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密尔主义的终结——多重承担者、非专有名称与组合性意义
1
作者
杰罗德·J.卡茨
寇静茹
刘叶涛(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9,共17页
密尔主义针对经典描述论提出的模态论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将弗雷格型含义看作含义的唯一类型,忽视了非弗雷格型“薄含义”的存在。以非弗雷格型含义为基础可建构一种纯粹元语言理论(PMT),该理论不但可以避免密尔型模态反例,还可以有...
密尔主义针对经典描述论提出的模态论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将弗雷格型含义看作含义的唯一类型,忽视了非弗雷格型“薄含义”的存在。以非弗雷格型含义为基础可建构一种纯粹元语言理论(PMT),该理论不但可以避免密尔型模态反例,还可以有效化解关于名称同一性语句意义的弗雷格之谜、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谜、单称否定存在句的意义等难题。自然语言使用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多重承担者问题说明,密尔主义无法解决名称如何获取唯一指称对象的问题,只有实质性地利用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非专有名称的大量存在被密尔主义者忽视了,名称可以具有由实质属性组成的含义。意义的组合性原则认为,句子的意义是由构成句子的词项的意义组合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尔主义
含义
多重承担者
非专有名称
组合性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向哥德尔之路
2
作者
克里普克
徐召清
《哲学分析》
2013年第3期152-163,199,共12页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思想史近乎必然的结果,而哥德尔在证明第一不完全性定理时构造的哥德尔句表达了一个可以实际诉说的简易陈述。首先,集合论悖论的存在表明,不受限制的概括公理模式是不一致的,而这足以得出不完全性定理的非构造性证...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思想史近乎必然的结果,而哥德尔在证明第一不完全性定理时构造的哥德尔句表达了一个可以实际诉说的简易陈述。首先,集合论悖论的存在表明,不受限制的概括公理模式是不一致的,而这足以得出不完全性定理的非构造性证明。其次,每个关于属于关系的集合论悖论都可以转化为关于满足关系的悖论,再通过满足到真的归约转化为语义悖论,这恰好是哥德尔句的形式:"对自身不可证"对自身不可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论悖论
语义悖论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尔主义的终结——多重承担者、非专有名称与组合性意义
1
作者
杰罗德·J.卡茨
寇静茹
刘叶涛(译)
机构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
南开
大学
哲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9,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意义与指称理论前沿问题研究”(21BZX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项目“当代指称理论重大问题与前沿进展研究”(63202306)。
文摘
密尔主义针对经典描述论提出的模态论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将弗雷格型含义看作含义的唯一类型,忽视了非弗雷格型“薄含义”的存在。以非弗雷格型含义为基础可建构一种纯粹元语言理论(PMT),该理论不但可以避免密尔型模态反例,还可以有效化解关于名称同一性语句意义的弗雷格之谜、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谜、单称否定存在句的意义等难题。自然语言使用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多重承担者问题说明,密尔主义无法解决名称如何获取唯一指称对象的问题,只有实质性地利用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非专有名称的大量存在被密尔主义者忽视了,名称可以具有由实质属性组成的含义。意义的组合性原则认为,句子的意义是由构成句子的词项的意义组合而成的。
关键词
密尔主义
含义
多重承担者
非专有名称
组合性意义
分类号
B81-0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向哥德尔之路
2
作者
克里普克
徐召清
机构
普林斯顿
大学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
四川
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哲学分析》
2013年第3期152-163,19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争--回顾、批判与建构”(项目编号:12AZX008)和“分析哲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新探”(项目编号:12AZD07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思想史近乎必然的结果,而哥德尔在证明第一不完全性定理时构造的哥德尔句表达了一个可以实际诉说的简易陈述。首先,集合论悖论的存在表明,不受限制的概括公理模式是不一致的,而这足以得出不完全性定理的非构造性证明。其次,每个关于属于关系的集合论悖论都可以转化为关于满足关系的悖论,再通过满足到真的归约转化为语义悖论,这恰好是哥德尔句的形式:"对自身不可证"对自身不可证。
关键词
集合论悖论
语义悖论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Keywords
set theory paradox
semantic paradox
G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分类号
B812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密尔主义的终结——多重承担者、非专有名称与组合性意义
杰罗德·J.卡茨
寇静茹
刘叶涛(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通向哥德尔之路
克里普克
徐召清
《哲学分析》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