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
作者 许铠 钟莉 马立宗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用药经验给药,试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根据检验结果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用药经验给药,试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根据检验结果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控制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发生医院感染11例(5.5%);对照组发生24例(12.0%);试验组患者治愈率(94.0%)高于对照组(87.0%),医患纠纷、投诉事件发生率(0.5%、1.5%)低于对照组(3.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微生物 检验技术 病原菌监测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
作者 白蕊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100例受检者均依次予以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100例受检者均依次予以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查(对照1组)、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照2组)、联合检查(观察组),以复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案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淋巴细胞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与单一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或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相比,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常规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许铠 穆剑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7期166-167,共2页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中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儿科接收的重症感染、局部感染、非感染性疾病、正常新生儿各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正常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本次研究中的...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中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儿科接收的重症感染、局部感染、非感染性疾病、正常新生儿各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正常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本次研究中的新生儿进行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各组新生儿这两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对重症感染组新生儿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针对四组新生儿的降钙素原检测,各组间比较,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局部感染组新生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阳性率与非感染性疾病组新生儿的检测结果阳性率相比,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其与正常组新生儿的检测结果阳性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感染组新生儿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与其他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临床诊断检查中,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帮助新生儿疾病的早期诊断,在新生儿疾病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儿科 感染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217例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白蕊 王玥 +3 位作者 黄萱 李宏 王晓梅 白彬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艾滋病(AIDS)及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7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将其AIDS合并PSM患者58例作为合并组,其余159例作为非合并组,比较分析两组AIDS患者肝肾功能指标、... 目的探讨分析艾滋病(AIDS)及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7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将其AIDS合并PSM患者58例作为合并组,其余159例作为非合并组,比较分析两组AIDS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外周血细胞学特征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合并组艾滋病患者肝肾各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组患者(P<0.05)。合并组患者贫血、WBC减少、PLT减少、“三少”以及CD4+淋巴细胞<50个/μl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合并组(P<0.05)。两组艾滋病患者红细胞核巨幼变、红细胞核畸形、成熟红细胞形态异常、中性粒细胞成熟延迟或障碍以及中性粒细胞浆发育失衡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合并组患者骨髓组织细胞活化以及巨核细胞发育异常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合并组(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外周血细胞学异常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异常,其中骨髓细胞形态学异常主要表现为红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巨核细胞三系发育异常,合并PSM患者巨核细胞异常比例明显增加,骨髓形态学检验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骨髓细胞 形态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血患者4330例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琼芬 张芸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72-73,共2页
本文就贫血患者4330例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调查,统计男、女患者在所有贫血患者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510例、大细胞性贫血271例,进行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检测值分析,以及分布在各科室的百分比。发现血清铁蛋白减低,是诊... 本文就贫血患者4330例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调查,统计男、女患者在所有贫血患者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510例、大细胞性贫血271例,进行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检测值分析,以及分布在各科室的百分比。发现血清铁蛋白减低,是诊断缺铁性贫血必须的依据;铁蛋白减低合并缺叶酸或维生素B12减低,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检测,是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必须的依据。联合网织红细胞计数在贫血患者治疗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铁蛋白 叶酸 维生素B12 网织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和Centuryclot凝血仪在重症患者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白蕊 钟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3期131-133,共3页
