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许富康 郭航远 +5 位作者 邢杨波 游斌权 王平 周妍 刘龙斌 史亚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了解短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 目的了解短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10mg/次,1次/d。分别于用药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MMP-2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心肌质量(LVM)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0d后,两组患者MMP-2、LVEF治疗前后的差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M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治疗作用;但短期内其不能通过抑制MMP-2生成而产生抗心室重塑作用,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发挥抗心力衰竭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力衰竭 急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手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十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益平 余卓文 +3 位作者 郭航远 陈日新 彭放 邢杨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原因、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住院行介入手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原因、治疗及转归。结果共有10例患者(其中男7例,平均年龄67岁)...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原因、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住院行介入手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原因、治疗及转归。结果共有10例患者(其中男7例,平均年龄67岁)出现急性心包填塞,其中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7例,三腔起搏器植入术1例,室性心动过速心外膜消融术1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1例。患者表现为胸痛、气促、大汗等症状;均出现血压下降,其中5例心率减慢,3例出现意识不清;10例患者均经超声或X线检查确诊为心包积液,紧急实施经皮Seldinger法剑突下行心包穿刺及置管引流,引流出不凝血性液体250~2 000 ml,猪尾导管留置时间24~72 h,必要时给予输血、多巴胺维持血压等治疗。全部抢救成功。结论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识别非常重要,紧急超声指导下心包穿刺、引流及其他正确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压塞 心脏介入治疗 手术中并发症 心包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郭建君 郭航远 +2 位作者 池菊芳 潘孙雷 余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328-3331,共4页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日趋上升,吸烟、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糖代谢异常等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介绍了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叙述了其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日趋上升,吸烟、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糖代谢异常等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介绍了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叙述了其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总结了吸烟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指出戒烟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呼吁全社会戒烟,创造一个无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心血管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十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妍 郭航远 +3 位作者 裘宇芳 邢杨波 彭放 杨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53-365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的中位血小板计数为890.5×109/L[(...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的中位血小板计数为890.5×109/L[(630~1250)×109/L]。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7例(6例犯罪血管为右冠状动脉,1例为回旋支),右室心肌梗死1例(犯罪血管为右冠状动脉),前壁心肌梗死1例(犯罪血管为前降支),高侧壁心肌梗死1例(犯罪血管为回旋支)。冠脉内可见大量血栓,且重度狭窄,2例狭窄程度为85%~100%;冠脉内可见大量血栓,中度狭窄,5例狭窄程度为50%~75%;冠脉内未见明显血栓,冠脉轻度狭窄,程度50%~55%者2例;可见冠脉闭塞,未见血栓1例。10例患者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指标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增高,分别为(6.13±0.85)%、(8.39±1.56)%及(81.60±10.20)%。随访半年,4例同时行降低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未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事件,其余患者中有3例患者半年内再次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表现。3例患者在心肌梗死后常规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表现。1例患者心肌梗死术后2个月出现下肢动脉栓塞。结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累及右冠状动脉,多可见大量血栓,复发率高,需同时行降血小板治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注意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增多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在心脏康复中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杰 郭航远 池菊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2-1395,共4页
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但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针对其治疗展开一系列研究,而对其预防和康复均研究不足,因此加快临床心脏康复研究与落实的步伐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心脏康复的指南多参考国外,但国外有些指南的实施需要... 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但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针对其治疗展开一系列研究,而对其预防和康复均研究不足,因此加快临床心脏康复研究与落实的步伐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心脏康复的指南多参考国外,但国外有些指南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专业人士的指导,其投入十分巨大,并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心脏康复医学模式必须充分结合国情,发挥我国中医康复疗法的优势,同时借鉴并融合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成果,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模式,做好心脏康复治疗。