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红河州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包荣 《中国水产》 2023年第11期57-58,共2页
渔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风景线。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近年来结合渔业发展实际,加快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方向,以期为其他地区多措并举推进渔业高质量... 渔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风景线。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近年来结合渔业发展实际,加快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方向,以期为其他地区多措并举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随着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调整,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水产养殖面积有一定量的减少,为保障水产品产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质优量足的水产品,红河州结合渔业发展实际,围绕渔业减排增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水产养殖面积 水产品产量 乡村振兴 绿色转型 养殖水域 新发展理念 红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州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
作者 黄雄健 《科学养鱼》 2023年第6期3-4,共2页
一、红河州近年来渔业生产现状1.近年来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变化2015-2017年,红河州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品产量不断增加,2017年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达到最高峰,分别为水产养殖面积20.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2万吨。2018年开始,由于养殖水域... 一、红河州近年来渔业生产现状1.近年来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变化2015-2017年,红河州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品产量不断增加,2017年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达到最高峰,分别为水产养殖面积20.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2万吨。2018年开始,由于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对养殖水域的调整及库区养殖网箱的清理取缔,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品产量不断减少,至2022年,全州水产养殖面积只有7.1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21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面积 水产品总产量 水产品产量 养殖水域 生态渔业 渔业生产 发展现状及对策 红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加州鲈技术
3
作者 张正雄 李冰 杨艳红 《科学养鱼》 2025年第6期48-49,共2页
本试验针对红河渔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养殖技术落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水域污染处理艰难和养殖效益提升缓慢等问题,开展元阳县呼山众创集装箱循环水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环境及水质条件试验点... 本试验针对红河渔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养殖技术落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水域污染处理艰难和养殖效益提升缓慢等问题,开展元阳县呼山众创集装箱循环水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环境及水质条件试验点为元阳县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呼山集装箱养殖基地,基地周围生态环境好、交通便利,水质清新且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 资源环境 养殖技术 集装箱 红河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陆基水产养殖设施渔业的分析及思考
4
作者 张正雄 李冰 +2 位作者 杨艳红 马秀英 王文华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11-12,共2页
一、陆基水产养殖设施发展背景当前,水产养殖方式主要是以池塘养殖为主,大多养殖场采取高密度养殖来提高产量,产量不断提高,但生产中存在的残饵、粪便、不合理用药等导致的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环... 一、陆基水产养殖设施发展背景当前,水产养殖方式主要是以池塘养殖为主,大多养殖场采取高密度养殖来提高产量,产量不断提高,但生产中存在的残饵、粪便、不合理用药等导致的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现阶段传统粗放型的流水养殖和开放系统养殖需要投入大量能量以及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养殖废水,这些问题均不符合水产健康养殖的主体原则,推行新型的健康养殖模式是解决池塘养殖问题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背景 环境污染 陆基水产养殖 水资源浪费 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Hg^(2+)、Pb^(2+)、Cr^(6+))对厚颌鲂幼鱼单一急性毒性效应
5
作者 杨艳红 郑永华 王磊 《科学养鱼》 2017年第5期57-58,共2页
重金属对鱼类的致毒效应取决于重金属的不同形态及存在形式、金属的化学本质、环境的理化因素、生物的生长条件以及鱼类对重金属的适应过程等。有关学者已经就重金属对鱼类的毒性机理和致毒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常元勋认为,重金属的毒... 重金属对鱼类的致毒效应取决于重金属的不同形态及存在形式、金属的化学本质、环境的理化因素、生物的生长条件以及鱼类对重金属的适应过程等。有关学者已经就重金属对鱼类的毒性机理和致毒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常元勋认为,重金属的毒性与其进入生物体内的金属剂量、溶解度、氧化态等相关。在水体中,鱼对重金属的吸收通常认为有以下途径:①鱼的鳃不断吸收溶解在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刘长发、梁涛等研究了鱼鳃在水体中对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吸收表明,鳃的吸收是重金属进入鱼体内的重要途径。②在摄食时,水体或残留在饵料中的重金属会进入消化道内。③体表与水体的渗透交换作用也可能是水体中重金属进入体内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急性毒性效应 PB^2+ 幼鱼 厚颌鲂 生物体内 致毒效应 化学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