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卤石矿质肥料对烟草生长及烟叶养分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阮彦楠 赵文军 +9 位作者 王志远 薛开政 徐梓荷 尹梅 胡保文 王正旭 付利波 陈检锋 王伟 陈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64-171,共8页
[目的]通过新型处理(POLY4以及POLY4复合肥料)与传统方式(硫酸钾)比较,评估POLY4作为钾肥添加对烟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同时比较硫酸钾、POLY4复合肥料硫与不同比例的POLY4对烟草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评价新型处理(POLY4及POLY4复合肥料)对... [目的]通过新型处理(POLY4以及POLY4复合肥料)与传统方式(硫酸钾)比较,评估POLY4作为钾肥添加对烟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同时比较硫酸钾、POLY4复合肥料硫与不同比例的POLY4对烟草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评价新型处理(POLY4及POLY4复合肥料)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为新型钾肥杂卤石及合理施肥配比在烟草生产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杂卤石配施硫酸钾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内在化学品质以及养分含量与吸收的影响对烟草施用杂卤石替代部分硫酸钾在烤烟上的施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不施钾肥烟株田间长势和农艺性状表现较差,当施用POLY肥料烟株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优于习惯处理;不施钾处理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施钾处理,施用POLY肥料处理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高于习惯处理;不施钾处理下、中、上3个部位烟叶的内在化学品质均较差,尤其氧化钾含量和两糖差均不符合要求,且烟碱偏低。施用POLY肥料的相关处理烟叶内在化学品质优于习惯处理,尤其烟叶钾含量相对较高,烟碱含量相对适中;不施钾处理旺长期叶片和打顶期茎、叶钾含量最低,施用POLY处理全钾含量高于习惯处理,施用POLY处理钙、镁和硫含量高于习惯处理;不施钾处理土壤钾含量较低,施用POLY处理土壤速效钾和电导率高于不施钾和习惯处理。[结论]在土壤有效养分都不高的烟田,杂卤石是一个较好的可促进烟叶钾钙镁协调供应的肥料,适量施用杂卤石并配施硫酸钾可提高烟叶的各项指标,并促进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卤石 钾肥 烟叶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田间施用土著菌扩繁剂与一次性施肥的效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焕菊 王树声 +5 位作者 陈刚 刘洪祥 李湘伟 徐发华 王新中 王传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3-166,共4页
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土著菌扩繁剂(纳米酵豆,下同)与一次性施肥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和植烟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一次性施肥+纳米酵豆的施肥技术,... 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土著菌扩繁剂(纳米酵豆,下同)与一次性施肥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和植烟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一次性施肥+纳米酵豆的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烟叶均价与产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感官评吸质量,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增殖、平衡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保育能力,同时还能减工节本。初步认为,在大理州红大烟区生态气候条件下,采用土著菌扩繁剂与烟草专用肥配合施用的增效提质减量化施肥技术和一次性施肥方式,更符合优质特色烤烟生产要求,具有较大的生产实用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著菌扩繁剂 一次性施肥 施用量 土壤微生物数量 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烟区K326上部烟叶烘烤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文军 薛开政 +5 位作者 杨继周 田育天 胡保文 姚江美 陈检锋 苏帆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67-69,73,共4页
为解决玉溪烟区K326品种上部烟叶烤后挂灰和青黄突出的问题,通过延长变黄后期和定色后期的烘烤时间,对上部烟叶烘烤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变黄后期和定色后期的烘烤时间分别延长11 h和4 h,挂灰烟叶和青黄烟叶分别下降9.2和3.7个百分... 为解决玉溪烟区K326品种上部烟叶烤后挂灰和青黄突出的问题,通过延长变黄后期和定色后期的烘烤时间,对上部烟叶烘烤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变黄后期和定色后期的烘烤时间分别延长11 h和4 h,挂灰烟叶和青黄烟叶分别下降9.2和3.7个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提高13.2个百分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得到提升,内在化学成分更趋协调,感官评吸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K326 上部烟叶 烘烤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生态健康农业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4
