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绍兴县多措并举 合力打造平水日铸茶品牌 被引量:4
1
作者 金银永 《中国茶叶》 2011年第10期16-17,共2页
茶叶是浙江绍兴县的传统特产,产区集中,区域优势明显,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经谱写过许多辉煌的茶叶篇章,“平水日铸茶”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国茶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北宋时为贡品,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赞... 茶叶是浙江绍兴县的传统特产,产区集中,区域优势明显,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经谱写过许多辉煌的茶叶篇章,“平水日铸茶”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国茶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北宋时为贡品,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赞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铸)第一”,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故乡的日铸茶尤其青睐,写过不少诸如“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等有关日铸茶的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史 绍兴县 品牌 合力 传统特产 区域优势 文化底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新机制 做强茶产业——创办绍兴县会稽龙井茶业合作社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顺奎 金银永 《茶叶》 2003年第1期39-40,共2页
发展茶业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应对入世的挑战和有效地实施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工作的需要 ,会稽龙井茶业合作社在开展培训、品牌宣传、市场拓展等系列化服务方面 ,成效比较明显。巩固和发展合作社 ,品牌建设是龙头 ,搞... 发展茶业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应对入世的挑战和有效地实施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工作的需要 ,会稽龙井茶业合作社在开展培训、品牌宣传、市场拓展等系列化服务方面 ,成效比较明显。巩固和发展合作社 ,品牌建设是龙头 ,搞好经营是前提 ,加强合作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绍兴县会稽龙井茶业合作社 原产地域保护工作 培训 品牌管理 市场开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品牌 强龙头 重铸绍兴县茶业辉煌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顺奎 金银永 《茶叶》 2001年第2期9-11,共3页
关键词 绍兴县 茶业 产品品牌 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万亩名茶基地 提升绍兴茶叶产业 被引量:3
4
作者 金银永 《茶叶》 2000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绍兴县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县之一 ,为提升绍兴茶叶产业 ,加快发展山区效益农业 ,根据县政府决定 ,提出了南部山区建立万亩名优茶基地的六项实施方案。
关键词 名茶基地 绍兴 茶业 品牌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做强绍兴茶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金银永 夏兰芳 《茶叶》 2006年第4期225-227,共3页
从绍兴茶业现状出发,认为应采取整合精制茶厂,形成统一对外出口拳头、大力改造初制茶厂,优化茶叶加工环境和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扶持发展名茶产业等3方面对策做强茶产业,提出了全面整顿精制茶厂、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扶持新... 从绍兴茶业现状出发,认为应采取整合精制茶厂,形成统一对外出口拳头、大力改造初制茶厂,优化茶叶加工环境和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扶持发展名茶产业等3方面对策做强茶产业,提出了全面整顿精制茶厂、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扶持新技术推广和茶厂改造等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强茶业 对策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种子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84
6
作者 黎章矩 骆成方 +2 位作者 程晓建 冯肖军 喻卫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0-544,共5页
2003-2004年经多点多样品对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种仁的营养成分分析证明,香榧种仁含油率为546.2~614.7 g·kg-1,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和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9.41%.种仁含蛋白质为121.0~164.3 g·k... 2003-2004年经多点多样品对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种仁的营养成分分析证明,香榧种仁含油率为546.2~614.7 g·kg-1,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和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9.41%.种仁含蛋白质为121.0~164.3 g·kg-1,具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种仁含有19种矿物元素.钾、钙、磷、镁含量丰富,其中钾达7.0~11.3 g·kg-1.种仁中重金属元素除个别样品镉元素超标外,其他均未检出或在安全标准以下,各种农药残毒均未检出.香榧种仁含有极其丰富的烟酸和叶酸,两者含量高于一般干水果数十倍,此类维生素具有助消化,滋润皮肤等功效,为香榧的消积美容功效找到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种子 成分分析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榧树变异类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沈登锋 付秋华 +4 位作者 骆成方 曾燕如 喻卫武 戴文圣 黎章矩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1,共4页
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笔者在省内实生群体发现零星分布着一类生长迅速的榧树变异类型。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体系对榧树速生变异类型与榧属其他5个种、2个栽培变种(香榧、云南榧、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榧树、长叶榧)等共21个样品... 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笔者在省内实生群体发现零星分布着一类生长迅速的榧树变异类型。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体系对榧树速生变异类型与榧属其他5个种、2个栽培变种(香榧、云南榧、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榧树、长叶榧)等共21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合叶形指数的方差分析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进行了研究材料的亲缘关系聚类,探讨了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榧属5个种、2个栽培变种及榧树变异类型的21个样品可以分为5组:长叶榧组、榧树变异类型组、包括香榧在内的榧树组、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组,而云南榧自成一组;榧树变异类型与长叶榧亲缘关系较近,其叶片形态偏向长叶榧;各种间叶形指数差异极显著,榧树变异类型的叶形指数显著不同于与其他样品。但推断本研究中榧树变异类型是长叶榧的自然变异,还是长叶榧与其他榧树的杂种,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榧树 榧树变异类型 SRAP 叶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景观格局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2 位作者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2-800,共9页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此建成区规模较小、各地类以众多小斑块均匀分布、建筑覆盖率低且形状狭长的村庄更有助于环境降温。