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CaCO_3复合微粒的制备以及在PVC塑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雪琴 毋伟 +1 位作者 曾晓飞 陈建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双单体在纳米碳酸钙粒子存在下的水相悬浮液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碳酸钙聚合物复合微粒,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加入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扫...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双单体在纳米碳酸钙粒子存在下的水相悬浮液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碳酸钙聚合物复合微粒,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加入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纳米CaCO3复合微粒/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断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双单体无皂乳液聚合方法是一种很好的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方法,当单体的配比和种类适当时,复合微粒对PVC可同时起到增强和增韧的作用,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与基体的牢固结合以及大量的拉丝状结构是复合微粒对PVC增强增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粒 PVC 复合材料 增强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的制备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润国 周鑫鑫 +1 位作者 雷巍巍 张立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48-52,共5页
介绍了衣康酸的制备工艺。其主要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柠檬酸合成法和顺酐合成法制得。衣康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碳碳双键,可通过与其他单体共聚合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如将衣康酸与丙烯腈共聚可制备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将衣康酸与二... 介绍了衣康酸的制备工艺。其主要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柠檬酸合成法和顺酐合成法制得。衣康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碳碳双键,可通过与其他单体共聚合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如将衣康酸与丙烯腈共聚可制备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将衣康酸与二元醇缩聚可制备新型聚酯材料;将衣康酸、丙二醇和癸二酸缩聚可制备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新型生物基聚胺材料等等。另外,利用衣康酸多官能团特点,还可以对部分高分子材料灵活改性。如衣康酸接枝聚烯烃和尼龙改善材料的相容性;衣康酸改性丁苯胶乳可大大提高其机械稳定性、抗冻性等性能。由于石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伴随着衣康酸的产能增加,成本降低,利用衣康酸单体合成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制备 高分子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阿维菌素纳米控释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珠柱 文利雄 +3 位作者 刘凡 刘安琪 王青 陈建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5-281,共7页
提出利用无机-有机双模板法,即以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为70 nm左右)作为无机模板,表面活性剂吸附在其表面作为有机模板,以硅酸钠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其粒径很小,平均约100 nm,壁厚大约15 nm,孔径约4.5 n... 提出利用无机-有机双模板法,即以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为70 nm左右)作为无机模板,表面活性剂吸附在其表面作为有机模板,以硅酸钠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其粒径很小,平均约100 nm,壁厚大约15 nm,孔径约4.5 nm。首次采用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作为控释载体对阿维菌素进行载药研究。结果表明: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对阿维菌素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包埋率高达62.5%;其对阿维菌素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初步观察发现,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能够保护阿维菌素不被紫外光降解。阿维菌素纳米控释剂(Av-PHSN)在连续不断搅拌的溶出介质中的控制释放时间可长达33 h以上,这表明新型空心多孔SiO2纳米控释剂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因此,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可望作为理想的新一代农药保护型控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 纳米控释载体 阿维菌素 控制释放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增效剂对ATH/EVA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馨桂 郭奋 +2 位作者 陈建峰 陈国术 张云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ATH)为主体的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材料,研究了阻燃增效剂纳米有机蒙脱土(OMM T)与硼酸锌(ZnB)对复合材料阻燃、力学与电学性能的影响。TEM、TG与FT-IR检测表明,OMM T在基体中插层状分散,...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ATH)为主体的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材料,研究了阻燃增效剂纳米有机蒙脱土(OMM T)与硼酸锌(ZnB)对复合材料阻燃、力学与电学性能的影响。