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运星 陶浩 马强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提高整车经济性和降低排放,设计适合于城市工况的P-HEV客车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首先进行P-HEV客车动力系统关键部件设计,并在AVL Cruise软件中构建P-HEV客车的整车模型。通过分析车辆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能量流动,设计基于规则的逻... 为了提高整车经济性和降低排放,设计适合于城市工况的P-HEV客车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首先进行P-HEV客车动力系统关键部件设计,并在AVL Cruise软件中构建P-HEV客车的整车模型。通过分析车辆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能量流动,设计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值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P-HEV客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最后通过Cruise与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检验控制策略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与HEV相比,在满足动力性要求的基础上,能量消耗减少了38.45%,尾气中HC,CO和NOX的排放分别减少了33.39%,41.48%和3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 动力系统 控制策 Cruise仿真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的汽车油门踏板装置设计及动力性能分析
2
作者 张海军 简哲楠 王鑫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88,共8页
针对驾驶员误踩油门引起的交通安全及相关汽车主动安全等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为基础的油门防误踩装置。考虑在驾驶员误踩情况下,该阻尼器能够及时反应并阻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人机工程... 针对驾驶员误踩油门引起的交通安全及相关汽车主动安全等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为基础的油门防误踩装置。考虑在驾驶员误踩情况下,该阻尼器能够及时反应并阻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防误踩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结构设计,并建立其工作状态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磁流变阻尼器需提供的阻尼力及变化范围。通过分析力学模型得到电流可调范围,对阻尼器内部进行电磁场仿真验证。采用多物理场仿真模拟现实状况下装置的综合性能,分析磁流变阻尼器在实际使用中的综合动力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阻尼器符合设计需求,满足误踩时需提供阻尼力400 N的要求,实现动态阻尼可调,可以解决交通运输车辆驾驶员由于慌张等紧急情况导致的油门误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磁流变阻尼 结构设计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电动汽车复合储能系统的升压型直流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聂金泉 吴华伟 +2 位作者 邝勇 童晓辉 任晔路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79-385,共7页
升压型直流变换器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存在收敛速度较慢、抖振剧烈等导致的动态响应品质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幂次滑模趋近滞环控制策略,在电流跟踪误差估计值的基础上定义滑模面以实现电流跟踪控制,依据系统的未知扰动和负载变化... 升压型直流变换器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存在收敛速度较慢、抖振剧烈等导致的动态响应品质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幂次滑模趋近滞环控制策略,在电流跟踪误差估计值的基础上定义滑模面以实现电流跟踪控制,依据系统的未知扰动和负载变化建立自适应状态观测器,结合李雅普诺夫函数设计自适应律,并计算自适应占空比。提出一种双幂次趋近律,根据系统不同趋近过程的特点制定参数选择标准,对系统的动态响应品质进行目的性调节,并设计滑模滞环控制器以削弱由符号函数项所引起的抖振。对以上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显示可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电流控制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型直流变换器 双幂次趋近律 滑模控制 自适应观测器 滞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参数的小型反铲挖掘装置优化设计
4
作者 刘贵 吴华伟 +2 位作者 袁俊瑞 王华忠 王华良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4-155,共12页
针对矿洞作业空间狭小、作业设备质量大及运输困难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反铲挖掘装置,并提出基于动力学参数的结构轻量优化方法。将挖掘装置简化为3个RPR支链串联的3自由度四连杆式结构,通过D-H坐标系法,完成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分析。... 针对矿洞作业空间狭小、作业设备质量大及运输困难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反铲挖掘装置,并提出基于动力学参数的结构轻量优化方法。将挖掘装置简化为3个RPR支链串联的3自由度四连杆式结构,通过D-H坐标系法,完成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分析。借助ADAMS完成虚拟样机的挖掘工况动力学仿真,得到其挖掘范围图和收臂情况,以及机械臂的受力信息,对其工作性能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拓扑优化后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符合挖掘装置工作要求。优化后主动臂结构质量减小61.18 kg,减小了24.47%;斗杆臂结构质量减小28.33 kg,减小了19.93%。优化后虽变形量存在微小增大,但各部的结构安全系数、疲劳寿命均有所提高,实现了反铲挖掘装置的轻量化设计,为该型反铲挖掘装置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铲挖掘装置 机械臂 运动学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激励下电动汽车轮毂电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海军 万少华 +1 位作者 张明杰 郭季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受电磁力与路面随机激励双重作用,其振动具有耦合特性。