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绍兴市柯桥区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盛 王其龙 +2 位作者 郑东 丁志峰 陈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更好地管控和治理绍兴市柯桥区工业园区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利用柯桥区现有的两工业园区VOCs监测站点(园区1站、园区2站)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的监测数据分析柯桥区工业园区VOCs污染特征并进行溯源。结果表明:园区1站每月VOCs质量... 为更好地管控和治理绍兴市柯桥区工业园区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利用柯桥区现有的两工业园区VOCs监测站点(园区1站、园区2站)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的监测数据分析柯桥区工业园区VOCs污染特征并进行溯源。结果表明:园区1站每月VOCs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25μg/m^(3),园区2站为137μg/m^(3),都呈现出3月至7月递减,7月至12月递增,12月至次年2月递减的趋势;臭氧浓度夏秋季高,主要由甲苯、丙烯和间,对二甲苯贡献;PM_(2.5)浓度秋冬季高,主要是由于以甲苯为主的芳香烃和正十一烷为主的烷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贡献。通过VOCs质量比溯源发现,园区1站的VOCs污染可能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液化石油气(LPG)挥发,园区2站还可能来源于汽车表面涂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体表面形态对膜污染预测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方乘 杨盛 +4 位作者 吴云 张宏伟 王捷 王鲁天 郝松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5-723,共9页
现有对混凝-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的预测分析,一般采用XDLVO理论对光滑界面的作用能进行计算,但混凝絮体表面形态会对预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正弦波球体模型对粗糙腐殖酸(HA)絮体表面进行模拟,并通过表面元素积分法(SEI)结合XDLVO... 现有对混凝-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的预测分析,一般采用XDLVO理论对光滑界面的作用能进行计算,但混凝絮体表面形态会对预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正弦波球体模型对粗糙腐殖酸(HA)絮体表面进行模拟,并通过表面元素积分法(SEI)结合XDLVO理论与复合辛普森规则,对不同粗糙程度的混凝絮体与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界面作用能进行量化模拟;并将结果与传统XDLVO理论模拟的光滑界面作用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混凝-膜过滤体系中絮体界面作用能的模拟,同时在模拟过程中,由于粗糙度的不同会导致界面作用能在数值上存在1~2个数量级的差异;并且粗糙的絮体较完全光滑的絮体与膜污染趋势的拟合程度更高,即引入絮体表面形态对利用絮体与膜界面间相互作用能表征膜污染趋势的置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相互作用 絮体 XDLVO理论 膜污染 粗糙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_2CO_3@PVDF/氧化石墨烯超滤膜及其分离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冯雪婷 杨盛 +1 位作者 文晨 肖长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69-2176,共8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聚合物,氧化石墨烯(GO)为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致孔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配制铸膜液,借助相转化法制备了PVDF/GO膜(PGM),并通过原位共沉反应在PGM表面沉积Ag_2CO_3得到Ag_2CO_3@PVDF/GO复合...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聚合物,氧化石墨烯(GO)为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致孔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配制铸膜液,借助相转化法制备了PVDF/GO膜(PGM),并通过原位共沉反应在PGM表面沉积Ag_2CO_3得到Ag_2CO_3@PVDF/GO复合膜(AgC-PGM);使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水接触角、纯水通量、BSA截留率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考察了膜材料的形貌、亲水性、水通量和分离性。结果表明,当添加GO为0.4%(质量),AgNO_3(5.0mmol·L^(-1))与Na_2CO_3(2.5mmol·L^(-1))共沉反应3次得到AgC-PGM;与PVDF膜(132.8L·m^(-2)·h^(-1))相比,AgC-PGM呈现出较高的亲水性和纯水通量(237.4L·m^(-2)·h^(-1)),其纯水通量提高了78.8%,对BSA截留率稳定在75%以上;在过滤校区湖水时,AgC-PGM不仅凸显去除蛋白质污染的能力,且出水COD和UV254达到自然水体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 分离 聚偏氟乙烯 氧化石墨烯 碳酸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纳滤复合膜及其涂敷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盛 吴云 +1 位作者 张宇峰 杜启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2,98,共6页
以切割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的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哌嗪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为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在基膜表面形成超薄功能层,运用涂敷机连续地制备性能优良的聚哌嗪酰胺纳滤复合膜,并与间歇涂覆工艺制备的中空纤维... 以切割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的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哌嗪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为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在基膜表面形成超薄功能层,运用涂敷机连续地制备性能优良的聚哌嗪酰胺纳滤复合膜,并与间歇涂覆工艺制备的中空纤维纳滤复合膜进行性能比较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 纳滤膜 涂敷 界面聚合 卷绕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狼算法的近红外光谱变量选择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武新燕 卞希慧 +2 位作者 杨盛 徐沛 王海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88-1292,共5页
基于群体智能的灰狼优化(GWO)算法具有参数少、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但在光谱领域的应用较少。该研究将GWO算法引入近红外光谱的变量筛选中,以玉米数据为例,考察了GWO算法中狼群性能、迭代次数、狼群数量及运算效率,并建立了偏最... 基于群体智能的灰狼优化(GWO)算法具有参数少、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但在光谱领域的应用较少。该研究将GWO算法引入近红外光谱的变量筛选中,以玉米数据为例,考察了GWO算法中狼群性能、迭代次数、狼群数量及运算效率,并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对玉米样品中蛋白质、脂肪、水分以及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GWO算法运算效率很高,经过参数调优后建立PLS模型,其蛋白质、脂肪、水分及淀粉的保留变量数分别为19、19、14、34,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从全波长PLS建模的0.2458、0.1224、0.3398、1.1058分别下降到0.1477、0.0801、0.1762、0.7398,分别下降了40%、35%、48%、33%,相关系数也相应地提高。因此,GWO算法不仅优化速度快,选择变量数少,还可以显著提高PLS模型的预测精度,是一种近红外光谱变量选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变量选择 灰狼算法(GWO) 偏最小二乘(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算法的光谱变量选择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恺怡 杨盛 +1 位作者 郭彩云 卞希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8-402,408,共6页
光谱分析技术由于具有简单、快速、无损等优势,在复杂体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光谱中往往包含成百上千的波长点,有些波长点与研究的目标性质并不相关,加大了计算量并降低了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因此,在建立模型前需要... 光谱分析技术由于具有简单、快速、无损等优势,在复杂体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光谱中往往包含成百上千的波长点,有些波长点与研究的目标性质并不相关,加大了计算量并降低了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因此,在建立模型前需要进行变量选择。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可将回归系数收缩为0,进而达到变量选择的目的。该研究将LASSO用于三元调和油样品近红外光谱和生物样品拉曼光谱的变量选择,基于偏最小二乘(PLS)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分别对香油和肌氨酸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与无信息变量消除-PLS(UVE-PLS)、蒙特卡罗结合UVE-PLS(MCUVE-PLS)和随机检验-PLS(RT-PLS)3种变量选择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LASSO的变量选择方法保留的变量数最少,运算速度最快。对三元调和油样品,LASSO-PLS预测的准确度最高;对生物样品,LASSO-MLR预测的准确度最高。因此,基于LASSO的变量选择算法有望在光谱分析领域中得到良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校正 变量选择 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