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断的国内外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
1
作者 彭红叶 荆雅楠 +3 位作者 留典淳 王莹 薛雪 鲁春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两者的混合状态的疾病,属于中医“脾瘅”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具有和糖尿病相当的预后风险,及时诊断并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两者的混合状态的疾病,属于中医“脾瘅”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具有和糖尿病相当的预后风险,及时诊断并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梳理了糖尿病前期的起源与定义,发现早在《素问》成书时,中医学便已对“脾瘅”形成了一定的认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规范化临床研究的实施,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规范化糖尿病前期临床实践指南。在诊断方面,血糖检测指标类型和阈值、中医证候诊断、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型、疾病风险评分模型、生物标志物、可穿戴设备等多种无创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不断完善,但多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而非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诊断和筛查;餐后1 h血糖可能是未来诊断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新指标,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以推广使用。针对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断面临的诊断标准的动态性、筛查流程的复杂性、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疾病的低知晓性等挑战,未来需不断更新和完善诊断标准,融合数字化健康管理和可穿戴设备,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构建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基于中医宏观表征与组学微观数据相结合的疾病诊断模型,开发更简便、快捷的中西医结合筛查方法,实现糖尿病前期的“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 早期诊断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视角下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红叶 鲁春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73-1582,1606,共11页
糖尿病前期作为糖尿病的早期阶段,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乃至死亡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严重危害国民健康,是重大慢性病管理的核心内容。主动健康强调以个体健康为中心,具有预防性、自主性、精准性、个性化等特征,涵盖预防、诊断、治疗、... 糖尿病前期作为糖尿病的早期阶段,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乃至死亡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严重危害国民健康,是重大慢性病管理的核心内容。主动健康强调以个体健康为中心,具有预防性、自主性、精准性、个性化等特征,涵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方面,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预防的相关指南,发现主动健康理念在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和管理中应用广泛,涵盖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运动、体质量管理)、中医治疗(中药复方、中成药、代茶饮、针灸、穴位埋线、推拿按摩等)及西医治疗(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等多个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前期可以实现“整体调节”与“精准治疗”的有机结合;降低西药剂量、减轻毒副作用;降低医疗成本,使患者长期维持健康状态。然而,由于公众认知度和重视度偏低,缺乏可量化、标准化的生活方式临床实践指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等,未来需借助社交媒体增强公众意识;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方式指导指南;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以促进其在糖尿病前期治疗中的应用,实现中西医的有效融合,提升疾病的综合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主动健康 患者管理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制品调控糖脂代谢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路 张蕾 +2 位作者 郑皎碧 王琼熠 范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2-300,共9页
发酵作为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技术,不仅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而且具有改变食品特性的功能。随着近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制品的潜在健康价值逐渐显现,在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方面的效应也受到更多关注。该文从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胰岛素... 发酵作为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技术,不仅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而且具有改变食品特性的功能。随着近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制品的潜在健康价值逐渐显现,在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方面的效应也受到更多关注。该文从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代谢性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调5个方面阐述发酵制品对糖脂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评估其作为保健品或药剂的潜力,为今后将发酵制品用于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制品 糖脂代谢性疾病 神经内分泌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代谢性炎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丸抑制TGF-β1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及纤维化 被引量:9
4
作者 任宇晴 唐堂 +5 位作者 李颖 段应铃 李宁 代睿欣 范辉 兰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88-1993,共6页
目的探讨降糖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其改善糖尿病肾病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降糖丸组。造模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合并高脂喂养... 目的探讨降糖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其改善糖尿病肾病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降糖丸组。造模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合并高脂喂养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持续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变化;检测尿蛋白、血肌酐评价肾功能;检测血清TC、TG评价脂代谢情况;HE、PAS、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IHC检测小鼠肾组织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蛋白表达;RT-PCR检测FN、TGF-β1、CollagenⅣ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脏中FN、Smad 3及p-Smad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1);24 h尿量、24 h尿蛋白含量、血肌酐值、血清TC、TG明显升高(P<0.01),糖原堆积、间质纤维化明显增加;小鼠肾组织中F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FN、TGF-β1与CollagenⅣ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小鼠肾脏中FN、Smad 3及p-Smad 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降糖丸组能够明显逆转上述变化。结论降糖丸能够有效地改善STZ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FN及TGF-β1的表达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丸 糖尿病肾病 肾损伤 间质纤维化 纤维粘连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医学国内外发展现况及其中国化的挑战 被引量:2
