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丙环虫酯对紫阳茶园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和农残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德海 游新才 +8 位作者 唐正和 邱红英 丁长庆 聂旺 李尤学 苏敏 陈仔良 曾建明 修春丽 《中国茶叶》 2025年第2期67-70,共4页
调查了紫阳茶园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探究了新型杀虫剂双丙环虫酯的最佳使用剂量和残留量。调查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在紫阳茶园每年出现2个虫口高峰期,第一发生时期从5月中旬开始到7月下旬结束,第二发生时期从8月下旬开始到1... 调查了紫阳茶园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探究了新型杀虫剂双丙环虫酯的最佳使用剂量和残留量。调查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在紫阳茶园每年出现2个虫口高峰期,第一发生时期从5月中旬开始到7月下旬结束,第二发生时期从8月下旬开始到11月中旬结束。防控茶小绿叶蝉推荐每667 m^(2)使用20 mL的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药后1、3、7 d防治效果均高于90%。药后7 d干茶样品中双丙环虫酯残留量低于0.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丙环虫酯 紫阳茶园 茶小绿叶蝉 防效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中茶108和中白1号引种至紫阳的品质成分变化
2
作者 易敏 陈仔良 +4 位作者 刘毓杰 修春丽 曾建明 叶萌 丁长庆 《中国茶叶》 2025年第2期33-39,共7页
利用国家气象站的基本气象资料,对紫阳县和杭州市西湖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进行分析,并根据观测中茶108、中白1号引种至紫阳县焕古镇以后的物候期变化,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分析引种前后两品种春季第一轮次一芽二叶新梢中品质成分含... 利用国家气象站的基本气象资料,对紫阳县和杭州市西湖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进行分析,并根据观测中茶108、中白1号引种至紫阳县焕古镇以后的物候期变化,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分析引种前后两品种春季第一轮次一芽二叶新梢中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中茶108和中白1号引种至紫阳后一芽二叶期与其在杭州地区基本相同;代谢组学检测从两地中茶108样品中检测出25种含量显著差异的代谢物质,主要是黄酮苷类(黄酮碳苷及黄酮氧苷)、氨基酸类、有机酸类、茶黄素和茶红素类及维生素、辅酶类代谢物;从中白1号中检测出32种差异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儿茶素(单体与二聚体)、有机酸及酚酸类代谢物;两品种中均显著差异的成分有7种。研究结果为两个品种的引种适应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对于推动紫阳茶产业良种率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 中茶108 中白1号 非靶向代谢组学 气候条件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