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对子宫肌瘤病理分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苏波 赵振华 +4 位作者 章俞 杨立铭 黄亚男 阮雅文 王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5,共9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在子宫肌瘤病理分型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35例患者(普通型15...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在子宫肌瘤病理分型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35例患者(普通型15例,富细胞型8例,退变型12例)的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盆腔DCE-MRI检查,计算各定量灌注参数包括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血管间隙容积分数(V_(p))的直方图参数(中位数、平均值、偏度、峰度、能量、熵),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参数在鉴别子宫肌瘤病理分型中的效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子宫肌瘤Ki-67蛋白表达,比较不同病理类型Ki-67蛋白表达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直方图参数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富细胞型组K^(trans)、K_(ep)、V_(e)、V_(p)的中位数和平均值均大于退变型组和普通型组(P<0.05或P<0.01);V_(e)的偏度、K_(ep)的偏度和峰度均小于普通型组(均P<0.05);K^(trans)的熵高于退变型组和普通型组(均P<0.05);V_(p)的熵高于普通型组(P<0.01)。K^(trans)的中位数、平均值和偏度,K_(ep)的中位数和平均值,V_(e)的中位数和平均值,V_(p)的中位数、平均值、能量和熵均与Ki-67表达水平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K^(trans)中位数阈值为0.994/min时,其诊断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当K^(trans)平均值阈值为1.170/min时,其诊断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K^(trans)的熵,K_(ep)的中位数和平均值,V_(p)的中位数、平均值和熵诊断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也较高(0.755~0.907)。结论: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对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尤其是富细胞型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病理分型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KI-67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及MR动态增强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苏波 赵振华 +3 位作者 杨建峰 赵丽 杨立铭 王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7期1171-1175,共5页
目的探讨DWI及MR动态对比增强对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57例(普通型27例,富细胞型12例,退变型1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盆腔DCE-MRI检查,应用Reference Re... 目的探讨DWI及MR动态对比增强对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57例(普通型27例,富细胞型12例,退变型1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盆腔DCE-MRI检查,应用Reference Region和Extended Tofts模型分别计算子宫肌瘤的定量灌注参数及ADC值,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其诊断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的效能。结果在三组子宫肌瘤间,ReferenceRegion模型的Ktrans、Kep、Vp及Extended Tofts模型Ktrans、Kep、Ve、Vp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些参数在鉴别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752、0.706、0.956、0.871、0.656、0.754;ADC值鉴别退变型肌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648。结论Ktrans、Kep、Ve、Vp、ADC值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肌瘤分型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富细胞型 磁共振成像 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定量灌注参数评价宫颈癌微循环及病理分级中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苏波 赵振华 +4 位作者 章俞 杨立铭 黄亚男 阮雅文 王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参数在宫颈癌微循环及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且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颈癌21例(鳞癌17例,腺癌4例)及子宫肌瘤患者22例,术前行盆腔多期DCE-...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参数在宫颈癌微循环及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且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颈癌21例(鳞癌17例,腺癌4例)及子宫肌瘤患者22例,术前行盆腔多期DCE-MRI检查,选择Extended Tofts和Exchange模型分别计算宫颈癌与子宫肌瘤、低分化与中高分化宫颈癌的定量灌注参数(Ktrans、K ep、V e、V p、PS、F p),对比分析组间差异及组内差异;在低分化与中高分化2组中,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以病理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磁共振定量灌注参数K trans、K ep、V e、PS在宫颈癌组和子宫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与中高分化宫颈癌K trans、PS、F 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K trans、PS、F p值鉴别低分化组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867、0.867。结论DCE-MRI定量灌注参数可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及病理分级,特别是K trans、PS、F p值在宫颈癌病理分化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宫颈癌病理分化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病理 模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平山 沈训泽 赵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关系,提高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CT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本组17例病例中,均为单发。16例均为...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关系,提高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CT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本组17例病例中,均为单发。16例均为实性团块(其中内有细碎钙化灶2例),1例呈完全囊性。≥5cm者占10例(最大者约9cm)。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12例,分叶状2例,不规则形3例。右侧10例,左侧7例。17例中有3例对周边脏器及血管推移,2例包绕邻近血管,其余与周围脏器分界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14例无明显强化,3例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14例呈不均质或间隔状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与其病理学表现密不可分,了解其特征表现有利于提高影像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节细胞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软骨软化症的MR检查及表现 被引量:5