文中将含有径向电磁力的轮毂电机作为自振系统考虑,建立电动汽车的1/4振动模型。结合电机工作特性并考虑随机路面激励,采用PSD分析方法对不同运行工况下悬架...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受电磁力与路面随机激励双重作用,其振动具有耦合特性。文中将含有径向电磁力的轮毂电机作为自振系统考虑,建立电动汽车的1/4振动模型。结合电机工作特性并考虑随机路面激励,采用PSD分析方法对不同运行工况下悬架弹簧动挠度、簧载质量加速度等动态响应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内外激励叠加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态响应也将成倍增加,且在1和8 Hz附近最容易出现共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激励 轮毂电机 耦合振动 径向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耦合振动抑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海军 万少华 张明杰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4,共7页
针对路面随机激励和轮毂电机不平衡电磁激励引起的电磁耦合振动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的振动抑制方法。建立车辆1/4振动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自抗扰的控制器,将路面随机激励和电机自身产生的电磁激励... 针对路面随机激励和轮毂电机不平衡电磁激励引起的电磁耦合振动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的振动抑制方法。建立车辆1/4振动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自抗扰的控制器,将路面随机激励和电机自身产生的电磁激励视为总扰动进行统一观测补偿控制,并通过MATLAB/Simulink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对由路面不平度和偏心电磁力引起的电磁耦合振动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随机激励 耦合振动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文化基因算法求解带容量约束的电动车辆路径问题
7
作者 骆维 陈仕军 吴华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6,共10页
针对带容量约束的电动车辆路径问题(CEVRP),以最小化总行驶里程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混合文化基因求解算法。将原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即带容量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和固定路径下的车辆充电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双层解码,上层解码采用分... 针对带容量约束的电动车辆路径问题(CEVRP),以最小化总行驶里程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混合文化基因求解算法。将原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即带容量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和固定路径下的车辆充电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双层解码,上层解码采用分割算法获得满足容量约束的路径,下层采用移除启发式算法获得可行的充电路径。首先,利用k最近邻算法获得多样性的编码个体,再采用双层解码获得优良初始种群;然后,对种群执行变邻域搜索改进个体的解质量;接着,使用精英保留策略对精英个体继续采用三种局部强化策略,对带容量约束的车辆路径进行局部搜索,对车辆路径中的充电站和客户点进行优化调整;最后,采用两种选择操作并使用顺序交叉在不同解之间共享信息。实验部分采用国际竞赛中的CEVRP测试数据集,将所提算法与对比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中小规模实例上优于对比算法,在大规模实例上也能得到满意解,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辆路径问题 混合文化基因算法 k最近邻 变邻域搜索 局部搜索 精英保留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自动驾驶测试的车辆危险切入策略研究
8
作者 周扬 陈运星 吴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提高车辆切入测试场景中交通车的交互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车辆危险切入策略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可扩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培训学校(SMARTS)仿真平台构建仿真环境;然后,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D3)训练智能... 为提高车辆切入测试场景中交通车的交互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车辆危险切入策略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可扩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培训学校(SMARTS)仿真平台构建仿真环境;然后,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D3)训练智能体危险切入随机选定的目标车辆,将该算法与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PO)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进行对比,在7种不同车辆密度的场景中测试训练后的模型;最后,构建多智能体测试环境,将所训练模型用于智能驾驶策略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在训练中的危险切入成功率达80.35%,优于2种对比方法;在模型测试中,除2700辆/h测试场景外,该模型在另外3个未在训练中使用的测试场景均达到80%以上的危险切入成功率,显示出良好的泛化能力。同时,切入时刻与目标车的碰撞时间值显示95%集中在0~6 s,取值在(0,2]、(2,4]和(4,6]s的占比分别为60%、30%和5%,可覆盖具有不同碰撞风险的测试工况。在智能驾驶策略验证中,采用所训练模型控制的交通车能主动切入至待测车辆前方,使待测车辆面临追尾风险,有助于发现智能驾驶策略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车辆危险切入 虚拟测试 危险场景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湿式冷却系统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9
