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技术防烟叶霉变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倩 苏扬 +3 位作者 王毅 马永凯 季秀玲 魏云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5-278,共4页
为防止烟叶霉变,采用了微波技术控制烟叶含水率并杀灭致霉微生物。研究了微波功率、杀菌时间、物料量对微波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烟叶经微波处理后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和含水率的关键因素;... 为防止烟叶霉变,采用了微波技术控制烟叶含水率并杀灭致霉微生物。研究了微波功率、杀菌时间、物料量对微波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烟叶经微波处理后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和含水率的关键因素;微波功率800W,微波处理时间120s,物料量100g为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处理超过135s会对烟叶本身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经微波作用后的烟叶室温条件下经40d后仍未霉变。该研究为烟叶防霉提供了新的方法,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可实现对烟叶霉变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烟叶 致霉变微生物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芳胺和1,3,4-噁二唑的星型有机分子合成及光电性质 被引量:5
2
作者 向能军 许永 +1 位作者 梁万里 龚孟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16-2320,共5页
通过分子设计,采用多步反应合成了2种新型的具有"双极"(Bipolar)性质和发光性能的以N原子为中心的星型有机分子.用1H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固体粉末的光致发光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其电化学性能... 通过分子设计,采用多步反应合成了2种新型的具有"双极"(Bipolar)性质和发光性能的以N原子为中心的星型有机分子.用1H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固体粉末的光致发光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同时具备空穴传导和电子输入双重功能基团的星型有机小分子的光致发光性能优良(量子效率达到82%~95%),热稳定性好,可以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小分子 空穴传导 电子传导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烟气中自由基清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继莲 张琦 +3 位作者 王毅 马永凯 季秀玲 魏云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8-361,共4页
自由基是卷烟烟气中主要的一类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的毒害作用。本文介绍了烟气中自由基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并进一步对国内外烟气中自由基清除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烟气 ESR 自由基 自由基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蓝光发射星型有机分子的合成及光电性质
4
作者 向能军 许永 +4 位作者 高茜 刘芳 梁万里 苏树江 龚孟濂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采用分子设计的思想,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N原子为中心的蓝光发射星型有机小分子。用1H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真空镀膜膜层的光致发光性质,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合... 采用分子设计的思想,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N原子为中心的蓝光发射星型有机小分子。用1H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真空镀膜膜层的光致发光性质,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光致发光性能优良(量子效率达到87%),热稳定性好,可作为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分子 空穴传导 电子传导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发射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器件制作及发光性能
5
作者 向能军 龚孟濂 梁万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7,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双极(bipolar)"性质和发光性能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N-苯基-N-(4-(5-(4-联苯基)-1,3,4-噁二唑-2)苯基)苯胺(N-phengyl-N-(4-(5-(4-biphenyl)-1,3,4-oxadiazol-2-yl)phenyl)benzenamine,PBPOPB),用1HNMR,M...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双极(bipolar)"性质和发光性能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N-苯基-N-(4-(5-(4-联苯基)-1,3,4-噁二唑-2)苯基)苯胺(N-phengyl-N-(4-(5-(4-biphenyl)-1,3,4-oxadiazol-2-yl)phenyl)benzenamine,PBPOPB),用1H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光致发光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其电化学性能。制作了简单的单层和二层器件,单层器件发射蓝光,亮度达2800 cd/m2。二层器件发射绿光,亮度达16750 cd/m2。结果表明,这种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同时具备空穴传导和电子输入双重功能,光致、电致发光性能优良,热稳定性好,可作为蓝光发射材料或者作为空穴注入材料制作相应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小分子 空穴传导 电子传导 有机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