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中心静脉导管原位换管法在老年ICU病房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琛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51-2653,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中心静脉导管原位换管法在老年ICU病房中应用的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及疼痛感发生率的差别。方法:将老年ICU病房中需要实施中心静脉导管原位换管的121例患者(男75例,女46例)随机采用套管针插入窦道换管法、经原管套入法和窦... 目的:比较三种中心静脉导管原位换管法在老年ICU病房中应用的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及疼痛感发生率的差别。方法:将老年ICU病房中需要实施中心静脉导管原位换管的121例患者(男75例,女46例)随机采用套管针插入窦道换管法、经原管套入法和窦道中置入导引丝换管法三种方法的其中一种。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χ2检验。结果:对此121例患者共实施中心静脉置管原位换管323次(其中套管针插入窦道换管法121次,经原管套入法113次,窦道中置入导引丝换管法89次)。结果显示,套管针插入窦道换管法和经原管套入法换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窦道中置入导引丝换管法(P<0.05,P<0.01);经原管套入法感染发生率低于窦道中置入导引丝换管法(P<0.05),套管针插入窦道换管法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经原管套入法(P<0.05);套管针插入窦道换管法和窦道中置入导引丝换管法疼痛感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经原管套入法(P<0.01,P<0.001)。结论:这三种中心静脉置管原位换管法在老年ICU病房的应用中各有利弊,但套管针插入窦道换管法应用较为安全,成功率较高,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只要能减少其疼痛感发生率,值得在老年ICU病房护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老年患者 成功率 并发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针灸对抑郁症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童伟隆 吴景竹 +1 位作者 赵桂琴 赵明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7-229,共3页
目的:研究与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针灸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柴胡疏肝散加减方组)、B组(针灸组)和C组(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针灸... 目的:研究与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针灸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柴胡疏肝散加减方组)、B组(针灸组)和C组(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针灸组)每组各40例。统计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与神经递质表达水平。结果: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与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低于A组及B组,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针灸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对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等疾病相关指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加减 针灸 抑郁症 临床疗效 疾病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回访对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现状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灵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76-2777,共2页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现状的效果。方法:将82例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3d后即开始电话回访,对照组行一般的出院宣教,半年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提高照顾者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上明显...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现状的效果。方法:将82例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3d后即开始电话回访,对照组行一般的出院宣教,半年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提高照顾者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家庭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并发症的发生问题仍较严重。结论:电话回访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的现状,但要在根源上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的现状,则需要各级医务人员及管理者的重视,加强对鼻饲患者家属及照顾者相关知识的宣教,加快发展社区护理,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胃肠 随访研究 电话回访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