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CaCO_3复合微粒的制备以及在PVC塑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雪琴 毋伟 +1 位作者 曾晓飞 陈建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双单体在纳米碳酸钙粒子存在下的水相悬浮液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碳酸钙聚合物复合微粒,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加入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扫...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双单体在纳米碳酸钙粒子存在下的水相悬浮液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碳酸钙聚合物复合微粒,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加入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纳米CaCO3复合微粒/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断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双单体无皂乳液聚合方法是一种很好的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方法,当单体的配比和种类适当时,复合微粒对PVC可同时起到增强和增韧的作用,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与基体的牢固结合以及大量的拉丝状结构是复合微粒对PVC增强增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粒 PVC 复合材料 增强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OE/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国全 曾晓飞 +1 位作者 邹海魁 陈建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42,共3页
采用逐级分散共混法,制备了PP/POE/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逐级分散法先制备纳米CaCO_3母料,然后将PP分多次加入含纳米CaCO_3的共混体系中,目的在于改善纳米CaCO_3的分散,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 采用逐级分散共混法,制备了PP/POE/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逐级分散法先制备纳米CaCO_3母料,然后将PP分多次加入含纳米CaCO_3的共混体系中,目的在于改善纳米CaCO_3的分散,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逐级分散法制备的PP/POE/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64.2 kJ/m^2,比直接共混法高16.9%,比通常的母料法高9.7%。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纳米CaCO_3粒子基本上都分布在连续相PP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乙烯-1-辛烯共聚物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的制备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润国 周鑫鑫 +1 位作者 雷巍巍 张立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48-52,共5页
介绍了衣康酸的制备工艺。其主要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柠檬酸合成法和顺酐合成法制得。衣康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碳碳双键,可通过与其他单体共聚合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如将衣康酸与丙烯腈共聚可制备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将衣康酸与二... 介绍了衣康酸的制备工艺。其主要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柠檬酸合成法和顺酐合成法制得。衣康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碳碳双键,可通过与其他单体共聚合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如将衣康酸与丙烯腈共聚可制备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将衣康酸与二元醇缩聚可制备新型聚酯材料;将衣康酸、丙二醇和癸二酸缩聚可制备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新型生物基聚胺材料等等。另外,利用衣康酸多官能团特点,还可以对部分高分子材料灵活改性。如衣康酸接枝聚烯烃和尼龙改善材料的相容性;衣康酸改性丁苯胶乳可大大提高其机械稳定性、抗冻性等性能。由于石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伴随着衣康酸的产能增加,成本降低,利用衣康酸单体合成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制备 高分子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水热法制备绿色纳米阻燃材料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东光 郭奋 +1 位作者 陈建峰 张泽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6,共6页
利用超重力旋转床碳分制备纳米三水铝石凝胶,将此凝胶与结构改性剂在高压搅拌釜中水热改性,得到一种新型的纳米级改性氢氧化铝粉体,其热失重温度超过350℃,热失重率为51%。研究了对超重力碳分过程的料液温度、超重力水平、气液比、铝酸... 利用超重力旋转床碳分制备纳米三水铝石凝胶,将此凝胶与结构改性剂在高压搅拌釜中水热改性,得到一种新型的纳米级改性氢氧化铝粉体,其热失重温度超过350℃,热失重率为51%。研究了对超重力碳分过程的料液温度、超重力水平、气液比、铝酸钠浓度、pH值终点的影响和水热改性过程中前体的选择、改性温度、改性剂与纳米三水铝石物质的量之比、纳米三水铝石的浓度的影响规律和过程机理。通过分析表征确定,改性过程为酯化反应;改性产品是超薄菱形颗粒,厚度为20~40nm,长轴为100~200 nm,短轴为50~1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水热法 改性 纳米 氢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阿维菌素纳米控释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珠柱 文利雄 +3 位作者 刘凡 刘安琪 王青 陈建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5-281,共7页
