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塞尔维亚Č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热液绿帘石类型和成分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安顺 单思齐 +6 位作者 谢桂青 刘文元 张安顺 毛景文 饶东平 陈思源 黄伟山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934,共17页
Čukaru Peki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西部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是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该矿床主要产于晚白垩世角闪斜长安山岩中,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特征,是研究蚀变矿物勘查指标体系的理想对象。笔者结... Čukaru Peki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西部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是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该矿床主要产于晚白垩世角闪斜长安山岩中,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特征,是研究蚀变矿物勘查指标体系的理想对象。笔者结合钻孔编录信息,利用显微镜、电子探针和LA-ICP-MS分析技术,对该矿床中的绿帘石进行矿物化学成分分析。根据产状可将绿帘石划分为2类,分别为赋存于绢英岩化带中的绿帘石(Ⅰ型绿帘石)和赋存于青磐岩化带中的绿帘石(Ⅱ型绿帘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2类绿帘石中的n(Al)与n(Fe)、n(Ca)与n(Mn)均呈现负相关关系,n(Al)、n(Fe)、w(Mn)存在明显的差异,Ⅰ型绿帘石贫Fe、Mn,富Al元素,具有相对较低的X_(Fe)值,Ⅱ型绿帘石与之相反,富Fe、Mn,贫Al元素,具有相对较高的X_(Fe)值。结合矿相学特征,文章提出Ⅰ型绿帘石由斜长石蚀变而成,Ⅱ型绿帘石由角闪石蚀变而成,暗示绿帘石的主量元素变化受蚀变前的矿物控制。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青磐岩化带中由深部至浅部Ⅱ型绿帘石的w(Pb)、w(Sb)、w(Ba)显示升高的趋势,浅部绿帘石具有较低的w(Mo);Ⅱ型绿帘石中的w(Mn)、n(Al)和w(Mg)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w(As)、n(Fe)和n(Ca)呈现出相反的空间变化趋势。由于绿帘石的微量元素找矿指标变化受温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根据Čukaru Peki铜金矿床绿帘石中的w(Mg)、w(Pb)、w(Sb)、w(Ba)、w(Mo)、w(Mn)、w(As)的空间变化规律,笔者推测该斑岩型矿床热液中心在Mn元素晕之下1~2 km处。笔者研究发现Ⅱ型绿帘石中的主量元素n(Al)和X_(Fe)与w(Mn)微量元素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n(Ca)和n(Fe)与w(Mn)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故Ⅱ型绿帘石中的n(Al)、X_(Fe)、n(Ca)和n(Fe)元素可以作为找矿勘查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帘石 主、微量元素 斑岩铜金矿床 找矿勘查 Čukaru Peki铜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三都-丹寨成矿带中卡林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探 被引量:19
2
作者 谢卓君 夏勇 +4 位作者 闫宝文 王泽鹏 谭亲平 伍守荣 范二川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6-333,共8页
为探讨三都-丹寨成矿带中卡林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总结了最近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三都-丹寨卡林型金矿中与成矿相关的方解石、萤石呈现中稀土富集型,方解石δ13 CPDB=-1.61^-5.82‰,δ18 OSMOW=13.97~19.24... 为探讨三都-丹寨成矿带中卡林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总结了最近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三都-丹寨卡林型金矿中与成矿相关的方解石、萤石呈现中稀土富集型,方解石δ13 CPDB=-1.61^-5.82‰,δ18 OSMOW=13.97~19.24‰,辉锑矿和雄黄δ34S=14.5‰~22.37‰,辉锑矿和辰砂208Pb/204Pb=37.160~40.330,207 Pb/204 Pb=15.351~16.330,206Pb/204Pb=17.101~20.080,表明三都-丹寨卡林型金矿成矿物质(碳、氧、硫、铅)可能主要来自该区地层,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有明显区别。其δD和δ18 O值显示成矿流体可能主要为卤水和变质流体组成的混合流体,并且到达浅部时混入了大气降水,成矿流体在其演化过程中,可能与有机质发生了同位素交换,或者发生过多期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地球化学特征 卡林型金矿对比 排庭金矿床 苗龙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焦冲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
3
作者 张志辉 张达 +4 位作者 狄永军 李兴俭 阙朝阳 马先平 杜泽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57-1666,共10页
