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未成熟胎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南燕
唐震海
王能里
柳艳丽
叶伟
林锦
林振浪
-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儿科美国纽约
-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4-569,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No.Y2101067)
浙江省科技厅钱江人才计划项目(No.2009R10054)
温州市科技局对外科技合作交流项目(No.H2008055)
-
文摘
目的:建立合适的早产脑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孕25 d的健康新西兰白兔32只,阻断孕兔子宫血供,致胎兔宫内缺氧缺血,阻断时间分别持续30 min、35 min、37 min、40 min,对照组不阻断子宫血供。所有孕兔分别在术后24 h (孕26 d,A组)、5 d(孕30 d,B组)行剖宫产,根据阻断时间共分8亚组,每亚组4只。记录新生兔的一般状况,评估胎龄30 d存活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A组新生兔缺氧缺血30 min均存活,随时间延长(35~40 min),死胎率由31.0%升至100%,存活新生兔脑组织含水量、凋亡脑细胞数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新生兔,缺氧缺血35和37 min的死胎率升高为50.0%和65.7%,存活兔的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学异常,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病理检查发现,B组脑白质损伤较A组更明显。结论孕25d持续阻断孕兔子宫血供35~37 min可造成部分死胎和宫内体质量增长迟缓,存活新生兔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学异常及脑白质损伤,可用于制备早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
-
关键词
宫内缺氧缺血
早产儿
脑损伤
动物模型
兔
-
Keywords
intrauterine hypoxic-ischemic
preterm infant
brain damage
animal model
rabbit
-
分类号
R722.6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早产儿视网膜病年度筛查报告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郑戈
林振浪
朱敏丽
朱将虎
林素
林锦
-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儿科
-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52-756,共5页
-
文摘
目的调查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其发病高危因素,初步对2004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ROP筛查标准进行评价。方法对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该院新生儿科并符合筛查标准的254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即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在婴儿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检查,随诊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再分别按英国推荐的ROP筛查标准(体重≤1500g或孕周≤31周)和美国推荐的ROP筛查标准(体重≤1500g或孕周≤28周)对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接受筛查的254例早产儿中,发生ROP24例,发生率为9.4%。其中Ⅰ期病变18例,Ⅱ期病变4例,Ⅲ期病变2例,2例需激光治疗,无失明病例。若按美国推荐的ROP筛选标准统计,将遗漏21例,其中包括2例需要激光光凝治疗;若按英国推荐的标准筛选,将遗漏8例,其中1例同样需要激光光凝治疗。本研究将出生体重在1500~2000g的早产儿再细分为4组进行比较,发现发生ROP的患儿基本集中在出生体重1501~1600g组,与其余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在这组筛查患儿中出生体重在1601~2000g的患儿数远远多于1501~1600g患儿例数(165/30)。ROP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时间、机械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输血是发生ROP的高危因素。结论出生体重≤1600g的早产儿为ROP筛查标准更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于出生体重>1600g的早产儿,根据患儿全身疾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筛查可减少漏诊率。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时间、机械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输血是发生ROP的高危因素。有必要根据更多的流行病学结果,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ROP筛选标准。
-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高危因素
新生儿筛查
-
Keywords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isk factor
neonatal screening
-
分类号
R722.6
[医药卫生—儿科]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