作者 赵文军 薛开政 +6 位作者 陈华 冯瑜 王斌 付利波 杨继周 胡保文 常剑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绿色发展战略,提出烟草生态健康农业理论(Theory ofTobacco Ecological HealthAgriculture,TBHA)。该理论的要点是坚持以烟叶生产为主体,兼顾大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和集成应用,融入农... 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绿色发展战略,提出烟草生态健康农业理论(Theory ofTobacco Ecological HealthAgriculture,TBHA)。该理论的要点是坚持以烟叶生产为主体,兼顾大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和集成应用,融入农业文创和乡村旅游等元素,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多方效益的有机统一。烟草生态健康农业是全要素、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新模式。本文系统阐述了烟草生态健康农业的特点与重要意义。构建澄江抚仙湖径流区“生态+农业+科研+文旅”的烟草生态健康农业综合发展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结合该理论的成功实践和启示,提出了发展烟草生态健康农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生态健康农业 理论体系 构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有机肥减少烤烟化肥用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张焕菊 陈刚 +5 位作者 王树声 宗浩 李湘伟 刘洪祥 徐发华 王新中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探究烤烟生产上应用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的可行性及化肥减量的适宜比例,以大理当地烤烟生产所施用的化肥常规用量为对照,研究了用等重生物有机肥代替15%、30%、45%和60%的化肥用量对烤烟生长、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 为探究烤烟生产上应用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的可行性及化肥减量的适宜比例,以大理当地烤烟生产所施用的化肥常规用量为对照,研究了用等重生物有机肥代替15%、30%、45%和60%的化肥用量对烤烟生长、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30%不仅不会阻碍烤烟生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烤烟经济性状,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从而使各部位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整体得到改善。其他减肥比例则会对烤烟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研究认为,在大理州烤烟生产上应用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是可行的,且化肥减施比例为30%时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化肥 大理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作模式下氮素调控对烤烟产质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华 赵文军 +9 位作者 王正旭 尹梅 薛开政 何正海 陈检锋 王志远 王伟 王应学 杨艳鲜 付利波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95,共9页
为探讨不同轮作模式下氮肥用量对烤烟产质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置3种轮作模式(油菜-烤烟、玉米-烤烟、蚕豆-烤烟)、4个施氮量处理[T1(不施氮,CK)、T2(施氮量45 kg/hm^(2))、T3(施氮量90 kg/hm^(2))、T4(施氮量135 kg/hm^(... 为探讨不同轮作模式下氮肥用量对烤烟产质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置3种轮作模式(油菜-烤烟、玉米-烤烟、蚕豆-烤烟)、4个施氮量处理[T1(不施氮,CK)、T2(施氮量45 kg/hm^(2))、T3(施氮量90 kg/hm^(2))、T4(施氮量135 kg/hm^(2))],分析不同轮作模式下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烤烟、玉米-烤烟和蚕豆-烤烟3种轮作模式下,施用氮肥均对烤烟田间农艺性状有促进作用。油菜-烤烟和玉米-烤烟轮作模式下施氮量90 kg/hm^(2)处理烤烟产值最高,分别为76 284.8、82 262.4元/hm^(2);蚕豆-烤烟轮作模式下施氮量45 kg/hm^(2)处理烤烟产值最高,为76 826.9元/hm^(2)。油菜-烤烟和玉米-烤烟轮作模式下施氮量90 kg/hm^(2)处理烟叶品质较好,蚕豆-烤烟模式下施氮量45 kg/hm^(2)处理烟叶品质较好。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经济学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物学利用效率在3种模式下均以施氮量45 kg/hm^(2)处理为最高。氮肥利用率在油菜-烤烟和玉米-烤烟轮作模式下均以施氮量135 kg/hm^(2)处理为最高,分别为40.4%、42.2%;蚕豆-烤烟轮作模式下,氮肥利用率以施氮量45 kg/hm^(2)处理为最高,达40.9%。综上,油菜-烤烟和玉米-烤烟轮作模式下,烤烟最佳氮肥施用量为90 kg/hm^(2),蚕豆-烤烟轮作模式下烤烟最佳氮肥施用量为4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烤烟 产值 烟叶品质 氮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梯度氮磷钾施用量对云南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志远 阮彦楠 +4 位作者 王伟 陈检锋 赵文军 陈华 付利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4-771,共8页
【目的】为了解施用不同梯度氮磷钾推荐用量下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从云南省澄江县烟区采集不同推荐施肥用量处理中的土壤样品,提取土壤总DNA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为了解施用不同梯度氮磷钾推荐用量下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从云南省澄江县烟区采集不同推荐施肥用量处理中的土壤样品,提取土壤总DNA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烟田中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细菌域有7个优势种群,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这些优势群落占所有有效序列的90%以上。相对于不同氮、钾梯度施用量,不同磷梯度的养分用量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在磷施用量为67.5 kg/hm^(2)处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3个α多样性指数最低即OUT=1494(P=0.067),Shannon=5.98(P=0.016)和Simpson=0.9891(P=0.043)。通过不同养分互作条件下优势种群变形菌门α多样性的比较发现,在N=90 kg/hm^(2)的处理中,磷钾不同养分梯度组合可显著改变土壤优势种群变形菌门的多样性,其中当磷的施用量为45 kg/hm^(2),钾的施用量为405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低,分别为4.640(P=0.049)和0.967(P=0.053),其中当磷的施用量为22.5 kg/hm^(2),钾的施用量为270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4.87(P=0.049)和0.976(P=0.053)。