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的色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建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560,共5页
基于偏光干涉理论用3种不同的波长(405nm、635nm、904nm)的激光在3种不同温度条件(25℃、40℃、60℃)下测量、分析了向列相液晶相位延迟器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并由柯西色散公式拟合得到了在上述3种温度条件下的色散方程。结果表明,该方...
基于偏光干涉理论用3种不同的波长(405nm、635nm、904nm)的激光在3种不同温度条件(25℃、40℃、60℃)下测量、分析了向列相液晶相位延迟器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并由柯西色散公式拟合得到了在上述3种温度条件下的色散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分析向列相液晶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根据该液晶在25℃温度条件下的色散方程推算出了589nm波长处的双折射率为0.268,该结果与液晶数据表提供的数值0.257的偏差值为4.28%。该研究为液晶双折射色散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同时也为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
向列相液晶
色散
偏光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A型液晶屏周边Mura的分析与改善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建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6-719,共4页
VA型液晶屏在高温应用环境下经常会出现周边Mura。对于传统的成盒设计和工艺条件,框胶内的spacer粒径和灌晶后的封口压力的调整和优化是改善周边Mura的常用的、比较便捷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框胶spacer粒径、液晶盒封口压力和玻璃基板的...
VA型液晶屏在高温应用环境下经常会出现周边Mura。对于传统的成盒设计和工艺条件,框胶内的spacer粒径和灌晶后的封口压力的调整和优化是改善周边Mura的常用的、比较便捷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框胶spacer粒径、液晶盒封口压力和玻璃基板的比较实验,提出了改善周边Mura的措施,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型液晶屏
高温显示效果
周边Mu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浮置电极的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件设计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一帆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2-517,共6页
传统平面内扭转(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的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由于死区(Dead Zone)的存在,导致了透光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引入浮置电极(Floating Electrodes),增强死区上方的横向电场强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蓝相液晶显...
传统平面内扭转(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的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由于死区(Dead Zone)的存在,导致了透光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引入浮置电极(Floating Electrodes),增强死区上方的横向电场强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总体透过率。引入浮置电极的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电光特性由Techwiz3D程序仿真予以分析。我们定量计算了电极尺寸、工作波长和电极错位对电光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引入浮置电极的IP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透过率提高了约15%,对显示应用中常见的3种可见光波长(450nm,550nm,650nm)的总体透过率都达到了约90%。该新型器件结构能够显著提升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透过率,使之在新一代显示技术发展和竞争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电极
蓝相液晶
凸状电极
高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菱形电极结构的高对比度平面内扭转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一帆
蓝伊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6-894,共9页
以往研究发现平面内扭转(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图像显示对比度明显低于理论预期。本文对导致这一问题的物理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据此提出改进的菱形电极结构设计以解决这一问题。实验证明,调整走向后...
以往研究发现平面内扭转(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图像显示对比度明显低于理论预期。本文对导致这一问题的物理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据此提出改进的菱形电极结构设计以解决这一问题。实验证明,调整走向后的IPS电极结构能使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暗态漏光减小2/3,使其显示对比度提升至10 000∶1以上。基于这一实验发现,本文提出了全新的菱形电极结构设计,以求获得高对比度显示效果。除此以外,采用Techwiz仿真分析改进后的菱形IPS电极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电光特性,发现其伽玛偏移和灰度反转可分别减小3/4和2/3,并且其驱动电压和透过率与传统IP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相仿。可见,基于改进的菱形IPS电极结构的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相较传统蓝相液晶显示器件具备更好的显示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相液晶
漏光
菱形电极
平面内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的色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建国
机构
索
雷博
光电
科技
(
上海
)
有限公司
出处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560,共5页
文摘
基于偏光干涉理论用3种不同的波长(405nm、635nm、904nm)的激光在3种不同温度条件(25℃、40℃、60℃)下测量、分析了向列相液晶相位延迟器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并由柯西色散公式拟合得到了在上述3种温度条件下的色散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分析向列相液晶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根据该液晶在25℃温度条件下的色散方程推算出了589nm波长处的双折射率为0.268,该结果与液晶数据表提供的数值0.257的偏差值为4.28%。该研究为液晶双折射色散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同时也为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
向列相液晶
色散
偏光干涉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tunable retarder~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ersion
polarized inter-ference
分类号
O753.2 [理学—晶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A型液晶屏周边Mura的分析与改善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建国
机构
索
雷博
光电
科技
(
上海
)
有限公司
出处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6-719,共4页
文摘
VA型液晶屏在高温应用环境下经常会出现周边Mura。对于传统的成盒设计和工艺条件,框胶内的spacer粒径和灌晶后的封口压力的调整和优化是改善周边Mura的常用的、比较便捷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框胶spacer粒径、液晶盒封口压力和玻璃基板的比较实验,提出了改善周边Mura的措施,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
VA型液晶屏
高温显示效果
周边Mura
Keywords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panel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edge Mura
分类号
TN141.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浮置电极的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件设计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一帆
机构
索
雷博
光电
科技
(
上海
)
有限公司
出处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2-517,共6页
文摘
传统平面内扭转(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的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由于死区(Dead Zone)的存在,导致了透光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引入浮置电极(Floating Electrodes),增强死区上方的横向电场强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总体透过率。引入浮置电极的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电光特性由Techwiz3D程序仿真予以分析。我们定量计算了电极尺寸、工作波长和电极错位对电光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引入浮置电极的IP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透过率提高了约15%,对显示应用中常见的3种可见光波长(450nm,550nm,650nm)的总体透过率都达到了约90%。该新型器件结构能够显著提升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透过率,使之在新一代显示技术发展和竞争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
浮置电极
蓝相液晶
凸状电极
高透过率
Keywords
floating electrode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protrusion electrode
high transmittance
分类号
TN141.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菱形电极结构的高对比度平面内扭转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一帆
蓝伊奋
机构
索
雷博
光电
科技
(
上海
)
有限公司
友達光電
出处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6-894,共9页
文摘
以往研究发现平面内扭转(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图像显示对比度明显低于理论预期。本文对导致这一问题的物理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据此提出改进的菱形电极结构设计以解决这一问题。实验证明,调整走向后的IPS电极结构能使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暗态漏光减小2/3,使其显示对比度提升至10 000∶1以上。基于这一实验发现,本文提出了全新的菱形电极结构设计,以求获得高对比度显示效果。除此以外,采用Techwiz仿真分析改进后的菱形IPS电极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电光特性,发现其伽玛偏移和灰度反转可分别减小3/4和2/3,并且其驱动电压和透过率与传统IP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相仿。可见,基于改进的菱形IPS电极结构的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相较传统蓝相液晶显示器件具备更好的显示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蓝相液晶
漏光
菱形电极
平面内扭转
Keywords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light leakage
rhombus electrode
in-plane switching
分类号
TN141.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的色散特性研究
王建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VA型液晶屏周边Mura的分析与改善
王建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浮置电极的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件设计
刘一帆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菱形电极结构的高对比度平面内扭转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设计
刘一帆
蓝伊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