麻素受体至少有CB1和CB2两种亚型。尽管两种CB受体在胃肠道的分布不尽相同,但多数分布于肠神经系统。CB1受体激活可通过神经机制抑制瞬时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抑制小肠收缩和蠕动,减慢胃肠运动。CB2可能与一些特殊病... 七次跨膜G蛋白偶联的大麻素受体至少有CB1和CB2两种亚型。尽管两种CB受体在胃肠道的分布不尽相同,但多数分布于肠神经系统。CB1受体激活可通过神经机制抑制瞬时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抑制小肠收缩和蠕动,减慢胃肠运动。CB2可能与一些特殊病理生理条件下胃肠运动的调节有关。这些结果提示CB特别是CB1受体在胃肠运动调节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受体 胃肠运动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a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晏春根 朱冬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01-1705,共5页
目的:评价肝组织微小RNA-146a(miR-146a)表达变化与大鼠缺血再灌注(I/R)炎性肝损伤的关系。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手术组(N组)、假手术组(S组)及I/R组,按分组处理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0、2、12和24 h(每组各时点n=6)血浆丙氨酸转氨酶(... 目的:评价肝组织微小RNA-146a(miR-146a)表达变化与大鼠缺血再灌注(I/R)炎性肝损伤的关系。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手术组(N组)、假手术组(S组)及I/R组,按分组处理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0、2、12和24 h(每组各时点n=6)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IL-6、TNF-α和miR-146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肝组织中TLR4、IL-6和TNF-α表达。结果:N组大鼠各时点血浆ALT活性及IL-6和TNF-α含量与肝组织中TLR4、IL-6和TNF-α表达量无显著差异。S组大鼠血浆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1),但血浆ALT活性与肝组织TLR4、IL-6和TNF-αm 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却无明显变化。I/R后,大鼠血浆ALT活性及IL-6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LR4、IL-6和TNF-αm 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亦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时间延长,各指标仍持续升高;肝组织miR-146a表达量显著下降,其中在缺血12 h时下降最为明显,到24 h表达量再次升高,但始终低于I/R前(P<0.01)。N组及S组大鼠各时点肝组织miR-146a表达量显著高于I/R组I/R后相应时点的表达(P<0.01)。结论:I/R大鼠肝组织miR-146a表达下降的同时存在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炎性肝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a 缺血再灌注损伤 TOLL样受体4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