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潜在类别轨迹及影响因素
- 1
-
-
作者
何丹宏
沈慧萍
陶科伟
-
机构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一病区(睡眠病区)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25年第18期74-78,105,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2ZA176)。
-
文摘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发展轨迹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预测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管理措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20例,于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分析睡眠质量的发展轨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不同轨迹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共2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全程随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可分为睡眠差-平稳改善型(34.90%)、睡眠一般-波动改善型(48.99%)、睡眠好-快速改善型(16.11%)3个类别。年龄、饮酒史、使用可能导致嗜睡的药物、病程、精神症状得分、抑郁症状、当前自杀风险是睡眠质量轨迹潜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睡眠差-平稳改善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P<0.05),灵敏度为0.865,特异度为0.854;睡眠一般-波动改善型的AUC为0.873(P<0.05),灵敏度为0.753,特异度为0.896。十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睡眠差-平稳改善型的平均AUC值为0.868,睡眠一般-波动改善型的平均AUC值为0.837。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睡眠质量的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应及时识别不同亚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睡眠质量
发展轨迹
纵向研究
抑郁
自杀风险
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精神心理护理
-
Keywords
schizophrenia
sleep quality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longitudinal study
depression
suicide risk
latent growth mixture modeling
psychiatric nursing
-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