5
作者 毛小明 蒋廷宠 +1 位作者 杨建荣 林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917-920,共4页
关键词 膝关节 骨软化症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国松 夏瑞明 +1 位作者 孔一曼 林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ESFT的CT、MRI表现,并对影像学表现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0例ESFT病例中,6例位于颅内,1例位于盆腔,1例...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ESFT的CT、MRI表现,并对影像学表现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0例ESFT病例中,6例位于颅内,1例位于盆腔,1例位于左膝关节,1例位于左侧肾脏,1例位于右侧筛窦;恶性者4例,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者3例,良性3例;瘤体直径1.6~6.0cm,平均3.5cm;平扫肿瘤边界清6例,欠清或不清的4例;瘤体轮廓规则5例,不规则5例,其中脑内1例复发者形态呈多囊分隔状;肿瘤伴出血1例,8例CT检查病例中钙化3例,6例颅内病例中5例病灶周围伴明显水肿,另1例多囊病灶不伴有明显水肿;MRI T1WI上等低信号,T2WI上信号表现多样,多呈等高或高低混杂信号;良性ESFT增强后多呈轻中度'地图样'强化和延迟强化,较大病灶、恶性及复发ESFT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ESF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认识其影像表现,可以降低误诊率,但其最后确诊仍需依靠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骨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廷宠 毛小明 +2 位作者 林坚 杨建荣 高建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58-459,共2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骨肿瘤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20例转移性骨肿瘤中,肺癌16例、鼻咽癌1例、前列腺癌1例、乳腺癌1例和结肠癌1例。9例(45%)为多发病灶,11例(55%)为单发病灶;胸椎7例、腰椎... 目的:探讨转移性骨肿瘤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20例转移性骨肿瘤中,肺癌16例、鼻咽癌1例、前列腺癌1例、乳腺癌1例和结肠癌1例。9例(45%)为多发病灶,11例(55%)为单发病灶;胸椎7例、腰椎6例、骶骨2例、肩胛骨1例、髂骨1例、胸骨1例、腓骨1例、颅骨3例、肱骨1例、肋骨4例、胫骨1例和耻坐骨1例;溶骨型19例(95%),CT表现为局部骨质呈斑点状、虫噬状低密度7例,大片状骨破坏边缘模糊伴软组织肿块12例,5例增强扫描,CT值平均增加12~22Hu;混合型1例(5%),CT表现为骨质破坏伴增生和软组织肿块。结论:转移性骨肿瘤具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中轴骨的多发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并结合临床表现,大多数转移性骨肿瘤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转移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期儿童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诊断 被引量:6
8
作者 蒋廷宠 毛小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MR检查证实的20例学龄期儿童膝关节隐性骨折资料。结果骨折线累及骨皮质4例,累及关节软骨5例,累及骺软骨3例,仅累及骨髓8例。骨折线形态呈...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MR检查证实的20例学龄期儿童膝关节隐性骨折资料。结果骨折线累及骨皮质4例,累及关节软骨5例,累及骺软骨3例,仅累及骨髓8例。骨折线形态呈条带状7例,网状5例,团片状雨雾样改变8例,其中3例出现"对吻征",2例呈"夹心蛋糕样"改变。骨折发生在股骨髁8例,胫骨平台11例,髌骨5例,腓骨小头2例,部分病例损伤同时发生在膝关节多个骨端。结论 MRI对学龄期儿童膝关节隐性骨折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儿童 膝关节 隐性骨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邻近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国松 陈建德 蔡剡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新近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加剧相邻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机制,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间的差异。方法选取胸腰段新近压缩骨折患者PKP术65例患者临床资料,于术前后...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新近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加剧相邻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机制,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间的差异。方法选取胸腰段新近压缩骨折患者PKP术65例患者临床资料,于术前后均有磁共振成像检查资料,分成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和>12个月两组,利用磁共振(FS-T2WI矢状位)图像进行Pfirrmann分级,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压缩骨折椎体(术椎)上、下两个椎间盘与非骨折椎体(非术椎)下单个椎间盘在FS-T2WI的磁共振Pfirrmann等级,对比手术前后同一患者同一椎间盘的Pfirrmann等级变化,最后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相关机制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54例,年龄60~90岁。评估手术椎上、下椎间盘和非手术椎下椎间盘各65个,随访时间≤12个月组的术前后Pfirrmann分级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个月组术前后Pfirrmann分级对比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PKP手术后加剧邻近椎间盘退行性变机制较多,但对加速邻近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在术后时间长短上有区别,术后≤12个月没有明显加剧作用,对术后12个月后邻近椎间盘具有加剧退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firrmann分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骨巨细胞瘤并邻近部位复发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剡军 王国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45,共2页
