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以绍兴文理学院的探索实践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鲁越青 白忠喜 应尧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20,25,共4页
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适用人才,是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必须树立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在知识教育环节以外,高度重视通过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绍兴文理学院在近年来的应用... 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适用人才,是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必须树立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在知识教育环节以外,高度重视通过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绍兴文理学院在近年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不断创新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并在内容与形式、时间与空间、环境与保障上与课堂教学实现了紧密对接,取得了较好成效,并形成了工作机制。该文就此展开讨论,希冀提升对第二课堂重要作用的认识,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以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应用型人才 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探索
2
作者 赵晨 陶菲菲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140-142,共3页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各高校开始大力发展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举措。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基础性极强、学科地位较高的实验课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在课程的前中后期深入...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各高校开始大力发展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举措。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基础性极强、学科地位较高的实验课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在课程的前中后期深入挖掘和糅合思政元素,以达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思政目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化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分析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天酸模籽非蒽醌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波 赵萍 +1 位作者 许春晖 计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63,共2页
关键词 巴天酸模籽 化学成分 对羟基桂皮酸正二十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状晶体铜的电化学制备 被引量:7
4
作者 陶菲菲 徐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以CuCl2为前驱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添加剂,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地制得了Cu的枝状晶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枝晶铜进行了形貌和物质结构的表征;制得的枝晶铜尺寸达到微米级,为面心立方晶... 以CuCl2为前驱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添加剂,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地制得了Cu的枝状晶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枝晶铜进行了形貌和物质结构的表征;制得的枝晶铜尺寸达到微米级,为面心立方晶相。通过研究各实验参数,如电沉积时间、电位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对枝状晶体形貌的影响,发现枝晶铜的生长过程经历了成核-生长-再生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状晶体 电化学沉积 制备 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波 高荣升 杨小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8-619,共2页
关键词 岩豆 化学成分 齐墩果酸类 麦角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条件下氢气的爆炸极限及最大爆炸压力研究
6
作者 王旭明 潘玉蕊 +2 位作者 张秋玲 许映杰 胡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8-1723,共6页
氢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负压场景,确定负压工况下的燃爆参数是对氢气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防控的首要前提。采用高精度配气及爆炸压力采集系统研究氢气在负压场景下的燃爆特性,明确氢气的爆炸上限、爆炸下限、临界爆炸压力、最大爆炸... 氢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负压场景,确定负压工况下的燃爆参数是对氢气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防控的首要前提。采用高精度配气及爆炸压力采集系统研究氢气在负压场景下的燃爆特性,明确氢气的爆炸上限、爆炸下限、临界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升压比等燃爆参数;并通过Python中的Matplotlib等软件库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压力对氢气燃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空气条件下,初始压力从100 k Pa降至3.5 k Pa的过程中,爆炸范围不断缩小,特别是从初始压力低于10 k Pa开始,爆炸范围缩小速度明显增加,该现象与分子间距受压力影响的变化趋势存在强关联;当初始压力低至3.72 k Pa时,爆炸上、下限重合在12.58%体积分数的位置,该压力称为临界爆炸压力,低于该压力时体系将失去爆炸性;一般认为最大爆炸压力通常在理论当量体积分数29.6%附近取得,试验发现此规律仅适用于初始压力大≥5 k Pa的场景,当初始压力<5 k Pa时,理论当量体积分数将随着压力的减小而发生改变,逐渐偏离至体积分数10%~15%;最大爆炸升压比会随着初始压力的减小而降低,从常规的7.30降低至4.63,特别是在初始压力<5 k Pa的体系中,该比值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氢气 负压 临界爆炸压力 爆炸极限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升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在研究离子液体催化CO_(2)与邻氨基苯腈反应机理的应用及进展
