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用于gp41的HIV融合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叔文 姜世勃 +5 位作者 刘北一 吴志华 吕琳 张嘉杰 富宁 吴曙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 对作用于gp4 1的HIV融合抑制剂筛选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 ,使其成为更加简便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方法 采用夹心ELISA方法 ,检测HIVgp4 1六股α 螺旋束的形成。结果 以特异性识别HIVgp4 1六股α 螺旋束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为... 目的 对作用于gp4 1的HIV融合抑制剂筛选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 ,使其成为更加简便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方法 采用夹心ELISA方法 ,检测HIVgp4 1六股α 螺旋束的形成。结果 以特异性识别HIVgp4 1六股α 螺旋束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为基础建立的改良夹心ELISA方法 ,特异性好 ,准确性高 ,更为简便和经济 ,能稳定有效地检测样品对 gp4 1六股α 螺旋束形成的抑制作用。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改良方法可作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 ,用于从中草药库、噬菌体肽库和微生物发酵液等复杂组分样品中筛选作用于 gp4 1的HIV融合抑制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GP41 高通量筛选模型 HIV融合抑制剂 抗HIV药物 夹心ELISA方法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41的HIV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邵继平 姜世勃 刘叔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艾滋病疫苗是当今时代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之一,现有的以诱导体液免疫为目的的H IV-1抗原均难以诱导产生有效的、持续的广谱中和抗体。近年来,一些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 IV单克隆抗体(mAb)的发现及其相应抗原表位的阐明,给以诱导H IV体... 艾滋病疫苗是当今时代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之一,现有的以诱导体液免疫为目的的H IV-1抗原均难以诱导产生有效的、持续的广谱中和抗体。近年来,一些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 IV单克隆抗体(mAb)的发现及其相应抗原表位的阐明,给以诱导H IV体液免疫的疫苗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相比于gp120,H IV gp41的序列更为保守,糖基化位点更少,更适合作为疫苗的抗原。本文综述了靶向gp41的广谱中和抗体及其抗原表位,并阐述了对目前国际上基于gp41的H IV亚单位疫苗设计思路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gp41 中和抗体 抗原表位 疫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包膜蛋白的HIV进入抑制剂非感染性定量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珉珉 夏承来 +2 位作者 毛芹超 姜世勃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1-944,共4页
目的 HIV包膜蛋白能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本项目旨在建立一种靶向包膜蛋白的HIV进入抑制剂非感染性定量筛选方法。方法将表达包膜蛋白gp120/gp41和Tat等HIV蛋白的HL2/3细胞与表达CD4和由HIV长末端重复片段(LTR)启动的β-半乳糖苷酶... 目的 HIV包膜蛋白能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本项目旨在建立一种靶向包膜蛋白的HIV进入抑制剂非感染性定量筛选方法。方法将表达包膜蛋白gp120/gp41和Tat等HIV蛋白的HL2/3细胞与表达CD4和由HIV长末端重复片段(LTR)启动的β-半乳糖苷酶的HeLa-CD4-LTR-β-gal细胞混合,采用氯酚红β半乳糖苷(CPRG)为显色底物检测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用特异性的HIV进入抑制剂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HL2/3细胞与HeLa-CD4-LTR-β-gal细胞共育不能形成合胞体,但二者能发生膜融合,导致效应细胞表达的Tat蛋白与靶细胞中LTR结合,启动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CPRG方法能灵敏地检测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特异性的HIV进入抑制剂能够抑制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这一非感染性定量的方法能客观定量地筛选作用于HIV进入阶段的抗HIV药物,且操作方便、廉价、无感染性,用于天然和合成来源的小分子抗艾滋病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进入抑制剂 细胞融合 Β-半乳糖苷酶 药物筛选 氯酚红β半乳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天然凝胶电泳法研究HIV进入抑制剂ADS-J1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毛芹超 王洪涛 +3 位作者 李旭桂 夏承来 姜世勃 刘叔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ADS-J1是通过虚拟筛选从20000个化合物中获得的靶向HIVgp41的小分子HIV进入抑制剂。该研究探讨ADS-J1与gp41的结合位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酸性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AN-PAGE),研究ADS-J1与衍生于gp41不同功能区的多肽的结... 目的ADS-J1是通过虚拟筛选从20000个化合物中获得的靶向HIVgp41的小分子HIV进入抑制剂。该研究探讨ADS-J1与gp41的结合位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酸性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AN-PAGE),研究ADS-J1与衍生于gp41不同功能区的多肽的结合。结果此前采用的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PAGE)等方法,由于不能显示衍生于gp41的N-端多肽,未能确定ADS-J1的作用位点。该研究建立的AN-PAGE技术,能直接显示N-端多肽的条带,证实ADS-J1能与gp41的N-端螺旋重复序列(NHR)复合螺旋核中的深穴结合,从而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而且深穴中第574位的赖氨酸残基(K574)与ADS-J1的抑制作用密切相关。结论ADS-J1通过与gp41 NHR靶穴中的K574结合,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从而抑制HIV进入靶细胞。此外,该研究建立的AN-PAGE技术,为研究靶向Ⅰ型包膜病毒的病毒进入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进入抑制剂 GP41 酸性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DS-J1 Ⅰ型包膜病毒 六螺旋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没食子酰吡喃葡糖作用于gp41抑制HIV与靶细胞的融合 被引量:7
