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纤维增强立构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玉增 杨革生 +4 位作者 明瑞豪 李巧 于敏敏 张慧慧 邵惠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114,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及注塑成型法制得立构聚乳酸(sc-PLA)及亚麻纤维/立构聚乳酸(Flax/sc-PLA)复合材料,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维卡软化温度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亚麻纤维增强及偶联剂六亚甲基二... 采用熔融共混及注塑成型法制得立构聚乳酸(sc-PLA)及亚麻纤维/立构聚乳酸(Flax/sc-PLA)复合材料,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维卡软化温度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亚麻纤维增强及偶联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界面改性对Flax/sc-PLA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纤维的加入可有效提高sc-PLA的立构结晶度、耐热性以及力学性能,Flax/sc-PLA复合材料的立构结晶度由17.3%提高到24.9%,维卡软化温度由161.1℃升至195.7℃,拉伸强度也从57.4 MPa提高到62.5 MPa。通过HMDI界面改性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进一步提高到70.4 MPa。此外,HMDI改性还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其初始降解温度和动态储能模量G'均比未改性复合材料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构聚乳酸 亚麻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Carbon Quantum Dots/CdS/Ta_(3)N_(5)S型异质结纤维光催化材料用于高效降解抗生素
2
作者 李世杰 戎珂 +3 位作者 王晓琴 申楚琦 杨方 张青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尤其是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亟需重点关注并采取科学、有效方法予以解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水体治理技术,为解决水体抗生素污染提供了重要途径。该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尤其是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亟需重点关注并采取科学、有效方法予以解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水体治理技术,为解决水体抗生素污染提供了重要途径。该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在于开发出高效且稳定的光催化材料。现有的光催化材料的性能主要受制于其弱的太阳能利用率,快速复合的光生载流子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弱等问题。研究发现科学设计和构筑碳量子调控S型异质结材料可以有效克服以上问题。相比于单一的S型异质结,该新型异质结体系整合了两者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新型碳量子调控S型异质结材料,有望实现对抗生素污染水体的快速治理,进一步促进光催化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在本文研究中,我们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碳量子点调控的S型carbon quantum dots/CdS/Ta_(3)N_(5)异质结纤维用于高效去除左氧氟沙星。其对左氧氟沙星去除速率常数为0.0404 min^(-1),比Ta_(3)N_(5),CdS/Ta_(3)N_(5)和CdS分别提高了39.4、2.1和7.2倍。这主要得益于独特1D/0D/0D核壳结构,该异质结构有效促进了碳量子点和S型异质结的协同增效机制。本研究为开发高效Ta_(3)N_(5)基催化体系用于环境治理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S型异质结 Ta_(3)N_(5)纤维 协同效应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纤维/立构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9
3
作者 明瑞豪 杨革生 +2 位作者 李玉增 张慧慧 邵惠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9-172,177,共5页
采用等比例聚左旋乳酸(PLLA)/聚右旋乳酸(PDLA)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立构聚乳酸(sc-PLA)和10%亚麻纤维(Flax)增强的sc-PL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维卡软化点测试等方法对2种材料的力学... 采用等比例聚左旋乳酸(PLLA)/聚右旋乳酸(PDLA)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立构聚乳酸(sc-PLA)和10%亚麻纤维(Flax)增强的sc-PL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维卡软化点测试等方法对2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断面形貌以及耐热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制得的sc-PLA与10%Flax/sc-PLA复合材料中立构晶体与均聚物晶体并存,亚麻纤维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其sc晶体生成率由66.4%提高到92.7%。与均聚物PLLA相比,sc-PLA的耐热性能虽有所增强,但力学性能还有待提高。加入了10%亚麻之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其拉伸强度、拉伸模量以及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比sc-PLA分别提高了34.1%,49.8%和289.1%。此外,10%Flax/sc-PLA复合材料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其维卡软化温度达到了155.6℃,比PLLA提高近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构聚乳酸 亚麻纤维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基碳纤维原丝的高锰酸钾改性(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水平 谭连江 +1 位作者 潘鼎 陈彦模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83-386,共4页
