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巨龙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1
作者 康旭 谢富伟 +11 位作者 丁帅 龚建生 樊炳良 周敖日格勒 孙杨 何逸飞 贾敏 徐煜昕 邱泽航 曹润 刘诗语 张家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6,共9页
巨龙铜矿床位于拉达克—冈底斯—下察隅岩浆弧东段南缘,是我国首个单体铜金属资源量超过2000万t的世界级斑岩型铜矿床。最新勘查成果显示巨龙铜矿是由驱龙铜矿和荣木错拉铜矿组成的一个完整斑岩成矿系统。结合矿区2020年以来的补充勘探... 巨龙铜矿床位于拉达克—冈底斯—下察隅岩浆弧东段南缘,是我国首个单体铜金属资源量超过2000万t的世界级斑岩型铜矿床。最新勘查成果显示巨龙铜矿是由驱龙铜矿和荣木错拉铜矿组成的一个完整斑岩成矿系统。结合矿区2020年以来的补充勘探成果,开展了巨龙铜矿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矿体模型,总结和探讨了矿床成因,分析了矿区找矿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巨龙铜矿发育于近EW向逆冲断裂带与SN向正断层系统交汇部位的中新世复式岩体中,主要赋矿岩体为二长花岗斑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矿体在平面上呈近似圆形,空间上呈厚大柱状体,产状近直立,铜品位由浅部向深部逐渐降低;围岩蚀变以发育大量硬石膏、泥化蚀变叠加显著为特征;巨龙铜矿是典型的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系统,降温可能是铜发生大规模沉淀的主要因素。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以Leapfrog三维地质建模软件为平台,通过隐式建模方法构建了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和三维矿体模型,并结合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认为巨龙铜矿体北侧及东侧深部未封闭,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此外,该矿北西方向串珠状低磁异常区及北侧默龙玛矿段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有望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斑岩型 地质特征 Leapfrog三维地质建模 找矿前景 找矿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造山带双尖山—狼娃山地区金矿床硫化物硫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对成矿机制的指示
2
作者 张晨晓 白荣龙 +4 位作者 樊炳良 陈雪锋 虎金荣 樊立飞 张跃珂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97,共22页
【研究目的】双尖山—狼娃山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北山造山带北部的明水岩浆弧地段,目前该地区矿床成因等信息尚不明确,厘清该地区金矿床硫化物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流体性质、成矿机制,进而指导勘查实践。【研究方法】在野外... 【研究目的】双尖山—狼娃山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北山造山带北部的明水岩浆弧地段,目前该地区矿床成因等信息尚不明确,厘清该地区金矿床硫化物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流体性质、成矿机制,进而指导勘查实践。【研究方法】在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内双尖山、大红泉、狼娃山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和黄铜矿开展LA-ICP-MS微量和稀土元素及硫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双尖山—狼娃山地区金矿床的金有可见金及不可见金2种赋存形式,不可见金主要以固溶体金(Au^(1+))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晶格中。Pb和Bi主要以辉铋矿或Bi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于方铅矿包裹体中。大红泉和狼娃山矿床中Zn与Cd、Pb与Sb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黄铁矿中存在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物包体。双尖山—狼娃山地区金矿床Nb/La、Th/La、Hf/Sm值多小于1,指示成矿流体中富含Cl^(-);Co、Ni的含量及比值指示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的特点;Cu/Au值指示成矿流体整体处于较还原的环境;Y/Ho、Zr/Hf、Nb/Ta值指示成矿过程存在多期次流体的叠加,双尖山金矿床成矿晚期流体可能与大气降水相混合。双尖山、大红泉和狼娃山矿床硫化物δ^(34)S均值分别为2.58‰、2.07‰和1.22‰,双尖山硫同位素值变化范围相较于大红泉、狼娃山金矿床偏大,显示岩浆硫与地层硫的混合特征,而大红泉和狼娃山金矿床δ^(34)S值均为极低的正值,显示出岩浆硫的特征。【结论】综合对比野外地质特征、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组成,认为双尖山及狼娃山金矿床属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大红泉金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区域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金矿 微量元素 硫同位素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拉萨地块雄村矿集区洞嘎金矿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
3
作者 詹宏宇 郎兴海 +7 位作者 何青 娄渝明 王旭辉 邓煜霖 谢富伟 王勇 吴昌益 姜楷 《地质论评》 2025年第1期295-306,共12页
洞嘎金矿位于南部拉萨地块中段南缘的雄村矿集区,是西藏较早发现的金矿。但前人的研究主要针对雄村矿集区的斑岩矿床,对洞嘎金矿的研究程度不高,尤其是缺乏对洞嘎金矿找矿方向的综合研究。为此,笔者等在系统总结洞嘎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 洞嘎金矿位于南部拉萨地块中段南缘的雄村矿集区,是西藏较早发现的金矿。但前人的研究主要针对雄村矿集区的斑岩矿床,对洞嘎金矿的研究程度不高,尤其是缺乏对洞嘎金矿找矿方向的综合研究。为此,笔者等在系统总结洞嘎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综合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地面高精度磁测成果,探讨洞嘎金矿的找矿方向。洞嘎金矿已发现的金矿体赋存于雄村组凝灰岩中,发育强烈的黄铁绢英岩化,属斑岩型铜金成矿系统外围的热液脉型金矿体。洞嘎金矿的物探、化探异常特征极其类似于雄村2号矿体,并且在空间上连为一体。综合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土壤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笔者等认为洞嘎金矿的深部可能有2号矿体南向延伸的斑岩型矿化,其深部寻找斑岩型矿体的潜力巨大。笔者等研究对于洞嘎金矿的今后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拉萨地块 雄村矿集区 洞嘎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