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 被引量:30
1
作者 寿永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用法:表示否定。文章以“什么”为例,分类讨论“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语义特征,并分析了疑问代词表示否定的形成原因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 否定用法 疑问代词 语用特征 语境 语义 成因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改革——关于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7
2
作者 寿永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描写语言学 语言规则 现代汉语语法 语言研究 三个平面 语义研究 教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问句的语义、语用考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阳春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9,共6页
本文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有疑而问的疑问句进行考察,着重探讨此类疑问句的问域、问点、预设及其恰当性问题。文中认为,疑问句的问域总是由包含若干命题选项的析取式及询问标志所构成,问点可以通过对不同命题选项的比较来确定,只有所有... 本文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有疑而问的疑问句进行考察,着重探讨此类疑问句的问域、问点、预设及其恰当性问题。文中认为,疑问句的问域总是由包含若干命题选项的析取式及询问标志所构成,问点可以通过对不同命题选项的比较来确定,只有所有预设均为真的疑问句才存在真解答,只有符合恰当性要求的疑问句才能顺利地得到真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疑而问 问域 问点 预设 恰当性 疑问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先锋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邹贤尧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清新 先锋性 现代文学 狂欢 叙事 后现代语境 前卫 声音 奠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文化与“推普”效益 被引量:9
5
作者 周一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对于推广普通话来说,方言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一,文化和语言是一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生物;二、文化心理是语言选择的关键;三、“推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皆在于人。所以,在同一方言区内,方言文化落后的地方往往可能是“推... 对于推广普通话来说,方言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一,文化和语言是一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生物;二、文化心理是语言选择的关键;三、“推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皆在于人。所以,在同一方言区内,方言文化落后的地方往往可能是“推普”工作最易突破的薄弱环节。对此,“推普”工作除了全面展开之外,也有必要把重点转移到山区、农村和边疆,以反过来促进一些方言城市的“推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文化 “推普”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修辞哲学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浩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50,共5页
本文在批判传统修辞学专注于表达形式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修辞的本体性质作出新的阐释,并从修辞的表达内容、修辞的认识特点和修辞的建构行为三个层次构想了修辞哲学的内容。
关键词 修辞 表达内容 认识特点 建构行为 本体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怜一片无暇玉——关于杜十娘悲剧根源的再检讨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艳玲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4,59,共5页
杜十娘悲剧荡气回肠 ,数百年来令人扼腕 ,亦令人深思。关于这一悲剧根源的探讨 ,学术界迄今已有成说四种。本文在对四说一一做出评说之后认为 ,金钱的力量、妓女的商品属性、封建礼教以及杜十娘可能有的爱情贞节观念等 ,对悲剧的形成具... 杜十娘悲剧荡气回肠 ,数百年来令人扼腕 ,亦令人深思。关于这一悲剧根源的探讨 ,学术界迄今已有成说四种。本文在对四说一一做出评说之后认为 ,金钱的力量、妓女的商品属性、封建礼教以及杜十娘可能有的爱情贞节观念等 ,对悲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都不足以成为悲剧最终完成的根本原因。杜十娘在被心上人以一千两白银的“赚头”出卖给他人以后 ,愤而沉江自亡 ,把爱情婚姻连同生命一同放弃的深层原因是 ,她心中有不易觉察而又根深蒂固的奴性意识。进一步追究 ,存在于作家脑海中的男权意识也是导致杜十娘悲剧结局的深层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十娘悲剧 男权意识 冯梦龙 短篇小说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语文新课标的创新与突破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松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人文性 创新能力 语文素养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口语”课程建设刍议 被引量:3
9
作者 屠国平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6-57,共2页
“教师口语”自正式被确立为师范院校的必修课以来,已蹒跚地走过了六个年头。在一批热心于口语教学事业的教师的辛勤耕耘下,“教师口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总体而言,“教师口语”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本文试就“教师口语”... “教师口语”自正式被确立为师范院校的必修课以来,已蹒跚地走过了六个年头。在一批热心于口语教学事业的教师的辛勤耕耘下,“教师口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总体而言,“教师口语”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本文试就“教师口语”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探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口语”课程 课程标准 口语教学 课程建设 口语训练 师范院校 普通话训练 普通话教学 学科评价体系 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喻的基本语义格式及其特点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寿永明 郭文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30,共5页
比喻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但构成比喻的基本语义格式是有限的。在比喻的基本语义要素中 ,作用词与被作用词概念溶合后的相似特征是一个关键因素。文章从比喻构成的认知基础入手 ,以比喻句相似特征这一语义要素在表达中的不同体现为契点 ... 比喻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但构成比喻的基本语义格式是有限的。在比喻的基本语义要素中 ,作用词与被作用词概念溶合后的相似特征是一个关键因素。文章从比喻构成的认知基础入手 ,以比喻句相似特征这一语义要素在表达中的不同体现为契点 ,构拟比喻的基本语义格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 认知 语义格式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概念”作文与程式作文的教学冲突 被引量:2
