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制备、表征及抗氧化性分析
1
作者 蔡国强 徐雯雯 +3 位作者 罗天骥 潘卫 张蕾 何一波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2,共7页
为扩大山茶油的商业应用范围,采用超声技术制备山茶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添加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纳米乳液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对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扫描... 为扩大山茶油的商业应用范围,采用超声技术制备山茶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添加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纳米乳液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对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接触角及粒径测定等对山茶油纳米乳液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包埋效果。此外,考察了山茶油纳米乳液的长期物理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山茶油纳米乳液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HP-β-CD添加量10%、超声功率500 W和超声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66.01 nm;山茶油纳米乳液外观透明泛蓝光,粒径小且分布均一,HP-β-CD/T80纳米晶的存在可能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FT-IR结果表明山茶油被成功包裹;山茶油纳米乳液具有较好的长期物理稳定性,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显著高于同质量分数的山茶油乙醇溶液。综上,山茶油纳米乳液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所得产品稳定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纳米乳液 超声技术 制备工艺 表征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在洗护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国强 王琳 +3 位作者 张艳 何美林 张蕾 何一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2-820,共9页
利用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与不同分子量的端环氧聚醚硅油进行端环氧基开环反应,合成出不同硅氧链长的二甲基十二烷基有机硅季铵盐。通过FT-IR确定了有机硅季铵盐产物的合成结构;考察了不同分子量有机硅季铵盐与市场样以及纯棉织物经样... 利用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与不同分子量的端环氧聚醚硅油进行端环氧基开环反应,合成出不同硅氧链长的二甲基十二烷基有机硅季铵盐。通过FT-IR确定了有机硅季铵盐产物的合成结构;考察了不同分子量有机硅季铵盐与市场样以及纯棉织物经样品处理后的抑菌效果;考察了不同分子量有机硅季铵盐及其在柔顺剂体系中对织物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考察了有机硅季铵盐在柔顺剂体系中的柔顺效果、在多元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抗再沉积性能。结果表明,研制的有机硅季铵盐具有优良的抑菌效果,在低质量分数(0.1%)下即可达到大于99.9%的抑菌率。同时有机硅季铵盐能吸附到织物表面,改变织物表面Zeta电位,仅1%有机硅季铵盐即可使织物表面Zeta电位从负电位提升至正电位,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市场样。所研制的有机硅季铵盐不仅能提升柔顺剂对织物的柔顺效果,还能在洗涤剂体系中提高织物对炭黑和黄泥土的抗再沉积作用。相比于聚酯纤维,有机硅季铵盐在纤维素纤维上具有更好的抗再沉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季铵盐 抑菌 柔顺 抗再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大孔树脂乙醇洗脱部位UPLC-Q-TOF-MS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3
作者 蔡国强 徐志杰 +3 位作者 乔晓红 罗天骥 张蕾 何一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13-321,共9页
目的:研究三叶青提取物与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制备三叶青提取物上大孔树脂柱,分别使用浓度为10%、30%、50%、70%、90%和100%的乙醇进行洗脱,得到6个不同洗脱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研究三叶青提取物与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制备三叶青提取物上大孔树脂柱,分别使用浓度为10%、30%、50%、70%、90%和100%的乙醇进行洗脱,得到6个不同洗脱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建立三叶青提取物及各洗脱部位的指纹图谱并筛选特征峰;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指标,考察三叶青提取物及各洗脱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再综合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OPLS)法分析研究特征峰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筛选其质量标志物并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三叶青提取物及各洗脱部位分别筛选出57、92个特征峰;综合Pearson相关系数与OPLS分析结果,其中14个离子峰对抗氧化活性贡献较大,分别为香兰素(P2)、儿茶素(P13、N19)、芦丁(P27、N54)、异槲皮苷(P28)、山奈酚-3-O-芸香糖苷(P33、N61)、原花青素B(N18)、原花青素C(N22)以及离子峰N23、N25、N26、N29。结论:建立了三叶青提取物及各洗脱部位的UPLC-Q-TOF-MS指纹图谱,揭示了三叶青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为三叶青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抗氧化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谱效关系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常用的抗菌整理剂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3