本文使用质量浓度为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PAN基碳纤维原丝进行不同时间的改性,并利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对经过改性的原丝进行了表征。相比未经改性的原丝,改性原丝具有较低的拉伸强度,在相当于预氧化(稳定化)温度范围的条件下释放的热量较少... 本文使用质量浓度为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PAN基碳纤维原丝进行不同时间的改性,并利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对经过改性的原丝进行了表征。相比未经改性的原丝,改性原丝具有较低的拉伸强度,在相当于预氧化(稳定化)温度范围的条件下释放的热量较少。这些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高锰酸根离子引入PAN原丝内部,使其与丙烯腈单元发生反应,从而有利于纤维的氧化的环化反应。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改性时间对原丝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原丝 高锰酸钾 改性 氧化 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纤维与Lyocell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慧慧 李玉增 +4 位作者 项泽华 杨革生 李巧 周志鹏 邵惠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分别采用粘胶纤维与Lyocell纤维这2种典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增强纤维,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再生纤维素纤维/PLA复合材料,并对这2种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粘胶纤维或Lyocell纤维增...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分别采用粘胶纤维与Lyocell纤维这2种典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增强纤维,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再生纤维素纤维/PLA复合材料,并对这2种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粘胶纤维或Lyocell纤维增强均可有效提高PLA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粘胶纤维的锯齿形截面有利于其与PLA基体的结合,因此粘胶纤维/PLA复合材料具有略高的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Lyocell纤维增强更有利于复合材料结晶度的提高,使得Lyocell/PLA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维卡软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纤维 LYOCELL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铵改性Lyocell纤维的研究——(Ⅰ)NH_4Cl存在下纤维素/NMMO·H_2O纺丝溶液的流变学性质 被引量:4
6
作者 彭顺金 邵惠丽 胡学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101,共4页
流变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在纤维素中添加少量的改性剂NH4C l,可以显著改变纤维素/NMM O.H2O溶液的流动行为及其粘弹性性质;随着NH4C l量的增加,纤维素/NMM O.H2O溶液的表观黏度和零切黏度也随之增加,动态模量主曲线的交点向低频区移动。... 流变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在纤维素中添加少量的改性剂NH4C l,可以显著改变纤维素/NMM O.H2O溶液的流动行为及其粘弹性性质;随着NH4C l量的增加,纤维素/NMM O.H2O溶液的表观黏度和零切黏度也随之增加,动态模量主曲线的交点向低频区移动。对于不同的纤维素体系,NH4C l对其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又有所不同;当NH4C l的加入量为溶液质量的0.5%时,对于D P为818的棉纤维素体系,其NMM O.H2O溶液的动态模量主曲线交点模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NMMO·H2O溶液 LYOCELL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铵改性Lyocell纤维的研究——(Ⅱ)氯化铵对Lyocell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彭顺金 邵惠丽 胡学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在纤维素/NMM O.H2O溶解纺丝体系中,氯化铵改性得到的Lyoce ll纤维的结晶结构为纤维素Ⅱ和Ⅲ的混合结晶结构;在相同的纺丝条件下,少量氯化铵存在可以明显改善Lyoce ll纤维的力学性能,对于平均聚合度为818的棉浆纺丝液(纤维素质量分数为9... 在纤维素/NMM O.H2O溶解纺丝体系中,氯化铵改性得到的Lyoce ll纤维的结晶结构为纤维素Ⅱ和Ⅲ的混合结晶结构;在相同的纺丝条件下,少量氯化铵存在可以明显改善Lyoce ll纤维的力学性能,对于平均聚合度为818的棉浆纺丝液(纤维素质量分数为9%),加入0.5%的氯化铵(以纺丝液质量为基准)时,得到的Lyoce ll纤维拉伸强度比未加氯化铵时提高约30%。通过研究氯化铵对最终Lyoce ll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氯化铵改善Lyoce ll纤维力学性能的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Lyocell改性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纤化Lyocell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钟国翔 杨革生 +3 位作者 周志鹏 于敏敏 张慧慧 邵惠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采用均质分散法制备原纤化Lyocell纤维,探讨了不同初始纤维长度对Lyocell纤维原纤化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原纤化Lyocell/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探讨了初始纤维长度对原纤化Lyocell/PLA复合材料结构与... 采用均质分散法制备原纤化Lyocell纤维,探讨了不同初始纤维长度对Lyocell纤维原纤化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原纤化Lyocell/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探讨了初始纤维长度对原纤化Lyocell/PLA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处理条件下,纤维初始长度越长,Lyocell纤维原纤化程度越低。