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7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实验室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胜兵 王鑫泉 +3 位作者 曹利仙 郭燕君 沈忠飞 徐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58,203,共3页
传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足,虚拟实验室可以使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虚拟实验室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可发挥很多优势:虚拟实验室可有效衔接对相关知识,可以模拟不同知识情景,更有效的结合基础... 传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足,虚拟实验室可以使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虚拟实验室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可发挥很多优势:虚拟实验室可有效衔接对相关知识,可以模拟不同知识情景,更有效的结合基础与临床。通过结合传统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将会提高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 VR技术 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彦慧 符皎荣 +2 位作者 郑小桃 钟南田 洪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800-801,共2页
关键词 网络课程 组织学 胚胎学 建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ackboard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3
作者 洪灯 符皎荣 +2 位作者 钟南田 郑小桃 张彦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98-799,801,共3页
关键词 组织学 胚胎学 网络课程 设计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组织胚胎学中结构与功能的辩证观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力燕 王特为 +1 位作者 肖家祯 王廷华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组织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从共性与个性、平面与立体、局部与整体、动态与静态争等多层面揭示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可为我们提供对人体生理与病理现象崭新的认识,对临床医学、对组织学的教学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辩证思维 组织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符皎荣 钟南田 +2 位作者 郑小桃 洪灯 何忠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64-265,268,共3页
关键词 组织学 胚胎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哲学思维——以组织胚胎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军 宫琳琳 +2 位作者 王效军 宋阳 杨佩满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6,共2页
人体形态学是医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传授人体形态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传授给学生善于运用哲学思想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组织发育及病变形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步养成用哲学思维认识人体... 人体形态学是医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传授人体形态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传授给学生善于运用哲学思想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组织发育及病变形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步养成用哲学思维认识人体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人体形态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民华 黄绍轩 安长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57-357,共1页
关键词 组织学 胚胎学 实验 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的解剖及胚胎学发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丹 林卡莉 李启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476,共2页
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逐渐延伸至特殊部位的血管。其中以主动脉弓部血管相关介入治疗的关注最为常见,不仅是主动脉弓毗邻心脏,而且主动脉弓上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三大重要的分支血管,是... 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逐渐延伸至特殊部位的血管。其中以主动脉弓部血管相关介入治疗的关注最为常见,不仅是主动脉弓毗邻心脏,而且主动脉弓上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三大重要的分支血管,是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必经之路。为此本文综述主动弓的解剖及胚胎学发展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心脑血管疾病介入医生提供临床参考,对认识疾病本身、探索新的手术解剖入路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 解剖 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时期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 被引量:1
9