TEM、TG与FT-IR检测表明,OMM T在基体中插层状分散,不仅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而且在燃烧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促进基体成炭作用;少量ZnB的加入有效制止了阴燃,此时材料综合性能达到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增效剂 纳米级有机蒙脱土 氢氧化铝 热稳定性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SMA/CG-ATH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文广 高岩磊 +1 位作者 郭奋 牟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CG-ATH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SMA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CG-ATH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SMA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但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提高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SMA的加入有助于强化纳米CG-ATH在HIPS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HIPS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苯乙烯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纳米CG-ATH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补强可生物降解聚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乌艳 刘全勇 +3 位作者 石锐 刘晓 李丽 张立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7-150,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和界面改性,制备出SiO2含量0phr~20phr(质量份数)的纳米SiO2/聚(癸二酸-丙三醇-柠檬酸)酯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纳米SiO2对弹性体表现出了优异的补强效果,拉伸强度可从0.9MPa提高到5.3... 通过原位聚合和界面改性,制备出SiO2含量0phr~20phr(质量份数)的纳米SiO2/聚(癸二酸-丙三醇-柠檬酸)酯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纳米SiO2对弹性体表现出了优异的补强效果,拉伸强度可从0.9MPa提高到5.3MPa;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明,SiO2以纳米网络状态分散于基体中,与基体间界面结合良好;X射线衍射(XRD)谱图从分子短程相互作用的角度反映出SiO2的存在不利于有序结构的生成;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显示,随SiO2含量增加,材料的Tg向低温方向移动;降解性能测试表明,SiO2的加入有助于调节材料的降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丙三醇-柠檬酸)酯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吸附法制备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胡晓 邱藤 李效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6-1049,共4页
以多元醇还原反应法制备出直径为40~50nm的纳米银线,采用醋酸铜水溶液对银纳米线表面进行处理,通过离子吸附在纳米银线表面吸附铜离子.以吸附在银纳米线表面上的铜离子作为活性单元,氧化吡咯单体聚合,制得Ag/PPy同轴纳米电缆.采... 以多元醇还原反应法制备出直径为40~50nm的纳米银线,采用醋酸铜水溶液对银纳米线表面进行处理,通过离子吸附在纳米银线表面吸附铜离子.以吸附在银纳米线表面上的铜离子作为活性单元,氧化吡咯单体聚合,制得Ag/PPy同轴纳米电缆.采用TEM,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和检测,并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进一步证实产物中聚吡咯层紧密地吸附在银线表面.结果表明,利用醋酸铜作为氧化剂,通过离子吸附法制备的Ag/PPy同轴纳米电缆,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有效地控制聚吡咯层厚度,避免银纳米线被刻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纳米电缆 离子吸附 醋酸铜 聚吡咯 银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复合微粒对ABS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雪琴 毋伟 +2 位作者 曾晓飞 俞江华 陈建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将苯乙烯(S t)、丙烯酸丁酯(BA)双单体在纳米碳酸钙粒子存在下的水相悬浮液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出纳米碳酸钙聚合物复合微粒,研究了复合微粒对改性纳米C aCO3/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复合微粒以纳米级均匀... 将苯乙烯(S t)、丙烯酸丁酯(BA)双单体在纳米碳酸钙粒子存在下的水相悬浮液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出纳米碳酸钙聚合物复合微粒,研究了复合微粒对改性纳米C aCO3/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复合微粒以纳米级均匀分散在基体中,与基体间形成良好的柔性界面层;复合材料的断面产生了大量的滑移和褶皱,起到了吸收和分散机械力的作用。当单体的配比和种类适当时,复合微粒对ABS有很好的改性作用,其填充量为3份(质量)时,复合材料单缺口冲击强度达到40.6kJ/m2,比纯ABS提高24.5%,拉伸强度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复合材料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复合微粒增韧增强PC/ABS合金 被引量:12
9
作者 毋伟 查留锋 +3 位作者 曾晓飞 陈建峰 王文一 王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0-223,共4页
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双单体聚合包覆的纳米碳酸钙形成了核壳结构增韧复合微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二次挤出法制备出PC/ABS/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添加适量纳米CaCO3... 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双单体聚合包覆的纳米碳酸钙形成了核壳结构增韧复合微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二次挤出法制备出PC/ABS/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添加适量纳米CaCO3复合微粒,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得到提高。纳米CaCO3复合微粒具有无机纳米颗粒和弹性体双重协同增韧的作用,其表面的聚合物分子链与基体树脂起到嵌段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 PC/ABS合金 力学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氧化铝空心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庞利萍 赵瑞红 +2 位作者 郭奋 陈建峰 崔文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以胶体碳球为模板,廉价的硝酸铝为铝源,成功制备出了新型的大小可控的氧化铝空心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扩散X射线(EDX)、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合成条件对空心球... 