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守初心筑忠诚 勇担使命护林海——记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专业森林消防队队长王全起
1
作者 白桂荣 《内蒙古林业》 2019年第10期4-6,共3页
这是一片浩瀚的林海,这是一方拥有绿色梦想与激情的热土,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北方,用它那绿色的臂膀挽起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就是红花尔基林业局所在地。在这里,各民族依托森林草原,在这片充满神奇和生机的土地上成... 这是一片浩瀚的林海,这是一方拥有绿色梦想与激情的热土,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北方,用它那绿色的臂膀挽起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就是红花尔基林业局所在地。在这里,各民族依托森林草原,在这片充满神奇和生机的土地上成长、壮大、融合;在这里,有一支充满激情的队伍,常年奋战在保护森林草原资源安全的"战场"上,用热血与忠诚保护着生态建设成果,以使命和担当守望着美如画卷的青山绿水。这支队伍就是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专业森林消防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消防队 红花尔基 林业局 内蒙古 忠诚 队长 护林 森林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奋进中的红花尔基林业局
2
作者 娜日松 《内蒙古林业》 2009年第1期10-10,共1页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30年的.沧桑岁月饱经风霜,驻守在樟子松故乡的红花尔基人正以自己独有的和谐、敬业、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锤炼自己,将30年的林业企业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 红花尔基 林业局 企业精神 企业形象 樟子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枯立木特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中华 刘灵 +5 位作者 王宏翔 王千雪 胡艳波 张吉利 王春来 惠刚盈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796,共9页
[目的]了解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中枯立木的数量及空间结构特征,探究枯立木形成的原因,为樟子松林的保护和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在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中设置2块1 hm^2的大样地,用全站仪对样地中所有胸径大于5 cm的立木进行定位并进行全面... [目的]了解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中枯立木的数量及空间结构特征,探究枯立木形成的原因,为樟子松林的保护和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在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中设置2块1 hm^2的大样地,用全站仪对样地中所有胸径大于5 cm的立木进行定位并进行全面调查;对调查样地的基本特征,枯立木的数量特征及径级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于表达林分中枯立木微环境的活立木比的概念,并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分布和二元分布分析方法,对枯立木与其最近4株相邻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块不同密度的樟子松天然纯林下更新幼苗和枯立木数量相差较大,密度较小(样地1)的样地更新幼苗和枯立木较少,而密度较大的样地(样地2)中枯立木达到200棵,林下更新幼苗数量达到15 280株·hm^(-2);樟子松天然纯林样地内枯立木主要以小径级木为主,胸径集中在11 cm以下;样地1枯立木径级连续分布,幅度较窄;样地2中的枯立木径级幅度较宽,但在20 22 cm缺刻,有2株大于23 cm的枯立木;2块样地中枯立木的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样地1中枯立木周围的4株相邻立木大多为活立木,且胸径较枯立木大;样地2中,只有一半的枯立木周围的最近4株立木为活立木,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枯立木胸径不是最小的,枯立木有连续分布的现象。2块样地中枯立木的角尺度-大小比数二元分布特征的差异不明显,而角尺度-活立木比二元分布特征和大小比数-活立木比二元分布特征差异明显,样地1中枯立木的最近4株随机分布于其周围的相邻木为活立木且胸径大于枯立木的比例明显高于样地2,而枯立木最近4株随机分布于其周围的相邻木有枯立木的比例明显小于样地2。[结论]樟子松天然纯林枯立木以小径级林木为主,枯立木的数量与林分密度相关,林木竞争是林木死亡的主要原因,密度过大也会产生病虫害,因此,对天然樟子松纯林要进行适度经营,保持合理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天然纯林 枯立木 红花尔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樟子松人工林径向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
作者 曹恭祥 郭晔 +6 位作者 郝笑明 季蒙 张凤鹤 崔玉刚 耿庆春 包瑞 冯丽红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7-11,34,共6页
通过对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樟子松径向生长的分析,揭示樟子松径向生长与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年份樟子松径向生长量差异较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多年平均径向生长量为2.14 mm,最高为4.62 mm,最低为1.20 mm。... 通过对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樟子松径向生长的分析,揭示樟子松径向生长与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年份樟子松径向生长量差异较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多年平均径向生长量为2.14 mm,最高为4.62 mm,最低为1.20 mm。气象因素显著影响樟子松径向生长量,且这种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性;樟子松径向生长量与前一年9月、12月和当年3月、8月、12月的降水量保持显著的相关关系;前一年和当年8—9月的大气相对湿度与径向生长量保持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径向生长量与生长季温度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尤其是前一年和当年的6—8月温度显著影响着径向生长量。研究表明,樟子松径向生长量主要受生长季末期、冬季的降水及生长季中期温度的影响,未来该地区升温的趋势不利于樟子松径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树干径向变化 温度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4.16”特大森林火灾树冠火的形成原因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夫 马林涛 +4 位作者 郝德君 苏和 贺国昌 孙凤田 韩东久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33,共2页