在P=45 kg/hm^(2)的处理中,不同氮、钾组合梯度下,未发现显著改变土壤优势种群变形菌门的α多样性指数的效应,但是当氮和钾(N_(2)K_(3))施用量分别为90和405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4.640(P=0.370)和0.967(P=0.444),相对低于其他处理组。【结论】不同施肥制度能够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氮磷钾 细菌群落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施用配比对烤烟‘K326’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保文 赵文军 +6 位作者 薛开政 冯瑜 杨继周 刘魁 陈华 陈检锋 苏帆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6-321,共6页
为明确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最佳配比,通过有机肥梯度对比试验,比较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施用配比对烤烟‘K326’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用量为30%和无机肥用量为70%时,能促进... 为明确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最佳配比,通过有机肥梯度对比试验,比较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施用配比对烤烟‘K326’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用量为30%和无机肥用量为70%时,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最好;烤后烟叶的叶片结构、油分及色度均有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达到最优;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总氮和烟碱含量有所降低,同时各项化学成分指标更趋于协调;增加了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减小了刺激性和杂气,改善烟叶吃味;中上等烟比例提高7.7%,均价提高8.9%,净产值提高9.1%。综合考虑有机肥投入产出效益,建议在生产中施用30%的有机肥和70%的无机肥,以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和烟农的种烟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K326’品种 有机肥 无机肥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尺度烤烟种植区划与思考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新乔 李湘伟 +9 位作者 朱云聪 田育天 胡保文 杨继周 王丹丹 梅玲丽 王美艳 史学正 柳成柱 景元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5-1112,共8页
烤烟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同时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敏感,而烤烟区划为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从烤烟区划综合指标的集成方法、全国和大区尺度烤烟区划、省域尺度烤烟区划以及地市和县域尺度烤烟区划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烤烟... 烤烟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同时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敏感,而烤烟区划为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从烤烟区划综合指标的集成方法、全国和大区尺度烤烟区划、省域尺度烤烟区划以及地市和县域尺度烤烟区划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烤烟区划的研究现状,并对烤烟区划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目前烤烟区划综合指标集成的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法和指数和法等。大尺度上的烤烟区划在指导我国烤烟种植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小尺度,如地市和县域尺度则无法满足我国现今卷烟工业企业烤烟原料精准采购需求。今后需加强生态因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研究,提高小尺度上烤烟区划的精细化程度,加强验证区划结果的准确性,实现烤烟的动态区划,从而为烤烟种植和品质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区划 生态因子 生态适宜性 品质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烤烟低温冷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秀珍 景元书 +6 位作者 谢新乔 杨继周 李湘伟 朱云聪 胡保文 田育天 梅玲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4-710,共7页
为了探究玉溪复杂地形下烤烟种植的低温冷害风险,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利用玉溪七县二区13个烤烟气象观测站2009—2018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经济数据等,综合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因子构建玉溪烤烟... 为了探究玉溪复杂地形下烤烟种植的低温冷害风险,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利用玉溪七县二区13个烤烟气象观测站2009—2018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经济数据等,综合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因子构建玉溪烤烟低温冷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平台进行风险评价和区划。结果表明:1)灾害因子危险性表现为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成熟采烤期较移栽伸根期危险性高。2)孕灾环境敏感性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大部区域敏感性在中等偏上;西部、北部地区承灾体易损性较高,中部地区较低;防灾减灾能力呈东高西低。3)综合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在中等及中等气象风险以下,对比不同县区,江川区、澄江县、新平县东部、华宁县北部为中风险-高风险区;易门县、红塔区、通海县、峨山县为低-次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低温冷害 风险评价与区划 玉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烤烟气候适宜性分析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继周 谢新乔 +5 位作者 朱安琪 李湘伟 罗丽华 张坤兰 李家志 景元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2-840,共9页
