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好口述档案工作 传承红旗渠精神
1
作者 常卓航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59,共2页
1960年,为了解决林县千百年缺水的窘境,改善林县人民的生存环境,以杨贵为代表的县委一班人经过多方调研和慎重研判,决定实施“引漳入林”工程。动员令一经发出,全县上下群情高昂,正月十五当天3.7万民工走上修渠工地,拉开了前后十年的修... 1960年,为了解决林县千百年缺水的窘境,改善林县人民的生存环境,以杨贵为代表的县委一班人经过多方调研和慎重研判,决定实施“引漳入林”工程。动员令一经发出,全县上下群情高昂,正月十五当天3.7万民工走上修渠工地,拉开了前后十年的修渠序幕。全县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情,不怕苦难、不怕牺牲,经过十年磨砺,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壮举最终铸就了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讨,当年参与红旗渠工程的人是见证红旗渠修建的“活化石”,是传承红旗渠精神最宝贵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档案 自力更生 引漳入林 民工 杨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创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朝霞 《河南农业》 2025年第2期10-11,共2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目标,而农业产业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目标,而农业产业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农业产业化升级道路,对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效率 技术水平 全面振兴 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型农业 资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晓明 齐若惟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
城乡融合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要素自由平等的流动和交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宜居生态环境,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传承。实践中要在坚持统筹新型工业化... 城乡融合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要素自由平等的流动和交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宜居生态环境,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传承。实践中要在坚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四个层面着重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县域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集市发展路径探究——以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为例
4
作者 郝淑静 张晶晶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4期43-45,共3页
乡村集市作为中国乡村市场的重要形式之一,已经深深嵌入乡村社会,成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基于对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优势的梳理,考察整理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问题,从发挥群众... 乡村集市作为中国乡村市场的重要形式之一,已经深深嵌入乡村社会,成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基于对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优势的梳理,考察整理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问题,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升乡村集市产品价值、打造乡村特色文旅3个方面,探索以乡村集市为抓手孕育乡村振兴新动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集市 临淇镇 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州市红色文化基因传承问题探析
5
作者 王彬尧 崔立波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8期13-15,共3页
林州市革命历史悠久,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针对林州市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内容不够丰富、传承体系不够完善、传承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应不断挖掘红色文化,构建话语体系,拓展传承路径,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文... 林州市革命历史悠久,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针对林州市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内容不够丰富、传承体系不够完善、传承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应不断挖掘红色文化,构建话语体系,拓展传承路径,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基因 传承 林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路径优化
6
作者 刘芳 黄成利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6期25-27,共3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发展目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主体,其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乡村振兴中,“去组织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发展目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主体,其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乡村振兴中,“去组织化”,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主动发挥主体性作用的意识薄弱,农民文化和技能基础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因素。要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加快产业发展,激发农民主体意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性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资本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利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83-89,96,共8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及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技能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形态,具有非物质性、专业性和积累性、增值性等特征。从技能资本的“资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及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技能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形态,具有非物质性、专业性和积累性、增值性等特征。从技能资本的“资源—参与—认同”的行动逻辑来审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其目标定位应是丰富农村社会发展的内生资源、提升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参与度、重塑农民对乡土文化及秩序的认同感。基于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做好体制机制改革及社会氛围的宣传引导,共同发挥技能资本积累对于农民技能、素质、知识和能力提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技能资本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郝姿云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14期96-98,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正式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可以化解社会问题与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2021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全面部署,2022年两会再次专题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党... 乡村振兴战略是正式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可以化解社会问题与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2021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全面部署,2022年两会再次专题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和弘扬河南红色文化基因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卓航 郝晓乐 张晨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12期59-61,共3页
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各方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对传承和弘扬河南文化基因的现状、问题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基... 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各方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对传承和弘扬河南文化基因的现状、问题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基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红色文化 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林州市茶店镇翟二井村“村晚”为个案
10
作者 李柯凝 《河南农业》 2023年第30期43-44,共2页
河南省林州市茶店镇翟二井村通过“村晚”这一农民自导自演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激活了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增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茶店镇翟二井村“村晚”这个典型案例说明文化活动与农民参与乡... 河南省林州市茶店镇翟二井村通过“村晚”这一农民自导自演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激活了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增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茶店镇翟二井村“村晚”这个典型案例说明文化活动与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之间存在共荣关系,搞好文化活动能够助力乡村振兴,以“文”化“治”既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体现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晚 乡村振兴 文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