7
作者 孙中远 郭昱君 许映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11-2719,共9页
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红外光谱(IR)是两种常用的谱学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物质含量分析和分子结构鉴定,而且还能通过其吸收峰的强度与位置,从分子层面来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位点、类型和强度等重要微观信息,已被拓展应用于研究化学反应... 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红外光谱(IR)是两种常用的谱学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物质含量分析和分子结构鉴定,而且还能通过其吸收峰的强度与位置,从分子层面来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位点、类型和强度等重要微观信息,已被拓展应用于研究化学反应机理。CO_(2)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绿色化学研究热点之一。离子液体(ILs)具有蒸汽压低、热稳定性高和结构与性质可调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CO_(2)与邻氨基苯腈反应,能同时活化CO_(2)和邻氨基苯腈,在无金属、温和条件下使常压CO_(2)高效化学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喹唑啉-2,4(^(1)H,^(3)H)-二酮及衍生物,显示出了优异催化性能和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其化学反应机理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掌握化学反应机理是有效调控反应的前提,而借助正确、合适的检测方法来表征ILs与反应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是研究化学反应机理的有效途径和关键步骤。为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NMR和IR等谱学方法在研究ILs催化CO_(2)与邻氨基苯腈反应机理中的应用及进展,在简述ILs催化CO_(2)与邻氨基苯腈反应发展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NMR和IR技术的自身特点及其在研究该反应机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次,重点聚焦^(1)H NMR、^(13)C NMR、^(15)N NMR、^(183)W NMR、FTIR和in-situ FTIR等手段在表征ILs与CO_(2)或邻氨基苯腈相互作用机制、反应过程中新形成(消失)的基团和形成可能的反应中间体等方面所取得的应用进展,结合文献调研详细分析了NMR和IR技术在研究化学反应机理中的独特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最后,为进一步推广NMR和IR技术应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提出了合理建议,即利用二维NMR和IR光谱获得更精细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信息,进一步确定催化剂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位点与类型,再结合DFT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理论方法获得的反应过程中底物的电子结构和体系的能量变化,准确地获取反应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信息,从而更加清晰地阐明反应机理,这将迎来NMR和IR在研究化学反应机理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转化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1/3Co1/3Mn1/3O2@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坤 黄梦怡 +3 位作者 张小颂 黄俊杰 邓祥 刘长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7,共7页
采用活性炭吸附含Co^(2+),Mn^(2+),Ni^(2+)和Li^+的乙酸盐混合溶液,辅以高温热处理制备了碳包覆LiNi_(1/3)Co_(1/3)Mn_(1/3)O2(NCM@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结果表明,碳包覆层的厚度约为10 nm.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2C下首次... 采用活性炭吸附含Co^(2+),Mn^(2+),Ni^(2+)和Li^+的乙酸盐混合溶液,辅以高温热处理制备了碳包覆LiNi_(1/3)Co_(1/3)Mn_(1/3)O2(NCM@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结果表明,碳包覆层的厚度约为10 nm.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2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1 m 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0.7%;在20C倍率下,NCM@C仍具有78 m A·h/g的放电比容量,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 Ni_(1/3)Co_(1/3)Mn_(1/3)O2(NCM)的比容量仅为39 m A·h/g;NCM@C还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0.2C倍率下循环50周容量保持率为88.1%,而NCM容量保持率仅为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Ni1/3Co1/3Mn1/3O2 碳包覆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_(12)P_5纳米粒子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灵敏测定葡萄糖(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雯 周讯 +2 位作者 徐金明 徐涵 陶菲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9-736,共8页
通过改进的热溶剂胶体合成法制备了单分散的Ni_(12)P_5纳米粒子,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能谱对Ni_(12)P_5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基于单分散Ni_(12)P_5纳米粒子研制出的非... 通过改进的热溶剂胶体合成法制备了单分散的Ni_(12)P_5纳米粒子,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能谱对Ni_(12)P_5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基于单分散Ni_(12)P_5纳米粒子研制出的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具有出色的性能,其快速响应时间小于3 s,检测范围广(0.002~4.2 mmol·L-1),灵敏度高达1 572 mA·L·mol^(-1)·cm^(-2),检测限低至0.8μmol·L^(-1)。此外,该传感器在用于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实际检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生物传感器 葡萄糖 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姜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10
