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多源资料的极端大风观测分析
1
作者
沈晓玲
章超钦
+2 位作者
桑明慧
章唯薇
赵驰宇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0.25°×0.25°)、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X波段相控阵雷达资料等,对2022年7月25日浙江一次极端大风的环流背景、对流系统演变特征、成因等进行了分析。(1)此次极端大风事件发...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0.25°×0.25°)、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X波段相控阵雷达资料等,对2022年7月25日浙江一次极端大风的环流背景、对流系统演变特征、成因等进行了分析。(1)此次极端大风事件发生在副高外围短波槽东移的大尺度环境下,具有低层水汽充沛、高空干层显著、强的不稳定层结等有利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为极端大风的产生提供了触发机制。(2)极端大风由单体J0造成,利用X波段相控阵雷达及其风场反演可以分析J0的精细结构演变,J0的涡旋结构首先生成于中层,然后向上、向下发展,最后涡旋结构从低层至高层逐渐减弱消亡,同时中层出现明显的辐合;垂直方向上,J0生成后与其后侧的单体合并,在反射率因子梯度大值区上空,与低层的上升气流辐合,在其前沿形成辐合下沉气流。(3)J0生成后使地面冷池增强,同时J0与其后侧的单体合并,下沉气流增强,到达地面后在气压梯度作用下,使风速进一步增强,是极端大风产生的主要成因。此外,环境干空气卷入风暴内部产生的负浮力和降水粒子的拖曳作用也是极端大风产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大风
S波段双偏振雷达
X波段相控阵雷达
三维风场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大洋海温异常对2022年2月中国南方持续低温雨雪的影响
2
作者
钱卓蕾
马洁华
+1 位作者
尹志聪
赵驰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7-1854,共18页
2022年2月,中国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区域平均降水量126.6 mm,较多年(1981~2020年)平均偏多99.7%;日最低气温5.1℃,较多年平均偏低2.6℃。分析表明,该地区700 hPa到925 hPa异常强的经向风垂直切变是2月持续低温雨雪期间的关键环流...
2022年2月,中国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区域平均降水量126.6 mm,较多年(1981~2020年)平均偏多99.7%;日最低气温5.1℃,较多年平均偏低2.6℃。分析表明,该地区700 hPa到925 hPa异常强的经向风垂直切变是2月持续低温雨雪期间的关键环流特征。经向风垂直切变与三大洋的海温异常均有联系: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的背景下,热带西太平洋和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偏暖可导致东亚槽加深和对流层低层到近地面出现偏北风异常;北大西洋中部海温偏暖可通过西欧—东亚沿岸的北支Rossby波列加强乌拉尔山高压脊和东亚槽,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和中国南方低层偏北风增强;东南印度洋海温偏暖有利于南支槽加深和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加强,对流层中层偏南风加强。海温对环流的影响有明显的季内变化,北太平洋中部和北大西洋中部海温与西伯利亚高压仅在2月显著相关,有利于2月气温偏低;东南印度洋海温与1月和2月的南支槽显著相关,与2月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显著相关,中国南方地区降水从1月中旬起增多可能与该海域海温持续偏暖有关。因此,上述三个海区的海温异常可能与2021/2022年冬季暖干到冷湿的季内转折以及2022年2月持续低温雨雪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低温雨雪
经向风垂直切变
北太平洋中部海温
北大西洋中部海温
东南印度洋海温
季内转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资料的极端大风观测分析
1
作者
沈晓玲
章超钦
桑明慧
章唯薇
赵驰宇
机构
绍兴市
气象
局
华东区域相控阵天气雷达应用联合实验室
绍兴市
气象
防灾减灾
中心
绍兴市
气象
博物馆
绍兴市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文摘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0.25°×0.25°)、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X波段相控阵雷达资料等,对2022年7月25日浙江一次极端大风的环流背景、对流系统演变特征、成因等进行了分析。(1)此次极端大风事件发生在副高外围短波槽东移的大尺度环境下,具有低层水汽充沛、高空干层显著、强的不稳定层结等有利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为极端大风的产生提供了触发机制。(2)极端大风由单体J0造成,利用X波段相控阵雷达及其风场反演可以分析J0的精细结构演变,J0的涡旋结构首先生成于中层,然后向上、向下发展,最后涡旋结构从低层至高层逐渐减弱消亡,同时中层出现明显的辐合;垂直方向上,J0生成后与其后侧的单体合并,在反射率因子梯度大值区上空,与低层的上升气流辐合,在其前沿形成辐合下沉气流。(3)J0生成后使地面冷池增强,同时J0与其后侧的单体合并,下沉气流增强,到达地面后在气压梯度作用下,使风速进一步增强,是极端大风产生的主要成因。此外,环境干空气卷入风暴内部产生的负浮力和降水粒子的拖曳作用也是极端大风产生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极端大风
S波段双偏振雷达
X波段相控阵雷达
三维风场反演
Keywords
extreme gale
S-band dual-polarization radar
X-band phased-array radar
three-dimensional wind field inversion
分类号
P425.4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大洋海温异常对2022年2月中国南方持续低温雨雪的影响
2
作者
钱卓蕾
马洁华
尹志聪
赵驰宇
机构
绍兴市
气象
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
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象
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
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变化研究
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
中心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绍兴市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7-1854,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88101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开放课题KLME202212。
文摘
2022年2月,中国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区域平均降水量126.6 mm,较多年(1981~2020年)平均偏多99.7%;日最低气温5.1℃,较多年平均偏低2.6℃。分析表明,该地区700 hPa到925 hPa异常强的经向风垂直切变是2月持续低温雨雪期间的关键环流特征。经向风垂直切变与三大洋的海温异常均有联系: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的背景下,热带西太平洋和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偏暖可导致东亚槽加深和对流层低层到近地面出现偏北风异常;北大西洋中部海温偏暖可通过西欧—东亚沿岸的北支Rossby波列加强乌拉尔山高压脊和东亚槽,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和中国南方低层偏北风增强;东南印度洋海温偏暖有利于南支槽加深和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加强,对流层中层偏南风加强。海温对环流的影响有明显的季内变化,北太平洋中部和北大西洋中部海温与西伯利亚高压仅在2月显著相关,有利于2月气温偏低;东南印度洋海温与1月和2月的南支槽显著相关,与2月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显著相关,中国南方地区降水从1月中旬起增多可能与该海域海温持续偏暖有关。因此,上述三个海区的海温异常可能与2021/2022年冬季暖干到冷湿的季内转折以及2022年2月持续低温雨雪有关。
关键词
持续低温雨雪
经向风垂直切变
北太平洋中部海温
北大西洋中部海温
东南印度洋海温
季内转折
Keywords
Persistent low temperature and rain/snow
Meridional wind vertical shear
Central North Pacific
Central North Atlantic
Southeastern Indian Ocean
Sub-seasonal reversal
分类号
P4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多源资料的极端大风观测分析
沈晓玲
章超钦
桑明慧
章唯薇
赵驰宇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大洋海温异常对2022年2月中国南方持续低温雨雪的影响
钱卓蕾
马洁华
尹志聪
赵驰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