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常用馆藏文物防霉剂的抑菌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冬青 张金萍 +3 位作者 王鹤云 何子晨 云悦 鲁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5,共4页
南方湿热环境下馆藏有机类文物易滋生霉菌,使文物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馆藏文物霉菌防治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严格控制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和投放防霉剂,这两种方法受到经费或使用方式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博物院于2011年... 南方湿热环境下馆藏有机类文物易滋生霉菌,使文物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馆藏文物霉菌防治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严格控制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和投放防霉剂,这两种方法受到经费或使用方式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博物院于2011年起开展了馆藏文物防霉纸的研制工作。针对防霉纸研制中防霉剂的选取问题,选择了国内文博机构常用的几种安全可靠的防霉剂进行了抑菌效果实验。通过对抑菌圈直径、抑菌时效等数据的对比研究,发现LAg003、NMF-1和MD等防霉剂对馆藏文物常见霉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应用于馆藏文物防霉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文物 有机类文物 防霉剂 抑菌性能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画文物清洗及修复技术选择——最小干预原则在书画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潇俐 朱庆贵 +1 位作者 张诺 陈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4,共9页
纸质文物保护所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寿命、缓解病害为目标,避免过度干预造成对纸质文物价值、信息的改变,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本研究从"水"的选择、清洗技术选择和书画修复技术路线选择三方面论述了最小干预原则在纸质文物... 纸质文物保护所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寿命、缓解病害为目标,避免过度干预造成对纸质文物价值、信息的改变,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本研究从"水"的选择、清洗技术选择和书画修复技术路线选择三方面论述了最小干预原则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通过近期研究成果及实际案例,探究出适合的清洗用水、清洗技术及"能不揭画芯尽量不揭,能保留的尽量保留"的书画修复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文物 清洗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材料金属元素污染分析与修复保护研究
3
作者 黄辉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1-I0001,共1页
纸质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然而,在长期的储存与使用过程中,纸张材料常因各种内外因素而遭受金属元素污染,导致纸张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威胁着文物的保存与传承.因此,深入开展纸张材料金属元素污染分析与修复保... 纸质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然而,在长期的储存与使用过程中,纸张材料常因各种内外因素而遭受金属元素污染,导致纸张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威胁着文物的保存与传承.因此,深入开展纸张材料金属元素污染分析与修复保护研究,对于延续人类文明和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探究污染的成因机理,创新检测分析技术,开发高效修复与预防保护方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挽救濒危脆化的纸质文物,还将丰富保护修复理论,促进技术创新,为文物修复从业者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修复 纸质文物 文物修复 污染分析 金属元素 成因机理 修复保护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在纸质文献脱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芝 王奇志 +1 位作者 张金萍 陆海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1,共6页
凹凸棒土又被称为“万用之土”,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将其与纸质文献脱酸常用的碱性介质氢氧化镁复合,产生一种新的复合物。经反复研究,确定复合物中氢氧化镁的负载量最多为25%,同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确定了复合物的状态,物... 凹凸棒土又被称为“万用之土”,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将其与纸质文献脱酸常用的碱性介质氢氧化镁复合,产生一种新的复合物。经反复研究,确定复合物中氢氧化镁的负载量最多为25%,同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确定了复合物的状态,物性分析表明凹凸棒土是良好的脱酸材料载体,并验证复合物的形成。后将这种复合脱酸材料应用于纸张脱酸,经过对比,发现其脱酸性能优越且脱酸后纸张性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氢氧化镁 复合物 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裱常用修复用纸的性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诺 郑冬青 +1 位作者 何伟俊 闵海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84,共6页
