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作桃树对石榴枯萎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银丽 韦福翠 +2 位作者 张德刚 杨伟 胡先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8-854,共7页
【目的】间作套种对病害控制的研究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明间作桃树对石榴枯萎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ITS5-1737F和ITS2-2043R为引物,对云南蒙自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MZD)、健康石榴根际土壤(MZ)以及间作桃树... 【目的】间作套种对病害控制的研究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明间作桃树对石榴枯萎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ITS5-1737F和ITS2-2043R为引物,对云南蒙自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MZD)、健康石榴根际土壤(MZ)以及间作桃树修复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MZP)样品的真菌ITS区进行扩增,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系统分析3种土壤样品的根际微生物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MZD,MZ,MZP在门水平上的平均序列数目分别为32865、34698、28714,在属水平上的平均序列数目分别为30901,30514,27002,多年生石榴树根际土壤真菌的平均序列数多于间作桃树修复枯萎病石榴树。MZD、MZ、MZP得到的OTUs数分别为1174、1076、1007,韦恩图分析表明,MZD特有OTUs数为152个,MZ特有OTUs数为47个,MZP特有OTUs数为94个。PCA分析结果表明,真菌群落组成间作桃树修复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与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差异较大,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通过间作桃树得到了较大程度改变。在属的分类水平上,共鉴定到481种真菌属,间作桃树修复石榴枯萎病土壤与健康石榴土壤差异显著的真菌属有Un--s-Hypocreales sp.,Un--s-Cordycipitaceae sp.,Un--s-Microascales sp.,腐质霉属(Humicola),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透孢黑团壳属(Massarina),Stagonosporopsis等21个;间作桃树修复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与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差异显著的真菌属有被孢霉属(Mortierella),壳针孢属(Septoria),腐质霉属(Humicola),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透孢黑团壳属(Massarina)等47个。【结论】多年生石榴树根际真菌的平均序列数多于间作桃树枯萎病石榴树,多年生石榴树单一种植的土壤根际真菌趋向于增多。通过间作桃树可以改变石榴枯萎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改善土壤微生态平衡,促进石榴健康生长,对保护石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枯萎病 间作 桃树 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2
作者 白建波 张晋 +2 位作者 杨伟 孔琼 周银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3,共6页
为明确云南蒙自蓝莓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出防治蓝莓叶斑病的有效杀菌剂,以采自云南蒙自的蓝莓叶斑病叶片为材料,对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致病性测定。采用病原菌形态学结合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的方法鉴定病原菌,以6种杀菌剂为对象... 为明确云南蒙自蓝莓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出防治蓝莓叶斑病的有效杀菌剂,以采自云南蒙自的蓝莓叶斑病叶片为材料,对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致病性测定。采用病原菌形态学结合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的方法鉴定病原菌,以6种杀菌剂为对象,研究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发现,引起云南蒙自蓝莓叶斑病的病原菌Y1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不同类型杀菌剂对菌株Y1的生长抑制存在较大差异;室内毒力测定效果最好的是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EC_(50)值为1.152 mg/L;其次为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EC_(50)值分别为1.624、2.149 mg/L;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在6种供试药剂中最差,EC_(50)值为524.237 mg/L。结果可为交链格孢引起的蓝莓叶斑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叶斑病 链格孢 毒力测定 病原菌分离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GH3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付鸿博 于斯嘉 +4 位作者 袁盛勇 李杰 杨永超 岳龙 罗振兴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32,共8页
【目的】为了对枣GH3基因家族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家族成员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对枣GH3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启动子元件、表达模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基于枣基因组数据共鉴定得到19个枣GH3基因... 【目的】为了对枣GH3基因家族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家族成员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对枣GH3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启动子元件、表达模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基于枣基因组数据共鉴定得到19个枣GH3基因家族成员,每个家族成员均包括了GH3蛋白保守结构域,编码氨基酸长度在149~629 aa。等电点在5.21~8.90,不稳定系数范围在34.34~56.54,大部分成员为酸性的稳定蛋白均被定位在细胞质上。二级结构表明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占比最高。系统进化树分析将19个枣GH3基因分成了3大类,每个类别中所包括的枣GH3基因家族成员数量差别不大。通过分析基因信息和蛋白特征发现motif3和motif6保守度最高,基因结构都较为简单,包括2到5个外显子且均有UTR组成。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枣GH3基因可能受光照、茉莉酸甲酯和无氧诱导等多种因素的调控。染色体定位表明,19个ZjGH3基因中有4个(ZjGH3-16、ZjGH3-17、ZjGH3-18和ZjGH3-19)未被定位到枣的12条染色体上,其他的15个家族成员被定位到枣的Chr4、Chr8、Chr9、Chr10、Chr11和Chr12染色体上,同时分析到有8对基因存在基因复制事件。通过分析ZjGH3基因在‘壶瓶枣’果实发育期的表达情况表明,可将19个ZjGH3基因分成3大类,分别为在H1(白熟期)表达量最高、H2(半红期)表达量最高和H3(全红期)表达量最高。【结论】本研究共鉴定出19个枣GH3基因,其中ZjGH3-16和ZjGH3-17在果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3基因 启动子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