本文从中医、西医心脏康复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利弊,并最终提出相较于两种独立的医学模式,中西医结合在心脏康复中存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 心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 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电风暴16例临床救治分析及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何益平 郭航远 +2 位作者 彭放 裘宇芳 杨芳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 探讨心室电风暴(VES)的发生原因,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8月-2012年8月抢救治疗的VES患者 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70岁,平均(49.6±4.5)岁.16例VES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Brug... 目的 探讨心室电风暴(VES)的发生原因,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8月-2012年8月抢救治疗的VES患者 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70岁,平均(49.6±4.5)岁.16例VES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Brugada综合征1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1例,低钾血症伴QT间期延长1例,急性心肌炎1例,乌头碱中毒1例,脑出血1例.采用电击复律或除颤,应用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可达龙)、硫酸镁等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者加用盐酸艾司洛尔;救治成功者口服可达龙及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维持,部分患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结果 所有患者予以电击复律或除颤,平均电击4.2次.抢救成功13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者中1例予以补充氯化钾、硫酸镁后病情得到控制;5例经联合应用利多卡因、可达龙、硫酸镁等后病情得以控制;7例经上述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加用盐酸艾司洛尔后VES病情才得以控制.3例患者植入ICD,11例患者继续口服可达龙及倍他乐克维持治疗,随访6个月,无一例复发VES.结论 VES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缺血是常见的诱因;电击复律或除颤是维持VES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首要措施,尚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拮抗剂特别是盐酸艾司洛尔在治疗VES中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心性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心室电风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芳芳 郭航远 邢杨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5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特征。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诱因明显、起病急骤、症状...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5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特征。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诱因明显、起病急骤、症状典型且并发症少,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比例分别为45.45%(25/55)、32.73%(18/55)和23.64%(13/55),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比例分别为52.73%(29/55)、30.91%(17/55)和16.36%(9/55),罪犯血管大部分为前降支(61.67%),冠状动脉闭塞发生率达35.00%,血栓形成率为14.55%。冠状动脉均无钙化,钢丝一次性通过率、开通成功率为98.18%(54/55),无一例发生PCI并发症,随访3个月无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诱因和发病临床特点,可针对性进行一级预防,减少发病率;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成功率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中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刚 蔡学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观察方法,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治...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观察方法,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强心、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3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同时给予比索洛尔,从1.25mg的初始剂量开始口服,视患者心功能状况1~2周递增1次剂量,达到5mg/d后,1月递增1次。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临床表现,可加靶剂量10mg/d,达到此剂量即不再加量。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SV、LVEDV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LVESV、LVEF、LVEDV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比索洛尔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邢杨波 郭航远 +2 位作者 游斌权 周妍 王平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连续4周;对照组30例,在常规...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连续4周;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bid,美托洛尔片25mg,bid,连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6.7%(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63.3%(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美托洛尔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山梨酯缓释片 单硝酸 美托洛尔缓释片 心绞痛 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利酮对高糖和IL-1β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池菊芳 郭航远 +3 位作者 唐伟良 吕海涛 周妍 Hiroyasu UZUI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71-1576,共6页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干预对高糖和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人心脏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葡萄糖浓度(正常对照组)、高浓度葡萄糖(高糖组)和等渗甘露醇(高渗对照组)的培养液中,...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干预对高糖和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人心脏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葡萄糖浓度(正常对照组)、高浓度葡萄糖(高糖组)和等渗甘露醇(高渗对照组)的培养液中,分别添加IL-1β和(或)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进行干预。明胶酶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的活性,RT-PCR测定成纤维细胞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MP-2活性和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高渗对照组MMP-2活性和mRNA表达也增高但低于高糖组(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IL-1β组MMP-2活性和mRNA的表达呈现叠加现象,高糖+依普利酮组和正常对照+IL-1β+依普利酮组MMP-2活性和mRNA的表达分别显著低于高糖组和正常对照+IL-1β组(P<0.05)。结论高糖可通过高渗外的作用诱导人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活性增强和mRNA表达增加,IL-1β对该诱导作用具有促进作用,而依普利酮则呈现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白介素1Β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多酚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辉 倪婷娟 +3 位作者 张杰 池菊芳 项美香 郭航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32-2138,共7页