提出利用无机-有机双模板法,即以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为70 nm左右)作为无机模板,表面活性剂吸附在其表面作为有机模板,以硅酸钠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其粒径很小,平均约100 nm,壁厚大约15 nm,孔径约4.5 n... 提出利用无机-有机双模板法,即以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为70 nm左右)作为无机模板,表面活性剂吸附在其表面作为有机模板,以硅酸钠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其粒径很小,平均约100 nm,壁厚大约15 nm,孔径约4.5 nm。首次采用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作为控释载体对阿维菌素进行载药研究。结果表明: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对阿维菌素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包埋率高达62.5%;其对阿维菌素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初步观察发现,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能够保护阿维菌素不被紫外光降解。阿维菌素纳米控释剂(Av-PHSN)在连续不断搅拌的溶出介质中的控制释放时间可长达33 h以上,这表明新型空心多孔SiO2纳米控释剂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因此,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可望作为理想的新一代农药保护型控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多孔SiO2纳米颗粒 纳米控释载体 阿维菌素 控制释放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增效剂对ATH/EVA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馨桂 郭奋 +2 位作者 陈建峰 陈国术 张云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ATH)为主体的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材料,研究了阻燃增效剂纳米有机蒙脱土(OMM T)与硼酸锌(ZnB)对复合材料阻燃、力学与电学性能的影响。TEM、TG与FT-IR检测表明,OMM T在基体中插层状分散,...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ATH)为主体的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材料,研究了阻燃增效剂纳米有机蒙脱土(OMM T)与硼酸锌(ZnB)对复合材料阻燃、力学与电学性能的影响。TEM、TG与FT-IR检测表明,OMM T在基体中插层状分散,不仅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而且在燃烧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促进基体成炭作用;少量ZnB的加入有效制止了阴燃,此时材料综合性能达到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增效剂 纳米级有机蒙脱土 氢氧化铝 热稳定性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体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晓林 魏家良 +1 位作者 陈建峰 邹新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74-1077,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首先制得铝酸锶前驱体,经水热处理后煅烧获得了颗粒尺寸约为50nm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和余辉测试仪等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煅烧条件下,与直... 采用共沉淀法首先制得铝酸锶前驱体,经水热处理后煅烧获得了颗粒尺寸约为50nm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和余辉测试仪等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煅烧条件下,与直接煅烧前驱体获得的粉体相比,经水热处理的粉体不仅颗粒尺寸小、粒度分布均匀而且发光性能(亮度和余辉)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SRAL2O4 共沉淀法 水热处理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碳分法制备六角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铝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子云 邵磊 +3 位作者 郭奋 陈建峰 赵瑞红 王东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99-1703,共5页
以偏铝酸钠溶液、CO2为原料,在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中进行碳分反应,成功制备出纳米级氢氧化铝,采用XRD、TEM、TGDSC、粒度分布等测试技术对产品进行表征,表明产品的晶型为拜耳石、六角片状、平均粒径<100nm,且形状规则、粒度分布窄、... 以偏铝酸钠溶液、CO2为原料,在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中进行碳分反应,成功制备出纳米级氢氧化铝,采用XRD、TEM、TGDSC、粒度分布等测试技术对产品进行表征,表明产品的晶型为拜耳石、六角片状、平均粒径<100nm,且形状规则、粒度分布窄、分散性好.同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制备六角片状氢氧化铝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碳分法 纳米氢氧化铝 六角片状 拜耳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本断裂功方法表征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韧性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源 王国全 +2 位作者 黄慧 曾晓飞 陈建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5,共5页
将基本断裂功(EWF)方法成功地拓展应用于表征聚丙烯(PP)/纳米CaCO3二元共混体系、PP/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二元共混体系以及PP/POE/纳米CaCO3三元共混体系的冲击韧性。在PP/纳米CaCO3共混体系中,比基本断裂功(we)随着纳米CaCO3的加入... 将基本断裂功(EWF)方法成功地拓展应用于表征聚丙烯(PP)/纳米CaCO3二元共混体系、PP/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二元共混体系以及PP/POE/纳米CaCO3三元共混体系的冲击韧性。在PP/纳米CaCO3共混体系中,比基本断裂功(we)随着纳米CaCO3的加入而增加。在PP/POE共混体系中,we随POE的加入先减至最小值,而后大幅增加。在PP/POE/纳米CaCO3三元共混体系中,纳米CaCO3使we有进一步提高。并对不同体系共混物的不同βwp所揭示的断裂过程塑性形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断裂功 塑性形变功 冲击韧性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余燕飞 党智敏 徐海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78-1480,1486,共4页
钛酸钡/环氧树脂(BaTiO3/EPR)复合材料是最有潜力用于嵌入式电容器的储能介质材料。以不同粒径BaTiO3(BT)与环氧树脂(EPR)复合制备了BaTiO3/EPR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粒径和温度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 钛酸钡/环氧树脂(BaTiO3/EPR)复合材料是最有潜力用于嵌入式电容器的储能介质材料。以不同粒径BaTiO3(BT)与环氧树脂(EPR)复合制备了BaTiO3/EPR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粒径和温度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是由环氧树脂基体的膨胀以及BaTiO3的相转变共同引起的。0.1μm的BaTiO3(BT-01)和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好,组成的复合材料比0.7μm的BaTiO3(BT-07)组成的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温度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ERP 粒径 温度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技术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刚 赵瑞红 +2 位作者 郭奋 陈建峰 李志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0-1314,共5页
