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MRI测量方式评估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段玉灵 周雪枝 +7 位作者 李永义 马丽霞 杨德盛 程姣 伍燕 刘桃 蒋国元 王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52-2159,共8页
目的比较乳腺磁共振(MRI)三种测量方法——RECIST 1.1标准、最优法和三维(3D)体积测量法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估中的诊断性能差异,筛选更具临床实用性的影像学评估方式。方法纳入2019—2023年间接受NAC及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目的比较乳腺磁共振(MRI)三种测量方法——RECIST 1.1标准、最优法和三维(3D)体积测量法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估中的诊断性能差异,筛选更具临床实用性的影像学评估方式。方法纳入2019—2023年间接受NAC及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0例。化疗前后分别于1周内完成乳腺MRI,采用RECIST 1.1、最优法和3D体积测量法进行疗效评估,以MP病理分级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并通过Delong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RECIST 1.1、最优法和3D测量法的AUC分别为0.768、0.795和0.883,3D体积测量法显著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3D法在敏感度(98.9%)、特异度(77.8%)和准确性(95.5%)方面均表现最优。最优法在部分指标上亦优于RECIST 1.1。结论3D体积测量法在乳腺癌NAC疗效评估中显示出最佳的诊断性能,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最优法相较于传统RECIST 1.1方法也表现出更优的判别能力,是资源受限情况下的可行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化疗 三维测量 疗效评估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佩吉特病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婷婷 史军华 +2 位作者 汤子建 冉春艳 张体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佩吉特病(MPD)钼靶X线乳腺摄影(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2例MPD的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TM发现22例乳腺实质内异常,14例伴乳头、乳晕区异常。3例单纯MPD均呈粗大... 目的分析乳腺佩吉特病(MPD)钼靶X线乳腺摄影(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2例MPD的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TM发现22例乳腺实质内异常,14例伴乳头、乳晕区异常。3例单纯MPD均呈粗大钙化,其中2例钙化位于乳头乳晕。8例MPD伴导管原位癌(DCIS)表现为单纯区域性或段样分布的细小多形性、粗糙不均质钙化;9例MPD伴浸润性导管癌(IDC)表现为肿块或局限性致密影伴区域性或线样分布的多形性、粗糙不均质及线样钙化;2例MPD伴微浸润癌表现为肿块或局灶性致密影伴多形性、粗糙不均质的线样或段样钙化。6例接受MR扫描,表现为乳头、乳晕区不对称性异常强化区,时间-信号曲线3例呈速升-平台型、3例呈廓清型;MPD伴DCIS表现为段样分布不均匀强化,MPD伴IDC表现为区域性分布集簇状强化。结论重视乳头乳晕区观察对正确诊断MPD至关重要;分析MTM钙化形态、分布特征和MRI特点有助于诊断M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吉特病 乳腺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炭末样色素纤维化的支气管超声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国旗 刘代顺 +6 位作者 王蕾 陆小凤 蔡小燕 曾庆松 邹丽 朱婷婷 罗先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3-468,共6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炭末样色素纤维化(bronchial anthracofibrosis,BAF)患者支气管超声影像学特点,为该疾病防治提供有效的临床线索。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于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124... 目的:观察支气管炭末样色素纤维化(bronchial anthracofibrosis,BAF)患者支气管超声影像学特点,为该疾病防治提供有效的临床线索。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于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1243例中选取BAF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BAF患者根据镜下分为扁平型31例,深部缩回型38例以及黏膜突起型44例。除黑色病变外,统计镜下病变情况(如支气管肿胀、支气管闭塞等)。利用超声小探头对段、亚段支气管行影像学检查,分析最大管壁及黏膜下层厚度,对比各亚型BAF管壁黏膜下层及骨性组织面积的平均值。结果:BAF组有结核病史的患者13例(占11.5%),另外,BAF组有生物燃料暴露的患者57例(占50.4%),平均暴露时间(17.4±6.2)年;BAF发病率占本院气管镜检查总数的10%。利用Image J 18.0将BAF各亚组气道放大后测量管壁各项指标发现,深部缩回型[(17.3±5.7)mm]和黑色突起型[(19.3±5.4)mm]管壁最大厚度较扁平组[(12.5±5.0)mm]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部缩回型[(9.8±3.0)mm]和黑色突起型[(14.5±5.0)mm]黏膜下层最大厚度较扁平型[(6.6±3.5)mm]明显增加(P<0.05);扁平型BAF组与黑色突起型的骨性组织面积比分别为(33.3±9.3)%和(34.9±12.1)%,较深部缩回型[(65.2±8.7)%]明显减少(P<0.05),黑色突起型为(34.9±12.1)%,较扁平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BAF患者远端气道存在异常超声影像学特点,并且不同亚型BAF气道黏膜结构及骨性声像存在差异,由此推测支气管超声影像和气道壁结构分析可能成为不同亚型BAF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这也为了解远端气道的特点提供了临床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炭末样色素沉着症 支气管超声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 被引量:7