红花尔基“4.16”特大森林火灾树冠火的形成原因王立夫,马林涛,郝德君,苏和(黑龙江省森保所)(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贺国昌,孙凤田,韩东久/(内蒙古海拉尔航空护林站)1994年4月16~22日,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 红花尔基“4.16”特大森林火灾树冠火的形成原因王立夫,马林涛,郝德君,苏和(黑龙江省森保所)(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贺国昌,孙凤田,韩东久/(内蒙古海拉尔航空护林站)1994年4月16~22日,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6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树冠火 形成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红花尔基樟子松天然林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立志 孙亚娟 +2 位作者 宋银平 许忠海 葛玉祥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5期16-19,共4页
在依据火烧迹地林木烧伤程度确定林火强度基础上,对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火强度下的幼苗更新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探明自然条件下林火干扰对樟子松天然林更新的影响,为今后开展林火促进更新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在依据火烧迹地林木烧伤程度确定林火强度基础上,对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火强度下的幼苗更新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探明自然条件下林火干扰对樟子松天然林更新的影响,为今后开展林火促进更新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火烧强度下更新树种均为樟子松;樟子松天然更新株数介于2500-6500株hm^-2,平均值为4542株hm^-2;樟子松天然更新频度介于50%-100%,平均值为89%;表明林火能够促进樟子松天然更新.随着火烧程度增加,樟子松天然更新株数和频度显著降低,轻度和中度火烧更有利于促进樟子松天然更新,而重度和极重度火烧下樟子松仍能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强度 更新株数 更新频度 火烧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林火烧迹地更新构想 被引量:2
7
作者 胡连义 白景阳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7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樟子松 火烧迹地更新 红花尔基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区干雷暴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翟晓光 韩铁圈 《内蒙古林业》 2006年第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樟子松林区 红花尔基 防范 原因 暴发 森林草原防火 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火情 特殊天气 高温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林密度与胸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全森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3期32-33,共2页
通过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5块样地中的天然沙地樟子松林密度与胸径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单位面积株树N与林分平均胸径D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通过拟合达到极显著水平(R=0.998),拟合方程为N=24 703 D-1.22。该拟合方程的... 通过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5块样地中的天然沙地樟子松林密度与胸径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单位面积株树N与林分平均胸径D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通过拟合达到极显著水平(R=0.998),拟合方程为N=24 703 D-1.22。该拟合方程的斜率为-1.22,与赖内克的标准斜率(b=-1.605)有一定差距,可能是自然火和人为扰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尔基 沙地樟子松 密度 胸径 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变异类型的保护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瑛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内蒙古红花尔基目前保存着全国最大集中连片的沙地樟子松林带,是我国最大的樟子松特种用途林区(母树林、采种林、防护林),也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最重要的造林树种和三北地区治沙造林的重要种子基地,被誉为"樟子松的故乡"。特... 内蒙古红花尔基目前保存着全国最大集中连片的沙地樟子松林带,是我国最大的樟子松特种用途林区(母树林、采种林、防护林),也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最重要的造林树种和三北地区治沙造林的重要种子基地,被誉为"樟子松的故乡"。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樟子松的类型复杂多样,针对这些樟子松变异类型的生存状况,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尔基 沙地樟子松 变异类型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青格乐 《花卉》 2017年第24期144-145,共2页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是现阶段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所必须进行的努力,也是林业改革过程中重要的发展手段。本文在对现阶段基层林业技术推广进行总结研究的过程中,对基层林业推广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从中探析出林业技术推广的发...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是现阶段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所必须进行的努力,也是林业改革过程中重要的发展手段。本文在对现阶段基层林业技术推广进行总结研究的过程中,对基层林业推广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从中探析出林业技术推广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从而适时地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帮助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走上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林业技术 技术推广 林业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伊敏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津 石龙珠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2期66-68,共3页
