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球系统模式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庆存
张明华
+1 位作者
戴永久
曾晓东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4,共16页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陆地和海洋状态的物理描述,故不仅可用来做天气和气候预测,还可以研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研究人类调控自然界工程的合理或最优的方案。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提出和研究的一些历史,地球系统模式的构成;简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及数值模拟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环境生态系统模式
耦合
地球系统模式
数值模拟
气候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变分客观分析方法的青藏高原试验区夏季对流降水过程热动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庞紫豪
王东海
+1 位作者
姜晓玲
张明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1-524,共14页
本文利用基于变分客观分析方法的物理协调大气分析模型,构建了青藏高原试验区大气热力-动力相互协调的数据集,并通过该数据集对青藏高原试验区夏季深厚及浅薄对流降水过程的热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变分客观分析后的垂直速度场能...
本文利用基于变分客观分析方法的物理协调大气分析模型,构建了青藏高原试验区大气热力-动力相互协调的数据集,并通过该数据集对青藏高原试验区夏季深厚及浅薄对流降水过程的热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变分客观分析后的垂直速度场能更好地与实际观测的对流降水过程相吻合;深厚对流降水期高云含量多,整层大气为较强的上升运动,上升运动可达100 h Pa左右,浅薄期高云含量少,上升运动仅能延伸到300 hPa左右;两种对流降水过程中视热源Q1在低层为冷却作用,高层为加热作用,在深厚期中高层Q1存在两个加热中心,中层受较强的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加热所影响,高层主要受过冷云水凝结成冰晶形成高云时释放的热量所影响;在浅薄期中高层Q1只存在一个加热中心,大气的加热主要来源于水汽的凝结潜热释放;深厚对流降水期视水汽汇Q2的加热作用可以延伸到200 hPa,而浅薄期仅到340 hP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变分客观分析
夏季对流降水
热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球系统模式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庆存
张明华
戴永久
曾晓东
机构
中国
科学
院
大气
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
科学
中心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
中山
大学
大气科学
学院
中国
科学
院
大气
物理研究所
中国
科学
院
大气
物理研究所地球系统数值模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4,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91282)。
文摘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陆地和海洋状态的物理描述,故不仅可用来做天气和气候预测,还可以研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研究人类调控自然界工程的合理或最优的方案。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提出和研究的一些历史,地球系统模式的构成;简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及数值模拟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环境生态系统模式
耦合
地球系统模式
数值模拟
气候预测
Keywords
Climate System Mode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Model
Coupling
Earth System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Climate prediction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变分客观分析方法的青藏高原试验区夏季对流降水过程热动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庞紫豪
王东海
姜晓玲
张明华
机构
中国气象
科学
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
大学
大气科学
学院
/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
海洋
科学
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1-52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437221~~
文摘
本文利用基于变分客观分析方法的物理协调大气分析模型,构建了青藏高原试验区大气热力-动力相互协调的数据集,并通过该数据集对青藏高原试验区夏季深厚及浅薄对流降水过程的热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变分客观分析后的垂直速度场能更好地与实际观测的对流降水过程相吻合;深厚对流降水期高云含量多,整层大气为较强的上升运动,上升运动可达100 h Pa左右,浅薄期高云含量少,上升运动仅能延伸到300 hPa左右;两种对流降水过程中视热源Q1在低层为冷却作用,高层为加热作用,在深厚期中高层Q1存在两个加热中心,中层受较强的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加热所影响,高层主要受过冷云水凝结成冰晶形成高云时释放的热量所影响;在浅薄期中高层Q1只存在一个加热中心,大气的加热主要来源于水汽的凝结潜热释放;深厚对流降水期视水汽汇Q2的加热作用可以延伸到200 hPa,而浅薄期仅到340 hPa左右。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变分客观分析
夏季对流降水
热力特征
Key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Constrained objective analysis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球系统模式和数值模拟研究
曾庆存
张明华
戴永久
曾晓东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变分客观分析方法的青藏高原试验区夏季对流降水过程热动力特征分析
庞紫豪
王东海
姜晓玲
张明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