目的:比较血栓弹力图和Centuryclot凝血仪在重症患者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入组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按照凝血功能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弹力图组、凝血仪组... 目的:比较血栓弹力图和Centuryclot凝血仪在重症患者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入组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按照凝血功能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弹力图组、凝血仪组、综合组。用血栓弹力图对弹力图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监测,用Centuryclot凝血仪对凝血仪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监测,用血栓弹力图联合Centuryclot凝血仪对综合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监测。比较三组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准确率及其对凝血功能监测的满意度。结果:弹力图组患者与凝血仪组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准确率高于弹力图组患者与凝血仪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力图组患者与凝血仪组患者对凝血功能监测可靠性、时效性、准确性满意度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对凝血功能监测可靠性、时效性、准确性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弹力图组患者与凝血仪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血栓弹力图和Centuryclot凝血仪对重症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监测的准确率相当,而联用这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则能显著提高监测的准确率,同时也能提升其对凝血功能监测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Centuryclot凝血仪 重症患者 凝血功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检查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白蕊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0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将其中38例重症患儿设为研究A组,将其中162例轻症患儿设为研究B组。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体...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将其中38例重症患儿设为研究A组,将其中162例轻症患儿设为研究B组。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设为比较组。对各组儿童均实施血常规检查,并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1)研究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高于比较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比值均低于比较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A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高于研究B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患儿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比值均低于研究B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查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指标、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白蕊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8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急...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将其中50例非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将其中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对三组人员均进行凝血指标、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并对比其各项凝血指标、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与C组体检者相比,B组患者的PT、TT、APTT均较短,其血浆Fg、IL-6、CRP的水平较高,其血浆PA的水平较低,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PT、TT、APTT均较短,其血浆Fg、IL-6、CRP的水平较高,其血浆PA的水平较低,P<0.05。结论:凝血指标、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炎症因子 联合检测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白蕊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妊娠期小细胞性贫血患者、20例妊娠期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孕检的48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妊娠期小细胞性贫血患者、20例妊娠期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孕检的48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8例妊娠期小细胞性贫血患者设为妊娠期小细胞性贫血组,将其中20例妊娠期大细胞性贫血患者设为妊娠期大细胞性贫血组,将其中48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查,然后比较其检查的结果.结果: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妊娠期小细胞性贫血组患者Hb的水平、RBC、MCH、MCV、MCHC和RDW均低于对照组健康孕妇,P<0.05;妊娠期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Hb的水平、RBC和MCHC均低于对照组健康孕妇,其MCH、MCV和RDW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孕妇,P<0.05;妊娠期小细胞性贫血组患者Hb的水平、RBC和MCHC均高于妊娠期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其MCV、MCH和RDW均低于妊娠期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P<0.05.结论: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有助于诊断其病情,且能区分其贫血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贫血 血常规检验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SCT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理 张燕 +4 位作者 普福顺 罗家滨 吴丽霞 杨富辉 李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我院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4例患者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检查及多种后处理重建。结果4例所获得图像均显示良好。4例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均... 目的探讨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我院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4例患者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检查及多种后处理重建。结果4例所获得图像均显示良好。4例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均为单发病灶,分别起源于膀胱肌层(2例)和粘膜下层(2例),肿块形态呈菜花状,边界清楚,2例可见小点状钙化和条状钙化。增强扫描4例肿块呈显著持续强化,2例肿块内出现囊变、坏死区。结论MSCT在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术前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异位嗜铬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痴呆患者尿液中神经丝蛋白的含量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浩 李海龙 白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对痴呆患者尿液中神经丝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对诊断其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痴呆患者与在该院进行体检的30例智力正常的中老年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中的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设为VD组... 目的:探讨对痴呆患者尿液中神经丝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对诊断其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痴呆患者与在该院进行体检的30例智力正常的中老年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中的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设为VD组,将其中的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设为AD组,将其中的30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设为早期AD组,将30例智力正常的中老年人设为对照组。对这四组研究对象尿液中神经丝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同时比较四组研究对象的MMSE评分、ADL评分和CDR评分,然后总结对痴呆患者尿液中神经丝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对诊断其病情的临床价值。结果 :1)四组研究对象尿液中神经丝蛋白的含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研究对象的MMSE评分、ADL评分和CDR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MSE评分与患者尿液中神经丝蛋白的含量呈负相关,CDR评分和ADL评分与患者尿液中神经丝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对痴呆患者尿液中神经丝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能有效地评估其病情,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此类患者的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尿液 神经丝蛋白 检测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