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 |
寿永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30
|
|
2
|
重构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改革——关于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
寿永明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27
|
|
3
|
疑问句的语义、语用考察 |
徐阳春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3 |
17
|
|
4
|
鲁迅小说的先锋性 |
邹贤尧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5
|
方言文化与“推普”效益 |
周一农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9
|
|
6
|
论修辞哲学的三个层次 |
陈浩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7
|
可怜一片无暇玉——关于杜十娘悲剧根源的再检讨 |
吴艳玲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8
|
谈语文新课标的创新与突破 |
王松泉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9
|
“教师口语”课程建设刍议 |
屠国平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0
|
比喻的基本语义格式及其特点探析 |
寿永明
郭文国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1
|
“新概念”作文与程式作文的教学冲突 |
祝兆炬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12
|
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之辨——关于华文文学研究转向华人文学的反思 |
胡贤林
朱文斌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3
|
文人画引书入画之利弊 |
沈刚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4
|
论西方修辞理论中的认识论观念──兼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建设中的某些失误 |
陈浩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0 |
3
|
|
15
|
夸张的维度与古柏悖论 |
周一农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3 |
2
|
|
16
|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科学之美——高中新课标的新视点 |
王静义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7
|
韦昭注《国语》公序本二子本之对比 |
俞志慧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8
|
试论义山无题诗悼亡内容及其常用意象 |
卢燕平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9
|
越文化: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述评 |
王晓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20
|
陆游诗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高利华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