5
作者 彭红叶 荆雅楠 +1 位作者 王莹 鲁春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7-806,共10页
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涉及医学、营养学、运动科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作为促进公共健康和临床治疗的关键纽带,是所有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重要健康策略。本文系统梳... 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涉及医学、营养学、运动科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作为促进公共健康和临床治疗的关键纽带,是所有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重要健康策略。本文系统梳理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与内涵、起源与发展、疗效评价工具,发现生活方式医学与中医“治未病”理念高度契合,我国生活方式医学学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目前仍缺乏具体化、定量化和规范化的生活方式实施细则、临床指南及评价体系。生活方式医学的中国化仍需结合本土国情,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全国数据监测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注重健康公平性并优化不同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中医药的特色疗法和“简便廉”优势,以推动生活方式医学在慢性病预防与管理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医学 治未病 健康行为 健康促进 疾病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苷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募集并调控Akt/NF-κB和Smad信号 通路改善小鼠肝纤维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曹家樊 孙跃 +3 位作者 丁鑫 李盛文 陈博 兰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2-659,共8页
目的探究熊果苷(Arb)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rb低剂量给药组(25mg/kg)和Arb高剂量给药组(50mg/kg),6只/组。通过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持续... 目的探究熊果苷(Arb)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rb低剂量给药组(25mg/kg)和Arb高剂量给药组(50mg/kg),6只/组。通过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持续6周后取材。取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q-PCR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相关指标a-SMA,Pdgfb,Col1α1,Timp-1基因以及炎症相关指标Ccl2和Tnf-a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实验使用Arb处理THP-1和RAW264.7细胞24h后,DAPI染色检测迁移细胞数目。体外实验使用Arb处理LX-2细胞24h,Westernblot法检测Akt、p65、Smad3及其磷酸化p-Akt、p-p65、p-Smad3和α-SMA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小鼠相比,Arb给药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损伤和胶原沉积减轻(P<0.001),肝脏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也降低(P<0.001)。Arb降低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a-SMA,Pdgfb,Col1α1,Timp-1,Ccl2和Tnf-a基因的mRNA水平(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Arb可抑制THP-1和RAW264.7细胞的迁移募集作用。体外实验显示,Arb可抑制LX-2细胞Akt、p65和Smad3的磷酸化,并且降低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Arb可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募集和浸润,同时干预Akt/NF-κB和Smad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改善小鼠肝脏炎症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苷 炎症 肝纤维化 巨噬细胞募集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通过改善肠道炎症与黏膜屏障损伤抗肝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鑫 庄黎航 +3 位作者 李盛文 陈诗韵 郭姣 兰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4-159,I0023,I0024,I0025,共9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与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100 mg/kg)和黄连素高剂量组(200 mg/kg),构建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 目的探讨黄连素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与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100 mg/kg)和黄连素高剂量组(200 mg/kg),构建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脏与肠道巨噬细胞募集和浸润;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生化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内毒素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炎症因子、纤维化因子与肠道紧密连接因子的mRNA水平。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屏障功能损伤模型,通过测定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检测细胞通透性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co-2细胞紧密连接因子与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连素能有效减少肠道巨噬细胞浸润与炎症反应,增加肠道紧密连接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改善肠道组织结构及其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减少血清内毒素含量。从而缓解肝脏炎症,减少肝组织损伤与胶原沉积,降低血清ALT含量与肝脏纤维化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改善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与纤维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黄连素可有效降低Caco-2细胞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上调紧密连接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LPS诱导的屏障功能损伤。结论黄连素可通过减少肠道巨噬细胞浸润与炎症反应,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细菌内毒素渗漏进入肝脏,从而缓解肝脏炎症,改善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炎症 肠道黏膜屏障 人结肠腺癌细胞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