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背景下的零碳建筑——基于文献计量的热点、趋势及挑战分析
1
作者 洪艳 彭思源 +3 位作者 诸飞红 钟乾根 于铖浩 曾淦宁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160,共7页
“双碳”背景下,以零碳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发展前景远大。现有零碳建筑研究涉及建材选择、能源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诸多领域,但庞杂而分散。收集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2002—2024年的文献报道,结合VOSviewer分析,重... “双碳”背景下,以零碳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发展前景远大。现有零碳建筑研究涉及建材选择、能源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诸多领域,但庞杂而分散。收集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2002—2024年的文献报道,结合VOSviewer分析,重点从技术维度讨论了零碳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及主题变迁。结果表明:(1)可再生能源、脱碳减碳、能源转型及其实际应用是目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零碳建筑研究的热点;(2)零碳建筑的研究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性较大、各类技术和环保材料的普适性不佳,以及方法学角度上设计与技术的脱节。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助力零碳建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建筑 可再生能源 减碳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组合桥面板受弯性能
2
作者 陈云腾 胡祥森 +2 位作者 秦凯强 李正华 郭亚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2-1164,共13页
通过设计2种适用不同需求的连接件开孔板组合桥面板结构形式,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论为:组合桥面板的破坏以剪跨区变截面处混凝土板的斜向拉剪破坏为标志;S1试件在整个加载过程中脱黏间隙相对较小,原因是由于栓钉连接件有... 通过设计2种适用不同需求的连接件开孔板组合桥面板结构形式,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论为:组合桥面板的破坏以剪跨区变截面处混凝土板的斜向拉剪破坏为标志;S1试件在整个加载过程中脱黏间隙相对较小,原因是由于栓钉连接件有效抑制了底板与混凝土板间的脱黏变形;S1比K1的抗弯承载力高21%、极限跨中挠度小15.5%,并且能提高组合桥面板的整体刚度。验证表明,忽略开孔板对受弯承载力的贡献时,简化公式的计算结果有效且偏安全,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板连接件 组合桥面板 横桥向弯矩 力学特性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注意和跨尺度融合的车辆抛投垃圾识别
3
作者 陈云腾 孙振华 +1 位作者 周杰忻 刘志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620,共10页
旨在实时交通监控视频中智能识别违反车辆投掷垃圾(TWV)行为。TWV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存在大量潜在危险,尤其是在高速隧道场景中,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目前,视频中TWV行为仍主要依靠人工方式检查,既耗时又费力。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 旨在实时交通监控视频中智能识别违反车辆投掷垃圾(TWV)行为。TWV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存在大量潜在危险,尤其是在高速隧道场景中,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目前,视频中TWV行为仍主要依靠人工方式检查,既耗时又费力。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抛投垃圾识别模型(VTWIM),结合交叉注意和跨尺度融合模型(CASF)、选择性搜索和非最大化抑制(NMS),实现了基于深度剩余网络的车辆垃圾识别方法(CASF-VTWI)。首先,通过选择性搜索将一个视频帧分割为多个区域,这些区域与标有位置框的可疑对象相匹配;然后,利用CASF进行抛掷垃圾的识别训练;最后,利用NMS移除了冗余位置框,保留了最优的位置框。所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车辆垃圾的智能识别问题,对实时交通监控视频进行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抛投垃圾 交叉注意和跨尺度融合 交通监控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试验及其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华良 顾杨圣 +2 位作者 石建军 屈慧琼 付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2,15,共4页
在对不同配合比情况下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试验结果进行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研究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能。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流动性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砂压缩波速与物理性质参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谌民 张涛 +3 位作者 单华刚 王新志 孟庆山 余克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75-2283,共9页
开展钙质砂纵波波速与物理性质参数关系的试验研究,对珊瑚礁地基无损检测及工程物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控制试样的物性参数状态,利用制样装置进行波速测量,揭示钙质砂纵波波速与物性参数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开展钙质砂纵波波速与物理性质参数关系的试验研究,对珊瑚礁地基无损检测及工程物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控制试样的物性参数状态,利用制样装置进行波速测量,揭示钙质砂纵波波速与物性参数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是影响纵波波速的主要因素,与纵波波速呈二次函数关系。CT扫描结果表明,试样粒径越大,颗粒内部孔隙越丰富,这导致试样孔隙比越大,波速故而越小,与粒径、孔隙比呈负相关关系。在密实度相同、不均匀系数不同时,级配良好的砂样纵波波速差异不大。经过侧限压缩后,含水率一定时,粉土纵波波速与孔隙比呈二次关系,且与密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粉土易压缩且与纵波波速紧密变化的特点,可积极探索声波在粉土地基密实度检测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压缩波速 物理力学参数 侧限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静态破碎剂膨胀性能及其破碎孔径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钟振 杨熙华 +3 位作者 顾杨圣 娄荣 夏才初 包春燕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56-61,共6页
静态破碎剂的碎碎能力与其膨胀性能密切相关.为最大限度发挥静态破碎剂的膨胀性能,从静态破碎剂的膨胀试验出发,探索优化的水剂比和拌合水温,以及相应条件下不同孔径可以产生的最大膨胀力.在此基础上,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含不同直径破碎... 静态破碎剂的碎碎能力与其膨胀性能密切相关.为最大限度发挥静态破碎剂的膨胀性能,从静态破碎剂的膨胀试验出发,探索优化的水剂比和拌合水温,以及相应条件下不同孔径可以产生的最大膨胀力.在此基础上,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含不同直径破碎孔的混凝土模型(150 mm×150 mm×150 mm),提出应用扩展有限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开展混凝土静态破碎过程的数值分析,并采用能量释放率理论进一步分析最优孔径下混凝土裂纹的扩展过程,结果表明:最大膨胀压随内径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长,当破碎孔直径达到26 mm,静态破碎剂产生的最大膨胀压足以使混凝土贯通破碎;静态破碎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无裂纹阶段(p<2.58 MPa),第2阶段为裂纹萌生、扩展阶段(2.58 MPa≤p<11.28 MPa),第3阶段为裂纹贯通阶段(p≥11.2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破碎技术 膨胀压 混凝土 扩展有限元法 最优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收缩及耐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泽轩 侯义辉 宋少民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59,共4页
为明确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变形和耐久性的影响,研究了铁尾矿微粉作为混凝土低活性掺合料不同比例替代粉煤灰对混凝土收缩及部分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铁尾矿微粉在适宜掺量下替代粉煤灰,可以较好发挥填充的作用,减少混凝土微观缺陷... 为明确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变形和耐久性的影响,研究了铁尾矿微粉作为混凝土低活性掺合料不同比例替代粉煤灰对混凝土收缩及部分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铁尾矿微粉在适宜掺量下替代粉煤灰,可以较好发挥填充的作用,减少混凝土微观缺陷,改善混凝土抗冻融、抗硫酸盐侵蚀性,并能使混凝土孔结构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微粉 混凝土 收缩 耐久性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晶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8期197-197,共1页
论述了风景园林建设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较为常用的施工技术和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提高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促使最大化地展现园林效益。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