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政策英文著作的里程碑:英国视角
1
作者 John Hudson 陈永杰 《公共行政评论》 2008年第3期182-189,共8页
1. Chan, C. K., Ngok, K. L. & Phillips, D. (2008). Social Policy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Weft-being. Bristol : The Policy Press. 248pp.陈泽群、岳经纶、菲利浦斯(2008).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和福祉.布里斯托:政策出版社.... 1. Chan, C. K., Ngok, K. L. & Phillips, D. (2008). Social Policy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Weft-being. Bristol : The Policy Press. 248pp.陈泽群、岳经纶、菲利浦斯(2008).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和福祉.布里斯托:政策出版社.共248页.2. Walker, A & Wong, C. K. Eds. (2005).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s in Transition:From Confucianism to Globalisation.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248pp.沃克尔、王卓祺主编(2005).转型中的东亚福利制度:从儒家思想到全球化.布里斯托:政策出版社.共248页.崛起中的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今年以来英国媒体对中国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英国的报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策 里程碑 社会福利制度 中国问题 理论框架 英国 当代中国 全球化 著作 读者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下空间居民的社会阶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君甫 戚丹 柴红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北京的地下空间住进了许多居民,那么地下室到底居住着什么人?他们属于哪个阶层?调查发现,地下室居民阶层构成比较复杂。他们包括六个社会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 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北京的地下空间住进了许多居民,那么地下室到底居住着什么人?他们属于哪个阶层?调查发现,地下室居民阶层构成比较复杂。他们包括六个社会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尽管地下室住户包含六个社会阶层,但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差距不是很大,基本都属于社会的中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但真正属于底层的并不多。数量可观的中下社会阶层住进地下室,说明城市的住房建设和住房政策乃至社会治理都还需要反思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非正规住房 社会阶层 非正式移民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干部交流规范化建设路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学民 靳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9-71,共3页
推进基层干部规范化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干部队伍效能,激发干部活力,助推反腐倡廉。目前基层干部交流尚存在观念狭隘、渠道不畅、平台隐蔽以及流动运转机制不完善等障碍。为此,要更新交流观念、完善交流制度、公开交流信息、注重后续管理... 推进基层干部规范化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干部队伍效能,激发干部活力,助推反腐倡廉。目前基层干部交流尚存在观念狭隘、渠道不畅、平台隐蔽以及流动运转机制不完善等障碍。为此,要更新交流观念、完善交流制度、公开交流信息、注重后续管理、创新考评规则,从而实现基层干部交流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交流 库克曲线 交流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协调效率与公平的挑战——政府议程的英国经验
4
作者 John Hudson 郑静东 《公共行政评论》 2008年第6期98-117,199-200,共22页
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科网热潮"以来,世界各地的政府均推出了规模庞大的计划来运用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s)提供公共服务。很多这些信息时代议程将焦点集中于电子服务在推进公共服... 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科网热潮"以来,世界各地的政府均推出了规模庞大的计划来运用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s)提供公共服务。很多这些信息时代议程将焦点集中于电子服务在推进公共服务效率方面的潜力。然而,即便电子政务服务的大规模展开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一些社会政策论者却提出,公共服务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政府机构不应简单模仿电子商务的模式。特别是,有学者出于对公平问题的高度关注,指出政府必须在公共部门电子服务传递的转变过程中负起责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获取网络技术的条件因人而异(所谓的"数码鸿沟"),则意味着那些极可能需要获得重要公共服务的人常常是那些最不能获取最新技术的人。论文着眼英国的经验——其政府致力于确保向信息时代的转变将是"一个增进社交的契机"——探讨政策制定者在信息时代政府计划中试图协调效率和公平议程时面临的挑战,并突出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及其体现出来的对政策制定者的深层次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数码鸿沟 公平 e-平等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