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进-模仿-改进-创新”模型与韩国企业技术学习的演进过程 被引量:30
1
作者 陆园园 谭劲松 薛红志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6年第5期74-82,共9页
韩国企业通过技术的引进-模仿-改进-创新,实现了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对我国现实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以技术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考察了韩国企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了韩国半导体行业、汽车行业和电子... 韩国企业通过技术的引进-模仿-改进-创新,实现了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对我国现实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以技术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考察了韩国企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了韩国半导体行业、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技术学习路径,构建了基于技术学习的知识创新过程模型,最后提出了值得中国企业研究和借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模仿-改进-创新 技术学习 知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中的战略管理视角理论综述 被引量:23
2
作者 眭文娟 谭劲松 张慧玉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5-355,共11页
基于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CSR)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内在动机,将企业的CSR行为划分为强制性、回应性、战略性和利他性4种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比较总结,认为CSR行为在本质上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决策,受到... 基于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CSR)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内在动机,将企业的CSR行为划分为强制性、回应性、战略性和利他性4种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比较总结,认为CSR行为在本质上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决策,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并与之协同演进。由此,首次将战略管理中的协同演进观引入CSR研究,建立起CSR行为战略与组织绩效相互作用的协同演进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协同演进 CSR行为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 被引量:120
3
作者 邵云飞 谭劲松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1,共11页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研究内容,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界定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在分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研究内容,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界定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在分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及形成机理模型,并寻找具体的指标反映其相应的系统结构要素,通过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界定的结构要素和机理模型可以解释目前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形成机理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自组织的复杂网络仿真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谭劲松 何铮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共14页
集群演进过程是一个很难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动态数据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集群演进的定量研究.基于传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尝试从复杂理论角度研究集群演进过程.首先认为集群演进实质上是自组织过程,然后再通... 集群演进过程是一个很难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动态数据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集群演进的定量研究.基于传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尝试从复杂理论角度研究集群演进过程.首先认为集群演进实质上是自组织过程,然后再通过复杂网络聚类系数、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网络的时效和质量等指标,采用仿真模拟方法对集群自组织过程进行了量化研究.主要结论有:(1)在集群自组织过程中,企业会首先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广泛地与群内其他企业接触,通过不断学习过程,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交流圈层;(2)给定企业不同的能力,每个企业所享受到的集群优势是有差异性的,而同一集群内部企业在自组织过程中会逐步产生趋同性;(3)集群自组织过程是企业总体从无序逐步到有序的自发过程,企业与环境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都会呈现出相互适应而逐步稳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演进 自组织 复杂网络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导设计形成机理及其战略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谭劲松 薛红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53,共13页
以往研究强调了外部环境和随机事件在主导设计形成过程中的角色,然而这只是对主导设计形成的部分解释。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拓展,将主导设计的形成归因于企业可控的战略因素,认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其实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最后,本文以中... 以往研究强调了外部环境和随机事件在主导设计形成过程中的角色,然而这只是对主导设计形成的部分解释。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拓展,将主导设计的形成归因于企业可控的战略因素,认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其实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最后,本文以中国的TD-SCDMA技术如何发展成为主导设计为例进行了分析,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设计 产业标准 技术竞争 战略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动荡期的技术消亡及其战略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薛红志 谭劲松 何铮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37,共9页
在技术演化进程中的技术动荡期,多种不连续性技术同时涌现,但最终只有一种新技术能够成为主导范式,其他技术则自然消亡.以前的研究强调了外部环境和随机事件在技术消亡过程中的角色,如网格外部性、顾客选择、专利施加的障碍和政府管制,... 在技术演化进程中的技术动荡期,多种不连续性技术同时涌现,但最终只有一种新技术能够成为主导范式,其他技术则自然消亡.以前的研究强调了外部环境和随机事件在技术消亡过程中的角色,如网格外部性、顾客选择、专利施加的障碍和政府管制,等等.然而,这只是对技术消亡的部分解释.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拓展,将技术消亡归因于企业可控的战略因素,认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企业可以对技术选择过程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动荡期 技术消亡 主导范式 技术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管理研究及其理论和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41
7