5
作者 孙魏 王洪涛 +4 位作者 夏承来 吴曙光 姜世勃 姜志宏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检测来源于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中的单体化合物三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TGGP)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性,并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用萃取和柱层析方法分离提纯TGGP,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检测来源于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中的单体化合物三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TGGP)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性,并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用萃取和柱层析方法分离提纯TGGP,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抑制HIV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作用,用细胞-细胞融合方法检测TGGP抑制HIV进入靶细胞的活性。结果酶联免疫测定法表明TGGP能有效地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7±0.19)μg·ml-1。进一步用生物物理方法直观地确证了TGGP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作用。在生物学活性方面,50μg·ml-1的TGGP能有效地抑制HIV包膜糖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结论HIV进入靶细胞的过程由跨膜糖蛋白亚基gp41介导。三没食子酰吡喃葡糖(TGGP)能作用于gp41,抑制HIV与靶细胞的融合。该化合物可望作为阴道外用杀微生物剂,预防HIV的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 1 2 6-三-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 HIV GP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蛇菰中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的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承来 毛芹超 +4 位作者 李润明 陈之朋 姜世勃 姜志宏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0-723,共4页
目的研究从日本蛇菰中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IV-1假病毒体系,并结合针对gp41包膜蛋白的ELISA以及分子对接方法,对日本蛇菰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我们... 目的研究从日本蛇菰中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IV-1假病毒体系,并结合针对gp41包膜蛋白的ELISA以及分子对接方法,对日本蛇菰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我们首先用HIV-1 Env假病毒来检测六个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终浓度:25μg·ml-1)的抑制活性,发现1,2,6-三-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TCGP)和1,3-双-O-咖啡酰基-4-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DCGGP)具有较好的抑制病毒进入靶细胞的作用。进一步量效关系研究表明,两个化合物的病毒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是(5.5±0.2)和(5.3±0.1)μg·ml-1。这两个化合物的抑制活性与其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机制有关。分子对接表明,它们均能靶向gp41上N-螺旋三聚体的靶穴位置。结论1,2,6-三-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TCGP)和1,3-双-O-咖啡酰基-4-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DCGGP)可以较好的抑制HIV-1 Env假病毒感染靶细胞,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来研发抗HIV-1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gp41 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 假病毒 HIV-1进入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展示的全长人抗体基因库 被引量:5
7
作者 贺微 李长征 +6 位作者 陈振瑞 周烨 谭万龙 姜世勃 周志刚 刘叔文 周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8-312,共5页
目的快速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展示的全长人抗体基因库。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提取PBMC的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全长Kappa型轻链(LCκ)基因库,分别插入载体pDGB-HC-TM,化学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 目的快速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展示的全长人抗体基因库。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提取PBMC的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全长Kappa型轻链(LCκ)基因库,分别插入载体pDGB-HC-TM,化学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构建抗体的轻、重链基因库,然后将其联合转染CHO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全长人源抗体在CHO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构建的非特异性IgG1-Kappa抗体基因库,重链库容量达2.6×105,轻链库容量达2.0×105,理论库容量高达5.2×1010。随机从重链库和轻链库各挑选10个克隆送测序,重链10个克隆的DNA序列分析显示8个含有正确的阅读框架,轻链10个克隆的DNA序列分析显示全部含有正确的阅读框架。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来自轻链库的10个克隆、重链库的8个克隆均可检测到抗体在CHO细胞表面的表达。用所构建的轻重链抗体库共转染CHO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可检测到抗体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阳性细胞比例达到31.5%,说明所构建的抗体库能够在CHO细胞表面成功展示全长抗体。结论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哺乳动物细胞展示技术,可在2周内成功构建库容量大且多样性好的全人源抗体基因库,用于高亲和力特异性抗体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构建 哺乳动物细胞展示 全长人源抗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gp41 C-螺旋模拟位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北一 朱平 +2 位作者 韩强涛 姜世勃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33-636,共4页