安徽铜陵焦冲金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银铅锌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矿体主要赋存在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灰岩中。根据野外地质特征及含矿组合,将矿床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笔者对该矿... 安徽铜陵焦冲金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银铅锌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矿体主要赋存在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灰岩中。根据野外地质特征及含矿组合,将矿床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笔者对该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石英和方解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均一温度区间分别为410~440℃、320~350℃和260~320℃。显示早期的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直到晚期的石英-方解石阶段均一温度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根据公式计算矿床成矿深度约1.5km,成矿压力400×105 Pa。流体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大量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压力 焦冲金矿床 成矿流体 成矿机制 铜陵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山金矿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与防治对策
4
作者 谢成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13,16,共4页
针对紫金山金矿泥石流发生的具体情况 ,就其形成条件的 3个方面 (松散固体物料量、水力条件和地势 )进行了细致分析 ,并提出了可行的技术防治对策。
关键词 泥石流 形成条件 金矿 松散固体物料量 防治措施 水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石英脉型与矽卡岩型钨矿床成矿流体的差异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祝新友 王京彬 +3 位作者 王艳丽 陈细音 傅其斌 田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1-953,共13页
石英脉型与矽卡岩型是最重要的两类钨矿床,二者间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均经历了同源碱长花岗岩岩浆分异演化至晚期形成的浆液过渡态流体,进而演化至热液阶段,但二者成矿地质特征不同,成矿流体的差异性明显。通过对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 石英脉型与矽卡岩型是最重要的两类钨矿床,二者间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均经历了同源碱长花岗岩岩浆分异演化至晚期形成的浆液过渡态流体,进而演化至热液阶段,但二者成矿地质特征不同,成矿流体的差异性明显。通过对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与杮竹园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的对比性研究,发现这种差异性自岩浆晚期阶段就开始了,热液阶段差异性更加显著。脉型钨矿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较单一岩浆来源,无明显外来流体的加入。与花岗岩相比,云英岩中的熔流包裹体气液部分含量更高,逐渐向流体包裹体演化。钨矿化石英脉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350-150℃,盐度2%-8%NaCleqv,变化范围小;流体富CO2,Na^+/K^+〉1,成矿环境偏酸性。除岩浆至热液演化过程外,热液阶段的演化进程不明显,没有经历明显的沸腾和系统的降温过程。包括花岗岩、蚀变岩、石英脉等,石英的δ18O值相似,成矿体系的水/岩比值较低。矽卡岩型钨矿的成矿花岗岩浆受碳酸盐岩同化混染的影响,Ca、S含量增高。与多成矿阶段相对应,成矿流体温度、盐度跨度大,均一温度550-100℃,盐度35%-2%NaCleqv。岩浆晚期阶段及矽卡岩阶段,发生于岩浆固结之前大规模隐爆作用,引起成矿流体的沸腾,进而导致流体的高盐度、低CO2、Na^+/K^+〈1。CO2的逸失提高了体系的pH值,弱碱性环境下发生广泛钾长石化,流体属岩浆水性质。退变质氧化物阶段,均一温度450-250℃,盐度〈15%NaCleqv,大气降水参与成矿体系导致温度、盐度迅速降低。流体中高度富含Ca^2+,是导致大规模白钨矿沉淀富集的主要机制。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250℃,盐度〈10%NaCleqv,成矿流体中来自大气降水比例进一步增加,导致温度、盐度进一步降低,成矿环境向弱酸性转变。引起两类钨矿成矿流体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包括:岩浆性质略有不同;沉积岩围岩尤其是碳酸盐岩的影响;隐爆作用的剧烈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 石英脉型 矽卡岩型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控矿要素及深部找矿突破 被引量:26
6
作者 阙朝阳 张达 +8 位作者 狄永军 毕珉烽 黄孔文 徐建珍 刘艳宾 李晓宗 祖世元 范正哲 王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300,共15页