为科学地选择合适的修复用纸,对6种苏裱常用书画修复用纸的理化性能和耐久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纸张厚度、强度性能、白度以及pH值所占的权重,4^#红星净皮绵连综合性能优于其他纸样,老化后纸张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平均下降1... 为科学地选择合适的修复用纸,对6种苏裱常用书画修复用纸的理化性能和耐久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纸张厚度、强度性能、白度以及pH值所占的权重,4^#红星净皮绵连综合性能优于其他纸样,老化后纸张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平均下降16.6%和16.3%,白度平均下降0.4%,pH值平均上升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装裱 修复用纸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胶原蛋白用于书画粉化颜料加固的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诺 张金萍 +1 位作者 何伟俊 王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0,共7页
胶矾水是书画装裱和修复中常用的材料,但同时也是导致纸张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改性胶原蛋白用于书画粉化颜料加固的适用性,以鱼胶、壳聚糖及魔芋葡甘聚糖等为原料,考察了固色剂对宣纸及着色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色剂处理... 胶矾水是书画装裱和修复中常用的材料,但同时也是导致纸张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改性胶原蛋白用于书画粉化颜料加固的适用性,以鱼胶、壳聚糖及魔芋葡甘聚糖等为原料,考察了固色剂对宣纸及着色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色剂处理后,固色剂在纸张纤维表面形成薄膜,明显改善了纸张的力学性能,并且固色剂对颜料的老化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本研究将对书画装裱中传统工艺的科学化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 固色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绢画补配修复工具研制的探讨
7
作者 白玉 张玉芝 云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09,共6页
针对在古代绢画补配修复中,面对古今材质与装裱要求不一、病害种类不同的情况,为将现代的绢绫线与文物的经纬线更好地匹配,研制了一种绢绫刮口刀。此刀由八个点形成的一条线或一个面作为刮口工作的状态,可以避免绢画修复中常用工具——... 针对在古代绢画补配修复中,面对古今材质与装裱要求不一、病害种类不同的情况,为将现代的绢绫线与文物的经纬线更好地匹配,研制了一种绢绫刮口刀。此刀由八个点形成的一条线或一个面作为刮口工作的状态,可以避免绢画修复中常用工具——马蹄刀、美工刀以点为工作面的刃口所产生的倾斜角度力点小且刀刃的点难以控制易伤及画心等缺点。虽然研制的绢绫刮口刀在修复明代绢本水陆画《七宿星君水陆道场图轴》的补绢刮口步骤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裱技艺如何科学化,还需不断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本书画 刮口刀 刮口细补 经纬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液相脱酸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美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9,共13页
纸张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信息载体,液相脱酸法是应对纸张酸化并延缓纸张劣化的优选手段。事实证明,制备性质优良的脱酸液以高效去酸留碱并采用适宜工艺以保持纸张平整是实现优异脱酸效果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国内外近十年内多数液相脱酸... 纸张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信息载体,液相脱酸法是应对纸张酸化并延缓纸张劣化的优选手段。事实证明,制备性质优良的脱酸液以高效去酸留碱并采用适宜工艺以保持纸张平整是实现优异脱酸效果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国内外近十年内多数液相脱酸工作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从浸润性、分散性、加固性、抗菌性及防皱工艺五方面对纸张液相脱酸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总结相应对策,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脱酸效果 浸润性 分散性 加固性 抗菌性 防皱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面粉浆糊对装裱书画的影响作用分析
9
作者 张诺 丁丽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5年第5期71-80,共10页
浆糊是书画文物装裱修复最常用的一种胶黏剂。为了厘清浆糊的性能与装裱书画的劣化(如变色、折痕、断裂等)的关联性,本研究以面粉浆糊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表征方法分析了浆糊对装裱书画的... 浆糊是书画文物装裱修复最常用的一种胶黏剂。为了厘清浆糊的性能与装裱书画的劣化(如变色、折痕、断裂等)的关联性,本研究以面粉浆糊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表征方法分析了浆糊对装裱书画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浆糊具有粘接、加固性能,宣纸纤维和淀粉的表面羟基形成了氢键;劣化后浆糊中淀粉分子间的聚集态改变,内部晶体结构有序化程度降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质量比先降低后升高;浆糊会增大裱件的色差和弹性模量,使得书画在长期保存中较易产生变色、折痕、断裂等物理病害。本研究可为传统工艺中浆糊的科学化使用及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裱修复 浆糊 书画 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