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合成纳米铁类芬顿氧化处理水中苯酚 被引量:6
1
作者 朱永昌 李剑锋 +3 位作者 刘妍君 任静 陈祖亮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7,共5页
采用石榴叶提取液合成纳米铁作为低成本类芬顿氧化的催化剂,加入过氧化氢形成类芬顿氧化系统对溶液中苯酚进行降解,探讨了温度、pH、纳米铁用量、H_2O_2含量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铁吸附对苯酚去除率达到63%,类芬顿氧化对苯... 采用石榴叶提取液合成纳米铁作为低成本类芬顿氧化的催化剂,加入过氧化氢形成类芬顿氧化系统对溶液中苯酚进行降解,探讨了温度、pH、纳米铁用量、H_2O_2含量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铁吸附对苯酚去除率达到63%,类芬顿氧化对苯酚去除率提高到86%。在纳米铁的用量100 m L、温度323 K、H_2O_2浓度为10 mmol/L、pH为3的优化条件下,苯酚去除率达到86%。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征实,降解后的纳米铁表面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多酚等有机物、Fe_2O_3和Fe_3O_4参与了苯酚的降解;动力学分析可推断,苯酚被吸附到氧化铁(氢氧化铁)表面上,与类芬顿试剂H_2O_2反应产生带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将苯酚氧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类芬顿氧化 苯酚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铁的绿色合成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妍君 李剑锋 +1 位作者 陈祖亮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1,16,共7页
叙述了近年来纳米铁及其双金属材料的绿色合成方法,分析了用于纳米铁绿色合成的天然植物来源及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总结了绿色合成纳米铁材料在水体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应用进展。认为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应寻找更多适用于纳米铁... 叙述了近年来纳米铁及其双金属材料的绿色合成方法,分析了用于纳米铁绿色合成的天然植物来源及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总结了绿色合成纳米铁材料在水体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应用进展。认为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应寻找更多适用于纳米铁高效合成的植物,采用相关技术识别天然活性成分,优化合成条件,明确绿色纳米铁的合成机制;调控绿色纳米铁的形态结构,提高其反应性和稳定性,探究绿色纳米铁对典型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加强绿色纳米铁在环境生态毒性和迁移转化规律领域的研究,以实现绿色纳米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污染物的原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绿色合成 植物提取液 活性成分 污染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铁类芬顿催化氧化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永昌 李剑锋 +1 位作者 陈祖亮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6,共4页
以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纳米铁类Fenton氧化反应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温度、pH、纳米铁用量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30℃,pH为3.3、纳米铁用量为1g/L的优化条件下,随着时间进行有机物去除率快速增加,10... 以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纳米铁类Fenton氧化反应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温度、pH、纳米铁用量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30℃,pH为3.3、纳米铁用量为1g/L的优化条件下,随着时间进行有机物去除率快速增加,10min内可达41.6%,60min后逐渐达到最高70.7%.GC-MS分析表明类Fenton氧化能够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其中对含氮、氧的杂环化合物去除率最高80.9%,对烷烃类物质去除率最低43.0%.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反应后纳米铁中零价铁特征峰强度略有降低,但纳米铁形貌和化学成分变化不明显,类Fenton反应是有机物去除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纳米铁 类FENTON氧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超声辅助电催化降解水中抗菌药氟康唑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准 孟欣欣 +4 位作者 钱煦斌 唐少宇 方程 徐磊 牛军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0-1600,共11页
采用低频超声(20kHz,78W)辅助电催化氧化(Ti/SnO_(2)-Sb/La-PbO_(2)阳极)去除水中氟康唑,并考察其降解机制.低频超声不能有效降解氟康唑,但低频超声辅助提高阳极表面•OH产率(81.95倍)、污染物的传质效率和电极微界面电子传递能力,进而... 采用低频超声(20kHz,78W)辅助电催化氧化(Ti/SnO_(2)-Sb/La-PbO_(2)阳极)去除水中氟康唑,并考察其降解机制.低频超声不能有效降解氟康唑,但低频超声辅助提高阳极表面•OH产率(81.95倍)、污染物的传质效率和电极微界面电子传递能力,进而使氟康唑电催化降解准一级动力学常数由0.134min−1提升至0.180min−1、矿化动力学常数提升29.03%.当超声功率从26W提高至130W时,氟康唑的降解动力学常数提高42.68%;电流密度从2mA/cm^(2)升至20mA/cm^(2),氟康唑的降解动力学常数提升24.00倍.氟康唑的主要降解机理为•OH间接氧化(贡献率:82.45%~85.71%),主要降解路径为脱氟、断键、环化和氧化,最终生成甲酸、草酸、NO_(3)^(-)和F^(−)等小分子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氟康唑 低频超声 动力学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