云南麻栗坡钨矿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白钨矿矿床,成因独特。其主要矿段南温河洒西一带与钨矿相关的变质地层为猛硐岩群南秧田岩组(Pt1n),原岩主要为碳酸盐类,其中的泥灰岩夹层是形成中生代含矿夕卡岩的围岩;南捞片麻岩、老城坡及... 云南麻栗坡钨矿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白钨矿矿床,成因独特。其主要矿段南温河洒西一带与钨矿相关的变质地层为猛硐岩群南秧田岩组(Pt1n),原岩主要为碳酸盐类,其中的泥灰岩夹层是形成中生代含矿夕卡岩的围岩;南捞片麻岩、老城坡及团田片麻状花岗岩为钨成矿重要基础。控矿构造解析表明,中生代以来强烈的自SE向NW方向的多层次推覆构造变形造成洒西岩组、老城坡及团田片麻状花岗岩、南秧田岩组和南捞黑云二长片麻岩自上而下的空间叠置关系,导致赋矿围岩产生的剪切裂隙成为中生代晚期岩浆热液运移并交代钙质泥灰岩形成顺层含矿夕卡岩的主要空间。含矿夕卡岩锆石U_Pb年代学及与成矿有关的黑云母Ar_Ar年代学研究成果结合华南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大规模钨锡成矿时代讨论,表明麻栗坡南温河一洒西一带钨成矿作用与中侏罗世以来由于板块聚合而导致的华南岩石圈持续挤压(170~150Ma)及其后期伸展减薄(130~80Ma)密切相关,并相应形成早期挤压背景下受推覆构造控制的层控夕卡岩型及后期伸展背景下变粒岩型及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床。提出南温河外围广泛分布的老城坡及团田片麻状花岗岩深部,以及洒西矿区深部可以寻找南秧田岩组变质岩及夹于其中的含钨夕卡岩层位的找矿思路,并得到了深部钻孔验证。因此,南温河一洒西一带应该具有寻找层控夕卡岩型钨矿床的巨大潜力。除此之外,研究区NW向南温河断裂(南温河水库所在位置)北部大片片麻状花岗岩深部也应该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温河钨矿床 洒西钨矿床 推覆构造 控矿特征 深部找矿 麻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麻栗坡一带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对钨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毕珉烽 张达 +4 位作者 吴淦国 狄永军 阙朝阳 潘锦波 薛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3-238,共16页
滇东南麻栗坡一带位于Song Chay穹窿的北部,华南板块的西南部,经历了多期强烈的构造活动。该区主要地质体野外构造变形解析表明,麻栗坡一带深部深变质岩到浅部浅变质沉积地层均受到SE-NW向挤压构造变形作用,并在不同地质体之间发育多条... 滇东南麻栗坡一带位于Song Chay穹窿的北部,华南板块的西南部,经历了多期强烈的构造活动。该区主要地质体野外构造变形解析表明,麻栗坡一带深部深变质岩到浅部浅变质沉积地层均受到SE-NW向挤压构造变形作用,并在不同地质体之间发育多条自SE向NW运动的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在穹窿内部,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了两套变质沉积岩地层(洒西岩组和南秧田岩组)以断片的形式夹在火成岩(团田+老城坡片麻状花岗岩和南捞构造片麻岩)之间的空间叠置关系。在穹窿外围,外来岩系(寒武系—泥盆系地层)逆冲推覆到原地岩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之上。这期逆冲推覆运动沿构造带形成了飞来峰、断夹块、糜棱岩带、斜歪褶皱、矿物剪切变形等构造现象,强烈改造了该区早期构造格局。结合与推覆构造变形密切相关的主要地质体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上述推覆构造运动发生在中—晚三叠世到159 Ma,区域上与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NW挤压华南板块的构造事件一致。中生代构造变形在研究区不仅控制了区域钨多金属矿床赋矿层位的展布,同时也为晚期钨多金属矿化富集提供了储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栗坡 SONG Chay穹窿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解析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晚白垩世花岗岩的成因 被引量:38
8
作者 刘艳宾 莫宣学 +5 位作者 张达 阙朝阳 狄永军 蒲兴明 程国顺 马慧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71-3286,共16页
老君山花岗岩体位于滇东南地区的文山州麻栗坡县境内,是个旧-薄竹山-老君山岩浆-成矿系统中最东部的一个岩体。该岩体侵入到老君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是一个多期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其岩性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粗粒-中... 老君山花岗岩体位于滇东南地区的文山州麻栗坡县境内,是个旧-薄竹山-老君山岩浆-成矿系统中最东部的一个岩体。该岩体侵入到老君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是一个多期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其岩性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粗粒-中粗粒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本文提供了老君山花岗岩6个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88.9±1.1Ma^93.9±2.0Ma之间,表明老君山花岗岩是白垩世晚期岩浆作用产物。全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老君山花岗岩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锆石的εHf(t)值变化于-9.94^-5.01之间,平均值为-7.29,锆石Hf的两阶段模式年龄为t DM C=1.8~1.4Ga,上述特点表明,老君山花岗岩浆的源岩是滇东南地区早元古代结晶基底中的变泥砂质岩类。