从微观混合角度探讨有序介孔氧化铝制备过程,以硝酸铝为铝源,碳酸铵为沉淀剂,PEG1540为模板剂,采用沉淀法在旋转填充床中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考察了旋转床转速、初始混合方式、反应温度、加料速度等因素对介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从微观混合角度探讨有序介孔氧化铝制备过程,以硝酸铝为铝源,碳酸铵为沉淀剂,PEG1540为模板剂,采用沉淀法在旋转填充床中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考察了旋转床转速、初始混合方式、反应温度、加料速度等因素对介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重力技术可以合成比表面积高、孔径分布窄、具有蠕虫状孔道、有序性较好的介孔氧化铝,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超重力技术在介孔氧化铝的合成过程中对孔结构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技术 有序介孔氧化铝 沉淀法 微观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水热晶化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庆 王洁欣 +2 位作者 郭奋 邵磊 陈建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5-242,共8页
采用微通道反应与水热晶化相结合的工艺路线,制备HAP纳米粉体。结果表明,增大反应物流量比或减小微通道高度会导致HAP粉体的颗粒粒径变小,增加水热温度或时间会提高HAP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反应物流量比和水热温度是影响HAP纳米粉体制备... 采用微通道反应与水热晶化相结合的工艺路线,制备HAP纳米粉体。结果表明,增大反应物流量比或减小微通道高度会导致HAP粉体的颗粒粒径变小,增加水热温度或时间会提高HAP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反应物流量比和水热温度是影响HAP纳米粉体制备的主要因素。当反应物流量比为5∶1,微通道高度为250μm,220℃下水热4 h时,实验可以制得平均粒径约为80 nm、粒度分布均匀、结晶度高的短棒状HAP纳米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 水热晶化 羟基磷灰石 纳米粉体 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Al(OH)_3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馨桂 郭奋 +4 位作者 陈建峰 曾晓飞 王文一 陈国术 张云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0,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了EVA/Al(OH) 3 纳米复合材料。用TEM、SEM分析了Al(OH ) 3 粉体改性前后在EVA树脂中的分散性与相容性。研究了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阻燃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对Al(OH) 3 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采用钛酸...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了EVA/Al(OH) 3 纳米复合材料。用TEM、SEM分析了Al(OH ) 3 粉体改性前后在EVA树脂中的分散性与相容性。研究了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阻燃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对Al(OH) 3 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可有效改善其在树脂中的分散与结合情况 ,复合材料阻燃级别提高到UL94V 1级 ,拉伸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OH)3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表面改性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煌 王国全 +2 位作者 黄慧 曾晓飞 陈建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2,57,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PA6)/SiO2包覆纳米CaCO3、PA6纳/米SiO2、PA6纳/米CaCO3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纳米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与纯PA6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者相比较,PA6/SiO2包覆纳米CaCO3体...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PA6)/SiO2包覆纳米CaCO3、PA6纳/米SiO2、PA6纳/米CaCO3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纳米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与纯PA6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者相比较,PA6/SiO2包覆纳米CaCO3体系的力学综合性能最优,当SiO2包覆纳米CaCO3的添加量为0.5份时,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3%,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69%,拉伸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也有所提高。另外,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发现,无机纳米粒子对PA6的结晶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SiO2包覆纳米CaCO3 纳米SIO2 纳米CACO3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PP/弹性体/纳米CaCO_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慧 王国全 +2 位作者 黄源 曾晓飞 陈建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5-97,100,共4页
主要研究了加工工艺对PP/弹性体/纳米CaCO3三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经二阶共混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一阶共混。在二阶共混时,分别以PP和弹性体为载体,制备两种不同核-壳结构的CaCO3母粒。结果表明:相同纳米CaCO3质量含量... 主要研究了加工工艺对PP/弹性体/纳米CaCO3三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经二阶共混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一阶共混。在二阶共混时,分别以PP和弹性体为载体,制备两种不同核-壳结构的CaCO3母粒。结果表明:相同纳米CaCO3质量含量时,以PP为载体的母粒所制得的材料的冲击强度明显高于以弹性体为载体的母粒所制得的材料;以极性弹性体为母粒载体所制得的材料的冲击强度优于以非极性弹性体母粒载体所制得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工艺 核-壳结构 PP 纳米CACO3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填充的高介电常数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材料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岚 党智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8,共5页