Lyocell纤维原纤化能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初始纤维长度对原纤化Lyocell/PLA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无显著影响,而初始长度为4 mm的原纤化Lyocell/PLA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比未原纤化复合材料提高19.0%。此外,Lyocell原纤化后还可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当纤维初始长度为10 mm时,原纤化Lyocell/PLA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最高,达到1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LYOCELL纤维 原纤化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与改性酶解木质素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佳齐 韩克清 +1 位作者 黄颖 余木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以丙烯腈(AN)为共聚单体,对酶解木质素(EHL)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得到了改性酶解木质素(PAN-g-EHL),随后将PAN-g-EHL与聚丙烯腈(PAN)共混制备出PAN/PAN-g-EHL共混纤维。对纤维样品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并与纯PAN纤维和PAN/EHL共混纤维进... 以丙烯腈(AN)为共聚单体,对酶解木质素(EHL)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得到了改性酶解木质素(PAN-g-EHL),随后将PAN-g-EHL与聚丙烯腈(PAN)共混制备出PAN/PAN-g-EHL共混纤维。对纤维样品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并与纯PAN纤维和PAN/EHL共混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聚丙烯腈成功接枝到酶解木质素上,PAN/PAN-g-EHL共混纤维在升温过程中,其放热峰形变宽变弱,放热焓下降。PAN/PAN-g-EHL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与纯PAN纤维相差不大,相容性得到较大改善,吸湿性也得到明显提高。而PAN/EHL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较纯PAN纤维有明显下降,二者之间相容性较差,纤维存在大量的孔洞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酶解木质素 接枝改性 共混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志鹏 张可望 +3 位作者 李巧 杨革生 张慧慧 邵惠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35,共5页
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木质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扫描电镜、吸水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木质素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结晶... 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木质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扫描电镜、吸水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木质素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随着木质素含量的提高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冲击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弹性模量则不断增大。当木质素含量为5%~1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少量木质素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木质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随木质素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初始接触角增大,即亲水性下降。但浸泡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却随木质素含量提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即吸水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木质素 复合材料 结晶度 力学性能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Lyocell纤维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超 金晶 +2 位作者 张慧慧 邵惠丽 胡学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通过共混方法将经预处理的荧光粉均匀分散在NMMO溶液中,采用Lyocell工艺通过干湿法纺丝成功制备了荧光Lyocell纤维,探讨了荧光粉用量对纺丝液流变性能及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荧光粉用量的增加,Ly-ocell纺丝液的表观黏... 通过共混方法将经预处理的荧光粉均匀分散在NMMO溶液中,采用Lyocell工艺通过干湿法纺丝成功制备了荧光Lyocell纤维,探讨了荧光粉用量对纺丝液流变性能及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荧光粉用量的增加,Ly-ocell纺丝液的表观黏度先下降后上升,当荧光粉用量达到m(荧光粉)/m(纤维素)=3/100时,纺丝液的黏度呈最低值。此外,随着荧光粉用量的增加,纤维的荧光性能随之提高,但纤维内荧光颗粒的团聚现象逐渐加剧,导致纤维的力学强度和结晶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OCELL纤维 荧光粉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及再生丝素纤维的结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慧慧 胡晨光 +1 位作者 邵惠丽 胡学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68,72,共4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研究了丝素蛋白在[BMIM]Cl中的溶解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对丝素在[BMIM]Cl中的溶解有较大影响,当温度<90℃时,即使延长溶解时间,丝素也难以溶解,而当温度≥90℃时,随着温度升高,溶解...