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电力能源云储能交易区块链技术研究
1
作者 朱江峰 沈祥 +2 位作者 汪磊 汤婧婧 陈俊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16期157-161,共5页
针对区域电力能源调度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电力能源云储能交易技术。该技术在区域电力能源交易架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去中心化的云储能区块链交易模型,并进一步细化了业务层、中间件及开放许可链的3层技术架构,从而保... 针对区域电力能源调度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电力能源云储能交易技术。该技术在区域电力能源交易架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去中心化的云储能区块链交易模型,并进一步细化了业务层、中间件及开放许可链的3层技术架构,从而保证了客户端与分布式后台的有效协同。为进一步提高系统运算效率,提出了基于交易信用评估的共识算法优化方案。通过多维指标联合评估实现对区块链节点的评价,并根据定义交易优先权值完成了节点的信用排序。仿真分析结果说明,所提算法相对于现有算法能够降低恶意交易的概率,同时提高了交易系统的处理能力及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力能源 信用评估 共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电站智慧操作系统的二次安全措施防误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祥 王洪海 +2 位作者 钱永明 王雷 李俊华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3期842-848,共7页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用网络通信取代了传统变电站的有线通信,极大地提高了变电站的信息共享,但也带来二次安全措施的运行复杂、可靠性难以保证的问题。通过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二次安全措施可靠性低的原因。根...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用网络通信取代了传统变电站的有线通信,极大地提高了变电站的信息共享,但也带来二次安全措施的运行复杂、可靠性难以保证的问题。通过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二次安全措施可靠性低的原因。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给出了预先检查、在线错误预防和二次安全措施自动生成三种解决方法。结合工程应用的难点,给出了二次安全措施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智慧操作监护 二次安全措施 防误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DOA的变电站内高精度空间定位方法
3
作者 陶鸿飞 王洪海 +2 位作者 潘劲飞 魏伟明 沈达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5期1288-1294,共7页
为解决复杂工作条件下变电站巡检人员和设备的定位精度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到达时间差定位算法(TDOA)的运动目标位置测量方法。引入概率误差法对传统定位方法进行优化,基于所需定位目标节点和各个基站的距离差,确定其所处的位置... 为解决复杂工作条件下变电站巡检人员和设备的定位精度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到达时间差定位算法(TDOA)的运动目标位置测量方法。引入概率误差法对传统定位方法进行优化,基于所需定位目标节点和各个基站的距离差,确定其所处的位置,从而显著减小站内目标的空间定位误差。在复杂工频电场条件下进行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新方法相比以往的定位方法具备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定位精度方面,能够迅速、准确地提供移动目标的空间信息,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OA 概率误差 空间定位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区块链的能源共享网络处理模型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德 徐千 +2 位作者 沈祥 张磊 万彪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17期104-108,共5页
针对分布式能源交易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开展了基于分布式区块链技术的能源共享网络处理模型设计研究。在分析能源共享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构建分布式区块链平台架构,其包括基础层、区块链层、合约层、数据层与应用层共五层结构。... 针对分布式能源交易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开展了基于分布式区块链技术的能源共享网络处理模型设计研究。在分析能源共享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构建分布式区块链平台架构,其包括基础层、区块链层、合约层、数据层与应用层共五层结构。同时基于信用评价的能源共享网络处理算法,对记账节点、验证节点及轻节点等三类节点功能特性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信用评价方法。将信用评估结果应用于能源共享网络的处理过程中,并在传统共识算法上加以改进。通过搭建分布式区块链仿真平台进行验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抑制恶意篡改及攻击行为,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且减少验证转发的节点数,从而提高系统验证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分布式能源交易 信用评估 共享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变电所带电施工扫描避障技术研究
5
作者 钱志杰 周冬成 +3 位作者 严申劼 万建军 徐建锋 俞开云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24期12-15,共4页
为提升带电施工避障的响应速度,规划避障的路径,逐步营造更加稳定、安全的施工环境,研究基于激光雷达的变电所带电施工扫描避障技术。提取ORB避障特征点,对近电感应进行多维监测,构建引导式激光电子避障围栏,与此同时,建立避障监测警报... 为提升带电施工避障的响应速度,规划避障的路径,逐步营造更加稳定、安全的施工环境,研究基于激光雷达的变电所带电施工扫描避障技术。提取ORB避障特征点,对近电感应进行多维监测,构建引导式激光电子避障围栏,与此同时,建立避障监测警报结构,设计改进DBSCAN激光雷达避障模型,接入多目标聚类扫描矩阵,采用等效多传感处理实现施工扫描避障。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得出的避障响应时间相对较小,表明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于施工区域内障碍物的识别速度较迅速,效果更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施工扫描 壁障技术 雷达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