作者 黎家玮 刘祯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27,共11页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的冷却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湿式冷却系统,该湿冷系统分为两个冷却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喷雾蒸发对空气预冷,第二阶段通过喷雾使电池表面形成液膜,空气流动使液膜蒸发进而对电池冷却。为了研究...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的冷却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湿式冷却系统,该湿冷系统分为两个冷却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喷雾蒸发对空气预冷,第二阶段通过喷雾使电池表面形成液膜,空气流动使液膜蒸发进而对电池冷却。为了研究各因素对喷雾蒸发及液膜蒸发的影响规律,通过Fluent软件对湿冷系统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分别探究了喷雾质量流量、风速、空气湿度、液滴粒径、气压对两个阶段冷却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喷雾质量流量、风速对两个阶段的影响规律不同,而空气湿度、液滴粒径、气压对两个阶段的影响规律相同;喷雾质量流量越大、风速越小对第一阶段空气预冷更有利,湿度越低、粒径越小、气压越低对两个阶段都有利;同时喷嘴的位置对喷雾蒸发有影响,适当地增加喷嘴与电池的距离更有利于喷雾对空气的预冷。为了使两个阶段都具备更优的冷却条件,最后对喷雾质量流量、风速进行分阶段改进,改进后以更小的风速及更少的喷雾质量流量提高了第一阶段对空气的预冷能力,在第二阶段为电池提供更大的风速及更均匀的液膜,使电池的平均温度降低了1.9℃、最大温差降低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湿式冷却系统 喷雾冷却影响因素 分阶段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轮汽车横向稳定性协同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光德 王硕 马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166,171,共5页
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出现抖振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动轮汽车横向稳定性协同控制方法。首先构造关于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宏变量;然后根据系统重要的性能指标设计相应的流形,同时计算使系统从任意初始状态衰减至流形时所需的横摆力矩,并通... 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出现抖振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动轮汽车横向稳定性协同控制方法。首先构造关于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宏变量;然后根据系统重要的性能指标设计相应的流形,同时计算使系统从任意初始状态衰减至流形时所需的横摆力矩,并通过Lyapunov定理证明了稳定性;最后按四轮附着率相等的原则分配了附加横摆力矩。搭建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在双移线和方向盘角正弦这两种典型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系统的无抖振协同控制,与传统滑模控制相比提高了车辆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汽车 协同控制 横向稳定性 流形 仿真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VISOR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对标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宇鹏 梁伟智 +3 位作者 王诺 黄汝臣 徐明 秦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89,共7页
将动力性与经济性理论分析结果与ADVISOR仿真结果进行对标,深入研究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发动机和电机模型,并基于汽车理论,利用MATLAB分析其动力性与经济性。然后,通过ADVISOR对同一车型进行动力性与经济性仿真。最后,... 将动力性与经济性理论分析结果与ADVISOR仿真结果进行对标,深入研究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发动机和电机模型,并基于汽车理论,利用MATLAB分析其动力性与经济性。然后,通过ADVISOR对同一车型进行动力性与经济性仿真。最后,将理论分析结果与软件仿真结果进行对标,找出差异原因,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再次进行对标。对标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ADVISOR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即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此次对标,可以深刻理解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算法,为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开发奠定基础。同时,文中的对标方法对其他混合动力汽车对标分析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ADVISOR 动力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防撞梁的耐撞性与轻量化优化设计 被引量:17
12
作者 邓利军 王书贤 杨芳庆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69,共6页
为改善汽车的耐撞性、提升汽车的轻量化程度,从结构改进的角度对汽车前防撞梁进行优化设计。建立汽车前防撞梁正面100%碰撞模型,以前防撞梁横梁和吸能盒厚度为设计变量,以碰撞力峰值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以前防撞梁总成吸能量最大化、质量... 为改善汽车的耐撞性、提升汽车的轻量化程度,从结构改进的角度对汽车前防撞梁进行优化设计。建立汽车前防撞梁正面100%碰撞模型,以前防撞梁横梁和吸能盒厚度为设计变量,以碰撞力峰值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以前防撞梁总成吸能量最大化、质量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哈默斯利法进行试验设计,通过拟合得到近似模型。近似模型与仿真值误差不高于5%。采用全局响应面法对多目标问题进行优化,得到Pareto最优解集。结果表明,优化后前防撞梁吸能量提高了15.8%,质量降低了6%,碰撞力峰值降低了20.3%,比吸能提高了23.1%。优化设计显著改善了汽车的耐撞性并提升了汽车的轻量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防撞梁 耐撞性 轻量化 全局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AE赛车转向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学前 丁华锋 +2 位作者 景文倩 黄成 朱令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44,共7页
