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现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蒋琪霞 祝文君 +10 位作者 倪娟 李丽 王亚玲 宋彩萍 王静 郑喜灿 罗丽琴 唐永利 嵇会明 蒋炜 李丽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掌握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知识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月30日至7月30日,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14家三级甲等医院中符合条件的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掌握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知识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月30日至7月30日,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14家三级甲等医院中符合条件的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测试问卷对其进行测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020份,问卷24个题目的答对率为34.3%~89.7%,得分为4~24(16.10±5.58)分,答对率<60%的题目有9题(37.5%),包括2期压力性损伤的局部处理1题、看图识别压力性损伤分期4题、高危患者减压床垫的选择与使用1题、翻身频率1题和ICU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2题。问卷的及格率为50.5%(515例),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是其影响因素。结论:14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及格率仅半数,受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影响,主要缺乏压力性损伤分期知识、局部处理、减压垫和翻身频次以及流行病学知识。建议制定在职培训计划时,针对ICU护士主要缺乏的相关知识,并考虑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的影响,以增强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护理 压力性损伤 问卷调查 在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州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梅 霍松 +2 位作者 蒙艳 张小丽 齐保泰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5期36-37,共2页
目的:了解红河州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及存在的临床问题。方法:对红河州进行抗病毒治疗的90例艾滋病儿童定期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治疗<12个月依从性93%,没有发生新的机会性感染;治疗1~7年,HIV病毒抑... 目的:了解红河州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及存在的临床问题。方法:对红河州进行抗病毒治疗的90例艾滋病儿童定期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治疗<12个月依从性93%,没有发生新的机会性感染;治疗1~7年,HIV病毒抑制率均在90%以上。结论:红河州的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加强患儿家长依从性教育,不定期电话随访和定期随访相结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州石榴果实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建雯 张郴 +3 位作者 宾婕 刘韬 蒋琳 杨剑兵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9X期97-98,共2页
红河州蒙自作为石榴的主要出产地,果实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尚未见报道,对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石榴果实中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研究结果将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为红河州以后筛选抗氧化能力... 红河州蒙自作为石榴的主要出产地,果实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尚未见报道,对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石榴果实中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研究结果将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为红河州以后筛选抗氧化能力强的功能型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果实酚类物质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所医院参研护士识别老年皮肤损伤知识现况及培训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琪霞 王祖晶 +12 位作者 康宙清 王学红 张燕双 潘迎春 高艳红 彭青 陈锐 王光扬 赵会莲 孙颖 王敏 刘相云 朱冬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老年人是皮肤损伤的高发群体,护士对皮肤损伤的识别能力是有效护理的关键,如何提高护士的识别能力是一个研究重点。文章分析、比较52所医院中参研护士掌握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现况和培训效果。方法课题组对来自全国52所参与多中心研... 目的老年人是皮肤损伤的高发群体,护士对皮肤损伤的识别能力是有效护理的关键,如何提高护士的识别能力是一个研究重点。文章分析、比较52所医院中参研护士掌握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现况和培训效果。方法课题组对来自全国52所参与多中心研究医院的1067名参研护士先线上测评其皮肤损伤知识,再采用线上统一培训和组织受训护士在1 h内对20张皮肤损伤照片为题干的60个问题进行在线答题和提交。采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参研护士培训前得分(79.76±9.14)分,培训后得分(93.07±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分优秀率83.13%,较培训前提高了25.21%。其中三级医院护士得分明显高于二级医院(P<0.01)。结论52所医院参研护士在培训前的皮肤损伤相关知识得分均偏低,线上培训可作为多中心研究中有效的同质化培训方法,能提升护士的相关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培训 多中心研究 伤口和损伤 皮肤护理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区“五点温度”变化与皮瓣血供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朱玉玲 蒋琪霞 +5 位作者 祝文君 朱思文 李秀芸 谢郝婷 王华军 王金金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分析皮瓣移植术后皮瓣温度变化规律与皮瓣血供和预后的关系,以及时发现皮瓣血运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65例接受皮瓣手术的患者。术后第1天起,每2小时一次,连续... 目的:分析皮瓣移植术后皮瓣温度变化规律与皮瓣血供和预后的关系,以及时发现皮瓣血运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65例接受皮瓣手术的患者。术后第1天起,每2小时一次,连续5天观察皮瓣“五点温度”、毛细血管反应、皮瓣颜色,记录皮瓣血运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和预后。结果:患者术后1~5天“五点温度”由(35.87±0.48)℃上升至(36.20±0.18)℃。11例(16.9%)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其中静脉危象7例(10.8%)、动脉危象4例(6.2%)。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3天“五点温度”与血管危象(r=-0.621、-0.523、-0.462,均P<0.001)及皮瓣坏死(r=-0.492、-0.649、-0.739,均P<0.001)呈负相关。血供正常组术后皮瓣一期愈合,住院时间为(24.24±10.97)天;静脉危象组经处理后皮瓣成活,住院时间为(39.00±11.51)天;动脉危象组皮瓣坏死需要再次手术,住院时间为(52.33±14.30)天。三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后1~5天皮瓣“五点温度”逐渐升高。当术后1~3天皮瓣温度低于36.05℃时,需要警惕血管危象发生,低于35.70℃时需要警惕皮瓣坏死。准确监测皮瓣温度对早期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皮瓣坏死及改善皮瓣预后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 温度测量 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 血管危象 皮瓣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蒋丁燕 唐文鑫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3年6月—2024年1月收入的心脏瓣膜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对... 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3年6月—2024年1月收入的心脏瓣膜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F-36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措施可提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质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合同制职工转为聘用制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永刚 张若鹏 何培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0期1444-1446,共3页
为提高合同制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阐述了某医院实施医务人员合同制职工转为聘用制的激励方法,提高合同制人员待遇,促进医务人员质量的提高,医务人员的人力保证为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某医院 合同制转聘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手术器械清洗流程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俊丽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20期157-159,共3页