目的 :筛选可作为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HIV 1gp4 1C螺旋模拟位 ,为开发抗HIV 1早期感染的小分子药物奠定基础。方法 :以源于HIV 1gp4 1N端的肽N36为靶 ,对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利用ELISA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DNA序列分析... 目的 :筛选可作为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HIV 1gp4 1C螺旋模拟位 ,为开发抗HIV 1早期感染的小分子药物奠定基础。方法 :以源于HIV 1gp4 1N端的肽N36为靶 ,对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利用ELISA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3轮筛选后随机挑取 2 6个噬菌体克隆 ,ELISA鉴定表明有 16个克隆可与N36结合 ,将其中 10个克隆DNA测序并推导氨基酸序列 ,每一克隆至少含有 2个疏水氨基酸 ,其中 9个克隆均有WW ,7个克隆有WWH保守序列。挑选阳性噬菌体克隆No 8进一步鉴定 ,游离N36肽阻断No 8克隆与固相化N36结合 ,C34肽竞争抑制N36肽与No 8克隆结合 (IC50 为 12 5 μg ml)。 结论 :表达WW保守序列的肽模拟HIV 1gp4 1C螺旋与N螺旋结合 ,该结果为设计针对HIV介导融膜的抑制剂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GP41 N-螺旋 C-螺旋 模拟位 噬菌体肽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相关痴呆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靶点 被引量:3
9
作者 余小玲 姜世勃 刘叔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8-802,共5页
随着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全球性暴发流行,HIV相关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为HIV相关痴呆(HIV-associateddementia,HAD)和更加严重的HIV相关神经认知紊乱(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 随着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全球性暴发流行,HIV相关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为HIV相关痴呆(HIV-associateddementia,HAD)和更加严重的HIV相关神经认知紊乱(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研究。HAD为艾滋病晚期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病人表现为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性格改变、短期记忆丧失等。目前认为,HAD将在全球范围内成为40岁左右人群痴呆的主要原因,并成为艾滋病患者一个重要的独立死亡因素,从而带来系列的社会问题。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HAD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痴呆 GP120 趋化因子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用于HIV包膜蛋白亚基gp41的多肽类融合抑制剂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叔文 吴曙光 姜世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01-1208,共8页
HIVgp4 1是病毒包膜上介导HIV与靶细胞膜融合的跨膜糖蛋白 ,其包膜外区包括位于N末端的融合多肽和下游的N末端重复序列 (NHR) ,以及C末端的重复序列(CHR)。衍生于gp4 1NHR和CHR的N 多肽和C 多肽具有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性 ,其中C 多... HIVgp4 1是病毒包膜上介导HIV与靶细胞膜融合的跨膜糖蛋白 ,其包膜外区包括位于N末端的融合多肽和下游的N末端重复序列 (NHR) ,以及C末端的重复序列(CHR)。衍生于gp4 1NHR和CHR的N 多肽和C 多肽具有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性 ,其中C 多肽T 2 0已获得美国FDA批准 ,成为继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后的第三类抗艾滋病药物 ,即HIV融合抑制剂。由于T 2 0等为多肽类药物 ,容易被体内蛋白酶降解 ,临床剂量大 ,用基因工程手段难以满足需要 ,因此只能采用多肽合成技术进行生产 ,成本高昂。为此 ,人们希望寻找到具有相似机制的活性短肽 ,或通过多肽设计使活性多肽适合用基因工程进行大规模生产。近年来 ,对N 多肽和C 多肽进行结构改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出现了许多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不容易被内源性蛋白酶降解 ,或者能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的活性多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GP41 HIV融合抑制剂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gp41核心结构模拟位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北一 罗海波 +2 位作者 朱平 姜世勃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1-463,472,共4页
目的 :筛选并鉴定HIV 1gp4 1核心表位。方法 :用识别HIV 1gp4 1的构象特异性单克隆抗体NC 1筛选噬菌体12肽库 ,通过夹心ELISA、NC 1特异性阻断实验、竞争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 ,DNA序列分析阳性克隆。结果 :经 3轮筛选 ,随机挑取 ... 目的 :筛选并鉴定HIV 1gp4 1核心表位。方法 :用识别HIV 1gp4 1的构象特异性单克隆抗体NC 1筛选噬菌体12肽库 ,通过夹心ELISA、NC 1特异性阻断实验、竞争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 ,DNA序列分析阳性克隆。结果 :经 3轮筛选 ,随机挑取 2 4个噬菌体克隆 ,ELISA鉴定表明有 10个克隆可与NC 1结合 ,DNA序列分析并推导氨基酸序列 ,共 5种序列 :HDVHHRWVYLLS、ITVNEWLYTSEQ、HGRSHGMFKPKR、MGPIARPHWHLN、DMYRSPRPKPDT。其中gp4 1N肽和C肽所形成的复合物可特异性阻断表达HDVHHRWVYLLS ,VNEWLYTSEQ和MGPIARPHWHLN的克隆与NC 1的结合。结论 :所得序列HDVHHR WVYLLS ,VNEWLYTSEQ及MGPIARPHWHLN模拟HIV 1gp4 1六螺旋束核心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gp41 核心结构 模拟位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