4
作者 吴辉 犹露 +6 位作者 彭娟 余虹 谢朝邦 李爽 范如雪 骆书颖 李邦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观察多时相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的价值。方法纳入86例经病理确诊的单发胸腺瘤患者,包括32例高风险及54例低风险胸腺瘤,按照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59)和验证集(n=2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临床... 目的观察多时相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的价值。方法纳入86例经病理确诊的单发胸腺瘤患者,包括32例高风险及54例低风险胸腺瘤,按照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59)和验证集(n=2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临床及CT特征,筛选胸腺瘤风险分类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临床-CT模型。分别基于平扫、动脉期(AP)、静脉期(VP)、平扫+AP、平扫+VP、AP+VP及平扫+AP+VP提取并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最佳影像组学模型,以之联合临床-CT特征构建联合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的效能。结果周围脂肪浸润是胸腺瘤风险分类的独立预测因素(OR=0.029,P=0.004)。ROC曲线显示,模型_(AP+VP)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其与联合模型预测训练集胸腺瘤风险分类的AUC分别为0.860及0.877,均高于临床-CT模型的0.736(Z=1.925、-2.464,P均<0.05),预测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35及0.847,亦高于临床-CT模型的0.641(Z=1.840、-2.137,P均<0.05);模型_(AP+VP)与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80、0.291,P均>0.05)。结论多时相CT影像组学模型可有效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风险分类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抵抗致肺腺癌患者转化为小细胞肺癌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蔡锐 杜安妮 +1 位作者 伍定勇 王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8-950,共3页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主要类型,占75%~85%。NSCLC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主要类型,占75%~85%。NSCLC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能明显改善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预后,但最终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产生耐药性,导致肿瘤进展[2-3]。尽管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大多数患者经过12个月治疗中位时间后都会出现疾病进展[4]。该病耐药机制中有一种较少见的耐药现象,即转化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5]。笔者在本文报道1例由于TKI耐药导致的肺腺癌转化为SCLC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转化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EWSR1基因相关易位肺原发性黏液样肉瘤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朝邦 梁伟东 +1 位作者 符冰 赵开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9-1649,共1页
女性患儿,12岁,体检发现左上肺占位1个月;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左肺上叶前段见7.2 cm×6.9 cm×9.2 cm囊实性分叶状肿块,以囊性为主,其内可见分隔,平扫CT值15~44 HU;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及分... 女性患儿,12岁,体检发现左上肺占位1个月;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左肺上叶前段见7.2 cm×6.9 cm×9.2 cm囊实性分叶状肿块,以囊性为主,其内可见分隔,平扫CT值15~44 HU;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及分隔轻度强化,CT值27~52 HU,其内见血管穿行;肿块与心包左缘及前纵隔分界不清,左肺上叶前段支气管截断(图1A~1C);考虑胚胎源性肿瘤。行胸腔镜中转开胸左肺上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约8.0 cm×7.5 cm×10.0 cm,实性,呈分叶状,与心包、纵隔粘连,与膈神经粘连紧密,叶间裂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EWSR1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牛花综合征MRI表现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贵龙 朱婷婷 +1 位作者 先正元 李永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6-96,共1页
