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企业实时订单追踪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霞 郭浩龙 +1 位作者 张保威 王永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8,共4页
在纺织企业面向订单的生产环境中,需要及时准确获取订单的实时生产情况。针对目前订单跟踪中的粗放式管理,且不能实时全工序追踪的现状,设计并实现了实时订单追踪系统。底层采用PROFIBUS总线技术实时采集生产数据,上层基于工业以太网技... 在纺织企业面向订单的生产环境中,需要及时准确获取订单的实时生产情况。针对目前订单跟踪中的粗放式管理,且不能实时全工序追踪的现状,设计并实现了实时订单追踪系统。底层采用PROFIBUS总线技术实时采集生产数据,上层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实现了对各工序订单铺台情况和产量等生产数据的实时追踪。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对订单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可使企业及时了解订单生产状况并对生产进行相应调整,提升了生产管控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生产过程 订单追踪 订单管理 实时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粗糙集的纺织企业纱线质量评价模型
2
作者 李霞 郭浩龙 +1 位作者 张保威 王永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557-559,共3页
纺织企业对纱线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现有评价体系过度依赖于主观经验判定的缺点,将粗糙集理论引入纱线质量评价,提出了评价指标离散化算法并构建了评价度量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纱线质量评价模型。实... 纺织企业对纱线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现有评价体系过度依赖于主观经验判定的缺点,将粗糙集理论引入纱线质量评价,提出了评价指标离散化算法并构建了评价度量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纱线质量评价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简单,运行效率高,为企业质量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加客观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纱线质量 离散化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传统纹样解析及其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鑫 李增贝 陈若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维吾尔族传统纹样主题丰富、纹路细腻、色彩艳丽,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将其与现代纺织品设计审美标准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纺织品的美感和附加值,还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重任。文章通过地理位置、宗教文化和信仰两个方面研究维吾... 维吾尔族传统纹样主题丰富、纹路细腻、色彩艳丽,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将其与现代纺织品设计审美标准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纺织品的美感和附加值,还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重任。文章通过地理位置、宗教文化和信仰两个方面研究维吾尔族纹样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着重阐述了纹样的分类及寓意,从纹样布局和色彩角度解析了五类维吾尔族传统纹样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并探索其文化内涵和功能。研究表明,这种少数民族纹样赋予了纺织品新生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传统民族文化 纹样 纺织品设计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碳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整理粘胶织物光催化协同构效
4
作者 冯艳 李亮 +2 位作者 刘淑萍 李淑静 刘让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118,125,共8页
为提高服装面料在太阳光下的光催化自清洁性能,采用柠檬酸和尿素制备氮碳量子点(N-CQDs),并通过水热法与纳米二氧化钛(TiO_(2))共同整理粘胶织物,制备出太阳光响应复合光催化纺织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 为提高服装面料在太阳光下的光催化自清洁性能,采用柠檬酸和尿素制备氮碳量子点(N-CQDs),并通过水热法与纳米二氧化钛(TiO_(2))共同整理粘胶织物,制备出太阳光响应复合光催化纺织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整理前后的粘胶织物进行表征,测试其光学吸收性、光催化降解脱色性和稳定性,研究N-CQDs、TiO_(2)及其复合体系降解罗丹明B的协同构效机制。结果表明:在模拟日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 5 h时,经N-CQDs/TiO_(2)整理的粘胶织物脱色率为76.5%,比经TiO_(2)整理粘胶织物的脱色率(51.3%)提高了49.1%,且循环降解6次后,脱色率仍能达到6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织物 氮掺杂碳量子点 二氧化钛 太阳光催化降解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基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在人体健康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姗 魏云航 +3 位作者 谭宇浩 周金利 杨红英 周伟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4-254,共11页
传感器是智能可穿戴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信号转换机制能够全天候、实时连续采集人体生命体征和生理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实时健康监测、医疗诊断及科学化运动训练领域。蚕丝材料具有易再生成型、富含功能化基团、结构可控及生物相... 传感器是智能可穿戴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信号转换机制能够全天候、实时连续采集人体生命体征和生理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实时健康监测、医疗诊断及科学化运动训练领域。蚕丝材料具有易再生成型、富含功能化基团、结构可控及生物相容等特点,被广泛研究并应用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中。本文结合蚕丝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特点,聚焦蚕丝基可穿戴传感器的构筑及在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围绕其构筑方法及应用领域,系统地阐述了蚕丝基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对蚕丝基可穿戴传感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基先进材料 丝素蛋白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 健康监测 生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织物结构相模型剖析和修正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让同 李亮 +4 位作者 刘淑萍 田广菓 李淑静 朱雪莹 弋梦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37,共6页