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论证了老君山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区域成矿作用的关系,提出老君山花岗岩及其附近的钨锡多金属矿床同属于岩石圈板块强烈伸展作用下的产物,其中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早期岩石圈板块的伸展及基底变质岩中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有关,而老君山花岗岩是在燕山晚期岩石圈强烈伸展与地幔物质上涌的背景下,由基底变泥砂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燕山晚期岩石圈的强烈伸展、地幔上涌及花岗岩浆作用,不仅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而且还可能提供了成矿物质。正是因为燕山晚期岩石圈的强烈伸展、地幔上涌及花岗岩浆作用对早期矿床的叠加与改造,可能是该区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主要机制,也可能是形成该区大型与超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老君山花岗岩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麻栗坡南温河钨矿床成因:来自矽卡岩年代学的约束 被引量:4
9
作者 狄永军 阙朝阳 +5 位作者 张达 吴淦国 徐建珍 黄孔文 马慧慧 刘二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81-582,共2页
南温河似层状白钨矿床是我国滇东南地区大型钨矿床,地理上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南西方向约17 km处。该区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均发生过比较重大的地质事件,使得该区的地质坏境较为复杂。前人对矿区矽卡岩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大... 南温河似层状白钨矿床是我国滇东南地区大型钨矿床,地理上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南西方向约17 km处。该区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均发生过比较重大的地质事件,使得该区的地质坏境较为复杂。前人对矿区矽卡岩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仍存在着较大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南温河 矽卡岩型 南西方向 加里东期 地质事件 麻栗坡县 滇东南 印支期 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麻栗坡南温河钨矿床黑云母Ar-Ar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阙朝阳 张达 +4 位作者 狄永军 徐建珍 王森 毕珉烽 黄孔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07-608,共2页
云南麻栗坡南温河矿床位于滇东南多金属成矿带中。滇东南地区位地处华南板块、扬子板块与三江褶皱系的结合部位,自元古代以来历经多期次的构造变形及岩浆演化。其中,在该区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一带沿NW向近等距展布有3个大的复式花岗... 云南麻栗坡南温河矿床位于滇东南多金属成矿带中。滇东南地区位地处华南板块、扬子板块与三江褶皱系的结合部位,自元古代以来历经多期次的构造变形及岩浆演化。其中,在该区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一带沿NW向近等距展布有3个大的复式花岗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温河 AR-AR 钨矿床 同位素年龄 滇东南 褶皱系 多金属成矿带 麻栗坡县 花岗岩体 扬子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拉根砂岩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条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志辉 李兴俭 +3 位作者 胡擘捷 阙朝阳 李学旭 米小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8-1898,共11页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是与含油气盆地有关的砂岩型矿床,发育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喀什凹陷。在区域地层、构造、沉积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矿化层为一套海退砂、砾-泥...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是与含油气盆地有关的砂岩型矿床,发育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喀什凹陷。在区域地层、构造、沉积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矿化层为一套海退砂、砾-泥-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和古新统阿尔塔什组(E1a)是成矿的物质基础,矿化蚀变发育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古近系阿尔塔什组第一岩性段,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总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碎屑岩与矿化关系显示,从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泥岩,矿化强度依次减弱,除白云质(角砾)灰岩由于后期热液叠加多形成块状、细脉状矿石,矿化最强外,其余岩性按岩石颗粒粒度从小到大,矿化强度依次增强。该矿床的形成明显受乌拉根向斜和后期张性裂隙构造的制约,主矿体主要分布在砂砾岩层和白云质(角砾)灰岩中,矿体和上盘白云质(角砾)灰岩接触带局部张裂隙中发育黄铁矿型铅锌矿。塔西南喀什凹陷北缘中新生代碎屑岩盆地,是寻找砂岩型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最有利的远景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控矿条件 中-新生代 乌拉根 砂岩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区包气带异养微生物16S rDNA的多样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新虎 苏建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1,共6页
