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功能化明胶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伟 陈杰 +5 位作者 司志昊 沈方琳 罗雄方 王文娟 顾越 孟心怡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综述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对明胶基复合材料的抗菌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概述了国内外使用动、植物提取物和碳点、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等抗菌剂对明胶基复合材料的抗菌功能化影响。总结了抗菌功能化明胶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综述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对明胶基复合材料的抗菌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概述了国内外使用动、植物提取物和碳点、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等抗菌剂对明胶基复合材料的抗菌功能化影响。总结了抗菌功能化明胶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抗菌 复合材料 食品包装 医疗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纺纤维包芯纱的电容式扭转传感器构建及其传感性能
2
作者 范梦晶 岳欣琰 +3 位作者 邵剑波 陈雨 洪剑寒 韩潇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拓展柔性传感器的研发思路,开发出高质量的柔性电容式扭转器件,采用水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镀银锦纶(SCN)为芯纱,聚丙烯腈(PAN)为包覆层的静电纺纤维包芯纱(EFCY),利用EFCY构建电容式扭转传感器,分析了纱线的性能,探讨了扭转传感器的传... 为拓展柔性传感器的研发思路,开发出高质量的柔性电容式扭转器件,采用水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镀银锦纶(SCN)为芯纱,聚丙烯腈(PAN)为包覆层的静电纺纤维包芯纱(EFCY),利用EFCY构建电容式扭转传感器,分析了纱线的性能,探讨了扭转传感器的传感原理与性能。结果表明:静电纺纤维在SCN芯纱表面包覆完整且均匀,直径分布较为均匀,结构疏松多孔,力学性能较芯纱有所提升;扭转传感器的电容值随着捻度的增大而增大,极限捻度可达13捻/cm左右;速度变化会使传感器电容稍有变化但影响不显著;在加捻—解捻—反向加捻—解捻循环测试中,传感器显示出较优异的重复稳定性。该传感器在扭转监测用柔性电子领域初步具备优良的应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静电纺纤维包芯纱 电容 扭转传感器 传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纤维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竹平 詹莹韬 +7 位作者 陈江炳 徐煜东 任天翔 严俊峰 缪宏超 许志强 占海华 赵德方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191,共6页
聚乳酸(PLA)纤维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存在质脆,耐热性、韧性低,亲水性和抗菌性差等缺陷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当前PLA纤维研究的重点是功能化与智能化改性,以克服上述局限性。阐述了近年来对PLA纤维的一些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研究... 聚乳酸(PLA)纤维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存在质脆,耐热性、韧性低,亲水性和抗菌性差等缺陷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当前PLA纤维研究的重点是功能化与智能化改性,以克服上述局限性。阐述了近年来对PLA纤维的一些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PLA纤维在医学、电子电器及纺织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当前PLA纤维改性存在的关键难题,如改性工艺的复杂性与成本、绿色改性方法的局限性、改性效果矛盾等问题,并对PLA纤维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CF/PA6复合材料性能劣化及老化寿命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冰 任天翔 +5 位作者 缪宏超 陈立峰 沈伟 王伟 赵德方 占海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利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碳纤维(CF)/尼龙6(PA6)复合材料单向板,并将复合材料试样置于蒸馏水热水浴中,分别在25,60,8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湿热老化,再对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吸湿测试、三点弯曲测试、微观形貌表征,探究复合材料的... 利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碳纤维(CF)/尼龙6(PA6)复合材料单向板,并将复合材料试样置于蒸馏水热水浴中,分别在25,60,8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湿热老化,再对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吸湿测试、三点弯曲测试、微观形貌表征,探究复合材料的吸湿规律、力学性能劣化规律和微观形貌变化,并对复合材料的长期寿命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复合材料在25,60℃下的吸湿行为基本符合Fick扩散定律,而80℃下在老化最后阶段出现了背离Fick扩散定律现象。