目的:探讨黄酒多酚化合物(YWPC)减轻阿霉素(即多柔比星,DOX)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YWPC组、DOX组和DOX+YWPC组。干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病理学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学改... 目的:探讨黄酒多酚化合物(YWPC)减轻阿霉素(即多柔比星,DOX)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YWPC组、DOX组和DOX+YWPC组。干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病理学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比色法、DHE染色、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心肌酶、氧化应激和凋亡水平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X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明显下降,而收缩期左室内径(LVIDs)和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明显增加;而与DOX组相比,DOX+YWPC组LVEF和LVFS增加,LVIDs和LVIDd下降(P <0. 05)。DOX组血清心肌损伤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DOX+YWPC组上述指标较DOX组下降(P <0. 05)。与对照组比较,YWPC组无明显病理学改变,DOX组出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核溶解和肌纤维解体,而DOX+YWPC组上述情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DOX组活性氧簇(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水平下降,丙二醛(MDA)水平增加;与DOX组相比,DOX+YWPC组上述指标均得到逆转(P <0. 05)。同时,DOX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Bax/Bcl-2比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增加,而DOX+YWPC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P <0. 05)。结论:黄酒多酚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拮抗阿霉素所致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心脏毒性 黄酒多酚化合物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对心室重构的影响及瑞舒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伟源 郑良荣 +2 位作者 郭航远 彭放 吕海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6-1320,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心室重构的影响,观察瑞舒伐他汀的干预效果并阐述其可能机制。方法取6周龄C57BL/6遗传背景的雄性LDLR-/-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NC组):标准饲料喂养;高脂高糖组(HFF组):标准饲料+21.1%脂肪+20%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心室重构的影响,观察瑞舒伐他汀的干预效果并阐述其可能机制。方法取6周龄C57BL/6遗传背景的雄性LDLR-/-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NC组):标准饲料喂养;高脂高糖组(HFF组):标准饲料+21.1%脂肪+20%果糖喂养;瑞舒伐他汀干预组(HFFR组):在HFF组基础上加瑞舒伐他汀干预;甲羟戊酸内酯干预组(HFFRMA组):在HFFR组基础上加甲羟戊酸内酯喂养。分组干预12周后处死小鼠。采用氧电极法检测空腹血糖(FBS),ELISA法检测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天狼猩红染色后计算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ARα、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其他三组的FBS、FINS、HOMA-IR、LVWI、CVF及PPARα、MMP-9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瑞舒伐他汀干预后,HFFR组和HFFRMA组的FBS、FINS、HOMA-IR均得到明显改善,LVWI、CVF及PPARα、MMP-9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与HF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FFR组和HFFRMA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后,可诱导LDLR-/-小鼠产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促使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室重构。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心室重构,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PARα和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且此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心室重构 瑞舒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与变异型心绞痛胸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杨波 郭航远 +2 位作者 王平 许富康 游斌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方法:21例临床诊断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男8例,女1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10,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B组(n=11,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测定患者血清、尿、红细... 目的:探讨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方法:21例临床诊断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男8例,女1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10,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B组(n=11,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测定患者血清、尿、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通过镁离子负荷试验测定24h镁离子潴留率。结果:A组24h镁离子潴留率明显高于B组(58%±9%vs31%±4%,P<0.01);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A组明显低于B组[(3.1±1.1vs5.0±0.8)fg/cell,P<0.05];胸痛发作频率与24h镁离子潴留率呈正相关(r=0.69,P<0.01),与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呈负相关(r=-0.70,P<0.01)。