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研究了丝素蛋白在[BMIM]Cl中的溶解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对丝素在[BMIM]Cl中的溶解有较大影响,当温度<90℃时,即使延长溶解时间,丝素也难以溶解,而当温度≥90℃时,随着温度升高,溶解速率明显加快。考虑到高温会使丝素降解,因此,选择100℃为丝素的最佳溶解温度。此外,还讨论了合适凝固浴的选取,并对10%的丝素/[BMIM]Cl溶液进行干喷湿法纺丝,以甲醇作为凝固浴制得再生丝素纤维。在此基础上,测试了再生丝素纤维的热性能和结构,证实了所制得的再生丝素纤维主要为Silk II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离子液体 溶解 纤维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亚平 李英芝 张清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以对苯二胺(PDA)和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为单体,合成了聚酰亚胺前驱体——聚酰胺酸溶液。采用溶液共混法将氧化石墨烯与聚酰胺酸复合,经制膜和热酰亚胺化反应制备了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用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 以对苯二胺(PDA)和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为单体,合成了聚酰亚胺前驱体——聚酰胺酸溶液。采用溶液共混法将氧化石墨烯与聚酰胺酸复合,经制膜和热酰亚胺化反应制备了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用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被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已经充分剥离并均匀分散在聚酰亚胺基体中,且与基体树脂结合紧密。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石墨烯的加入明显改善了聚酰亚胺的拉伸强度,当石墨烯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53%。热失重分析发现,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也得到明显改善,相对于纯的聚酰亚胺,添加2%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其热降解温度提高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石墨烯 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的制备--(Ⅰ)成孔剂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慧慧 夏磊 +2 位作者 蔡涛 邵惠丽 胡学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脱脂棉为增强纤维,以棉浆为原料,对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的制备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成孔剂用量对纤维素海绵的吸水性、保湿性、拉伸强度、染色性能以及形态...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脱脂棉为增强纤维,以棉浆为原料,对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的制备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成孔剂用量对纤维素海绵的吸水性、保湿性、拉伸强度、染色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成孔剂用量的增加,纤维素海绵所成的孔洞也越多,海绵的吸水性和保湿性明显提高,其染色性能也随之提高,但纤维素海绵的拉伸强度则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离子液体 海绵 成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在荧光Lyocell纤维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超 金晶 +2 位作者 张慧慧 邵惠丽 胡学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荧光粉进行表面处理,再经物理共混制得荧光粉/Lyocell纺丝液,然后采用干湿法纺丝制备了荧光Lyocell纤维,用红外光谱仪、流变仪、荧光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偶联剂处理前后荧光粉的结构、纺丝液的流变性能及纤...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荧光粉进行表面处理,再经物理共混制得荧光粉/Lyocell纺丝液,然后采用干湿法纺丝制备了荧光Lyocell纤维,用红外光谱仪、流变仪、荧光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偶联剂处理前后荧光粉的结构、纺丝液的流变性能及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表明,偶联剂在荧光粉表面发生了化学键的结合,经偶联剂处理后,荧光Lyocell纺丝液的表观黏度降低,纤维中荧光颗粒分散情况改善,纤维的荧光性能提高,拉伸强度提高约10%,但结晶度从55%降至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LYOCELL纤维 钛酸酯偶联剂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溶解法制备纤维素/[BM IM]Cl体系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慧慧 蔡涛 +2 位作者 杨革生 邵惠丽 胡学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8-181,共4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采用间接溶解法(即先在含水[BMIM]Cl中溶胀后再减压蒸馏去除多余的水使之溶解)制备了纤维素/[BMIM]Cl纺丝液,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得再生纤维素纤维。探讨了纺丝速度对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采用间接溶解法(即先在含水[BMIM]Cl中溶胀后再减压蒸馏去除多余的水使之溶解)制备了纤维素/[BMIM]Cl纺丝液,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得再生纤维素纤维。探讨了纺丝速度对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纤维的热稳定性及表观形态。结果表明,随着纺丝速度的提高,喷头拉伸比增大,纤维素大分子取向度和结晶度提高,聚集态结构更加完善,纤维的平均微孔孔径逐渐减小,纤维的力学性能相应提高。此外,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光洁的表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离子液体 溶解法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SO/离子液体复合溶剂湿法纺丝制备纤维素纤维的凝固条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欣达 兰嫒 +5 位作者 唐静文 杨燕平 何小云 陆帅羽 张玥 余木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4-478,共5页