4
作者 陆嘉渔 蔡国强 +3 位作者 高宗春 宋江晓 张艳 戚栋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1-262,共12页
近年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甲流等多种传染病频发,抑制和切断病菌的传播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为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有利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提升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是切断或减缓病菌传播的重要手... 近年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甲流等多种传染病频发,抑制和切断病菌的传播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为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有利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提升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是切断或减缓病菌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抗菌纺织品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对纺织品进行抗菌整理是开发抗菌纺织品的常用方法,本文总结了纺织品抗菌整理常用的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及天然抗菌剂等三类抗菌剂的抗菌作用机理、优缺点以及应用,并对每种抗菌材料的抗菌效果进行了评价。也介绍了纺织品抗菌整理常用的原纤维法和后整理法等两种方法,并总结了纺织品抗菌评价的主要测试手段。最后,本文对纺织品上抗菌整理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抗菌整理剂 抗菌机理 抗菌整理 抗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水整理对棉织物洗涤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慧文 何美林 +2 位作者 吴金丹 葛华云 王际平 《现代纺织技术》 2020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研究拒水整理对棉织物洗涤效果的影响,以不同结构的氟碳拒水拒油整理剂和碳氢类拒水整理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织物表面能、织物表面Zeta电位、织物的沾污性能等因素对洗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拒水整理后织物表面能的变化与污渍的洗... 为研究拒水整理对棉织物洗涤效果的影响,以不同结构的氟碳拒水拒油整理剂和碳氢类拒水整理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织物表面能、织物表面Zeta电位、织物的沾污性能等因素对洗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拒水整理后织物表面能的变化与污渍的洗净力大小相关,水溶性污渍的洗净力随着织物表面能的降低而提高;油溶性污渍在未整理的纯棉织物上洗净力最高,而在较低表面能的拒水整理织物上的洗净力最低;随着拒水整理后织物与污渍Zeta电位和绝对值的减小,油溶性污渍的洗净力也有降低的趋势;拒水整理后织物沾污性能的变化也会影响织物的洗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水整理 洗净力 表面能 表面Zeta电位 沾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洁厕剂中10种有机酸和无机酸 被引量:7
6
作者 孙莲莲 刘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称取0.500 0g样品,用超纯水溶解并定容至200mL,超声混匀10min,依次用活化好的固相萃取柱净化和0.22μm的针头式微孔滤膜过滤,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滤液中的甲酸、乙酸、草酸、酒石酸、氨基磺酸、柠檬酸、盐酸、硫酸、硝酸和磷酸。以Dionex... 称取0.500 0g样品,用超纯水溶解并定容至200mL,超声混匀10min,依次用活化好的固相萃取柱净化和0.22μm的针头式微孔滤膜过滤,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滤液中的甲酸、乙酸、草酸、酒石酸、氨基磺酸、柠檬酸、盐酸、硫酸、硝酸和磷酸。以Dionex IonPac AS11-HC-4μm RFIC阴离子分析柱(4mm×250mm)和Dionex IonPac AG11-HC-4m RFIC阴离子保护柱(4 mm×50mm)为固定相,以不同浓度的KOH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10种阴离子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05~0.1m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8.0%~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有机酸 无机酸 洁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同时分析牙膏中三种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立威 李晓芳 +2 位作者 史华进 张蕾 蔡国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90-4192,共3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法同时检测牙膏中月桂醇硫酸酯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等3种表面活性剂的方法.牙膏样品经甲醇水溶液(1∶1)提取后,以乙腈−50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法同时检测牙膏中月桂醇硫酸酯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等3种表面活性剂的方法.牙膏样品经甲醇水溶液(1∶1)提取后,以乙腈−50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电雾式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在10—2000 m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均大于0.999.