患儿男,3岁,发现右眼斜视3年,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右眼向下斜视,在当地医院就诊为右眼斜视;眼眶CT及MR诊断为右眼眶占位性病变,转本院就诊。体格检查:患儿一般发育良好,智力正常,右眼眼球上转及内转受限。专科检查:遮挡左眼出现哭闹症状;... 患儿男,3岁,发现右眼斜视3年,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右眼向下斜视,在当地医院就诊为右眼斜视;眼眶CT及MR诊断为右眼眶占位性病变,转本院就诊。体格检查:患儿一般发育良好,智力正常,右眼眼球上转及内转受限。专科检查:遮挡左眼出现哭闹症状;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双眼前房深,瞳孔圆,对光反射正常,晶体透明,右眼呈外下异位,内转及上转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花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眼病 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管内软骨样脊索瘤1例
8
作者 吴辉 杨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9,共1页
患者女,45岁,因'骶尾部疼痛、麻木,伴肛门失禁,右下肢行走异常5月余'入院。查体:骶尾部浅感觉减退,右足背伸、跖屈及背伸、跖屈肌力减弱。腰椎MRI:L1、2椎体水平椎管内及右侧椎间孔区囊性占位,约4.21cm×2.23cm,边界清晰(... 患者女,45岁,因'骶尾部疼痛、麻木,伴肛门失禁,右下肢行走异常5月余'入院。查体:骶尾部浅感觉减退,右足背伸、跖屈及背伸、跖屈肌力减弱。腰椎MRI:L1、2椎体水平椎管内及右侧椎间孔区囊性占位,约4.21cm×2.23cm,边界清晰(图1A、1B),T1WI呈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包膜及分隔轻度强化(图1C、1D),伴右侧椎间孔扩大,L1、L2椎体后份骨质受压、吸收,相应层面脊髓圆锥受压移位。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于硬脊膜外囊即见病变组织,呈长椭圆形,约4cm×1cm×1cm,与硬脊膜、椎管骨质内面均有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腰椎 椎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髓脂肪瘤1例
9
作者 谢朝邦 汤子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9-239,共1页
患者男,75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天,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盆腔左侧见72 mm×92 mm×90 mm脂肪密度影,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其内见云絮状、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82~13 HU;增强后软组织密度... 患者男,75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天,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盆腔左侧见72 mm×92 mm×90 mm脂肪密度影,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其内见云絮状、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82~13 HU;增强后软组织密度部分轻度强化(图1A)。腹部MRI:盆腔左侧见75 mm×94 mm×88 mm短T1长T2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1WI肿物信号明显减低;增强后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脂肪成分未见明显强化(图1B-C)。行剖腹探查+盆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盆腔左侧8 cm×5 cm×5 cm肿物,略呈分叶状,边界欠清,质地硬,活动度欠佳,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病理:光镜下见较多成熟脂肪细胞,骨髓造血样组织相间,可见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图2)。病理诊断:盆腔髓脂肪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脂肪瘤 盆腔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多发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
10
作者 吴辉 谢朝邦 +1 位作者 吴洋 李邦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5-796,共2页
患者男,53岁,头晕伴双下肢不适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颅CT:鞍上池、第四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周围多发稍高密度结节,较大者约19 mm×11 mm,CT值43 HU,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图1A)。头颅MRI:鞍上池、第四脑室... 患者男,53岁,头晕伴双下肢不适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颅CT:鞍上池、第四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周围多发稍高密度结节,较大者约19 mm×11 mm,CT值43 HU,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图1A)。头颅MRI:鞍上池、第四脑室、胼胝体膝部及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呈T1WI稍低(图1B)、T2WI稍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