【目的】为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烤烟生产,对烤烟气候适宜性进行划分。【方法】(1)利用玉溪市各标准站2009—2018年的地面观测数据及地理信息数据,选用符合玉溪地方特色的评价指标(海拔、7月平均气温、4—9月日照时间和4—... 【目的】为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烤烟生产,对烤烟气候适宜性进行划分。【方法】(1)利用玉溪市各标准站2009—2018年的地面观测数据及地理信息数据,选用符合玉溪地方特色的评价指标(海拔、7月平均气温、4—9月日照时间和4—9月降水量),结合气候适宜性指数与小网格推算模型对烤烟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2)利用155个烤烟分布数据和23个环境变量数据,选用相同的4个区划指标和MaxEnt模型自带刀切法筛选的6个区划指标,结合ArcGIS对烤烟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并使用ROC曲线检验模型有效性。【结果】MaxEnt模拟结果有效性较高,2次模拟结果ACU值(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92和0.826。对比以上不同方法的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发现:在高海拔地区MaxEnt模拟结果优于小网格推算模型结果,基于6个指标MaxEnt模型区划结果相较于4个指标区划结果更加精确。【结论】小网格推算模型与MaxEnt模型可应用于烤烟气候适宜性分析,MaxEnt模型结果提高了玉溪地区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的精确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MaxEnt模型 气候适宜性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流域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烟叶综合质量对比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文军 田阳阳 +10 位作者 常立 陈华 冯瑜 王正旭 王军伟 刘魁 朱云聪 孙蒙猛 宛祥 杨继周 胡保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18,共6页
为了解抚仙湖流域植烟土壤的烟叶综合质量,对流域内4种类型土壤(水稻土、沙壤土、红壤土、紫色土)及其烤后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土壤检测结果显示:4种植烟土壤pH值为6.16~6.73;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为19.03~64.48 mg/kg... 为了解抚仙湖流域植烟土壤的烟叶综合质量,对流域内4种类型土壤(水稻土、沙壤土、红壤土、紫色土)及其烤后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土壤检测结果显示:4种植烟土壤pH值为6.16~6.73;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为19.03~64.48 mg/kg和111.09~397.89 mg/kg;水稻土的碱解氮含量118.02 mg/kg,较适宜,其他土壤的整体偏低,在51.68~59.66 mg/kg;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仅4.14 g/kg,其他3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适宜,为17.44~21.06g/kg。红壤土烟叶外观质量得分最高,上、中、下3部位烟叶得分分别为81.25、83.50和74.75。沙壤土得分最低;4种土壤烟叶化学成分均符合优质烟叶要求,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红壤土烟叶感官质量评吸结果得分最高,上、中、下部烟叶得分分别为83、84和81,沙壤土得分最低,上、中、下部烟叶得分分别为80.0、81.0和77.5。通过比较,红壤土烟叶初烤后综合质量最好,沙壤土的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烤烟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感官评吸 抚仙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烟区卧式烤房不同挂烟方式烘烤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文军 薛开政 +6 位作者 冯瑜 杨继周 田育天 胡保文 陈检锋 陈华 苏帆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55-58,共4页
为解决卧式密集烤房在烘烤过程中烤房内温湿度不均衡、烤房内不同位置烤后烟叶质量差异较大等问题,比较了2种不同挂烟方式的烘烤效果,结果表明:改进挂烟方式后,烤房内不同位置的温湿度波动幅度减小且更加均匀;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 为解决卧式密集烤房在烘烤过程中烤房内温湿度不均衡、烤房内不同位置烤后烟叶质量差异较大等问题,比较了2种不同挂烟方式的烘烤效果,结果表明:改进挂烟方式后,烤房内不同位置的温湿度波动幅度减小且更加均匀;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另外,在提高烤后烟叶上中等烟比例的同时,还节约了烘烤时间、人工费用及燃料成本。由此可知,通过挂烟方式的改变,达到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密集烤房 装烟方式 烘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烤烟‘K326’主要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安琪 景元书 +3 位作者 胡保文 谢新乔 李湘伟 朱云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0-889,共10页