作者 郎尉雅 贾琴 +3 位作者 张敏 崔梦卿 李良平 张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各个时期小肠组织的形态结构及杯状细胞在小肠内的分布规律,为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对小鼠胚胎第13.5天(E13.5d)至出生后第1天(Pld)胚胎的石蜡切片染色并行光学显微镜...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各个时期小肠组织的形态结构及杯状细胞在小肠内的分布规律,为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对小鼠胚胎第13.5天(E13.5d)至出生后第1天(Pld)胚胎的石蜡切片染色并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1)小鼠肠壁于E13.5d已分化出现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2)肠绒毛于E15.5d分化形成,杯状细胞于E16.5d逐渐发育分化出现,肠腺于E18.5~Pld发育分化形成,此时小肠基本结构形成。(3)杯状细胞主要分布于小肠绒毛上皮,其中以回肠末端最多,回肠、空肠、十二指肠顺次递减(P〈0.05)。杯状细胞数量随胎龄逐渐增加而逐渐增多,于P1d最多(P〈0.05)。结论小肠上皮分化于E15.5d至E17.5d最为迅速,胚胎时期小肠基本结构形成,其吸收消化功能基本建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分化 杯状细胞 PAS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C-fos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学红 张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C-fos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个月胎龄段共16份人胚胎舌组织内PCNA、C-fos和Bax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第2个月胚龄时,C-fo... 目的:探讨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C-fos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个月胎龄段共16份人胚胎舌组织内PCNA、C-fos和Bax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第2个月胚龄时,C-fos蛋白在人胚舌组织内未见明显阳性细胞表达分布,PCNA蛋白在人胚舌上皮组织层部分细胞和舌肌组织和纤维组织内少数细胞呈阳性表达.第3个月胎龄时,PCNA和C-fos蛋白在舌上皮组织细胞阳性表达数量最多,舌肌组织和纤维组织内有部分细胞呈阳性表达.第4个月胎龄舌肌组织和纤维组织内PCNA蛋白阳性表达数量增高,C-fos蛋白阳性表达未见明显变化.Bax蛋白仅在第3个月胎龄时呈弱阳性表达.结论:PCNA、C-fos参与调控人胚胎舌组织细胞的分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哺乳动物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BCL-2相关X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N2在小鼠胚胎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善传 罗雪 +2 位作者 陈兴书 蔡其燕 姚忠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EN2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EN2在小鼠胚胎E8.5-E17.5的表达强度;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EN2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结果①Westernblot:E8.5未检测到明显...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EN2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EN2在小鼠胚胎E8.5-E17.5的表达强度;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EN2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结果①Westernblot:E8.5未检测到明显的阳性蛋白条带,E9.5-E15.5在相对分子质量为41×10。处检测到清晰的EN2蛋白条带,表达水平从E9.5-E12.5逐渐增强,E13.5之后逐渐减弱,至E16.5消失。②免疫组化:在胚胎不同时期,EN2蛋白在中后脑交界部、Rathke囊周围、下颌弓、视交叉、嗅球、椎间盘、轴旁肌和一些间充质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EN2蛋白可能参与了神经系统、骨骼肌、椎间盘和一些间充质组织的发育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railed-2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早期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诸定寿 刘英琴 +1 位作者 史小林 路欣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188-192,共5页
对妊娠12.5~16.5d小鼠胚胎的原始性腺做恒冷箱切片与胶原酶分离标本进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证明,原始生殖细胞含有丰富的碱性磷酸酶(AKP)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NAse),后者为作者第一次发现。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酯酶(NSE),葡萄糖-6-... 对妊娠12.5~16.5d小鼠胚胎的原始性腺做恒冷箱切片与胶原酶分离标本进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证明,原始生殖细胞含有丰富的碱性磷酸酶(AKP)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NAse),后者为作者第一次发现。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酯酶(N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3-磷酸腺苷酶(ATPase),糖原及脂类含量极少。用AKP染色可把原始生殖细胞分为大、中和小3类,后者与体细胞很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组织化学 小鼠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2和巢蛋白在人胚胎舌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学红 张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巢蛋白与人胚胎舌肌组织的发育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第2-4三个月龄段,共16例人胚胎,舌肌组织内MAP-2和巢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第2-4个月龄段,MAP-2和巢蛋白在人胚胎舌肌组织内均呈阳性表...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巢蛋白与人胚胎舌肌组织的发育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第2-4三个月龄段,共16例人胚胎,舌肌组织内MAP-2和巢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第2-4个月龄段,MAP-2和巢蛋白在人胚胎舌肌组织内均呈阳性表达。第2个月龄段未见明显MAP-2阳性表达细胞,第3-4个月MAP-2在舌肌内阳性表达细胞数依次为24.14±8.28、15.86±3.89,阳性表达强度依次为109.42±11.62、124.27±8.73。第2-4个月巢蛋白在舌肌组织内阳性细胞数量依次为12.50±3.17、19.00±7.63、22.80±6.91,阳性细胞表达强度依次为为119.99±24.02、102.20±11.76、98.24±10.66。随着胎龄增大,MAP-2在肌组织内阳性细胞表达数量呈先增高再降低趋势,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呈逐渐增高趋势;巢蛋白在肌组织内阳性细胞表达数量呈逐渐增高趋势,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MAP-2和巢蛋白参与调节人胚胎舌肌组织的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肌 微管相关蛋白2 巢蛋白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ERK1/2信号通路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娜 栾兆进 +3 位作者 杨美霞 宫晓玲 赵紫薇 宋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2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2例正常妊娠者(...