建立了4个亮温预测模型(Ra2>0.9),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控因子组;在核心区,环境亮温的单因子拟合效果欠佳,景观格局结构指数的作用不能忽略,结构指数对亮温的作用贡献约占总量的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景观格局热效应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2 位作者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5,共9页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研究。通过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之间、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表明:在核心区,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研究。通过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之间、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表明:在核心区,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大小受地类斑块相对面积的影响明显;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m缓冲区相关指数等几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破碎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该区景观复杂,景观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总量的25%,数量结构指数对亮温的贡献约占75%。建立2个亮温多元线性模型,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控因子组,结果显示在景观斑块数量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地类斑块边界稠密、众多小斑块均匀分布、增温斑块形状狭长、降温斑块形状圆满的村庄更有助于环境降温。在核心区+100,+200,+300m缓冲区,环境亮温的主导因子变为绿地水体覆盖率,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问题的研究尺度以核心区+100m缓冲区范围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优化施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俞燎远 丁磊 +4 位作者 黄婺 苏洪生 童义苟 戚国荣 洪祥宝 《茶叶》 1999年第3期144-146,共3页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施肥时间、深度、次数、比例、用量及不同肥料搭配施用等方面的对比性试验,并结合茶叶生产实践,总结形成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优化施用技术。
关键词 茶树 生物活性有机肥 施用技术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俞燎远 丁磊 +1 位作者 黄婺 童义苟 《茶叶科学技术》 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通过对施肥茶园茶树萌芽期、发芽密度、百芽重、鲜叶机械组成及茶叶产量等项目调查,得出了茶园施用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能较显著地提早茶树萌芽期、促进早发多发,提高萌芽密度...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通过对施肥茶园茶树萌芽期、发芽密度、百芽重、鲜叶机械组成及茶叶产量等项目调查,得出了茶园施用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能较显著地提早茶树萌芽期、促进早发多发,提高萌芽密度和百芽重,增加茶叶产量,提高鲜叶正常芽叶比例,改进茶叶品质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活性有机肥 施用效果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良种高效栽培技术与推广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燎远 罗列万 +1 位作者 童西川 金银永 《茶叶》 2000年第4期218-220,共3页
本文阐述了茶叶良种先进高效栽培技术项目的完成情况 ,以及在研究和推广扦插繁殖技术、品种优化技术、老茶园嫁接换种、双条凹沟深栽。
关键词 茶树 老茶园嫁接换种 双亲凹沟深栽 有机肥 推广良种繁育 扦插技术 品种优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良种无性系栽培及机械化采茶技术总结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列万 钱晓东 +3 位作者 孙利育 金银永 苏国崇 徐金城 《中国茶叶》 2002年第5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茶树 良种 无性系栽培 机械化采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优良品种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俞燎远 童浦高 金银永 《茶叶科学技术》 2001年第2期9-10,共2页
本文研究了茶树优良品种繁育中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短穗、不同扦插时间和不同遮荫材料等对茶苗成活率和出圃率的影响,得出了茶树短穗秋季扦插宜早不宜迟,不宜采用地膜覆盖表土再盖遮荫网作为遮荫材料的结论。
关键词 扦插 茶树 良种繁育 成活率 出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茶园换种改植技术
15
作者 黄婺 厉宝仙 +3 位作者 金银永 魏福炯 吴顺奎 戚建乔 《中国茶叶》 2005年第6期34-35,共2页
老茶园换种改植,是新茶园建设的一部分,是一项科学实用的新技术.针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1年提出的用10年时间,实现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60%的要求,各地积极响应,一方面进行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的建设,另一方面着重进行老茶园的换种改... 老茶园换种改植,是新茶园建设的一部分,是一项科学实用的新技术.针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1年提出的用10年时间,实现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60%的要求,各地积极响应,一方面进行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的建设,另一方面着重进行老茶园的换种改植.5年来,浙江省开展了良种化工程建设,至2005年春茶结束,全省茶园面积236.0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已达81.99万亩,而在去冬今春种植的无性系良种面积就达12.28万亩,包括换种改植面积2.25万亩.目前,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34.73%.但要再用5年时间达到无性系良种化60%的预期目标,还需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茶园 改植 换种 技术 无性系良种 新茶园建设 茶园面积 省人民政府 工程建设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有机肥在幼龄茶园的施用技术
16
作者 俞燎远 童义苟 +1 位作者 戚国荣 丁磊 《福建茶叶》 1999年第3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茶园 生物活性有机肥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磊 陆德彪 +2 位作者 陆贻通 钱幼娟 吕夫珍 《中国茶叶》 1997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有效微生物群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肥效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丁磊 《中国茶叶》 2000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 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改造初制茶厂的几点浅见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银永 《茶叶》 2005年第1期48-49,共2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宗茶初制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调整茶类结构、减轻初制茶厂改造压力,依托龙头企业改造初制茶厂,政府要增加对改造初制茶厂的财政支持力度。
关键词 初制 制茶 茶厂 加工环节 改造 强化 茶类结构 财政支持 增加 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梅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忆龙 《中国南方果树》 2000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果梅 产量 栽培技术 园艺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