以胶体碳球为模板,廉价的硝酸铝为铝源,成功制备出了新型的大小可控的氧化铝空心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扩散X射线(EDX)、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合成条件对空心球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氧化铝空心球大小均一,粒径及壁厚均可调节.在该实验条件下,硝酸铝浓度及吸附时间的改变对产品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吸附温度的改变引起了产品表面光滑度及壁厚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碳球 模板 氧化铝 空心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有序介孔氧化铝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志平 赵瑞红 +2 位作者 郭奋 陈建峰 王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以异丙醇铝为铝源,以异丙醇为溶剂,成功地制备出比表面积为485m^2/g、孔径分布窄(2~20nm)、孔容在1.2cm^3/g以上和孔道呈蠕虫状且具有一定有序性的介...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以异丙醇铝为铝源,以异丙醇为溶剂,成功地制备出比表面积为485m^2/g、孔径分布窄(2~20nm)、孔容在1.2cm^3/g以上和孔道呈蠕虫状且具有一定有序性的介孔氧化铝,采用BET,TEM,XRD和TG多种测试技术对产物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水铝比、醇水混合溶液的滴加速度、反应时间、水浴温度、陈化温度及陈化时间等条件对合成的有序介孔氧化铝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F127 有序介孔氧化铝 高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橡胶脱硫再生技术及新型再生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史金炜 张立群 +3 位作者 江宽 赵为 任东云 葛佑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7-54,共8页
废橡胶再生技术是世界橡胶工业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有效再生废橡胶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本文综述了典型的废橡胶物理、化学再生技术及原理,系统阐述并评价了双螺杆挤出机再生法、利用超临界CO2再生法、微生物再生法... 废橡胶再生技术是世界橡胶工业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有效再生废橡胶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本文综述了典型的废橡胶物理、化学再生技术及原理,系统阐述并评价了双螺杆挤出机再生法、利用超临界CO2再生法、微生物再生法、力化学再生法等几种新型并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再生方法,并对废橡胶化学再生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废橡胶再生技术的核心是在获得较高线性化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橡胶主链。同时,发展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再生技术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橡胶 再生 再生技术 再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ABS/PVC共混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宋继瑞 陈建峰 +1 位作者 王国全 曾晓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研究了改性纳米C aCO3对ABS/PV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BS/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 aCO3可以提高体系的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提高最大幅度分别为25.2%和10.5%,随着改性纳米C aCO3添加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先增加后下... 研究了改性纳米C aCO3对ABS/PV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BS/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 aCO3可以提高体系的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提高最大幅度分别为25.2%和10.5%,随着改性纳米C aCO3添加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先增加后下降,表面硬度有所增加,吸水率有所下降。通过SEM和TEM分析表明,纳米C aCO3呈纳米分散,且与塑料基体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氯乙烯 纳米CACO3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纳米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祥荣 刘琳 +2 位作者 邱晨 刘强 郑文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108,113,共5页
氧化锌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和生物兼容性,也是目前同时具有压电性质和半导体性质的唯一材料。氧化锌纳米棒及其阵列由于具有新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合成机理及应用研究等,... 氧化锌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和生物兼容性,也是目前同时具有压电性质和半导体性质的唯一材料。氧化锌纳米棒及其阵列由于具有新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合成机理及应用研究等,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棒 制备 合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CaCO_3纳米复合粒子填充改性聚丙烯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勇 文利雄 陈建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通过简单的工艺条件和步骤制备S iO2包覆C aCO3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其和纳米S iO2实心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用处理后的两种粒子分别对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然后比较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纳... 