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公园林分改造技术及初期效益评价研究——以佛山市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春晓 陈家裕 罗朝练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促进生产力发展,要有效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林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推动林业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关键途径。现阶段,社会各界对绿色高质量生态产品的需求逐渐加大,所以在林业工作中,要将培育优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促进生产力发展,要有效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林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推动林业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关键途径。现阶段,社会各界对绿色高质量生态产品的需求逐渐加大,所以在林业工作中,要将培育优质森林、建立功能多样且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根本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佛山市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项目为例对森林公园林分改造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并全面评估项目的初期效益,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林分改造 珍贵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廖竞业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5期112-114,共3页
森林具有净化空气、保护水土流失等作用,是我国重要自然资源。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愈发严重,因此林业部门尝试采取营造林方式改善水土流失问题,通过开展营造林工程增加森林覆盖率。但目前我国应用的营造林技术仍存在一定不足,如营造... 森林具有净化空气、保护水土流失等作用,是我国重要自然资源。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愈发严重,因此林业部门尝试采取营造林方式改善水土流失问题,通过开展营造林工程增加森林覆盖率。但目前我国应用的营造林技术仍存在一定不足,如营造林栽培技术、管理技术等。因此本文基于营造林建设意义及影响营造林质量因素,分析了营造林质量控制技术及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林 造林关键技术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营造林促进林业生态稳定发展
3
作者 钟旭财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5期156-158,共3页
为解决我国环境持续恶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以国内的营造林情况为例,对营造林工作与林业生态稳定之间的联系展开研究,分析目前我国营造林工作中的欠缺和不足,提出因地制宜来培育乡土树种,落实关乎职责来提升林木成活率,以便于起到理想... 为解决我国环境持续恶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以国内的营造林情况为例,对营造林工作与林业生态稳定之间的联系展开研究,分析目前我国营造林工作中的欠缺和不足,提出因地制宜来培育乡土树种,落实关乎职责来提升林木成活率,以便于起到理想的林木绿化效果,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林 生态稳定 林业 监督机制 保护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源激素调控的木荷扦插生根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温汉平 陈家裕 +2 位作者 钟雨庭 邹国岳 吴茗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3期27-33,共7页
以木荷Schima superba优树嫁接苗萌发嫩枝为插穗,分析了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解剖构造以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普通木荷插穗(生根率≈40%)无潜伏根原基,扦插10天时诱导产生不定根原始体,但插穗表观形态无明显改变,而扦插20天时... 以木荷Schima superba优树嫁接苗萌发嫩枝为插穗,分析了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解剖构造以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普通木荷插穗(生根率≈40%)无潜伏根原基,扦插10天时诱导产生不定根原始体,但插穗表观形态无明显改变,而扦插20天时产生不定根原基、茎基部明显愈伤化膨大,扦插50天不定根分化完成。与难生根基因型(生根率<10%)相比,易生根基因型(生根率>80%)插穗中的IAA水平明显偏高,而ZR、GA、ABA无明显差异;扦插20天,插穗IAA较高,GA偏低;扦插50天,IAA、ABA较高,而ZR、GA较低。在0~100 mg/L GA合成抑制剂多效唑作用下,普通插穗生根率差异显著。其中,以50 mg/L多效唑处理下生根率最高,达90.1%,较对照提升了123.6%。研究认为,木荷属生根困难树种,内源性IAA、GA水平在不定根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外源喷施多效唑能有效提高木荷生根能力,但鉴于GA在生根过程中的双重性作用,其施用浓度需控制在合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不定根 内源激素 生长素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物质对红锥生根及其生根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温汉平 陈家裕 +2 位作者 钟雨庭 钟远芳 郭彦青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17-25,共9页
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成年优树嫁接苗萌发新枝为试验材料,通过扦插育苗方法,分析NO供体(SNP)、清除剂(cPTIO)及ABT1处理下插穗生根效果、内源激素、活性氧化物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75~1 000 mg/L SNP、cPTIO、ABT1及... 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成年优树嫁接苗萌发新枝为试验材料,通过扦插育苗方法,分析NO供体(SNP)、清除剂(cPTIO)及ABT1处理下插穗生根效果、内源激素、活性氧化物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75~1 000 mg/L SNP、cPTIO、ABT1及对照(清水)16个处理中,以300 mg/L SNP和500~1 000 mg/L ABT1处理下的生根率高,达69.5%~73.6%,但以300 mg/L浓度SNP处理下的根系质量及成活效果最好,平均根条数9.5、根长20.3 mm、成活率99.8%。与其他处理相比,除500~1 000mg/L浓度ABT1处理外,在300 mg/L浓度SNP处理下扦插10~30 d后插穗中内源IAA水平明显偏高,但ZR、GA、ABA水平无显著变化,在扦插30 d生根插穗中可见明显增强的IAA组织化学定位。同时,扦插10 d时在300 mg/L浓度SNP处理下O_(2)·^(-)和H_(2)O_(2)含量、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任一浓度的cPTIO和ABT1处理。研究认为,相较生产中常用ABT1,NO能有效促进红锥生根能力的提升及根系质量的改善,这与生根过程中NO诱导的IAA水平上升及根原基形成期增加的O_(2)·^(-)、H_(2)O_(2)含量和S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不定根 信号物质 IAA 活性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对红椎与黑木相思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家裕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6期44-46,50,共4页
为提高红椎人工林育林成效,以3.5年生5种不同混交模式的红椎、黑木相思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混交模式下林分树高、胸径生长量及叶片光合产物(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能显著提升红椎、... 为提高红椎人工林育林成效,以3.5年生5种不同混交模式的红椎、黑木相思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混交模式下林分树高、胸径生长量及叶片光合产物(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能显著提升红椎、黑木相思林分的高径生长量,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明显增加。混交显著增加了黑木相思叶片中氮、磷、钾含量,而红椎则以纯林中叶片氮、磷、钾含量最高,且具有随着黑木相思混交比例增大而红椎叶片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整体上,在供试5种试验林中,以7∶3红椎、黑木相思混交林中树高、胸径生长量最大,光合产物含量最高。混交能显著能提升红椎林分生长量,固碳能力增强,但考虑到树种间竞争性,其混交比例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椎 黑木相思 混交林 林分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对红椎与杉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廖竞业 张威伦 +2 位作者 陈家裕 陈海浪 张志明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4期4-6,共3页
作者对九年生的红锥与杉木不同混交比例的混交林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混交模式显著影响杉木的生长量与生理特性。作者利用设置不同混交林模式林分生长量与生理特性,选择出两种的最优混交模式。希望能够为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不同混交模式 红锥与杉木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对红椎林分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家裕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7-20,共4页
为探索红椎最佳混交模式,以红椎纯林为对照,分析不同混交模式的红椎林分生长状况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与红椎纯林相比,不同混交模式红椎的单株材积、胸径、冠幅、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增加,以马尾松-红椎混交林效果最佳,总... 为探索红椎最佳混交模式,以红椎纯林为对照,分析不同混交模式的红椎林分生长状况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与红椎纯林相比,不同混交模式红椎的单株材积、胸径、冠幅、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增加,以马尾松-红椎混交林效果最佳,总蓄积量为137 m^(3)·hm^(-2),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2.72 g·kg^(-1),分别比红椎纯林增加了17.09%和32.39%,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林业生产中可将马尾松和红椎混交种植模式推广应用,促进红椎林分生长,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实现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椎 混交模式 林分生长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