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老化温度、老化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在25,60,80℃下老化120 d后,试样弯曲强度分别下降了22.78%,25.0%,26.25%。但是老化温度、老化时间对弯曲弹性模量无显著影响,且CF与PA6树脂之间的界面黏合性能随着温度、时间的增加逐渐变差。以绍兴2021年平均温度作为服役温度,基于加速老化测试模型和阿伦尼乌斯理论建立了CF/PA6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下剩余弯曲强度的预测模型,可预测到1 400 d后,CF/PA6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留率在64.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PA6复合材料 吸湿行为 弯曲性能 微观形貌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导电材料制备及应用”专栏导言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福军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1,共1页
在“智能可穿戴”与“柔性电子器件”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导电材料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其中,兼具柔韧性与导电性的纤维材料更是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这类材料的创新制备工艺、精密结构优化与突破性性能提升,不仅赋能传统... 在“智能可穿戴”与“柔性电子器件”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导电材料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其中,兼具柔韧性与导电性的纤维材料更是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这类材料的创新制备工艺、精密结构优化与突破性性能提升,不仅赋能传统纺织品智能升级,还为电子织物、智能服饰和人机交互设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材料 智能可穿戴 创新制备工艺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静 张欣睿 +3 位作者 赵晓曼 洪剑寒 王鸿博 韩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5-243,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满足当今社会对可持续能源的迫切需求,首先,列举了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的分类及其选择原则;其次,分析总结了相变材料微胶囊不同制备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比归纳了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化学... 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满足当今社会对可持续能源的迫切需求,首先,列举了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的分类及其选择原则;其次,分析总结了相变材料微胶囊不同制备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比归纳了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化学法等制备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然后,综述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纺织、医疗、建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分析总结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最后,针对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生产制备和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其潜在解决方案和优先发展方向,以推进相变材料微胶囊不断向绿色化、多功能化方向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芯材 壁材 绿色化 多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纤维亲水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曼 刘文静 +3 位作者 陈单单 洪剑寒 王鸿博 CAVACO-PAULO Artur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7,共9页
