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代壁画颜料变色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陈雨鑫
苏伯民
冯虎元
李洁
武发思
-
机构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
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84,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282,32400140,32060258)资助
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放课题(GDW2021ZD08)资助。
-
文摘
颜料变色是古代壁画常见病害之一,其中含铅颜料的褪变色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到壁画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长期以来,矿物颜料变色的成因与机制一直是文物保护领域关注的焦点,针对包括含铅颜料在内的变色产物表征与变色过程模拟已有大量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对于古代壁画典型含铅矿物颜料变色的成因研究,提出光照、湿度、微生物,以及壁画表面酸碱性、可溶盐是影响含铅颜料变色的主要因素,并详细分析了铅丹颜料变色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机制。通过对变色含铅颜料的色彩复原技术的讨论,进一步展望了未来在壁画颜料变色过程及色彩复原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同时,本文对其他常见矿物颜料如红色颜料朱砂、土红,绿色颜料氯铜矿、巴黎绿、舍勒绿,以及蓝色颜料青金石、蓝铜矿等颜料的使用及其褪变色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赋存环境质量对于颜料色彩保持的重要性。本文可为古代壁画矿物颜料变色现象的科学认知和减缓变色的预防性保护对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矿物颜料
环境因素
微生物
变色机制
文物保护
-
Keywords
Mineral pigment
Environmental factor
Microorganism
Mechanism of discoloration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日本高松冢古坟微生物病害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武发思
朱非清
汪万福
段育龙
田恬
冯虎元
-
机构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
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敦煌研究院)
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5,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500430,31560160)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1604WKCA003)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甘肃省文物局课题资助(GWJ2014003)
-
文摘
高松冢古坟是日本国宝级文化遗产,对其实施的原址保护一度是文物保护界的样板工程和国际典范,然而正是逐渐失控的微生物病害导致古坟解体搬迁至异地保护,复杂的人为介入手段是否有助于墓葬壁画的原址保护,值得更进一步探讨和反思。本研究回顾了高松冢古坟自发掘至今的保护历程,重点总结了侵害古坟石室及壁画微生物类群的调查分析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通过对古坟病害微生物群落特征、环境因素变化及防治干预措施等方面相关文献资料的全面梳理和解读,客观评价了该遗址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及经验教训,为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同类环境中壁画保护提供启示与借鉴。
-
关键词
高松冢古坟
微生物侵蚀
防治措施
墓葬壁画保护
-
Keywords
Takamatsuzuka Tumulus
Microbial biodeterioration
Control measures
Tomb mural conservation
-
分类号
Q938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生物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 3
-
-
作者
武发思
张永
苏敏
贺东鹏
李洁
冯虎元
-
机构
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20YFC1522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2060258,32060277)
+2 种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1JR11RA218)
甘肃省文物局课题资助(GWJ202011)
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2021-KJ-ZD-1)。
-
文摘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古代壁画和石雕石刻等珍贵文化遗产普遍存在酥碱粉化、盐霜结壳、风化脱落、烟熏污染等类型病害,研发相应的保护修复材料和技术长期以来都是文物保护领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生物纳米材料和生物技术因其绿色环保、兼容适用、效果良好等优势正逐渐成为常规物理措施和化学材料的补充或替代方法。本研究系统总结和梳理了功能微生物、生物酶、代谢产物及创新性生物技术在国内外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发展脉络和应用现状,重点对生物清洗技术和生物加固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科研工作者开展基于生物技术的文物保护修复创新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关键词
生物清洗
生物加固
生物技术
保护修复
文化遗产
-
Keywords
Biological cleaning
Biological reinforcement
Biotechnology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Cultural heritage
-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