在黑河流域下游河谷550 cm深的包气带中采集了10个土壤样品,相应地对各个样品中的土壤含水量、总氮、土壤有机质和pH值进行了采样分析,并进行了微生物计数和培养.通过培养,从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土壤层,共挑选出120个菌落,然后使用革兰... 在黑河流域下游河谷550 cm深的包气带中采集了10个土壤样品,相应地对各个样品中的土壤含水量、总氮、土壤有机质和pH值进行了采样分析,并进行了微生物计数和培养.通过培养,从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土壤层,共挑选出120个菌落,然后使用革兰氏染色反应、常规生理生化和内切酶分析,再选出不同的15个菌落进行16S rDNA扩增和序列测定,共发现15种细菌,并建立了可培养微生物的系统进化树.这15个种分别属于蛋白细菌门的α-(2种),γ-(2种)和β-(2种)组,高G+C的革兰氏阳性菌(5种),低G+C的革兰氏阳性菌(2种)和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oides细菌(2种),这些种群全部属于棒状或段棒状,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地下土壤的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不同影响地下微生物的种群数量,该研究为极端干旱区地下微生物生态学和水文地质以及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的多样性 包气带 16SrDNA 极端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老城坡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3
作者 潘锦波 张达 +4 位作者 阙朝阳 狄永军 黄孔文 毕珉烽 徐建珍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5-803,共9页
为探讨中越边境Song Chay穹窿中片麻状花岗岩的形成及演化,对穹窿北端的老城坡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老城坡片麻状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15.4±5.2Ma,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Si O... 为探讨中越边境Song Chay穹窿中片麻状花岗岩的形成及演化,对穹窿北端的老城坡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老城坡片麻状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15.4±5.2Ma,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Si O2含量为73.48%~77.16%,全碱含量较高(K2O+Na2O=7.40%~7.86%),K2O/N2O=0.99~1.75(均值为1.30〉1),铝饱和指数(A/CNK)为1.01~1.14。大离子亲石元素K和Rb相对富集,Ba、Sr亏损明显;高场强元素Th、U、Hf相对富集,Ti、Nb亏损,其中Ti强烈亏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初步推断,岩浆源岩可能来自早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广西运动时期云开地体与桂滇—北越地体发生碰撞,导致老城坡岩体侵位于华南褶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 Chay穹窿 片麻状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山金铜矿勘查与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景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紫金山金铜矿的地质勘查与开发经历了计划和市场经济两个时期。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下矿床地质向经济地质的认识转变 ,结合对该矿床勘查和开发过程的思考 ,探讨了在新体制下我国矿床的勘查和开发模式。
关键词 金矿床 铜矿床 地质勘查 矿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焙烧—湿法工艺从含金废料中回收金 被引量:9
15
作者 赖裕丰 《湿法冶金》 CAS 2001年第3期139-140,共2页
针对紫金矿业集团黄金冶炼厂产出的含金废料 ,进行了焙烧湿法回收金的工艺研究。含金废料经焙烧去除炭质和有机物后 ,经氰化浸出、炭吸附回收金 ,金回收率可达 90 %以上。该工艺成本低 ,易实施 ,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含金废料 焙烧 回收 湿法治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山炭浆厂生产技术改造措施
16
作者 陈子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5,共3页
介绍了全泥氰化 -逆流洗涤 -静态活性炭吸附工艺的技术改造经验 ,并提出今后改造方向。
关键词 炭浆厂 全泥氰化-逆流洗涤-静态活性炭吸附工艺 提金工艺 技术改造 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