作者 谭劲松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继续作者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学术讨论,从管理学的研究动机,研究对象,以及理论和方法选择方面,讨论作者个人的一些初步想法.其基本观点主要有:1)学术研究的终极动力应该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2)这种追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继续作者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学术讨论,从管理学的研究动机,研究对象,以及理论和方法选择方面,讨论作者个人的一些初步想法.其基本观点主要有:1)学术研究的终极动力应该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2)这种追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勇于创新,勇于挑战现有的范式;3)这种创新必须基于严格的训练和严密的设计;4)这种严密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研究对象与理论和方法的匹配;5)中国管理学研究应该鼓励多种理论,多种学说,多种方法共同发展,取长补短,在借鉴国外主流管理学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管理学者的特长,解释和预测中国遇到的管理问题和现象,为整个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学理论 学术范式 研究动机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技术策略研究--基于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的演化博弈与仿真 被引量:26
8
作者 谭劲松 赵晓阳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8,共16页
创新生态系统内主体基于知识的博弈不仅关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文章从群体演化博弈视角,研究了差异性环境下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创新保护策略及跟随策略选择问题.先后构建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和多智能体仿真模型,... 创新生态系统内主体基于知识的博弈不仅关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文章从群体演化博弈视角,研究了差异性环境下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创新保护策略及跟随策略选择问题.先后构建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和多智能体仿真模型,分析了制度、生态、技术等因素对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均衡稳定性及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运营及维权成本、救济力度、政府补贴、技术替代与模仿相对难度是影响系统演化均衡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形成的不同情境,系统涌现四种均衡状态:(专利,模仿)、(专利,替代)、(技术秘密,模仿)、主体策略规律性持续波动;仿真模型呈现随机波动,在趋势上符合演化稳定分析结果;合作网络密集度高、学习搜索范围广时,由于主体交互性增强,决策不确定性下降、有效性提高,各群体长期演化趋向于平均收益期望大的策略.信息模糊度高时,决策不确定性及系统波动幅度增加,群体间策略交互制约作用减弱,系统长期演化偏离演化稳定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保护策略 跟随策略 演化博弈 多智能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创新网络动态演进机制模拟与实例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谭劲松 张红娟 林润辉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共14页
产业创新网络是由产业内以创新为目的、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企业间关系耦合而成的网络.产业创新网络的演进机制是其研究的关键内容,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定量研究成果较少.文章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将产业创新网络描述为... 产业创新网络是由产业内以创新为目的、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企业间关系耦合而成的网络.产业创新网络的演进机制是其研究的关键内容,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定量研究成果较少.文章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将产业创新网络描述为企业间以创新为目的的关系网络;企业节点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产业创新网络结构,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产业网络创新的基础,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以及企业的行为决策影响产业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基于此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仿真模型来分析产业创新网络的演进机制;中国基于TD-SCDMA标准的3G产业网络演进过程实例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够有效反映产业创新网络演进的特点,仿真模拟是分析产业创新网络演进机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网络 网络演进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初乳的营养成分浅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陆范璟 江龙 陆东林 《中国乳业》 2020年第5期81-83,共3页
介绍了不同泌乳时间驼初乳的基本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以及主要生物活性蛋白的动态变化;强调驼初乳应首先保证新生驼羔饮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还对新疆市售"驼初乳粉"真伪... 介绍了不同泌乳时间驼初乳的基本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以及主要生物活性蛋白的动态变化;强调驼初乳应首先保证新生驼羔饮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还对新疆市售"驼初乳粉"真伪进行剖析,并提出规范驼乳制品市场、加强驼初乳基础研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初乳 营养成分 活性蛋白 动态变化 驼乳制品 市场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泌乳时间驼初乳的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评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惠 陆范璟 +1 位作者 李景芳 陆东林 《新疆畜牧业》 2020年第3期28-31,共4页
本文介绍了母驼分娩后不同时间驼初乳和常乳中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对照FAO(2011)3类人群的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并对驼初乳和常乳进行氨基酸评分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驼初乳和常乳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均达40%以上,必需氨基酸占... 本文介绍了母驼分娩后不同时间驼初乳和常乳中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对照FAO(2011)3类人群的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并对驼初乳和常乳进行氨基酸评分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驼初乳和常乳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均达40%以上,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比例达70%以上,符合FAO理想蛋白质标准。对于0~0.5岁婴儿,驼初乳和常乳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色氨酸,2h、1~7d驼初乳和常乳的氨基酸酸评分分别为65、59和53分;对于0.5~3岁幼儿和3岁以上人群,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或蛋氨酸+半胱氨酸,除2h驼初乳氨基酸评分为93分外,其他均在100分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初乳 氨基酸含量 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间的“康吧”经济交往模式:理论与实证分析
12
作者 谭劲松 王晓文 木志荣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8年第5期93-101,共9页
"康吧"交往是纳西族与傈僳族、藏族之间一种独特而历史悠久的物质交换模式,它不符合理性选择的逻辑却能世代延续至今,同时,不同民族间的"康吧"交往又存在差异。本文借鉴西方主流理论对这种古老的交往模式进行分析,... "康吧"交往是纳西族与傈僳族、藏族之间一种独特而历史悠久的物质交换模式,它不符合理性选择的逻辑却能世代延续至今,同时,不同民族间的"康吧"交往又存在差异。本文借鉴西方主流理论对这种古老的交往模式进行分析,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多重理论角度出发,采用访谈、观察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依赖性、信任和互惠原则对"康吧"交往的延续至关重要;(2)货币市场和投机行为的出现导致"康吧"交往走向衰落,但情感互惠和资源互补使之至今存在;(3)自然资源条件、资源互补程度、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对交往模式的差异都有重要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吧交往 交易成本 信任 互惠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