目的: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手术器械过程中采取标准化流程,观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观察标准化器械清洗流程实施前后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的数据作为实施标准化清洗后的数据,命名标准组。结果:标准组器械清洗... 目的: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手术器械过程中采取标准化流程,观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观察标准化器械清洗流程实施前后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的数据作为实施标准化清洗后的数据,命名标准组。结果:标准组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8.89%,对照组器械清洗合格率为89.44%,标准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标准化手术器械清洗流程有利于提升器械清洗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率,该器械清洗流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标准化器械清洗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9
作者 许铠 钟莉 马立宗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用药经验给药,试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根据检验结果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用药经验给药,试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根据检验结果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控制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发生医院感染11例(5.5%);对照组发生24例(12.0%);试验组患者治愈率(94.0%)高于对照组(87.0%),医患纠纷、投诉事件发生率(0.5%、1.5%)低于对照组(3.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微生物 检验技术 病原菌监测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媛媛 丁俊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32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基层医院麻醉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探讨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策略。结果基层医院麻醉科存在的问题有:麻醉科在部分基层医院仍归属医技科室,麻...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基层医院麻醉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探讨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策略。结果基层医院麻醉科存在的问题有:麻醉科在部分基层医院仍归属医技科室,麻醉专业人员的结构水平偏低;麻醉科基本设备和装备不完善;麻醉科科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通过认真分析及探索,提出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措施有:按二级学科的要求和标准建设麻醉科、建立麻醉质量控制小组;重视麻醉医生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完善麻醉科必要的监测设备和基本监测标准;加强麻醉科相关药物管理;以团队协作、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科室管理等。结论分析问题并从多方位加强对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安全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基层医院 质量与安全 科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管理体系与防控联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云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9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对综合性医院开展传染病防控联动管理体系的效果,评价其应用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名体检人员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管理模式;比照组(30名):选择常规管理模式完成;实验组(30名):选择... 目的探讨对综合性医院开展传染病防控联动管理体系的效果,评价其应用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名体检人员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管理模式;比照组(30名):选择常规管理模式完成;实验组(30名):选择常规管理模式+防控联动管理体系完成;根据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疾病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表面明,实验组满意度显著优于比照组,且疾病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比照组的5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综合新医院传染病管理是应用防控联动体制,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对于医院开展传染病管理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管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传染病 管理体系 防控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波 李洁 +2 位作者 刘翠 永丽芹 陈燕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0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收入的老年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收入的老年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标准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综合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身心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可以提升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 老年冠心病 心律失常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颈一体化超声结合血清NSE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苗蔚 张松 +4 位作者 唐思远 朱林芳 全恒宇 周子昂 唐毅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392-39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脑颈一体化超声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方面的价值。方法:纳入207例ACI患者和20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颈一体化超声检查,测量相关血流参数和颈动脉特征,并采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脑颈一体化超声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方面的价值。方法:纳入207例ACI患者和20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颈一体化超声检查,测量相关血流参数和颈动脉特征,并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通过随访统计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发生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颈一体化超声、血清NSE对AC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ACI患者的脑颈一体化超声参数显著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患者在多个指标上表现不佳。联合使用脑颈一体化超声和血清NSE提高了对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准确性。结论:脑颈一体化超声结合血清NSE是预测AC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研究贡献:本研究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ACI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预测工具,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同时,该研究也丰富了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领域的研究内容,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颈一体化超声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对改善艾滋病患者负性心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普文丽 张晓敏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2期273-276,共4页