DMSO/离子液体复合溶剂对纤维素具有良好溶解性能,可望成为纤维素纤维大规模生产的新型技术路线溶剂。本文研究了以DMSO/离子液体混合物作为复合溶剂高效溶解纤维素并进行湿法纺丝过程的中凝固浴条件对再生纤维结晶、取向结构、力学性... DMSO/离子液体复合溶剂对纤维素具有良好溶解性能,可望成为纤维素纤维大规模生产的新型技术路线溶剂。本文研究了以DMSO/离子液体混合物作为复合溶剂高效溶解纤维素并进行湿法纺丝过程的中凝固浴条件对再生纤维结晶、取向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凝固浴浓度或凝固浴温度的增加,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晶度和无定形区取向因子都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晶区取向因子则无太大变化;再生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模量也有与此类似的变化规律;SEM测试表明,较优凝固浴条件下制备的再生纤维截面圆整,无明显皮芯结构,孔洞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复合溶剂 凝固浴 双扩散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BNC陶瓷纤维前驱体的结构及流变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牟世伟 胡建建 +2 位作者 王会峰 韩克清 余木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三氯化硼(BCl_3)、甲基二氯硅烷(SiHMeCl_2)和六甲基二硅氮烷(HMDZ)为初始原料、甲胺(NH_2Me)为交联剂合成的SiBN(C)前驱体分子为基础,聚合得到聚硼硅氮烷(PBSZ)前驱体聚合物。通过FTIR、NMR等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PBSZ除Si-B-N骨架... 以三氯化硼(BCl_3)、甲基二氯硅烷(SiHMeCl_2)和六甲基二硅氮烷(HMDZ)为初始原料、甲胺(NH_2Me)为交联剂合成的SiBN(C)前驱体分子为基础,聚合得到聚硼硅氮烷(PBSZ)前驱体聚合物。通过FTIR、NMR等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PBSZ除Si-B-N骨架结构外,还包含硼氮六元环状结构及局部交联结构。流变分析表明,PBSZ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其流变性能对于纺丝工艺的设定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熔融纺丝对前驱体聚合物的可纺性进行了验证,制得的前驱体纤维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无明显孔洞结构,直径约1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氮烷 SiBNC陶瓷纤维 流变 熔融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的研究--(Ⅱ)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慧慧 夏磊 +2 位作者 蔡涛 邵惠丽 胡学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101,105,共3页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脱脂棉为增强纤维,以棉浆为原料制备了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探讨了纤维素含量对纤维素海绵的吸水性、保湿性、拉伸强度、染色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脱脂棉为增强纤维,以棉浆为原料制备了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探讨了纤维素含量对纤维素海绵的吸水性、保湿性、拉伸强度、染色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纤维素海绵的致密度增加,吸水性和保湿性下降,但海绵的拉伸强度随之增大。当纤维素含量<6%时,纤维素海绵的染色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而当纤维素含量>6%时,海绵的染色性能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离子液体 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为溶剂的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纤维与Lyocell纤维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晶 张慧慧 +3 位作者 王蓉 杨革生 邵惠丽 胡学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分别以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及纤维素为原料,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备了CC纤维及Lyocell纤维,研究比较了不同原料/NMMO·H2O纺丝液的流变性能以及所纺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2种纺丝液均表... 分别以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及纤维素为原料,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备了CC纤维及Lyocell纤维,研究比较了不同原料/NMMO·H2O纺丝液的流变性能以及所纺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2种纺丝液均表现出切力变稀的流变行为,且在相同条件下CC纺丝液的表观黏度低于Lyocell纺丝液,因此有利于高浓度CC纺丝液的制备。与Lyocell纤维相比,CC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略低,导致CC纤维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其抗原纤化性能明显优于Lyocell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纤维 LYOCELL纤维 N-甲基吗啉-N-氧化物 流变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