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样品等温吸湿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迟广俊 郭鹏 +6 位作者 洪广峰 霍现宽 邱宝平 刘晓旭 马骥 赵明月 崔凯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59,共10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不同烟草样品的等温吸湿模型,从食品等温吸湿研究领域的众多模型中选择了14种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理论模型8种:BET模型、GAB模型、Kühn模型、Smith模型1(非溶胀材料)、Smith模型2(溶胀材料)、Harkins模型、Hailwood... 为了筛选出适合不同烟草样品的等温吸湿模型,从食品等温吸湿研究领域的众多模型中选择了14种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理论模型8种:BET模型、GAB模型、Kühn模型、Smith模型1(非溶胀材料)、Smith模型2(溶胀材料)、Harkins模型、Hailwood模型和Lewicki模型,经验/半经验模型6种:Peleg模型、Ferro Fontan模型、DLP模型、Konstance模型、Oswin模型和Polynomial模型,对12个不同类型烟草样品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决定系数(R^2)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用18个不同类型的烟草样品对优选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AB和DLP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可分别作为烟草样品等温吸湿研究领域的理论模型和经验/半经验模型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等温吸湿模型 决定系数 平均相对误差 GAB D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参数对中支卷烟逐口通风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邬志锋 张齐 +5 位作者 李希强 戴路 关欣 王强 王兵 王乐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3,共7页
制备了不同卷烟纸透气度、定量、助燃剂钾钠比、麻浆含量、助燃剂含量及灰分含量的滤嘴无通风中支卷烟,对其逐口通风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卷烟纸透气度对中支卷烟静态通风率影响较大,呈正相关关系,麻浆含量和助燃剂钾钠比对卷烟纸通风... 制备了不同卷烟纸透气度、定量、助燃剂钾钠比、麻浆含量、助燃剂含量及灰分含量的滤嘴无通风中支卷烟,对其逐口通风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卷烟纸透气度对中支卷烟静态通风率影响较大,呈正相关关系,麻浆含量和助燃剂钾钠比对卷烟纸通风率有一定影响,卷烟纸定量、助燃剂含量、灰分含量对卷烟纸通风率影响较小。中支卷烟第2口的通风率高于静态通风率,随着抽吸的进行,不同卷烟纸参数的卷烟,其逐口通风率递减5%左右。随着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大,抽吸时逐口间通风率相差值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支卷烟 卷烟纸 通风率 逐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激光打孔脉冲持续时间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希强 赵新玉 +7 位作者 张齐 单凯 李辉 袁子豪 孙振昊 赵秀杰 常纪恒 王乐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目的】为中支卷烟在线激光打孔参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显微镜和3D显微镜表征中支卷烟接装纸在线打孔的孔形态特征,考察在线打孔脉冲持续时间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①脉冲持续时间过短(≤47µ... 【目的】为中支卷烟在线激光打孔参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显微镜和3D显微镜表征中支卷烟接装纸在线打孔的孔形态特征,考察在线打孔脉冲持续时间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①脉冲持续时间过短(≤47µs),出现孔未打透的情况,脉冲持续时间过长(≥90µs),出现椭圆孔的情况。②脉冲持续时间与孔直径、孔面积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③在线打孔脉冲持续时间与卷烟吸阻、滤嘴通风率和总通风率呈二次函数关系,且决定系数R2均在0.99以上;在线打孔脉冲持续时间与卷烟各项化学指标呈线性函数关系,且决定系数R2主要在0.96以上;卷烟水分释放量与打孔持续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决定系数为0.9767。④随着孔面积的升高及打孔个数的减小,卷烟的吸阻变化较小,均能保持相对稳定,卷烟总粒相物、烟碱、焦油、CO等释放量的标准偏差在脉冲持续时间适中(50~60μs)时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支卷烟 在线激光打孔 孔形态 通风率 常规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F8-H发酵道真烟叶宏基因组及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黄申 许怡娟 +5 位作者 胡慧博 张增辉 石栋栋 尚紫博 许航 毛多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3-201,共9页