通过对红花尔基伊敏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调查,发现该区域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公园内有高等植物388种,隶属69科221属,野生脊椎动物170种,其中兽类31种,鸟类119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3种,鱼类12种。同时还从湿地公园脆弱性、生物多样性和自然... 通过对红花尔基伊敏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调查,发现该区域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公园内有高等植物388种,隶属69科221属,野生脊椎动物170种,其中兽类31种,鸟类119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3种,鱼类12种。同时还从湿地公园脆弱性、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性分析了保护的必要性,根据伊敏河湿地公园的管理现状提出了今后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资源 管理现状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的故乡——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
作者 王君 《内蒙古林业》 2006年第6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樟子松林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花尔基 故乡 内蒙古 “三北”地区 生物学特性 欧洲赤松 珍贵树种 防风固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 推进转型发展 让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14
作者 白桂荣 席青虎 《内蒙古林业》 2016年第2期6-7,共2页
被誉为“樟予松故乡”的红花尔基林业局迎来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和国有林区改革两大变革。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大山深处的务林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主动适应新常态,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被誉为“樟予松故乡”的红花尔基林业局迎来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和国有林区改革两大变革。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大山深处的务林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主动适应新常态,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下,改变传统的思维和固有模式,全力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以森林旅游、种苗产业和林下种植、养殖为重点,多措并举,推进产业转型发展。采取“林、农、牧、副、渔、碳”多元化发展模式。有效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既增加了职工收入,使职工得到了实惠,又使生态得到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尔基 银山 金山 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 职工收入 多元化发展 国有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野韭林下栽培技术
15
作者 黄瑛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红花尔基周边森林茂密、物种丰富,形成了独特的沙地樟子松植物群落及沙地樟子松生态系统,林下野韭菜(Allium ramosum L.)资源十分丰富,野韭菜花已成为当地的特产和知名品牌。由于野韭菜分布过于零散,单位面积产量低,不便于采收,为了保... 红花尔基周边森林茂密、物种丰富,形成了独特的沙地樟子松植物群落及沙地樟子松生态系统,林下野韭菜(Allium ramosum L.)资源十分丰富,野韭菜花已成为当地的特产和知名品牌。由于野韭菜分布过于零散,单位面积产量低,不便于采收,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出人工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尔基 野韭 樟子松 人工林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狭叶荨麻林下栽培技术
16
作者 许忠海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4期125-125,127,共2页
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别名螫麻子、哈拉海,是荨麻科荨麻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可食可药的野生植物。由于适应性强,极少受到病虫的危害,是理想的绿色食品,人工栽培集约程度要求不高,可充分利用林间空地进行栽培,是一种较... 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别名螫麻子、哈拉海,是荨麻科荨麻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可食可药的野生植物。由于适应性强,极少受到病虫的危害,是理想的绿色食品,人工栽培集约程度要求不高,可充分利用林间空地进行栽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荨麻 林下栽培技术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分内铆钉菇资源利用探析
17
作者 石龙珠 李津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3期76-77,共2页
文章针对红花尔基天然和人工樟子松林内铆钉菇的生长现状,从保护和开发铆钉菇资源入手,提出了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发展铆钉菇的措施及人工促进铆钉菇的野外生长的樟子松林保护培养措施、人工孢子接种、人工培养菌丝体野外接种、移植栽培等... 文章针对红花尔基天然和人工樟子松林内铆钉菇的生长现状,从保护和开发铆钉菇资源入手,提出了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发展铆钉菇的措施及人工促进铆钉菇的野外生长的樟子松林保护培养措施、人工孢子接种、人工培养菌丝体野外接种、移植栽培等人工促进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加强科研和保护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钉菇 红花尔基 樟子松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沙地天然樟子松林生物量研究