1病例简介男,49岁,主诉:左膝肿痛,活动受限半年。现病史: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剧烈疼痛,逐渐肿胀,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体格检查:浮髌试验阳性,无关节皮肤发红,其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患者于术后3.5年再次入院。主诉... 1病例简介男,49岁,主诉:左膝肿痛,活动受限半年。现病史: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剧烈疼痛,逐渐肿胀,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体格检查:浮髌试验阳性,无关节皮肤发红,其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患者于术后3.5年再次入院。主诉:左膝肿块伴活动困难16个月。现病史:患者入院前于外院诊断为左膝囊肿。3个月前囊肿表面破溃后,肿块增大明显。体格检查:左膝表面可触及5 cm×5 cm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瘤 髌骨 肿瘤复发 局部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平片和CT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廷宠 毛小明 夏瑞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提高X线平片和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AS的X线平片和30例AS的CT表现。结果:骶髂关节:X线表现Ⅱ级改变15例,Ⅲ级改变31例,Ⅳ级改变34例,另5例只显示局部骨质疏松;CT表现Ⅱ级改变9例,Ⅲ级改变14例... 目的:提高X线平片和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AS的X线平片和30例AS的CT表现。结果:骶髂关节:X线表现Ⅱ级改变15例,Ⅲ级改变31例,Ⅳ级改变34例,另5例只显示局部骨质疏松;CT表现Ⅱ级改变9例,Ⅲ级改变14例,Ⅳ级改变7例。脊柱:X线表现正常11例,骨质疏松18例,骨质疏松、椎间小关节模糊16例,上述改变伴椎旁韧带钙化24例,“方形椎”32例,“竹节样脊柱”16例;CT表现正常4例,骨质疏松、小关节模糊10例,上述表现伴椎旁韧带钙化7例,9例表现为椎旁软组织广泛钙化、椎间小关节融合。髋关节:X线表现表现正常53例,局部骨质疏松6例,骨质疏松伴髋臼、股骨头密度不均8例,髋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增白12例,骨性强直6例;CT表现髋臼、股骨头密度不均、小囊状改变5例,关节间隙变窄伴关节面增白、模糊,骨赘形成5例,骨性强直3例。结论:X线平片、CT在A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X线摄影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廷宠 毛小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1期2118-2119,共2页
目的评价曲面重建技术(CPR)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部外伤后经螺旋cT扫描并VR、MPR重建显示无明显肋骨骨折,进一步用CPR技术对受损区域肋骨进行重建,观察有否肋骨微细骨折。结果经cPR技术重建显示6例... 目的评价曲面重建技术(CPR)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部外伤后经螺旋cT扫描并VR、MPR重建显示无明显肋骨骨折,进一步用CPR技术对受损区域肋骨进行重建,观察有否肋骨微细骨折。结果经cPR技术重建显示6例(7根)肋骨骨折:发生在左侧2例(3根),发生在右侧4例(4根);不完全性肋骨骨折5根,完全性肋骨骨折2根;3根肋骨骨折线位于后肋,2根位于腋侧,2根位于前肋与肋软骨交界处。结论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能很好的显示肋骨微细骨折,对提高肋骨隐性微细骨折的检出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微 细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P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多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13
作者 蒋廷宠 毛小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391-2391,2394,共2页
患者女,36岁。10天前在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腰臀腿疼痛,伴腹股沟拘急,行走不利。在当地医院就诊,双侧腹股沟B超检查显示双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双髋关节CT平扫显示未见明显异常,腰椎间盘CT平扫显示腰椎轻微骨质增生、腰3-骶1椎间盘... 患者女,36岁。10天前在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腰臀腿疼痛,伴腹股沟拘急,行走不利。在当地医院就诊,双侧腹股沟B超检查显示双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双髋关节CT平扫显示未见明显异常,腰椎间盘CT平扫显示腰椎轻微骨质增生、腰3-骶1椎间盘膨出,予以弥可保片、妙纳片口服治疗,服用5天后症状稍缓解。现患者仍感左腰臀腿疼痛,腹股沟拘急,左下肢肿胀,今至本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 盆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DESS与3D-STIR-SPACE序列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显示中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王国松 邵静松 +2 位作者 江茜 蔡剡军 黄锦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dual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STIR-SPACE)序列的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臂丛神经的显示价值。方法选取颈肩部外伤或上臂牵拉患者54...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dual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STIR-SPACE)序列的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臂丛神经的显示价值。方法选取颈肩部外伤或上臂牵拉患者54例,分成4组行不同序列检查,由2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臂丛神经图像质量的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序列对臂丛神经的显示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4组序列显示能力结果:根段D组>A组>B组>C组,干段D组>A组>B组>C组,股段D组>B组>A组>C组,束段D组>B组>A组>C组,支段D组>B组>A组>C组;两两比较中,A组和B组的干段、A组和C组的股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ESS平扫序列臂丛神经根段、干段显示能力优于3D-STIR-SPACE平扫,股、束、支段差于后者;3D-STIR-SPACE增强臂丛神经各段显示能力均优于3D-DESS平扫、增强和3D-STIR-SPACE平扫;3D-DESS增强序列臂丛神经各段显示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 臂丛神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1例
15
作者 沈强 王国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74-274,278,共2页
患者男,31岁。腹痛3h,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呈持续性。体格检查:腹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上腹部平扫+增强CT显示左肝外侧叶见一6.5 cm×8.5 cm混杂密度影,平扫CT值30~60 HU,内有血肿(图1)和脂肪密度(图2),增强后动脉期不规则强化... 患者男,31岁。腹痛3h,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呈持续性。体格检查:腹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上腹部平扫+增强CT显示左肝外侧叶见一6.5 cm×8.5 cm混杂密度影,平扫CT值30~60 HU,内有血肿(图1)和脂肪密度(图2),增强后动脉期不规则强化,内可见血管影,病灶周缘部分不完整(图3),下方条状对比剂外漏,见假性动脉瘤(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破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