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2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2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蜕膜组织TLR4、ERK1/2和p-ERK1/2的表达差异及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性分析流产组TLR4与p-ERK1/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中,蜕膜细胞的胞质是TLR4、ERK1/2和p-ERK1/2的表达定位点,且3种蛋白表达有所差异,在流产组TLR4和p-ERK1/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RK1/2的表达在两组中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TLR4的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RK1/2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ERK1/2的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产组TLR4与p-ERK1/2的表达呈正相关(r=0.890,P<0.01)。结论:TLR4/ERK1/2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是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ERK1/2 P-ERK1/2 自然流产 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1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瑶 张杨 +2 位作者 赵洁 李伟 蔡国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3-1390,共8页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 1,MTA1)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PE孕妇胎盘标本(PE组,20例),以健康妊娠孕妇胎盘标本作为对照(对照组,35例...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 1,MTA1)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PE孕妇胎盘标本(PE组,20例),以健康妊娠孕妇胎盘标本作为对照(对照组,35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分析MTA1的表达变化情况;培养人早孕期胎盘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通过细胞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体外条件下模拟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时的低氧环境,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低氧诱导下蛋白酶MMP-2、MMP-9的mRNA表达情况;构建绒毛外植体模型,通过绒毛外植体培养检测外植体整体绒毛外延能力;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皮标志物CD31,进行小鼠胎盘血管形成分析;将Mta1−/−雌性小鼠、野生型C57雌性小鼠各15只,与野生型雄性C57小鼠合笼,进行生育力测试。结果·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TA1蛋白在PE组胎盘中的表达异常降低;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MTA1主要定位于滋养层细胞胞核;细胞伤口愈合实验表明稳定敲低MTA1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的细胞迁移能力弱于对照组(P=0.002),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细胞的侵袭性被显著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低氧刺激诱导的MMP-2、MMP-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20,P=0.003);MTA1敲低后外植体整体绒毛外延能力较对照组下降(P=0.00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ta1−/−雌鼠胎盘CD31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雌鼠(P=0.004);Mta1−/−雌鼠产仔数显著降低(P=0.000)。结论·MTA1表达水平与PE密切相关;内源性MTA1可能参与滋养细胞浸润子宫内膜及绒毛毛细血管重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转移相关蛋白1 绒毛外滋养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技术用于功能性骨骼肌3D组织构建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飞虎 李婷 +2 位作者 林智伟 李严兵 黄文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30,共11页
骨骼肌作为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对维持运动功能不可或缺。然而,体积性骨骼肌缺失(VML)所致运动功能丧失严重限制了机体的活动能力,并伴随多种并发症。当前,临床对VML的治疗主要依赖于移植手术,但其受限于供体部位发病率、供体组织... 骨骼肌作为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对维持运动功能不可或缺。然而,体积性骨骼肌缺失(VML)所致运动功能丧失严重限制了机体的活动能力,并伴随多种并发症。当前,临床对VML的治疗主要依赖于移植手术,但其受限于供体部位发病率、供体组织缺乏以及对高技能手术团队的依赖。鉴于此,生物3D打印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的特点,为功能性肌肉的制造以及VML的再生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综述了生物3D打印技术在功能化骨骼肌组织构建方面的研究现状,回顾了生物3D打印的多种技术方案,探讨了生物墨水在功能性肌肉构建中的应用进展。重点讨论了该技术在构建血管化和神经化骨骼肌仿生组织方面的最新方法,总结了各种3D打印构建的功能化骨骼肌结构对骨骼肌缺损修复的作用,最后分析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展望了生物3D打印功能化骨骼肌结构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功能性骨骼肌 神经化/血管化肌肉 骨骼肌组织工程 体积性骨骼肌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ERK1/2信号通路在孕酮调节蜕膜基质细胞IL-8表达中的作用
17