针对机织物结构相传统模型未能敏感反映不同组织结构状态差异的问题,剖析了模型的约束条件和不足,建立了能够有效反映组织信息的结构相模型。提出了相对屈曲波高概念用于表征不同织纹组织中纱线的弯曲程度,为结构相模型的修正提供了理... 针对机织物结构相传统模型未能敏感反映不同组织结构状态差异的问题,剖析了模型的约束条件和不足,建立了能够有效反映组织信息的结构相模型。提出了相对屈曲波高概念用于表征不同织纹组织中纱线的弯曲程度,为结构相模型的修正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相改进模型随屈曲波高的增加而增加,但呈非线性关系;对于不同织纹组织,形成等支持面的结构相是不固定的(0结构相除外),相同屈曲波高对应着不同的结构相,三原组织的结构相值之间存在平纹<斜纹<缎纹;在低结构相区域,结构相与屈曲波高可看成非线性关系,在高结构相区域改进模型与传统模型有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结构相模型 相对屈曲波高 纱线弯曲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聚乳酸纤维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亮 杨劲草 +4 位作者 胡泽栋 刘让同 刘淑萍 王鑫 崔世忠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35,共4页
针对酸碱环境对聚乳酸纤维使用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X衍射及激光显微镜分别对不同pH值处理聚乳酸纤维的大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以及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并借助纤维强力仪探讨了pH值对聚乳酸纤维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太高或... 针对酸碱环境对聚乳酸纤维使用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X衍射及激光显微镜分别对不同pH值处理聚乳酸纤维的大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以及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并借助纤维强力仪探讨了pH值对聚乳酸纤维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太高或太低,聚乳酸纤维内部酯基水解反应剧烈,纤维表层粗糙;pH值太高或太低,聚乳酸纤维的断裂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与初始模量下降趋势越显著。因此,聚乳酸纤维在加工、整理、改性及使用过程中应依据要求合理控制环境中pH值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聚乳酸纤维 水解反应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角蛋白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淑萍 李亮 +2 位作者 刘让同 崔世忠 王艳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改善羊毛角蛋白的成膜性能,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改性剂,将其与羊毛角蛋白进行共混制备改性羊毛角蛋白膜。借助激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热性能分析仪等对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 为改善羊毛角蛋白的成膜性能,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改性剂,将其与羊毛角蛋白进行共混制备改性羊毛角蛋白膜。借助激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热性能分析仪等对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CMCNa改性的羊毛角蛋白膜,其结构更加致密,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增强,伸长率由未改性前的1.8%增加至6.4%;改性羊毛角蛋白膜在水中的降解性由原来的20.4%增加至78.6%,但其强度由原来的35 MPa降低至16.3 MPa;CMCNa与羊毛角蛋白在共混过程中由于氢键的相互作用,降低了角蛋白的分子内氢键作用力,同时CMCNa的加入使羊毛角蛋白膜的结晶结构由原来的α-螺旋结晶结构转变为α-螺旋和β-折叠共存的结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角蛋白膜 羧甲基纤维素钠 改性膜 结晶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阻燃整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淑萍 李亮 +2 位作者 刘让同 胡泽栋 耿长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114,共8页
为赋予棉织物阻燃性及阻燃耐水洗性,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聚磷酸铵和壳聚糖为阻燃剂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对其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APTES质量分数对织物的阻燃性、耐水洗性、舒适性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PTES... 为赋予棉织物阻燃性及阻燃耐水洗性,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聚磷酸铵和壳聚糖为阻燃剂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对其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APTES质量分数对织物的阻燃性、耐水洗性、舒适性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PTES质量分数的增加,整理织物的燃烧放热行为逐渐缓解,极限氧指数逐渐增加,透气性、白度和断裂强力都有所降低;当APTES质量分数为13%时,垂直燃烧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分别从未整理的8.15 s和20.32 s降至了5.23 s和2.21 s,残炭量从5.6%增至14.7%;水洗后整理织物的阻燃性能有所下降,但仍优于未整理的棉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层层自组装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棉织物 聚磷酸铵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蒸馏组合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红宾 李腾飞 +3 位作者 石文英 冯源 范梦洁 张海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29,共6页