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由于缺少极性基团,其亲水性较差,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介绍聚酯纤维亲水改性的原理,综述聚酯纤维加工工艺中聚合物合成阶段、纺丝阶段、染色整理阶段和后整理阶段所采用的多种亲水... 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由于缺少极性基团,其亲水性较差,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介绍聚酯纤维亲水改性的原理,综述聚酯纤维加工工艺中聚合物合成阶段、纺丝阶段、染色整理阶段和后整理阶段所采用的多种亲水改性方法,分析归纳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为后续聚酯纤维亲水改性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并为其在纺织和环保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分析表明,未来应该在优化现有聚酯纤维改性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发展更环保的亲水改性新方法,提高改性纤维的稳定性并实现多功能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亲水基团 亲水改性 后整理 多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A6中空橘瓣型复合超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德方 毛加冲 +6 位作者 黄芽 郭薇薇 奚清瑶 李献梅 蔡意 任天翔 占海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49,共6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对电池隔膜提出了更薄、更密的要求,对其制备原料的纤维直径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然而,目前中国产的超细纤维难以满足单丝线密度≤0.5 dtex的要求。本文将聚丙烯(PP)和聚酰胺(PA6)进行双组分复合纺丝...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对电池隔膜提出了更薄、更密的要求,对其制备原料的纤维直径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然而,目前中国产的超细纤维难以满足单丝线密度≤0.5 dtex的要求。本文将聚丙烯(PP)和聚酰胺(PA6)进行双组分复合纺丝,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纺流丝的横截面形态,确定纺丝组件及原料组分比例;在此基础上,通过优选工艺条件,确定纺丝温度、牵伸倍数、纺丝速度;同时对纤维的线密度、拉伸性能和取向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PP与PA6进行中空橘瓣型复合纺丝时,PP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25℃/225℃/230℃/230℃、PA6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70℃/270℃/275℃/275℃、PP纺丝副箱体温度为230℃、PA6纺丝副箱体为275℃、纺丝主箱体温度为270℃、PA6与PP的质量比为40︰60、纺丝速度为2800 m/min、牵伸倍数为3.0时,纤维的可纺性、拉伸性能及取向良好。制备的中空橘瓣型复合超细纤维满足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用超细纤维直径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酰胺 中空橘瓣型复合超细纤维 横截面形态 可纺性 加工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截面复合导电涤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9
作者 张炯 许志强 +7 位作者 陈江炳 詹莹韬 黄芽 高占岭 徐煜东 马金星 占海华 赵德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69,共6页
设计并制备了规格为22 dtex/3 f的4种不同截面(一字型、两点型、三点型、皮芯型)导电涤纶纤维,并对纤维截面形状、成品颜色、取向度、拉伸性能、导电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无论选用何种截面,加入碳纳米管/炭黑导... 设计并制备了规格为22 dtex/3 f的4种不同截面(一字型、两点型、三点型、皮芯型)导电涤纶纤维,并对纤维截面形状、成品颜色、取向度、拉伸性能、导电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无论选用何种截面,加入碳纳米管/炭黑导电母粒后纤维均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单位电阻处于10~7Ω/cm);相较于皮芯型导电纤维,选用异形截面(一字型、两点型、三点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纤维内部的均匀性,增加了纤维在制备过程中的取向难度,导致制备得到的纤维取向度以及拉伸断裂强度略有降低,但4种纤维的热稳定性差异不大;异形截面导电纤维能够得到与皮芯型导电纤维相近的导电性能,但由于异形截面导电纤维中裸露在外的碳纳米管/炭黑导电组分减少,其纤维成品颜色明显浅于皮芯型导电纤维,扩大了该类导电纤维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截面 导电涤纶纤维 导电性能 拉伸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铋-硅橡胶基X射线防护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10
作者 李鑫 叶培培 +3 位作者 赵晓曼 王鸿博 杨国荣 洪剑寒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5,共9页
为研发质轻、无毒的X射线柔性辐射防护材料,采用涂层法制备氧化铋-硅橡胶基无铅X射线柔性防护涤纶织物,研究氧化铋含量对其刚柔性、密度、力学性能及其X射线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每100 g硅橡胶中氧化铋含量为240 g时,防护材... 为研发质轻、无毒的X射线柔性辐射防护材料,采用涂层法制备氧化铋-硅橡胶基无铅X射线柔性防护涤纶织物,研究氧化铋含量对其刚柔性、密度、力学性能及其X射线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每100 g硅橡胶中氧化铋含量为240 g时,防护材料的刚柔性最优;不同氧化铋含量的柔性防护材料的密度为0.8~1.6 g/cm^(3),显著低于常规含铅防护材料(3.79 g/cm^(3));当氧化铋含量为180~240 g时,防护材料的强伸性更好,并且其断裂伸长率优于未处理涤纶织物;综合考虑氧化铋-硅橡胶基无铅X射线柔性防护织物的X射线防护性能、柔软性和力学性能,每100 g硅橡胶中含240 g氧化铋为最优方案,涤纶织物单位体积的X射线防护比例为2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防护 功能纺织品 涤纶织物 氧化铋 硅橡胶 X射线防护 涂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LVPET/COPET皮芯复合长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天翔 孙潇潇 +5 位作者 滕晓波 石佩玉 戚栋明 马金星 赵德方 占海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3,共6页