通过简单的工艺条件和步骤制备S iO2包覆C aCO3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其和纳米S iO2实心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用处理后的两种粒子分别对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然后比较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纳米S iO2/C aCO3复合粒子填充改性聚丙烯,可同时达到增强、增韧的目的,而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改性效果与纳米S iO2实心粒子的改性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聚丙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BN型聚氨酯/聚丙烯酸酯阻尼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海宾 姜志国 李效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51,共3页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为软段,甲苯二异腈酸酯(TDI)为硬段的聚氨酯预聚体,以丙烯酸酯单体为自由基聚合单体,利用"同步互穿"工艺,制备了一系列室温固化HTBN型聚氨酯(HTBN-PU)/聚丙烯酸酯(PA)互穿网络(PU/PA-IP...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为软段,甲苯二异腈酸酯(TDI)为硬段的聚氨酯预聚体,以丙烯酸酯单体为自由基聚合单体,利用"同步互穿"工艺,制备了一系列室温固化HTBN型聚氨酯(HTBN-PU)/聚丙烯酸酯(PA)互穿网络(PU/PA-IPN)聚合物。研究表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用量为0.3%、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为1.0%时,PU/PA两相可形成较为理想的阻尼IPN结构。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PA相的PU/PA-IPN材料阻尼性能最好,tanδ〉0.3的温域高达126℃(-46-80℃),tanδ的峰值为0.85;PU/PA-IPN的频谱图表明,材料表现出较好的低频(10Hz)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材料 互穿网络聚合物 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包覆纳米CaCO_3的透射电镜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施用晞 邵磊 陈建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衍射模式下,用适当孔径的物镜光阑选择非晶态S iO2的衍射区域,拍摄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 iO2包覆纳米CaCO3的暗场像。与未经包覆S iO2的纳米CaCO3的暗场像作对比,可以看出经过S iO2包覆的纳米CaCO3粒子周围有...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衍射模式下,用适当孔径的物镜光阑选择非晶态S iO2的衍射区域,拍摄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 iO2包覆纳米CaCO3的暗场像。与未经包覆S iO2的纳米CaCO3的暗场像作对比,可以看出经过S iO2包覆的纳米CaCO3粒子周围有一白色亮环,从而得到S iO2包覆层的暗场照片。用高分辨方法观察了包覆层与CaCO3粒子间的界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CaCO3 纳米复合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镜 暗场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纳米金胶体颗粒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立平 涂伟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用微波法制备高分子聚合物稳定的纳米金胶体颗粒,制得的金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5~120nm之间.考察了醇还原剂以及碱对金颗粒形成的影响,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的金胶体颗粒具有粒径小、... 用微波法制备高分子聚合物稳定的纳米金胶体颗粒,制得的金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5~120nm之间.考察了醇还原剂以及碱对金颗粒形成的影响,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的金胶体颗粒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的特点.金颗粒的尺寸和形状随醇还原剂的种类及碱(NaOH)用量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在反应物中加入碱的体系,金颗粒的形成速度明显加快,且利于圆球形金颗粒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纳米颗粒 金胶体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光波转换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关跃 卢咏来 +1 位作者 刘力 张立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19,69,共4页
限于太阳能电池本身的光谱响应特性,其只能利用入射光谱中的低频部分光子,造成了光能的损失,因而转化效率较低。为此在电池的上表面引入"转光层",其中包含的转光材料首先吸收电池光谱响应较差的短波长光子(一般300~500nm),... 限于太阳能电池本身的光谱响应特性,其只能利用入射光谱中的低频部分光子,造成了光能的损失,因而转化效率较低。为此在电池的上表面引入"转光层",其中包含的转光材料首先吸收电池光谱响应较差的短波长光子(一般300~500nm),再发射出光谱响应性好的波长较长的光子,提高电池的光谱响应性,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近年来,随着转光材料的丰富和性能的提高,应用转光层来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距离其工业化应用仍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转光材料 光电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超支化受阻酚的高阻尼性能橡胶的制备 被引量:3
20
作者 荀国立 王海侨 李效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3,共2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结构的受阻酚,利用IR对其进行了表征。将这种受阻酚作为助剂加入丁腈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体系中经硫化制备出硫化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发现,这种橡胶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而且与小分子受阻酚相比,这种大分子...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结构的受阻酚,利用IR对其进行了表征。将这种受阻酚作为助剂加入丁腈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体系中经硫化制备出硫化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发现,这种橡胶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而且与小分子受阻酚相比,这种大分子受阻酚在橡胶材料中不迁移,能满足长期储存和使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受阻酚 阻尼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