作者 盛丰 寿钱均 +5 位作者 沈天女 龚娟 寿瑾 梁聪兰 孙时胜 钟佳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5期68-71,共4页
本文采用鲜姜榨汁-过滤的方法提取鲜姜内成分。然后对其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从鲜姜汁中分离确定了33中成分,其中萜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关键词 鲜姜 化学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背景下化学学科转专业现状分析及理性应对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倩 《福建茶叶》 2020年第5期140-141,共2页
随着转专业政策不断放宽,高校转专业报名人数逐渐增多,使转专业日益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此种情况下化学作为传统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借由茶文化与化学学科的交叉,介绍了深受茶文化影响的地区,化学学科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转... 随着转专业政策不断放宽,高校转专业报名人数逐渐增多,使转专业日益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此种情况下化学作为传统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借由茶文化与化学学科的交叉,介绍了深受茶文化影响的地区,化学学科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转专业形势下化学学科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更好发展化学专业的优势和长处,防止学生过度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专业 茶文化 化学学科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与硝酸反应及后续实验的一体化新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益汝 阎润鸿 冯高峰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3,77,共3页
综合各版本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及相关文献,设计铜和硝酸反应及其后续实验的一体化新装置。新装置使铜与硝酸在无氧条件下反应,有效解决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立刻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的问题。改进装置可一体化用于铜与浓硝... 综合各版本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及相关文献,设计铜和硝酸反应及其后续实验的一体化新装置。新装置使铜与硝酸在无氧条件下反应,有效解决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立刻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的问题。改进装置可一体化用于铜与浓硝酸、铜与稀硝酸、NO与氧气、NO_(2)与水反应的四个实验,还可拓展用于其他需要无氧环境的液液反应和固液反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一体化 铜与硝酸反应 实验装置改进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6
13
作者 胡幼华 高辉 +2 位作者 阎逢元 刘维民 齐陈泽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6-220,共5页
在超声波作用下,利用偶联剂将ZnO纳米微粒同环氧树脂进行复合,制备了纳米ZnO/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同不锈钢对摩时的摩擦学性能,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技术(PA... 在超声波作用下,利用偶联剂将ZnO纳米微粒同环氧树脂进行复合,制备了纳米ZnO/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同不锈钢对摩时的摩擦学性能,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技术(PALT)分析了试样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ZnO/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优于环氧树脂;当纳米ZnO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小,仅为环氧树脂的15%,且摩擦系数也有所降低;摩擦后复合材料试样的自由体积孔穴尺寸有所增大,而且随着ZnO含量的增加,自由体积孔穴尺寸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ZNO 正电子湮没寿命技术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活化过二硫酸盐氧化降解阿特拉津 被引量:13
14
作者 蔡涛 张璐吉 +2 位作者 胡六江 董华平 李益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利用零价铁(Fe0)活化过二硫酸钠(PD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环境中的阿特拉津。初步探讨了介质初始pH值、PDS初始浓度、Fe0加入量对阿特拉津降解率的影响,并比较了铁量相同的Fe0/PDS、Fe2+/PDS和Fe3+/PDS 3种体系对阿特拉津的降... 利用零价铁(Fe0)活化过二硫酸钠(PD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环境中的阿特拉津。初步探讨了介质初始pH值、PDS初始浓度、Fe0加入量对阿特拉津降解率的影响,并比较了铁量相同的Fe0/PDS、Fe2+/PDS和Fe3+/PDS 3种体系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初始pH=6.5、1 mL初始浓度为2.0 mmol/L PDS、Fe0加入量为28 mg的条件下,反应60 min后,Fe0/PDS体系对100 mL浓度为0.10 mmol/L阿特拉津的降解率达到99.0%,远高于Fe0、PDS、Fe2+/PDS和Fe3+/PDS 4种体系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率。另外,酸性介质、增加Fe0或PDS的投入量均有利于提高阿特拉津的降解率。同时,通过采用甲醇和叔丁醇作为分子探针鉴定了Fe0/PDS体系中产生的活性中间体SO4-.和羟基自由基(.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过二硫酸盐 硫酸根自由基 阿特拉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建法 胡六江 +1 位作者 吕金红 唐晶晶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苦丁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提取效果的对比,确定了合理的乙醇浓度为70%~80%.研究表明,与单纯采用溶剂提取相比,采用超声振荡辅助提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提取率影响较小,但是可以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苦丁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提取效果的对比,确定了合理的乙醇浓度为70%~80%.研究表明,与单纯采用溶剂提取相比,采用超声振荡辅助提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提取率影响较小,但是可以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有利于提取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的保持.与小叶苦丁茶(粗壮女贞)相比,在相同提取和分析条件下,浙江本地产的大叶苦丁茶(大叶冬青)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粗壮女贞 大叶冬青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成分 浓度 含量 溶剂提取 提取效果 分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5
