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3
1
作者
范虹
龚剑秋
+1 位作者
吴月峰
董晓琼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3-985,共3页
脑卒中患者约有50%存在偏瘫上肢本体感觉下降或缺失[1],本体感觉障碍是制约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2],影响进食、穿衣、修饰等以上肢功能为主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多临床研究表明[3—5],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偏瘫...
脑卒中患者约有50%存在偏瘫上肢本体感觉下降或缺失[1],本体感觉障碍是制约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2],影响进食、穿衣、修饰等以上肢功能为主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多临床研究表明[3—5],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然而,罕有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本体感觉功能影响的报道。本研究观察了基于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作用,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本体感觉功能康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患者
急性期脑卒中
本体感觉
上肢运动功能
任务导向性训练
上肢功能
上肢康复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康复目标的确立在康复实践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吕卫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康复目标
康复
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联合颈部肌训练治疗颈性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茹文亚
平仁香
钮易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颈部肌群的综合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使用益气养血活血中药(八珍汤加减)加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的运动康复训练法;对照组...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颈部肌群的综合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使用益气养血活血中药(八珍汤加减)加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的运动康复训练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椎牵引加口服眩晕宁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头颈活动度、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变化情况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6.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痊愈24例,占47.06%,对照组2周内痊愈7例,占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得以改善。组间比较,左右侧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均得以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70%,低于对照组的14.71%。结论: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良好,在减轻眩晕和颈部胀痛不适症状、改善头颈活动度和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等方面均优于牵引疗法;特别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疗法
益气养血活血
颈椎牵引
颈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3
1
作者
范虹
龚剑秋
吴月峰
董晓琼
机构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3-985,共3页
基金
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D10050)。
文摘
脑卒中患者约有50%存在偏瘫上肢本体感觉下降或缺失[1],本体感觉障碍是制约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2],影响进食、穿衣、修饰等以上肢功能为主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多临床研究表明[3—5],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然而,罕有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本体感觉功能影响的报道。本研究观察了基于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作用,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本体感觉功能康复的影响。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患者
急性期脑卒中
本体感觉
上肢运动功能
任务导向性训练
上肢功能
上肢康复机器人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康复目标的确立在康复实践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吕卫军
机构
浙江省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康复目标
康复
康复医学
分类号
R49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联合颈部肌训练治疗颈性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茹文亚
平仁香
钮易蓓
机构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427-429,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颈部肌群的综合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使用益气养血活血中药(八珍汤加减)加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的运动康复训练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椎牵引加口服眩晕宁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头颈活动度、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变化情况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6.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痊愈24例,占47.06%,对照组2周内痊愈7例,占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得以改善。组间比较,左右侧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均得以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70%,低于对照组的14.71%。结论: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良好,在减轻眩晕和颈部胀痛不适症状、改善头颈活动度和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等方面均优于牵引疗法;特别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显著。
关键词
运动康复疗法
益气养血活血
颈椎牵引
颈性眩晕
Keyword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onify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cervical traction
cervicalvertigo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
范虹
龚剑秋
吴月峰
董晓琼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论康复目标的确立在康复实践中的重要性
吕卫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药联合颈部肌训练治疗颈性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茹文亚
平仁香
钮易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