介绍了碳纳米管电性能及其功能化改性、以及利用碳纳米管掺杂聚合物制备柔性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发现化学气相沉积法得到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化学处理前后形成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明显不同的分散特性和介电性能。相对... 介绍了碳纳米管电性能及其功能化改性、以及利用碳纳米管掺杂聚合物制备柔性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发现化学气相沉积法得到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化学处理前后形成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明显不同的分散特性和介电性能。相对于微米级球形导电颗粒填充的复合材料,一维尺度碳纳米管填充的复合材料具有明显低得多的渗流阈值,低渗流阈值可以明显保持聚合物基体优良的机械性能。期望在这一领域从工程电介质的角度做深入的研究工作,以发现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领域所表现出的新特性、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合物 介电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OH)_3/PP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文一 曾晓飞 +3 位作者 王国全 常志宏 陈建峰 邹海魁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双螺杆造粒,单螺杆挤出制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Al(OH)3/PP复合材料。通过T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Al(OH)3的分散状况。在纳米Al(OH)3/PP复合体系中,纳米Al(OH)3的加入,不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而且显著提... 采用双螺杆造粒,单螺杆挤出制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Al(OH)3/PP复合材料。通过T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Al(OH)3的分散状况。在纳米Al(OH)3/PP复合体系中,纳米Al(OH)3的加入,不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而且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纳米Al(OH)3的增韧机理在于纳米Al(OH)3作为应力集中点诱发大量银纹,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A1(OH)3 增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SMA/CG-ATH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文广 高岩磊 +1 位作者 郭奋 牟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CG-ATH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SMA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CG-ATH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SMA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但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提高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SMA的加入有助于强化纳米CG-ATH在HIPS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HIPS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苯乙烯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纳米CG-ATH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OE/纳米CaCO_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解磊 王国全 +3 位作者 黄源 曾晓飞 邹海魁 陈建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研究了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脆-韧转变规律及其与纳米CaCO3含量、分散相POE 粒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含4份CaCO3的PP/POE/纳米CaCO3复合体系,达到脆-韧转变所需的弹性体POE量最少。纳米CaCO3的添加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 研究了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脆-韧转变规律及其与纳米CaCO3含量、分散相POE 粒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含4份CaCO3的PP/POE/纳米CaCO3复合体系,达到脆-韧转变所需的弹性体POE量最少。纳米CaCO3的添加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在增韧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刚性。研究发现PP/POE/纳米 CaCO3三元体系的基体层厚度与脆-韧转变的关系符合逾渗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辛烯共聚物 纳米碳酸钙 脆-韧转变 逾渗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20
作者 崔文广 高岩磊 +2 位作者 郭奋 牟微 冯俊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25,29,共4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出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OMMT在高抗冲聚苯乙烯基体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有助于提高高抗冲...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出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OMMT在高抗冲聚苯乙烯基体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有助于提高高抗冲聚苯乙烯基体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熔融插层法可以使高抗冲聚苯乙烯的大分子链有效地插入到OMMT的片层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苯乙烯 有机改性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熔融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