11
作者 祝兆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3-87,共5页
新概念作文教学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它与程式作文的教学冲突是有历史渊源和现代文化背景的。它与程式作文有着各自的表现形态,表现出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学科特性。这两种作文教法必然会走向融合。
关键词 新概念 程式 冲突 作文教学 文化背景 历史渊源 表现形态 教育对象 学科特性 教育方法 新思维 融合 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之辨——关于华文文学研究转向华人文学的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贤林 朱文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70,共5页
从华文文学转向华人文学,目前已成为华文文学研究界值得关注的一种学术趋向。围绕族裔身份与汉语写作两个层面,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梳理和辨析,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反思这种转向的局限性,以期对当前的华文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华文文学 华人文学 族裔身份 汉语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人画引书入画之利弊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0-75,共6页
引书入画对文人画的成熟发展有利有弊。其利在于,对书法意趣的追求和对书写意义的强调,使绘画由传统的物象模拟转向物象意义的符号性传递,并突出笔墨形式的独立价值和画家精神人格的独立意义,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再现性艺术走向表现性... 引书入画对文人画的成熟发展有利有弊。其利在于,对书法意趣的追求和对书写意义的强调,使绘画由传统的物象模拟转向物象意义的符号性传递,并突出笔墨形式的独立价值和画家精神人格的独立意义,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再现性艺术走向表现性艺术。其弊在于,由于强调笔墨程式,导致绘画走上形式主义道路;由于重“意”轻“法”,游戏翰墨,造成绘画作品出现真假、优劣混杂的局面;由于追求凝炼简洁,破坏了画法的丰富多样性;由于书法直接并大量的进入,出现“书侵画位”的现象;由于强调骨法用笔,重笔轻墨,导致出现气韵受损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书法 笔法 墨法 利弊分析 气韵 骨法用笔 引书入画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修辞理论中的认识论观念──兼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建设中的某些失误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30-133,共4页
本文对现代修辞学理论将修辞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的观念提出不同的看法。通过对西方修辞学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阐明了西方修辞理论中工具式修辞观念的由来,同时扼要清理了另一种认识论修辞观念的演变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 本文对现代修辞学理论将修辞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的观念提出不同的看法。通过对西方修辞学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阐明了西方修辞理论中工具式修辞观念的由来,同时扼要清理了另一种认识论修辞观念的演变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现代修辞学在引进、借鉴西方修辞理论框架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修辞理论 认识论观点 中国 修辞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夸张的维度与古柏悖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一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本文以文化为视角 ,重新梳理分析了历史上关于杜诗《古柏行》的种种争议及其症结 ;同时从方法的“维”“度”出发 ,进一步探讨了夸张的游戏规则 ,从而指出了该诗所隐藏的深层的修辞悖论。
关键词 《古柏行》 夸张 悖论 维度 杜甫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科学之美——高中新课标的新视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静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高中 课程标准 语文 课程改革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昭注《国语》公序本二子本之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志慧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3,共4页
韦昭注《国语》公序本两个传本明金李刊本与宋元递修本间存在差别,金李本虽也有一些错误,但在使用借字、正字、古字、生字时有其一贯的特色;在使用助词"也"时也呈现出很大的一致性。而递修本在遇到公序本与明道本的异文时,总... 韦昭注《国语》公序本两个传本明金李刊本与宋元递修本间存在差别,金李本虽也有一些错误,但在使用借字、正字、古字、生字时有其一贯的特色;在使用助词"也"时也呈现出很大的一致性。而递修本在遇到公序本与明道本的异文时,总是一味依从明道本,以致模糊了作为公序本传本的特色。因此,金李本更胜于递修本。递修本与秦鼎本合,与金李本异,而前者是后者非者,多系金李本刻工之误;递修本与秦鼎本合,与金李本异,而前者非后者是者,实因金李本于旧版明显的讹误处已有所修订,因此,金李本可以说是一个经过修订的公序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昭注《国语》 公序本 明金李刊本 宋元递修本 明道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义山无题诗悼亡内容及其常用意象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燕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3-167,共5页
从李商隐的生平、其悼亡诗常用意象等方面入手 ,互相参照 ,分析其无题诗中可能属于表现悼亡内容的作品 ,以纠正前人对这些诗作内容的误解 ,可总结出其中有规律性的、可供借鉴的艺术经验。
关键词 义山 无题诗 悼亡 生平 常用意象 李商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文化: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5,共6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 文化视野 越文化 地域性特征 述评 维度 文学特色 《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游诗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利华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4期140-144,共5页
陆游诗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陆游诗歌研究中几个敏感的问题 ,即陆诗自评与他评、艺术个性与艺术独创性以及陆游诗歌的再评价等问题 。
关键词 研究 问题 陆游 诗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