为了解烟叶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提高烤烟品质评价的智能化程度,使用2009—2017年玉溪市9个烤烟‘K326’典型定位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数据与对应不同生育期的生态因子(气象和土壤)数据... 为了解烟叶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提高烤烟品质评价的智能化程度,使用2009—2017年玉溪市9个烤烟‘K326’典型定位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数据与对应不同生育期的生态因子(气象和土壤)数据,分析得到生态因子影响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烟叶各化学成分机理生态预测模型。根据2018年生态因子数据,预测了各定位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同时,使用相同的90个烤烟定位点数据,利用最大信息系数(maximum information coefficient, MIC)筛选输入变量,使用经过灰狼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智能算法的烟叶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机理算法的生态预测模型R~2平均值为0.29, RMSE平均值为0.13,只有还原糖RMSE略大于0.2;智能算法的生态预测模型R~2均大于0.95, RMSE均小于0.1。结果表明智能算法的生态模型预测效果优于机理算法的生态模型,能够为烤烟品质提升与调优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K326’ 化学成分 生态因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文军 王军伟 +8 位作者 薛开政 陈华 王正旭 刘魁 胡保文 田阳阳 夏玉珍 杨继周 常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65-71,共7页
为分析2009~2019年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运用SPSS 25软件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衍生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和糖碱比的总体偏度均为正偏离... 为分析2009~2019年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运用SPSS 25软件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衍生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和糖碱比的总体偏度均为正偏离,其余指标均为负偏离。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氧化钾、氯、钾氯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集中,中上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两糖差和氮碱比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分散。烟碱、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在不同部位的稳定性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上部烟叶总氮>还原糖>烟碱>总糖,中部烟叶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下部烟叶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其余指标的稳定性在3个部位间趋势相同,即非烟碱氮/总氮>氮碱比>氧化钾>糖碱比>两糖差>钾氯比>氯,中上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整体优于下部烟叶。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偏度和峰度在不同年度间均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除个别指标外,各部位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年度间差异不大,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总体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径流区 烟叶 化学成分 分布特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文军 薛开政 +8 位作者 徐昭梅 李湘伟 邓邵文 高云才 温健 宋成 傅浩 冯佳薇 陈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采用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烟株的农艺性状... 采用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烟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外观综合质量提升、内在化学成分协调、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升、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和经济效益增加。烟叶有效叶数为21.7,叶面积系数为3.3,中部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79.0和76.5分,中上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丰富,分别为642.86μg/g和619.60μg/g,中部和上部烟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分别为85.0和83.5分,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为2830.5 kg/hm^(2)、29.6元/kg、83782.8元/hm^(2)和68.4%。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的生产技术在澄江抚仙湖径流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植规格 氮肥减量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型优质烟叶物理特性指标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凡 景元书 +1 位作者 谢新乔 杨继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14159-14166,共8页
生态条件对烟叶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物理特性是烟叶品质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烟叶物理特性与生态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构建物理特性预测模型,基于云南省玉溪市2019—2020年优质烟叶的物理特性与生态数据(气象、土壤和海拔),建立多元... 生态条件对烟叶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物理特性是烟叶品质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烟叶物理特性与生态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构建物理特性预测模型,基于云南省玉溪市2019—2020年优质烟叶的物理特性与生态数据(气象、土壤和海拔),建立多元线性统计预测模型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分析各生态因子对烟叶物理特性的相对贡献率;利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与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nRMSE)对两种预测模型模拟效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气象因子平均相对贡献率明显高于土壤、海拔的相对贡献率,气象因子对清香型优质烟叶物理特性尤为重要;统计预测模型的RMSE、nRMSE值均高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准确性更高。利用多元线性与神经网络构建物理特性指标预测模型,可以为不同生态条件下提升烟叶品质、促进烟叶品质评价智能精准化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物理特性 生态因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正旭 田阳阳 +5 位作者 冯瑜 王军伟 刘魁 杨继周 胡保文 赵文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61-1466,共6页