为探究肠杆菌F8-H发酵道真烟叶作用机制,分析发酵前后烟叶香味成分的变化,利用宏全基因组学分析发酵过程中烟叶表面微生物群落和基因丰度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烟叶中4,7,9-巨豆三烯酮A、二氢猕猴桃内酯以及茄酮的相... 为探究肠杆菌F8-H发酵道真烟叶作用机制,分析发酵前后烟叶香味成分的变化,利用宏全基因组学分析发酵过程中烟叶表面微生物群落和基因丰度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烟叶中4,7,9-巨豆三烯酮A、二氢猕猴桃内酯以及茄酮的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10.34%、16.59%和10.50%,新检测到植酮和橙化基丙酮这2种香味物质;烟丝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相对丰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肠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寡养单胞菌属呈增长趋势;肠杆菌属、植物乳杆菌属和寡养单胞菌属会在糖基转移家族酶GT1的作用下与植酮、橙化基丙酮的形成与积累呈正相关关系,鞘单胞菌属和丛毛单胞菌属在碳水化合物合酶家族CBM48的作用下与二氢猕猴桃内酯、茄酮和3种4,7,9-巨豆三烯酮的形成与积累呈正相关关系。初步揭示了肠杆菌F8-H发酵道真烟叶(2018 C3F-A云烟87)的机制,为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 发酵 烟叶 宏基因组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烤烟不同区位叶面的pH值差异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潘高伟 郭伟雄 +3 位作者 韩佳彤 何峰 梁淼 白国强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4-180,共7页
为研究烤烟不同区位叶面的pH值变化规律,选取广东3个产区4个品种的18份初烤烟叶样品,分析从叶尖至叶基10个区位(编号为TL1—TL10)叶面水浸液的pH值变化。结果表明:180个不同区位叶面的pH值介于5.31~5.96,其中73.3%的样品集中于5.49~5.67... 为研究烤烟不同区位叶面的pH值变化规律,选取广东3个产区4个品种的18份初烤烟叶样品,分析从叶尖至叶基10个区位(编号为TL1—TL10)叶面水浸液的pH值变化。结果表明:180个不同区位叶面的pH值介于5.31~5.96,其中73.3%的样品集中于5.49~5.67;叶面pH值与分切区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叶尖至叶基的pH值整体呈现先增后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广东烤烟pH值在产地、品种、部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尤其是烟叶等级部位与pH值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不同等级部位烤烟的pH值整体上表现为X2F>C3F>B2F。利用基于叶面pH值差异性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部位烟叶分别确定了最优的三段式分切方案,TL1—TL3叶面区位为第1段,TL4—TL7/8为第2段,其余叶基部位为第3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分切区位 PH值 烟叶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材参数对酯类香料在卷烟中转移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鹏 单凯 +7 位作者 邹艳 董振山 陈亮 宁伟 各会杰 黄珂 张玎婕 朴星宇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研究卷烟辅材参数对酯类香料在卷烟中转移行为,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及气相色谱仪对酯类香料进行分析,通过改变辅材参数研究酯类香料在烟丝及烟气中分布影响。结果表明,①影响酯类散失率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接装纸打孔排数>接装纸打孔个... 为研究卷烟辅材参数对酯类香料在卷烟中转移行为,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及气相色谱仪对酯类香料进行分析,通过改变辅材参数研究酯类香料在烟丝及烟气中分布影响。结果表明,①影响酯类散失率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接装纸打孔排数>接装纸打孔个数>成形纸透气度>接装纸打孔距离>接装纸透气度;②影响酯类香料转移率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接装纸打孔排数>接装纸透气度>成形纸透气度>接装纸打孔距离>接装纸打孔个数;③综合酯类物质在卷烟中分布情况,接装纸打孔排数2排,接装纸透气度200 CU,接装纸打孔个数8个,成型纸透气度6 000 CU,接装纸打孔距离18 mm,为外加酯类香料卷烟最佳辅材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材参数 酯类香料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