16
作者 胡幼华 高辉 +4 位作者 齐陈泽 阎逢元 陈建敏 刘维民 郑小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3,共5页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研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纳米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讨论了插层聚合法、直接共混法以及溶胶 -凝胶法制备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原理和材料结构特性及其宏观性能 ,并对该类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膨润土对乙草胺的吸附与控制释放作用(英文)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建法 李益民 董华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0-396,共7页
首次尝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盐阳离子改性的有机膨润土(CTMAB-Bents)用作乙草胺的吸附剂和控制释放载体。结果表明,与原土(Na-Bent)相比,CTMAB-Bents对乙草胺的吸附能力提高3-5倍,且吸附能力与改性膨润土所用CTMAB量成正相关。... 首次尝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盐阳离子改性的有机膨润土(CTMAB-Bents)用作乙草胺的吸附剂和控制释放载体。结果表明,与原土(Na-Bent)相比,CTMAB-Bents对乙草胺的吸附能力提高3-5倍,且吸附能力与改性膨润土所用CTMAB量成正相关。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经验方程,相关系数R〉0.99,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乙草胺在水和有机膨润土间的分配作用。与Na-Bent相比,CTMAB-Bents可以显著抑制乙草胺的释放速率,对乙草胺的半数释放时间(t50)介于20CTMAB-Bent制剂的6.57h与100CTMAB-Bent制剂的19.0h之间,并随改性膨润土对乙草胺吸附能力的提高而延长。释放动力学曲线符合Ritger和Peppas方程,n值(0.429-0.618)接近Fickian扩散模型,说明乙草胺在有机膨润土中的释放主要受到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除草剂 膨润土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金属柱撑膨润土吸附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益民 张华 李海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将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得4种羟基金属柱撑膨润土,用XRD考察了层间结构,并将它们应用于含氟废水的吸附处理中,研究了各种吸附剂的吸附速率、介质的pH、吸附剂用量、饱和吸附曲线和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改性得到的羟基金属柱撑膨润... 将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得4种羟基金属柱撑膨润土,用XRD考察了层间结构,并将它们应用于含氟废水的吸附处理中,研究了各种吸附剂的吸附速率、介质的pH、吸附剂用量、饱和吸附曲线和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改性得到的羟基金属柱撑膨润土的层间距都明显变大,在实验条件下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为羟基铁铝复合柱撑膨润土>羟基铁柱撑膨润土>羟基铝柱撑膨润土。该类吸附剂对氟离子还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 吸附 羟基铁柱撑膨润土 羟基铝柱撑膨润土 羟基铁铝柱撑膨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下碳酸钙晶体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彩锋 丘泰球 +1 位作者 陆海勤 杨连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了解超声场对碳酸钙晶体形态的影响,揭示其作用机制,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声设备(40 kHz,0.88W/cm2)来处理不同过饱和度的碳酸钙溶液,并比较有、无超声作用的碳酸钙晶体的形态和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空化效应所产生的微观热量不仅能促... 为了解超声场对碳酸钙晶体形态的影响,揭示其作用机制,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声设备(40 kHz,0.88W/cm2)来处理不同过饱和度的碳酸钙溶液,并比较有、无超声作用的碳酸钙晶体的形态和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空化效应所产生的微观热量不仅能促进过饱和溶液中碳酸钙晶核的形成,迅速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还能改变碳酸钙晶体的形态;经超声处理的碳酸钙过饱和溶液中形成了大量微小的碳酸钙晶体,其中绝大部分为文石,少量为细小方解石,它们长时间悬浮在溶液中;超声的机械效应对碳酸钙晶体形态的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空化作用 碳酸钙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核废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盛国栋 杨世通 +5 位作者 郭志强 孙玉兵 谭小丽 陈长伦 邵大冬 王祥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1-330,共10页
核废料的妥善处理和安全处置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年来,寻求环境友好的污染物高效修复材料逐步成为各国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环境分子科学的迅速发展,被誉为"21世纪最有应用价值材料"的纳米材料在环境污染... 核废料的妥善处理和安全处置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年来,寻求环境友好的污染物高效修复材料逐步成为各国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环境分子科学的迅速发展,被誉为"21世纪最有应用价值材料"的纳米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可促进多种界面反应,如对重金属离子及放射性核素的界面吸附及增强氧化-还原反应等,有望在重金属离子及放射性核素等污染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纳米金属材料、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碳纳米材料与碳纳米材料复合物以及其他纳米材料在核废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展望了其研究前景,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 核废料处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