可手撕纺织品作为近年来新型纺织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人们对其可撕裂性能和服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别以低黏度聚酯(LVPET)和水溶性聚酯(COPET)作为皮层和芯层,通过熔体复合纺丝工艺制备低强度皮芯复合FDY长丝。通过光学显微... 可手撕纺织品作为近年来新型纺织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人们对其可撕裂性能和服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别以低黏度聚酯(LVPET)和水溶性聚酯(COPET)作为皮层和芯层,通过熔体复合纺丝工艺制备低强度皮芯复合FDY长丝。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皮芯结构形态,确定合适的原料组分配比,优化了纺丝温度、牵伸倍数、纺丝速度等工艺参数;进一步地,对所制备纤维的取向度及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VPET与COPET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分别为285℃/285℃/285℃/285℃/285℃和284℃/284℃/284℃/284℃/285℃,LVPET与COPET纺丝箱体温度分别为282℃和280℃,第二热辊温度为90~115℃、LVPET与COPET的质量比为50︰50、牵伸倍数为2.7、纺丝速度为3000 m/min时,制得的171 dtex皮芯型复合长丝的可纺性及力学性能良好,满足可手撕纺织品对纤维强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纤维 低黏度聚酯 水溶性聚酯 皮芯型复合长丝 熔体复合纺丝工艺 可手撕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超细短纤维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德方 邓安国 +5 位作者 黄芽 郭薇薇 毛加冲 奚清瑶 李献梅 占海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0,共7页
电池隔膜作为动力电池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是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高附加值材料。然而,目前国产的锂离子电池隔膜质量不稳定,很难满足在孔隙率、孔径分布、厚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研究采用不同分散剂对聚丙烯(PP)超细短纤维处理,改善其... 电池隔膜作为动力电池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是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高附加值材料。然而,目前国产的锂离子电池隔膜质量不稳定,很难满足在孔隙率、孔径分布、厚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研究采用不同分散剂对聚丙烯(PP)超细短纤维处理,改善其在浆料中的分散性能,解决了PP超细短纤维分散性差的难题,并采用湿法抄造工艺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结果表明:当采用长度为3 mm的PP超细短纤维,并经预处理后添加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2%有机硅消泡剂,配制成浆料,经抄纸、烘干、135℃热压处理制备的PP锂离子电池隔膜较为理想,制备的电池隔膜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优异的物理性能,纵向拉伸强度、孔隙率和厚度可达到220.7 MPa,50.6%和21.3μm,性能可媲美商业化的PP锂离子电池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超细纤维 分散性能 锂离子电池隔膜 湿法抄造工艺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纤维过渡金属掺杂效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佳琦 曹琪 +2 位作者 杨佳琪 李成德 葛烨倩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1,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煅烧工艺,分别制备Cu^(2+)和Fe^(3+)掺杂的TiO_(2)纳米纤维。通过SEM、XRD和TG等手段对材料的微观形态、晶体结构以及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作为目标降解物,评估Cu^(2+)和Fe^(3+)掺杂TiO_(2)纳米纤维的催化...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煅烧工艺,分别制备Cu^(2+)和Fe^(3+)掺杂的TiO_(2)纳米纤维。通过SEM、XRD和TG等手段对材料的微观形态、晶体结构以及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作为目标降解物,评估Cu^(2+)和Fe^(3+)掺杂TiO_(2)纳米纤维的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染料质量浓度为10 mg/L,0.2%Cu^(2+)掺杂的TiO_(2)纳米纤维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催化10 min降解率达到了89.52%,50 min时提升至99.83%,比Fe^(3+)掺杂的TiO_(2)纳米纤维降解率高1.74%,比商用的纳米TiO_(2)高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过渡金属掺杂 光催化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上浆率上浆技术的浆纱质量指标建模与应用