18
作者 张晓琳 孙亚娟 王家军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4期67-69,77,共4页
为了解樟子松天然林的生物量,对红花尔基的樟子松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叶面积指数一般为4.3~5.2,最高为7.7,最低为0.6736。在年龄相同、郁闭度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生物量随平均胸径的增加而增加。樟子松地上生物量与... 为了解樟子松天然林的生物量,对红花尔基的樟子松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叶面积指数一般为4.3~5.2,最高为7.7,最低为0.6736。在年龄相同、郁闭度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生物量随平均胸径的增加而增加。樟子松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比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比值为3.3~4.55,平均为3.92;根系生物量是全部生物量的1/5。樟子松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5 cm土层,占全部根系的62.788%,>15~40 cm土层根系占14%,40 cm以下占23.78%。地上平均净生产力最高为2665.7 kg·hm^(-2)·a^(-1),最低为149.5 kg·hm^(-2)·a^(-1)。全部生物量最大净生产力为2394.8 kg·hm^(-2)·a^(-1)。叶面积与叶干质量比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樟子松枝、叶、干、根的含水率平均为51.766%~55.35%,2年生球果含水率平均76.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尔基 樟子松天然林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T-SSR标记的油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代剑峰 党磊 +3 位作者 金雨晴 周先清 贾海宽 张鸿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78,共7页
以河北省平泉七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良种基地育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EST-SSR引物对来自4处种源的153个油松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2个位点上共检查到62对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7;各位点的平均期望和观测杂合度... 以河北省平泉七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良种基地育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EST-SSR引物对来自4处种源的153个油松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2个位点上共检查到62对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7;各位点的平均期望和观测杂合度(He和Ho)分别为0.414和0.403,近交系数(Fis)为0.018 6;4个种源群中大窝铺、东陵和七沟3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a)、等位基因丰富度(AR)、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基本一致,都略高于宽城群体;平均群体差异系数(Fst)偏低,仅为0.015 6;种源群体间的差异系数(Pairwise Fst)极低,仅在0.009 9~0.071 7之间;NJ树图和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显示各无性系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综上,平泉油松种子园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丰富,但是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群体结构不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种子园 EST-SSR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类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姜璠 邹航 +3 位作者 徐震霆 葛昆章 温玄烨 王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4,共8页
【目的】研究糖类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建立美国白蛾室内繁育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将人工饲料组分严格定量,并按2%和4%的质量分数分别添加葡萄糖、海藻糖和蔗糖(即6个处理),以其饲喂美国白蛾4龄幼虫,试验期间测定... 【目的】研究糖类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建立美国白蛾室内繁育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将人工饲料组分严格定量,并按2%和4%的质量分数分别添加葡萄糖、海藻糖和蔗糖(即6个处理),以其饲喂美国白蛾4龄幼虫,试验期间测定幼虫体质量、蜕皮率、死亡率及体内蛋白含量和3种消化酶(α-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结果】2%葡萄糖对美国白蛾幼虫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蔗糖处理组的幼虫体内蛋白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而其他处理组的蛋白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6个处理组的幼虫体内α-淀粉酶活性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含量葡萄糖和海藻糖处理组的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4%蔗糖处理组的这两种酶活性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而2%蔗糖处理组的胰蛋白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脂肪酶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结论】相比于葡萄糖和海藻糖,蔗糖更适宜作为美国白蛾人工饲料的糖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海藻糖 蔗糖 生长发育 消化酶 美国白蛾 室内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