【目的】解析玉溪烟区海拔高度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定点取样的方式研究海拔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海拔高度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海拔高度与... 【目的】解析玉溪烟区海拔高度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定点取样的方式研究海拔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海拔高度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海拔高度与上部及中部烟叶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下部烟叶总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海拔1728 m处的还原糖含量最高;氧化钾含量并未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3个部位的烟叶氧化钾含量均在海拔1900 m处最低;3个部位烟叶的氯离子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海拔1728和1900 m处,海拔1313和2200、1532和1900 m处的烟叶氯离子含量基本相当。烟叶协调性方面,3个部位烟叶的两糖差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均在海拔1728 m处;中部及下部烟叶的糖碱比高于上部烟叶,上部和下部烟叶的糖碱比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上部烟叶氮碱比均小于中部及下部,中部及下部烟叶的氮碱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高度对3个部位烟叶的非烟碱氮与总氮的比值影响不大。【结论】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大的是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氮碱比;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小的是氧化钾、氯离子含量及非烟碱氮与总氮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海拔 化学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径流区不同氮磷钾肥运筹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文军 薛开政 +5 位作者 刘魁 田阳阳 杨继周 杨江南 徐昭梅 陈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43-47,共5页
为探索抚仙湖径流区优质烟叶生产最佳肥料管理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_(2)O_(5)和K_(2)O肥用量分别为90、45和405 kg/hm^(2)时,烟株的株高、茎围... 为探索抚仙湖径流区优质烟叶生产最佳肥料管理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_(2)O_(5)和K_(2)O肥用量分别为90、45和405 kg/hm^(2)时,烟株的株高、茎围、有效叶数和叶面积系数等农艺性状表现最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协调性较好,烟碱、氯离子、氧化钾、两糖差、糖碱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符合云南中烟清香Ⅰ型优质烟叶化学成分标准要求;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指标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钾肥 烤烟 产量 质量 抚仙湖径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工业需求符合性评价
20
作者 赵文军 冯瑜 +8 位作者 常剑 王正旭 薛开政 徐昭梅 宋成 夏玉珍 杨继周 胡保文 陈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3期182-185,共4页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澄江抚仙湖径流区2009—2019年的烟叶化学成分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工业需求符合性。结果表明,上部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总...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澄江抚仙湖径流区2009—2019年的烟叶化学成分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工业需求符合性。结果表明,上部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平均值分别为3.33%、26.62%、20.76%、2.57%、1.93%、0.29%、9.43、5.86、8.45、0.79和0.77,中部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平均值分别为2.55%、29.21%、22.27%、2.14%、2.04%、0.29%、10.26、6.94、12.02、0.85和0.79,下部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平均值分别为1.59%、25.71%、20.31%、1.46%、2.44%、0.37%、10.33、5.40、16.82、0.92和0.81。烟叶化学成分和协调性指标均在清香Ⅰ型优质烟叶要求的范围内,但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澄江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指标间协调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工业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化学成分 特征 工业需求符合性 抚仙湖径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