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负性心理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收入的艾滋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标准化服务,对... 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负性心理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收入的艾滋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标准化服务,对比患者护理满意率、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水平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可提升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满意率和舒适度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 艾滋病患者 负性心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颂 李甫良 +1 位作者 杨金有 邓富文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8期601-60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B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住院...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B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住院患者,按其是否存在感染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检测血清hs-CRP、PCT及WBC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MHD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136例患者,其中感染组70例,非感染组66例。感染组住院天数(t=-6.706,P<0.001)、住院费用(t=-5.592,P≤0.001)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血清hs-CRP(t=-7.021,P<0.001)、PCT(t=-6.063,P<0.001)及WBC(t=-3.218,P=0.001)表达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单项指标诊断MHD合并感染时,hs-CRP的诊断效能高于PCT及WBC,截断值为16.25 mg/L时,最大约登指数对应AUC为0.849,灵敏度为83.33%,特异性为75.71%;hs-CRP、PCT及WBC联合诊断MHD合并感染时,hs-CRP联合PCT诊断效能高于其他指标联合诊断,最大约登指数对应AUC为0.882,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9.39%、74.29%。hs-CRP、PCT及WBC三者联合诊断时,诊断效能较好,AUC为0.878,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为83.33%、80.00%。结论hs-CRP、PCT及WBC联合检测对MHD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感染指标 诊断价值 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在急诊猝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秀 李批努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0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救治急诊猝死患者过程中,采用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急诊科猝死患者80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规范... 目的:探究临床救治急诊猝死患者过程中,采用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急诊科猝死患者80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分析收缩压水平、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水平比对照组收缩压水平高,P<0.05;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75.00%)比对照组抢救成功率(50.00%)高,P<0.05;研究组患者急救时间(9.24±1.35)min比对照组急救时间(15.26±2.54)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在急诊猝死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收缩压水平、血氧饱和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猝死患者 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 抢救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CEX在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蓝 邓学林 +3 位作者 谢好 陆春梅 苏小梅 董韫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究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红河医院急重症中心实习的46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 目的探究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红河医院急重症中心实习的46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3名。对照组实施思维导图法教学,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Mini-CEX评价模式。对比两组心脏复苏知识得分、心脏按压操作项目得分、临床综合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教学12个月后,研究组心脏复苏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6、12个月,研究组心脏按压操作项目、临床综合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ini-CEX联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在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教学中效果显著,有助于实习生对心脏复苏知识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思维导图 急诊医学 心肺复苏 教学效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8
作者 熊婷 何秀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0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标准化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 目的: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标准化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各项用时较短,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恢复较佳,并发症发生少,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以标准化急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抢救用时,提高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融洽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标准化急诊护理路径 抢救用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洁 杜波 +2 位作者 刘翠 永丽芹 陈燕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0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收入的冠心病PCI术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收入的冠心病PCI术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依从率,对照组总依从患者数为29例(76.32%),观察组总依从患者数为36(94.74%),观察组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10例(26.32%),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7.8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干预前,两组对象生活质量量表(SF-36)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干预后,观察组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措施可提升冠心病PCI手术患者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冠心病PCI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抢救重度毒蕈中毒的规范化护理分析
20
作者 郝俏俏 卢萍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血浆置换抢救重度毒蕈中毒的规范化护理分析。方法:本研究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4月收入的重度毒蕈中毒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护理,对... 目的:血浆置换抢救重度毒蕈中毒的规范化护理分析。方法:本研究从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4月收入的重度毒蕈中毒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护理,对比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发现:对照组综合满意24例(80.00%),观察组综合满意29例(96.67%),(P<0.05);对照组不满意6例(20.00%),观察组不满意1例(3.33%),观察组综合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化指标、体征指标差异不大,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血浆置换抢救重度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综合护理满意率较高,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和生化指标显著改善,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重度毒蕈中毒 规范化护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