14
作者 陆浩杰 金恩琪 +1 位作者 李曼丽 周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75,共8页
为了构建一个能够综合评估浆纱质量的评价体系,选用淀粉、聚乙烯醇(PVA)和改性槐豆粉3种浆料,使用电容式上浆率检测系统来实现等上浆率上浆,在单纱上浆机上对棉纱上浆;将熵权TOPSIS模型引入浆纱综合质量评价中,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 为了构建一个能够综合评估浆纱质量的评价体系,选用淀粉、聚乙烯醇(PVA)和改性槐豆粉3种浆料,使用电容式上浆率检测系统来实现等上浆率上浆,在单纱上浆机上对棉纱上浆;将熵权TOPSIS模型引入浆纱综合质量评价中,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TOPSIS方法计算各方案与最优理想点之间的贴近度,并据此对各个方案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采用细度为38.6 tex的棉纱、含固率为3%的PVA、上浆速度为100 m/min、上浆率为4.9%的上浆方案时,浆纱综合质量最优;使用同种浆料、不同细度的棉纱上浆时,粗支的浆纱质量更优;等上浆率条件下,采用PVA制成的浆纱质量优于槐豆粉浆料和淀粉浆料。等上浆率上浆技术和熵权TOPSIS模型为浆纱综合质量评价、新型浆料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上浆率上浆 电容式上浆率检测系统 改性槐豆粉浆料 熵权TOPSIS模型 Maxwell Garnet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异花空心大提花织物的设计和开发
15
作者 冯之雨 赵雨 +1 位作者 陆浩杰 周赳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4,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双面异花大提花织物在图案颜色层次的限制,通过正反面图案处理、基础组织设计、渐变层次组织库构建、表里层组织库设计和锁边组织设计等步骤,开发了一种具有空心袋结构的双面异花大提花织物,并验证其结构的合理性和织造可... 为了解决传统双面异花大提花织物在图案颜色层次的限制,通过正反面图案处理、基础组织设计、渐变层次组织库构建、表里层组织库设计和锁边组织设计等步骤,开发了一种具有空心袋结构的双面异花大提花织物,并验证其结构的合理性和织造可行性。该织物不需拼缝,翻面后即为筒状织物,可应用于家纺、包装、服装等领域。将空心袋结构与双面异花大提花效果结合,为大提花织物结构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一次成形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袋结构 双面异花 大提花 数码大提花织物 筒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在提高聚苯胺/芳纶复合纱线导电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玲娅 李正清 +2 位作者 韩潇 洪剑寒 占海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48,72,共5页
为提高纱线导电能力,以芳纶长丝纱为基材,采用一种基于原位聚合法的纱线连续导电工艺,并以石墨烯为导电增强填充材料,制备了石墨烯@聚苯胺/芳纶复合导电纱线。研究了石墨烯对复合导电纱导电能力的增强效果,并分析了复合导电纱的结构与... 为提高纱线导电能力,以芳纶长丝纱为基材,采用一种基于原位聚合法的纱线连续导电工艺,并以石墨烯为导电增强填充材料,制备了石墨烯@聚苯胺/芳纶复合导电纱线。研究了石墨烯对复合导电纱导电能力的增强效果,并分析了复合导电纱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在聚苯胺导电层内均匀分布,对提升复合导电纱的导电性能有积极作用;随着石墨烯含量的提高,聚苯胺/芳纶复合纱线的电导率逐渐提高,可达5.2 S/cm左右,较不添加石墨烯提高约400%。导电处理及石墨烯含量对复合导电纱线的强力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断裂伸长率稍有降低,初始模量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纱线 原位聚合 对位芳纶 聚苯胺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峰 于范芹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4-47,共4页
介绍了汽车用纺织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汽车用纺织品的开发在具备传统纺织品要求的舒适美观和经济耐用外,还应具有防污、阻燃、抗静电、易去污和耐日晒等安全环保性方面的功能。针对这些功能,从原料和生产技术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 介绍了汽车用纺织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汽车用纺织品的开发在具备传统纺织品要求的舒适美观和经济耐用外,还应具有防污、阻燃、抗静电、易去污和耐日晒等安全环保性方面的功能。针对这些功能,从原料和生产技术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采用麻类天然纤维和生物质纤维,采用非织造布技术、纺前着色技术、后整理技术和纳米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功能性 纤维 原料 汽车用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PE/PP复合超细FDY丝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加冲 任天翔 +5 位作者 许志强 葛烨倩 徐煜东 马金星 赵德方 占海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63,共6页