作者 赵紫薇 李娜 +2 位作者 杨美霞 宫晓玲 栾兆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究TLR4/ERK1/2信号通路在孕酮调节蜕膜基质细胞(DSCs)IL-8表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孕早期人DSCs,分别给予0.01μmol/L、0.1μmol/L和1μmol/L的孕酮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L-8、TLR4、ERK1/2和p-ERK1/2表达... 目的:探究TLR4/ERK1/2信号通路在孕酮调节蜕膜基质细胞(DSCs)IL-8表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孕早期人DSCs,分别给予0.01μmol/L、0.1μmol/L和1μmol/L的孕酮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L-8、TLR4、ERK1/2和p-ERK1/2表达;进一步分别给予TLR4抑制剂TAK-242和ERK1/2抑制剂U0126处理,Western blot检测孕酮+抑制剂组、孕酮组和对照组IL-8的表达。结果:随着孕酮浓度升高,DSCs IL-8的表达逐渐降低,0.01μmol/L孕酮组DSCs IL-8、TLR4和p-ERK1/2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358、P=0.0194和P=0.0471);0.1μmol/L孕酮组DSCs IL-8、TLR4和p-ERK1/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5、P=0.0040和P=0.0099);1μmol/L孕酮组DSCs IL-8、TLR4和p-ERK1/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3、P=0.0016和P=0.0050)。孕酮+TAK-242组IL-8表达明显低于孕酮组(P=0.0091);孕酮+U0126组IL-8表达明显低于孕酮组(P=0.0040)。结论:TLR4/ERK1/2信号通路参与孕酮调节DSCs IL-8表达的生理过程,且孕酮通过抑制TLR4表达和ERK1/2磷酸化下调IL-8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ERK1/2信号通路 孕酮 蜕膜基质细胞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长神经解剖方法的探索
18
作者 吴敏 胡天寒 吴让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3,共6页
目的明确枕长神经的解剖学特征,总结其快速解剖方法,为解剖学工作者提供操作依据。方法对3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的双侧(76个)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由于使用的是学生局部解剖后的尸体标本,因此不规定具体切口,主要解剖和探查颈外... 目的明确枕长神经的解剖学特征,总结其快速解剖方法,为解剖学工作者提供操作依据。方法对3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的双侧(76个)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由于使用的是学生局部解剖后的尸体标本,因此不规定具体切口,主要解剖和探查颈外侧区、胸锁乳突肌区和枕区。重点解剖枕长神经,仔细观察其起始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76个标本均解剖出枕长神经。采用后缘线解剖法,70个标本在副神经上方1~3 cm,靠近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后缘附近发现枕长神经,占92.1%;采用拐点解剖法,6个标本在以乳突下尖与枕外隆凸尖连线中点为圆心,半径约1.5 cm的圆圈范围内发现枕长神经,占7.9%。结论采用后缘线解剖法或拐点解剖法可快速发现枕长神经,拐点解剖法虽可明确发现枕长神经,但解剖操作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小神经 副神经 颈后三角 枕长神经 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与组织glactin-3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9
19
作者 薛刚 刘军超 +4 位作者 黄静 张静 张文静 吴靖芳 尚小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与组织中半乳凝素-3(galectin-3,gal-3)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甲状腺肿瘤患者159例,正常对照组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al-3浓度,免疫组织化学SP和原位杂...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与组织中半乳凝素-3(galectin-3,gal-3)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甲状腺肿瘤患者159例,正常对照组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al-3浓度,免疫组织化学SP和原位杂交技术法检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gal-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Gal-3蛋白和mRNA均表达于胞浆,呈棕黄色颗粒。66例乳头状癌gal-3表达阳性率96.97%;6例滤泡癌阳性率83.33%;36例乳头状增生阳性率16.67%;51例腺瘤gal-3阳性率11.74%;Gal-3mRNA阳性率略低于其蛋白,且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甲状腺癌组血清gal-3浓度明显高于良性乳头状增生组、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血清gal-3浓度在甲状腺癌组织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gal-3浓度及组织表达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血凝素-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3、4、5在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6
20
作者 李波 陈东 +3 位作者 王桂芳 董春玲 王向东 白春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1、3、4、5的表达变化,探讨水通道蛋白1、3、4、5表达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40只健康雄性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LPS4h组、LPS6h组、LPS8...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1、3、4、5的表达变化,探讨水通道蛋白1、3、4、5表达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40只健康雄性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LPS4h组、LPS6h组、LPS8h组、LPS10h组(以LPS诱导ALI模型)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小鼠AQP-1、AQP-3、AQP-4和AQP-5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AQP-1、AQP-3、AQP-4和AQP-5蛋白表达,同时进行肺湿/干重比值测定以及肺组织病理染色。结果:LPS4h、6h、8h、10h组肺湿/干重比值(4.39±0.19、4.58±0.17、4.87±0.21、5.28±0.16)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25,P<0.05)。LPS灌注后4h AQP-1蛋白量减少至对照组的(74.1±5.2)%,AQP-5降至对照组的(70.3±7.1)%;LPS灌注后8h AQP-1蛋白量减少至对照组的(45.2±4.4)%,AQP-5降至对照组的(38.6±8.9)%。AQP-3和AQP-4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AQP-1和AQP-5可能参与ALI液体的异常转运,可能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关。AQP-3和AQP-4可能不参与ALI肺水肿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水肿 水通道蛋白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