从膜蒸馏-新型热源、膜蒸馏-传统分离技术组合工艺、膜蒸馏-新型分离技术组合工艺三大方面对近些年来出现的膜蒸馏组合工艺进行综述,并对这些组合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膜蒸馏 组合工艺 催化 渗透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PA66/SiO_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瑾 张振亚 +2 位作者 王龙 刘文涛 朱诚身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6,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PA66/S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SEM、T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利用DSC分析复合材料的熔融和结晶行为,测试了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探讨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关系.结果表明:当SiO_2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0.8%时,...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PA66/S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SEM、T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利用DSC分析复合材料的熔融和结晶行为,测试了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探讨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关系.结果表明:当SiO_2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0.8%时,可以均匀地分散在PA66基体中,SiO_2纳米颗粒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改善了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纳米复合材料 熔融和结晶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汉风色典的不同色差公式的色差均匀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红英 惠志奎 +3 位作者 杨志晖 张靖晶 谢宛姿 周金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为给纺织行业在纺织品贸易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优选色差公式提供参考,研究了3个重要的和1个最新色差公式的色差均匀性,借助国际上色样多、视觉等距性好的汉风色典,利用X-Rite测色仪测试近2万个色样的色度参数,然后分别从向度、彩度、浓度3... 为给纺织行业在纺织品贸易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优选色差公式提供参考,研究了3个重要的和1个最新色差公式的色差均匀性,借助国际上色样多、视觉等距性好的汉风色典,利用X-Rite测色仪测试近2万个色样的色度参数,然后分别从向度、彩度、浓度3个方向选取3万多对相邻色样,采用MatLab编程计算4种色差并统计分析其均值、不匀率和性能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方向不同评价指标所得结果不尽相同;在色差均匀性方面,CAM16-UCS最好,CIEDE2000(2∶1∶1)略优于CMC(2∶1),且二者明显优于CIELAB;在色差大小方面由小到大依次为CIEDE2000(2∶1∶1)、CMC(2∶1)、CAM16-UCS、CIEL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风色典 色差公式 色差均匀性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棉混纺大提花桌布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显华 魏世豪 +2 位作者 李彩红 邹清云 周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对亚麻/棉混纺大提花桌布织物规格设计、装造、织造、后整理等分析研究,得出:由于所设计产品为色织物,纱线需先进行络松筒,再染色;亚麻纤维及棉纤维含杂多,需对纱线进行前处理;纱线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再进行络筒,以保证整经顺利进行... 通过对亚麻/棉混纺大提花桌布织物规格设计、装造、织造、后整理等分析研究,得出:由于所设计产品为色织物,纱线需先进行络松筒,再染色;亚麻纤维及棉纤维含杂多,需对纱线进行前处理;纱线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再进行络筒,以保证整经顺利进行;整经遵循"低车速,小伸长,保弹性"原则;浆纱以贴服毛羽为主,采用"两高一低"上浆工艺;根据织物特点合理确定后整理设备和工艺参数。文章基于纹织CAD设计生产的麻/棉大提花桌布织物,具有独特的外观效果及性能,对织物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桌布 亚麻/棉混纺 大提花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纶针织物角蛋白抗起球整理机制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淑萍 李亮 +2 位作者 刘让同 胡泽栋 耿长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32,共5页
探讨了腈纶针织物角蛋白抗起球整理机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讨论了角蛋白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腈纶针织物抗起球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腈纶针织物角蛋白抗起球整理属于黏结、涂层整理,主要依靠角蛋白分子中的极性基团,在一定... 探讨了腈纶针织物角蛋白抗起球整理机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讨论了角蛋白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腈纶针织物抗起球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腈纶针织物角蛋白抗起球整理属于黏结、涂层整理,主要依靠角蛋白分子中的极性基团,在一定的条件下与腈纶分子中的氰基发生较强的结合,增加纤维集合体中纤维间的摩擦和抱合作用,使部分毛羽贴覆于纱线表面,改善织物抗起球性能。在整理过程中对织物的抗起球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角蛋白质量分数,其最佳质量分数为2%,其他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温度70℃,浴比1∶20,处理时间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针织物 角蛋白 抗起球 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苞叶的煮炼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明霞 周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3-196,共4页
采用化学脱胶方法对玉米苞叶进行脱胶试验,旨在寻找一种较为适合玉米苞叶的脱胶新工艺,开发适合纺织应用的新纤维。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玉米苞叶化学脱胶的煮炼助剂配方和煮炼工艺进行了优化,找出了最优工艺参数的组合。最优助剂工... 采用化学脱胶方法对玉米苞叶进行脱胶试验,旨在寻找一种较为适合玉米苞叶的脱胶新工艺,开发适合纺织应用的新纤维。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玉米苞叶化学脱胶的煮炼助剂配方和煮炼工艺进行了优化,找出了最优工艺参数的组合。最优助剂工艺配方为:多聚磷酸钠浓度为3%,亚硫酸钠浓度为2%,硅酸钠浓度2%,草酸铵浓度2%。二次煮炼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氢氧化钠浓度16g/L,煮炼温度80℃,煮炼时间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苞叶 煮炼工艺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向TSF/PLLA静电纺纳米纤维毡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伟力 高艳菲 +3 位作者 何建新 王倩 陈利 崔世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388,431,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取向的柞蚕丝素/左旋聚乳酸(TSF/PLLA)纳米纤维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拉伸测试分别对TSF/PLLA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晶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将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种植在TSF/P...