采用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切片为原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并配以特定的纺丝组件,通过双组分熔体复合纺丝法成功制备了PE/PP皮芯型复合超细全拉伸丝(FDY丝)。为获得高质量的超细FDY丝,对纺丝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与优化,确定了干燥条件、... 采用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切片为原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并配以特定的纺丝组件,通过双组分熔体复合纺丝法成功制备了PE/PP皮芯型复合超细全拉伸丝(FDY丝)。为获得高质量的超细FDY丝,对纺丝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与优化,确定了干燥条件、螺杆温度、纺丝温度、牵伸温度、牵伸倍数、定型温度、卷绕速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并对FDY丝的取向度、力学性能、线密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PE(皮层)与PP(芯层)质量配比为40∶60时,光学显微镜下复合纤维横的截面形态能呈现出完整且均匀的皮芯型结构;当PE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02,206,206,206,206℃,PP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58,260,260,260,260℃,PE纺丝箱体温度为206℃,PP纺丝箱体温度为248℃时,复合纤维纺丝过程稳定且纤维成型良好;当牵伸温度为60℃、牵伸倍数为4.15倍、定型温度为105℃、卷绕速度为3200 m/min时,FDY丝的可纺性、取向度以及力学性能良好。在最佳纺丝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规格为144 dtex/288 f皮芯型复合超细FDY丝能够满足超细纤维对直径和力学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皮芯型复合超细FDY丝 纺丝工艺条件 可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C技术构建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的接枝率定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帅军 陈梦婕 +1 位作者 舒可人 岳心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建立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polyMAA-SF)的定量分析模型,本文通过自由基引发方式将甲基丙烯酰胺单体(MAA)与蚕丝接枝聚合,得到梯度接枝率的蚕丝组样,使用DSC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接枝后的蚕丝在DSC曲线中出现新的吸热峰,新峰面积... 为了建立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polyMAA-SF)的定量分析模型,本文通过自由基引发方式将甲基丙烯酰胺单体(MAA)与蚕丝接枝聚合,得到梯度接枝率的蚕丝组样,使用DSC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接枝后的蚕丝在DSC曲线中出现新的吸热峰,新峰面积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根据DSC分析方法作基线,建立新峰热焓比值与接枝率(称重法)的线性关系函数模型,并采用已知接枝率polyMAA-SF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SC定量分析得到的蚕丝接枝率相对误差均小于5%,该函数模型适用于蚕丝接枝率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 MAA 蚕丝 接枝率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聚苯硫醚长丝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志强 陈江炳 +7 位作者 詹莹韬 徐煜东 占海华 黄芽 高占岭 滕晓波 任春颖 赵德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4,共6页
采用熔融纺丝方法通过纺丝组件的设计制备了高性能聚苯硫醚(PPS)长丝,确定了原料干燥、熔融、喷丝及缓冷区温度和吹风等条件的工艺参数,探讨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牵伸温度、定型温度、牵伸倍数等纺丝工艺参数对PPS纤维可纺性和力学性... 采用熔融纺丝方法通过纺丝组件的设计制备了高性能聚苯硫醚(PPS)长丝,确定了原料干燥、熔融、喷丝及缓冷区温度和吹风等条件的工艺参数,探讨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牵伸温度、定型温度、牵伸倍数等纺丝工艺参数对PPS纤维可纺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纺丝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喷丝时初始压力控制在12 MPa以上,PPS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分别为310,320,320,325,330℃,纺丝温度为300~315℃,缓冷区温度为295~310℃,纺丝速度为2 650 m/min,总牵伸倍数为4.9倍,第一热辊、第二热辊和第三热辊温度分别为95,110℃和140℃,制得规格为299 dtex/48 f PPS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4.04 cN/dtex和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纤维 熔融纺丝 加工工艺条件 可纺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