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升庙矿床成因和找矿研究
被引量:
20
1
作者
张志斌
李建华
+2 位作者
黄超义
刘虹
赵岩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1-800,共10页
对内蒙古东升庙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显示,该矿床的富硫和富锌2种矿体在矿体形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征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均显示明显的差异。矿床的成矿作用有2期:第一期为热水喷流-沉...
对内蒙古东升庙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显示,该矿床的富硫和富锌2种矿体在矿体形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征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均显示明显的差异。矿床的成矿作用有2期:第一期为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形成了富硫矿体;第二期为发生于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之后的低温热液改造成矿作用,形成了富锌矿体。该矿床含矿地层从上到下多层富硫矿体-碎屑岩-白云质大理岩的岩石组合及富硫矿体形成以后的热液活动是形成富锌矿体的必要条件。在该矿床及其外围的狼山—渣尔泰成矿带内,众多块状硫化物矿床原生矿体之下、或多金属沉积层之下,有可能找到改造型富铜、锌、铅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东升庙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热水喷流-沉积作用
深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林中部硅质岩中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春艳
张兴洲
夏庆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61,共6页
吉林中部烟筒山地区的硅质岩带是研究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一个关键地区。前人在本区确认出红帘石硅质岩的存在,并结合周边岩石特征研究,提出本区为古亚洲洋最后闭合的地点。岩石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所研究硅质岩的原岩为火山岩。锆石阴极...
吉林中部烟筒山地区的硅质岩带是研究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一个关键地区。前人在本区确认出红帘石硅质岩的存在,并结合周边岩石特征研究,提出本区为古亚洲洋最后闭合的地点。岩石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所研究硅质岩的原岩为火山岩。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中,韵律环带结构明显,说明其为早期岩浆锆石。LA-ICP-MS颗粒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硅质岩变形和变质作用年代为(239±11)M a,结合呼兰群变质作用时代的研究,确定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时代为中生代(三叠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中部
硅质岩
锆石年龄
古亚洲洋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升庙矿床成因和找矿研究
被引量:
20
1
作者
张志斌
李建华
黄超义
刘虹
赵岩辉
机构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
紫金矿业集团东北亚有限公司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1-800,共10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403500)
文摘
对内蒙古东升庙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显示,该矿床的富硫和富锌2种矿体在矿体形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征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均显示明显的差异。矿床的成矿作用有2期:第一期为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形成了富硫矿体;第二期为发生于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之后的低温热液改造成矿作用,形成了富锌矿体。该矿床含矿地层从上到下多层富硫矿体-碎屑岩-白云质大理岩的岩石组合及富硫矿体形成以后的热液活动是形成富锌矿体的必要条件。在该矿床及其外围的狼山—渣尔泰成矿带内,众多块状硫化物矿床原生矿体之下、或多金属沉积层之下,有可能找到改造型富铜、锌、铅矿体。
关键词
内蒙东升庙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热水喷流-沉积作用
深部找矿
Keywords
Dongshengmiao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of Inner Mongolia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genesis
sedimentary exhalative process
deep ore prospecting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中部硅质岩中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春艳
张兴洲
夏庆贺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紫金矿业集团东北亚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61,共6页
文摘
吉林中部烟筒山地区的硅质岩带是研究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一个关键地区。前人在本区确认出红帘石硅质岩的存在,并结合周边岩石特征研究,提出本区为古亚洲洋最后闭合的地点。岩石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所研究硅质岩的原岩为火山岩。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中,韵律环带结构明显,说明其为早期岩浆锆石。LA-ICP-MS颗粒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硅质岩变形和变质作用年代为(239±11)M a,结合呼兰群变质作用时代的研究,确定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时代为中生代(三叠纪)。
关键词
吉林中部
硅质岩
锆石年龄
古亚洲洋
中生代
Keywords
central Jilin
siliceous rock
zircon dating
paleo-Asian ocean
Mesozoic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升庙矿床成因和找矿研究
张志斌
李建华
黄超义
刘虹
赵岩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吉林中部硅质岩中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张春艳
张兴洲
夏庆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