转向系统是FSAE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赛车的操纵稳定性。以提高转向响应的速度为目标,分析了转向系统的转向力,确定了转向系统结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利用Adams软件优化设计了转向断开点的坐标,结合转向力和转向断... 转向系统是FSAE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赛车的操纵稳定性。以提高转向响应的速度为目标,分析了转向系统的转向力,确定了转向系统结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利用Adams软件优化设计了转向断开点的坐标,结合转向力和转向断开点的坐标,利用Matlab软件对理想阿克曼转角关系进行分析矫正,完成对转向梯形结构参数的分析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转向断开点的最佳空间坐标,不仅可以减少轮胎上下跳动对转向系统的冲击,而且可以减少前束角大小和轮胎磨损,保证了转向系统良好的操作性能和高速过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E赛车 转向梯形 转向断开点 转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AE赛车双横臂悬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飞 吴华伟 姜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1,共5页
根据FSAE大赛规则,采用设定基准目标的方法确定整车的轴距、前后轮距、质心位置等重要参数,完成双横臂悬架主要参数、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利用CATIA对悬架各部分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运用ANSYA对前悬立柱、摇臂进行强度校核。分析... 根据FSAE大赛规则,采用设定基准目标的方法确定整车的轴距、前后轮距、质心位置等重要参数,完成双横臂悬架主要参数、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利用CATIA对悬架各部分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运用ANSYA对前悬立柱、摇臂进行强度校核。分析结果显示:设计的零件满足材料的强度要求。装配完成后的赛车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双横臂悬架系统具有较好的平顺性,设计方法合理,可为车辆悬架系统的理论计算和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E赛车 双横臂悬架 设计计算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充电曲线特征的退役动力电池快速分选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金泉 高洋洋 +1 位作者 黄燕琴 李银银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
准确快速分选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充放电试验获取退役动力电池充电曲线和容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与容量相关性最优的电压区间,基于电池老化机理提取最优电压区间对应的充电容量ΔQ、充电时长T、主峰中心电... 准确快速分选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充放电试验获取退役动力电池充电曲线和容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与容量相关性最优的电压区间,基于电池老化机理提取最优电压区间对应的充电容量ΔQ、充电时长T、主峰中心电压V 1、充电容量与区间电压比值K作为表征电池不一致性的特征参数。运用局部异常因子算法筛选异常老化电池,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完成退役电池分选,提出静态与动态双维度指标体系评价分选一致性,采用2组退役电池充放电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选后电池的静态一致性和动态一致性最大分别提升55%、82%,且单个电池测试时间平均缩短至30 min。与K-means聚类算法相比,融合局部异常因子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LOF)后,静态一致性和动态一致性最大分别提升50%、33%;与容量增量方法和静态参数方法相比,该方法的静态一致性最大分别提升28%、5%,动态一致性最大分别提升76%、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动力电池 一致性 快速分选 K-MEANS L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方法研究
16
作者 陈运星 崔军华 +2 位作者 吴钊 吴华伟 袁星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2,共9页
为提高驾驶人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及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模型。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特征模块的优势,对比不同层数的网络模型结果,选取合适的网络模型作为基础网络;为剔除无用信息对驾... 为提高驾驶人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及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模型。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特征模块的优势,对比不同层数的网络模型结果,选取合适的网络模型作为基础网络;为剔除无用信息对驾驶行为的干扰,引入SE Block注意力机制并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预测;通过与其他模型的对比试验、消融试验和特征可视化试验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其他检测模型相比,所提出模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9.89%,其展现出更优的性能;采用Grad-CAM可视化方法解释模型的关注区域,所提出模型更精准地关注对驾驶行为判定的关键特征,进一步增强了本模型的可解释性,提高了人们对驾驶行为检测模型的信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驾驶人行为检测 深度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噪声下基于鲁棒增强TimesNet的换流阀声纹异常检测
17
作者 唐明珠 俞昱 +5 位作者 左佳文 吴华伟 尹琛 魏颖 潘舒妍 熊富强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3,50,共11页