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取向的柞蚕丝素/左旋聚乳酸(TSF/PLLA)纳米纤维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拉伸测试分别对TSF/PLLA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晶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将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种植在TSF/PLLA纳米纤维上,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和MTT(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评价纳米纤维的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TSF含量为10%时,纤维直径分布均匀,结晶度高。但是,TSF含量超过10%后,纤维直径粗细不匀明显,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与无规纤维毡相比,取向的纳米纤维毡力学性能优异,初始模量高,更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对细胞的生长行为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丝素 聚左旋乳酸 取向纳米纤维 生物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壳聚糖复合自组装与纤维素结构材料的阻燃整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淑萍 于媛媛 +3 位作者 李亮 赵鑫 刘静芳 刘让同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共5页
以壳聚糖(CH)和聚磷酸铵(APP)为阻燃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研究复合自组装对纤维素结构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扫描电镜、微型燃烧量热仪和垂直燃烧仪等测试手段,研究组装层数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组装层数... 以壳聚糖(CH)和聚磷酸铵(APP)为阻燃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研究复合自组装对纤维素结构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扫描电镜、微型燃烧量热仪和垂直燃烧仪等测试手段,研究组装层数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材料的阻燃效果逐渐增强,当组装层数达到7 BL时,垂直燃烧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分别由整理前的20.32 s和8.15 s降至4.23 s和5.78 s,其残炭量由整理前的5.6%提高到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自组装 聚磷酸铵 壳聚糖 纤维素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梳理性能的内涵与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让同 李亮 +1 位作者 刘淑萍 李淑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实现对不同纤维梳理性能的客观评价,从纤维状态出发阐述梳理性能内涵,从材料物理性能入手探究梳理性能与纤维特性的关联。提出梳理性能是纤维分离维、集束维、伸直维和梳断维4个维度的有机组合;借助仪器测试获取20种纤维的物理性能参... 为实现对不同纤维梳理性能的客观评价,从纤维状态出发阐述梳理性能内涵,从材料物理性能入手探究梳理性能与纤维特性的关联。提出梳理性能是纤维分离维、集束维、伸直维和梳断维4个维度的有机组合;借助仪器测试获取20种纤维的物理性能参数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与4个维度相对应的主因子,并验证了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分离维、梳断维、伸直维与梳理性呈正相关,集束维与梳理性呈负相关;以主因子累积贡献率为权重,建立梳理性指数的计算模型,实现对不同纤维梳理性能的水平评价,梳理性指数越大越有利于梳理;提出纤维梳理性分类模型,建立从易到难5种类型分类方案,该方案与梳理实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理性能 梳理性能评价 梳理性指数 梳理性能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发的美感及其主观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让同 田广菓 +1 位作者 李亮 刘淑萍 《服装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针对假发美感,凝练评价内容、整合评价术语,通过SD法实施主观评价,得出不同假发的美感综合值与分项美感值。认为假发美感可以从柔顺感、光泽感、垂感和蓬松感等4方面描述,不同产品美感值的差异与原料有关,以维纶、涤纶假发美感值最大,... 针对假发美感,凝练评价内容、整合评价术语,通过SD法实施主观评价,得出不同假发的美感综合值与分项美感值。认为假发美感可以从柔顺感、光泽感、垂感和蓬松感等4方面描述,不同产品美感值的差异与原料有关,以维纶、涤纶假发美感值最大,腈纶和锦纶假发美感值最小;分项美感值在美感综合值中的不同权重反映了美感的内容结构以及评价者的偏好;形成了中长型女式假发美感评价的有效方法体系。该评价体系对于假发产品开发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发美感 评价术语 原料 美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发审美物性及其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让同 田广菓 +1 位作者 刘淑萍 李亮 《服装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83-287,共5页
为了探究假发美感的物理基础,提出假发审美物性概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假发审美内容和物理意义。通过仪器测试,获取假发9个方面的基本物理机械性能参数,得到4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根据成分与物理机械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定义为... 为了探究假发美感的物理基础,提出假发审美物性概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假发审美内容和物理意义。通过仪器测试,获取假发9个方面的基本物理机械性能参数,得到4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根据成分与物理机械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定义为柔顺物性、垂坠物性、光泽物性和蓬松物性;以主成分各自贡献率为权重,建立审美物性综合值计算模型。审美物性综合值可以区分不同原料制作假发的适应性。阐述了不同假发区别形成的原料内因,认为涤纶和维纶等材料制作假发产品有一定优势。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假发的选材、产品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假发 审美物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