结论: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高低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频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变异型心绞痛 发作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心脏康复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郭航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81-1384,共4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工作压力的持续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持续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心血管病目前已成为人类疾病的"头目"。对于心血管病的诊疗,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小到体检的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大到手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工作压力的持续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持续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心血管病目前已成为人类疾病的"头目"。对于心血管病的诊疗,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小到体检的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大到手术的支架植入、起搏器安装,大部分城市医院有着熟练的处理流程和诊治经验,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举步维艰的心脏康复。尽管心脏康复的概念已提出多年,且近几年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就目前的覆盖范围及实施力度来说仍是差强人意。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提高全民心脏康复的意识,并确实将全民心脏康复概念落实到临床及生活中,笔者就心脏康复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一些优劣势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关注与参与,真正将心脏康复做好、做大、做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学 康复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与肌钙蛋白I及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探讨WBC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AMI住院老年患者100例,依据急性...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探讨WBC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AMI住院老年患者100例,依据急性发作期WBC水平分为两组,WBC正常组(<10.0×109/L)48例,WBC升高组(≥10.0×109/L)52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及cTnI;并于住院1周左右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统计患者入院2周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WBC升高组cTnI及CK-MB水平均高于WBC正常组;WBC升高组的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高于WBC正常组,总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亦高于WBC正常组;WBC升高组的EF、FS均低于WBC正常组,而LVESV、LVEDV高于WBC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水平升高的老年STEAMI患者,反映心肌损伤和坏死的标记物cTnI及CK-MB升高,炎性反应和心肌损伤加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对心脏功能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心肌肌钙蛋白I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型高血压患者心肺运动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佳 郭航远 何益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肺运动能力。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胸闷待查患者110例,均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根据运动中的血压反应分为运动型高血压组(n=48)和运动血压正常组(n=62)。比较两组运动血压... 目的探讨运动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肺运动能力。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胸闷待查患者110例,均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根据运动中的血压反应分为运动型高血压组(n=48)和运动血压正常组(n=62)。比较两组运动血压情况及CPET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型高血压组BMI、高血压家族史比例、C反应蛋白(CRP)水平、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息收缩压(SBP)、静息舒张压(DB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型高血压组运动峰值SBP、运动SBP增量、运动峰值脉压、恢复期3 min SBP及恢复期3 min脉压均高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氧阈摄氧量(VO2@AT)、峰值摄氧量(Peak VO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型高血压组无氧阈公斤摄氧量(VO2/kg@AT)、无氧阈代谢当量(METS@AT)、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S)、峰值氧脉搏(Peak VO2/HR)、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均低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型高血压患者运动能力及心肺储备较差,可能与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运动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主动电极植入2年随访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刘龙斌 郭航远 +3 位作者 史亚非 周妍 邢杨波 裘宇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32-1634,共3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主动电极起搏的长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7年7月101例右心室起搏患者的主动电极指标,其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54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47例。术后随访2年,测定右心室主动电极...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主动电极起搏的长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7年7月101例右心室起搏患者的主动电极指标,其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54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47例。术后随访2年,测定右心室主动电极的阈值、R波高度和阻抗,比较两组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6、12、24个月起搏阈值和阻抗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和阻抗保持平稳。R波高度在术后即保持稳定。两组心室起搏阈值、R波高度和阻抗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起搏和感知不良,无阻抗过高。