在3个添加水平下,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4.32%—105.1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1.40%,检出限(S/N=3)为1.98—3.75 mg·L^(−1).采用该方法对市售牙膏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产品背标,检出范围在未检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月桂醇硫酸酯钠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月桂酰肌氨酸钠 超高效液相色谱 电雾式检 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用化学品泡沫性能的多维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杰 祝愿 +1 位作者 徐项亮 鲍红洁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6-513,共8页
介绍了动态泡沫分析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原理,并开展了表面活性剂常用原料、洗衣液、洗发水和牙膏等常规日化产品的泡沫性能研究。在动态泡沫的测试中,基于不同样品设置了差异化的测试程序,监测了整个测试周期内泡沫高度、泡沫体积、每平... 介绍了动态泡沫分析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原理,并开展了表面活性剂常用原料、洗衣液、洗发水和牙膏等常规日化产品的泡沫性能研究。在动态泡沫的测试中,基于不同样品设置了差异化的测试程序,监测了整个测试周期内泡沫高度、泡沫体积、每平方毫米气泡个数、气泡平均面积、气泡平均半径等参数随时间的演化关系,计算出体积消泡率、气泡个数变化率等反映泡沫稳定性的相关参数。利用高度测试模块中泡沫体积、泡沫高度等参数的分析评价了各样品的发泡能力;通过结构测试模块中气泡个数、平均气泡面积、平均气泡半径等参数的分析评价了各样品的泡沫微观特性;同时结合高度测试和结构测试双模块中持久值、体积消泡率、气泡个数变化率、半衰期等多角度评价了各样品的泡沫稳定性。由此经双模块测试中各参数的协同分析实现了产品发泡快慢、泡沫多少、泡沫大小和稳定性等泡沫性能的多维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高度 泡沫结构 泡沫稳定性 消泡率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分析洗涤剂中9种螯合剂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芳 周伟 +3 位作者 杨立威 王梦瑶 张蕾 蔡国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测定洗涤剂样品中9种螯合剂含量的分析方法。洗涤剂样品经去离子水稀释,IC-RP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选择高容量的Dionex IonPac^(TM)AS11-HC型阴离子色谱柱进行分离,以自动淋洗液发生器电解产生的高纯KOH溶液为流动相...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测定洗涤剂样品中9种螯合剂含量的分析方法。洗涤剂样品经去离子水稀释,IC-RP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选择高容量的Dionex IonPac^(TM)AS11-HC型阴离子色谱柱进行分离,以自动淋洗液发生器电解产生的高纯KOH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流速1.0 mL/min,采用高压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葡萄糖酸钠、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次氮基三乙酸、羟基乙叉二膦酸、柠檬酸钠、焦磷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和三聚磷酸钠在1~200 mg/L范围内、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在50~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EDTA-2Na的检出限(S/N=3)为12.5 mg/L,定量下限(S/N=10)为40 mg/L;其余8种螯合剂的检出限为0.02~0.07 mg/L,定量下限为0.06~0.25 mg/L。9种螯合剂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2.7%~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9%,均满足检测要求。该方法无需衍生化处理,前处理简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洗涤剂样品中9种螯合剂的定量分析,为洗涤用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螯合剂 洗涤剂 同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酚纳米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国强 徐雯雯 +3 位作者 权琰 潘卫 张蕾 何一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5-1411,共7页
为提高α-生育酚(α-Toc)的稳定性和活性,利用超分子包合机理制备纳米乳液,得到了一种稳定性好、透皮效果佳、抗氧化性能优异的α-Toc纳米传递载体。考察了聚山梨醇酯(Tween)的种类、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添加量和α-Toc溶液的... 为提高α-生育酚(α-Toc)的稳定性和活性,利用超分子包合机理制备纳米乳液,得到了一种稳定性好、透皮效果佳、抗氧化性能优异的α-Toc纳米传递载体。考察了聚山梨醇酯(Tween)的种类、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添加量和α-Toc溶液的添加量对纳米乳液粒径的影响,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Franz扩散池研究了α-Toc纳米乳液的包埋情况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α-Toc超分子纳米乳液的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在0℃和室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纳米乳液可以显著增强α-Toc的热稳定性,比未经过包裹的α-Toc具有更优异的抗氧化能力,纳米乳液在化妆品配方中可有效促进α-Toc的透皮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生育酚 纳米乳液 超分子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