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棉机织物连续生化前处理
1
作者 张莹 姚金波 刘夺奎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5,共4页
针对棉织物常规前处理工艺存在工时长、污染大、能耗高等问题,采用连续式生化前处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即先用生物酶制剂对织物进行预处理,再进行氧漂处理。优化的复合酶预处理工艺为:复合生物酶4~6g/L,渗透剂4g/L,60℃保温堆置90min;优... 针对棉织物常规前处理工艺存在工时长、污染大、能耗高等问题,采用连续式生化前处理工艺处理棉织物,即先用生物酶制剂对织物进行预处理,再进行氧漂处理。优化的复合酶预处理工艺为:复合生物酶4~6g/L,渗透剂4g/L,60℃保温堆置90min;优化的氧漂工艺为:复合前处理剂CTA-8800L-220~25g/L,辅助剂4~6g/L,100%双氧水8~10g/L,100℃汽蒸60min。结果表明,织物的白度、毛效、退浆率和强力等均优于常规工艺,且较常规工艺减少一次高温汽蒸工序,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处理 生物酶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起毛起球成因分析及解决工艺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彦滨 张敏 赵翠侠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1-33,共3页
介绍了目前一些纺织品的起毛起球成因,分析了纤维、纱线、织物、加工及服用等因素对起毛起球的影响。根据不同种类的纤维和织物,从化学整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工艺措施及效果分析。如棉麻织物可采用烧毛、生物抛光和树脂整理来解决;毛... 介绍了目前一些纺织品的起毛起球成因,分析了纤维、纱线、织物、加工及服用等因素对起毛起球的影响。根据不同种类的纤维和织物,从化学整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工艺措施及效果分析。如棉麻织物可采用烧毛、生物抛光和树脂整理来解决;毛织物可采用氧化法、还原法和树脂法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毛起球成因 影响因素 生物抛光 氧化法 还原法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静电/阻燃/拒水拒油多功能防护织物的开发 被引量:6
3
作者 夏新伟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5-37,共3页
选择含导电丝的纯棉坯布,采用无强碱冷轧堆前处理、还原染料印花、分步分浴阻燃整理和拒水拒油整理,开发了抗静电/阻燃/拒水拒油多功能防护织物,并分析了各生产工艺的技术关键点。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功能防护服具有优异的抗静电、阻燃和... 选择含导电丝的纯棉坯布,采用无强碱冷轧堆前处理、还原染料印花、分步分浴阻燃整理和拒水拒油整理,开发了抗静电/阻燃/拒水拒油多功能防护织物,并分析了各生产工艺的技术关键点。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功能防护服具有优异的抗静电、阻燃和拒水拒油性能,可以满足多个领域的防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整理 防护织物 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嵌段硅油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瑞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34,共4页
以端环氧聚醚硅油、聚醚胺、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异丙醇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多功能嵌段硅油,采用FT-IR对其结构表征。与普通嵌段硅油相比,多功能嵌段硅油乳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整理后的织物手感良好,并且在亲水、抗静电、摩擦牢度和... 以端环氧聚醚硅油、聚醚胺、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异丙醇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多功能嵌段硅油,采用FT-IR对其结构表征。与普通嵌段硅油相比,多功能嵌段硅油乳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整理后的织物手感良好,并且在亲水、抗静电、摩擦牢度和抗菌性能等方面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软整理 嵌段硅油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染色促进剂MA-1 被引量:3
5
作者 唐焕林 杜芳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5-47,共3页
合成一种用于促进天然染料上染棉纤维的染色促进剂MA-1,可大幅提高天然染料上染率和耐水洗色牢度。研究了阳离子单体、环状结构单体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棉纤维经MA-1预处理后,桑葚和紫娇天然染料上染率提高3倍以上,耐... 合成一种用于促进天然染料上染棉纤维的染色促进剂MA-1,可大幅提高天然染料上染率和耐水洗色牢度。研究了阳离子单体、环状结构单体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棉纤维经MA-1预处理后,桑葚和紫娇天然染料上染率提高3倍以上,耐水洗色牢度提高2〜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染剂 天然染料 上染率 色牢度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BiOI负载PVDF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光催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杜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37,共4页
使用静电纺丝和溶剂热两步法制备负载二氧化钛(TiO_(2))与碘氧化铋(BiOI)异质结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考察其形貌结构、晶相结构和光吸收特性,然后将其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有机染料的氧化降解过程中。结果表明,PVDF纳米纤维表面... 使用静电纺丝和溶剂热两步法制备负载二氧化钛(TiO_(2))与碘氧化铋(BiOI)异质结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考察其形貌结构、晶相结构和光吸收特性,然后将其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有机染料的氧化降解过程中。结果表明,PVDF纳米纤维表面能够均匀附着TiO_(2),进而生长出由直径为600~800nm、厚度为20~30 nm的片状BiOI组成的多尺度球形结构。BiOI作为主要捕光组分,能够将纳米纤维膜的吸收带边红移至600 nm,使其在可见光辐射下能够有效催化染料的降解反应,90 min后罗丹明B脱色率达到94.9%,而且超氧自由基(·O_(2)^(-))和空穴(h^(+))为该体系的主要活性物种。此外,该纳米纤维膜作为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二氧化钛 碘氧化铋 可见光催化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