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同样长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主动电极 心室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蔡晓娜 何益平 +1 位作者 翟小亚 彭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4535-4539,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慢性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外周动脉疾病等,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增强型体外反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方法,本综述将从危险因素、临床...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慢性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外周动脉疾病等,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增强型体外反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方法,本综述将从危险因素、临床应用及机制几个方面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增强型体外反搏 冠状动脉疾病 卒中 脑缺血发作 短暂 外周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多酚诱导沉默调节蛋白3表达减轻阿霉素心肌损伤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世民 孙珍珠 +1 位作者 池菊芳 郭航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02-2109,共8页
背景阿霉素(DOX)是一种常见的强效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肿瘤尤其是实体性肿瘤的治疗中。然而,DOX有较强的心脏毒性,临床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黄酒多酚(YWPC)是从绍兴黄酒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炎、... 背景阿霉素(DOX)是一种常见的强效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肿瘤尤其是实体性肿瘤的治疗中。然而,DOX有较强的心脏毒性,临床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黄酒多酚(YWPC)是从绍兴黄酒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对DOX所致心肌损伤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明晰。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YWPC减轻DOX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使用SD大鼠建立DOX心肌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YWPC组、DOX组与DOX+YWPC组;取心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血清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用动物组织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水平〔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沉默调节蛋白3(SIRT3)表达水平变化。体外实验:通过1μmol/L DOX干预H9C2细胞24 h建立DOX诱导H9C2细胞损伤模型,先将一批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DOX组、DOX+YWPC(1 mg/L)组、DOX+YWPC(10 mg/L)与DOX+YWPC(100 mg/L)5组,采用CCK-8法检测H9C2细胞活力,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水平及SIRT3表达水平变化;之后将另一批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DOX组、DOX+YWPC组、DOX+SIRT3抑制剂(3-TYP)组及DOX+YWPC+3-TYP组,通过3-TYP抑制SIRT3蛋白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水平及SIRT3表达水平变化,进一步明确SIRT3在YWPC减轻DOX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动物实验中,大鼠心肌切片通过MASSON染色后可见:DOX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大量蓝色胶原纤维贯穿心肌纤维;DOX+YWPC组大鼠心肌切片纹理部分恢复,蓝色胶原纤维减少。DOX组胶原纤维占比、血清LDH水平高于对照组、DOX+YWPC组(P<0.05)。DOX组Bcl-2/Bax比值、SIR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DOX+YWPC组(P<0.05);DOX组大鼠心肌切片中代表凋亡的绿色亮点明显增多,呈片状分布,而经YWPC治疗后凋亡亮点减少。体外实验中,DOX组吸光度值、Bcl-2/Bax比值、SIR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DOX+YWPC(1 mg/L)组、DOX+YWPC(10 mg/L)组、DOX+YWPC(100 mg/L)组(P<0.05),DOX组、DOX+3-TYP组Bcl-2/Bax比值、SIR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OX+YWPC+3-TYP组Bcl-2/Bax比值低于DOX+YWPC组(P<0.05),DOX+YWPC组与DOX+YWPC+3-TYP组SIRT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WPC可以通过调节SIRT3表达水平减轻DOX心肌损伤,抑制SIRT3会降低YWP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阿霉素 黄酒多酚 抗肿瘤药 沉默调节蛋白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和红葡萄酒抑制LDLR^(-/-)小鼠MMP-2表达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龙斌 郭航远 +4 位作者 史亚非 孙爱静 许富康 池菊芳 邢杨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6-680,共5页
目的:观察黄酒是否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6周龄LDLR-/-小鼠,以高脂+高蛋氨酸(标准饲料+10%油脂+1.25%胆固醇+1%L-蛋氨酸)喂养诱导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黄酒组、红... 目的:观察黄酒是否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6周龄LDLR-/-小鼠,以高脂+高蛋氨酸(标准饲料+10%油脂+1.25%胆固醇+1%L-蛋氨酸)喂养诱导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黄酒组、红葡萄酒组、酒精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14周后处死小鼠,检测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观察胸腹主动脉和主动脉窦部粥样硬化情况;免疫组化测定主动脉窦部MMP-2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的活性。结果:(1)4组间TC、TG、HDL-C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黄酒组血浆HCY分别较对照组、酒精组和红葡萄酒组显著下降(P<0.01)。(2)与对照组比较,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黄酒组、红葡萄酒组和酒精组分别减少了33.7%、35.9%(P<0.01)和6.5%(P>0.05);与酒精组比较,黄酒组和红葡萄酒组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差别同样显著(P<0.01)。分别与对照组和酒精组比较,黄酒组和红葡萄酒组主动脉窦部粥样硬化面积减少同样显著差异(P<0.01),黄酒组和红葡萄酒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比较,MMP-2的表达在黄酒组、红葡萄酒组和酒精组分别减少了26.3%、27.6%(P<0.01)和5.7%(P>0.05);MMP-2的活性在黄酒组、红葡萄酒组、酒精组分别减少了31.7%、32.5%(P<0.01)和6.7%(P>0.05)。结论:黄酒和红葡萄酒均能抑制MMP-2的表达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这可能是它们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基质金属蛋白酶2 LDL受体基因敲除小鼠 高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