在电力系统中,实时监测换流阀的健康状态对于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与传统的振动信号分析、温度监测等检测手段相比,声纹检测具有无接触、低成本等优势,然而在复杂多变的换流阀非本体背景噪声环境下,声纹异常检测模型... 在电力系统中,实时监测换流阀的健康状态对于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与传统的振动信号分析、温度监测等检测手段相比,声纹检测具有无接触、低成本等优势,然而在复杂多变的换流阀非本体背景噪声环境下,声纹异常检测模型的性能往往达不到工业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增强TimesNet(RE-TimesNet)的换流阀声纹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声纹数据的声学特征及其特征差分。然后,将特征集进行时频域掩码,进一步增强了特征集的鲁棒性。最后,采用基于Huber损失函数结合L2正则项和分组卷积的改进TimesNet异常检测模型识别异常模式。实验结果表明,RE-TimesNet在提高换流阀声纹异常检测的准确性、鲁棒性和运行速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缓解过拟合且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该方法为噪声环境下的换流阀声纹异常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阀 声纹 异常检测 特征工程 鲁棒性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FRLS-IMMUKF的商用车磷酸铁锂电池SOC估算
18
作者 吴华伟 何成泽 +3 位作者 洪强 周小高 李明金 顾亚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96-4008,共13页
荷电状态(SOC)作为电动汽车剩余容量的表征参数,它的准确预估可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性。针对复杂环境下电池SOC难以精确估算的问题,本工作基于动力电池特性构建了等效电路模型,并对电池模型状态方程进行了离散化的推演,在获得离散... 荷电状态(SOC)作为电动汽车剩余容量的表征参数,它的准确预估可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性。针对复杂环境下电池SOC难以精确估算的问题,本工作基于动力电池特性构建了等效电路模型,并对电池模型状态方程进行了离散化的推演,在获得离散化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将金豺优化算法与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FFRLS)相结合提出了改进遗忘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电池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同时,联合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IMMUKF)算法对电池SOC进行估算,并在对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动态应力(DST)和联邦城市驾驶工况(FUDS)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IFFRLS-IMMUKF的锂电池SOC估算方法,其平均绝对值误差在0.8%之内,对磷酸铁锂电池有较高的SOC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豺优化算法 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 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C三维气凝胶自支撑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
19
作者 姚熙晨 王书贤 +2 位作者 汪云 王诚 张创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7-1396,共10页
以过硫酸铵引发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形成的三维多孔气凝胶为载体,以二茂铁为金属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出系列不同铁负载量的Fe/N/C催化剂。结果表明,基于气凝胶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展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反应(ORR)... 以过硫酸铵引发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形成的三维多孔气凝胶为载体,以二茂铁为金属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出系列不同铁负载量的Fe/N/C催化剂。结果表明,基于气凝胶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展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及稳定性。当二茂铁载量为12 mg时制得的催化剂性能最佳,其半波电位达0.691 V(vs RHE),平均电子转移数为3.97,表明反应过程接近理想的四电子路径。另外,该催化剂经10000圈循环伏安测试后,半波电位仅衰减11 mV,展现出较好的电化学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催化剂 Fe/N/C催化剂 气凝胶 氧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萤火虫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SOC估算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华伟 张远进 叶从进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75-579,共5页
针对BP神经网络算法对电动汽车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算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萤火虫(fireflyalgorithm,FA)神经网络的SOC估算方法。以磷酸铁锂电池为测试对象,在ARBIN公司生产的EVTS电动车动力电池测试系统装置上进行测试... 针对BP神经网络算法对电动汽车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算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萤火虫(fireflyalgorithm,FA)神经网络的SOC估算方法。以磷酸铁锂电池为测试对象,在ARBIN公司生产的EVTS电动车动力电池测试系统装置上进行测试,收集锂电池的各项性能参数。采用端电压和放电电流作为输入参数,SOC作为输出参数,建立FA-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估算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任一状态下的SOC。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BP神经网络估算方法相比,基于FA-BP神经网络的锂电池SOC估算方法准确度高,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萤火虫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