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之美:合成生物学到护肤的未来之路
1
作者 康振 李江华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在人类探索生命本质与技术边界的征途中,生命科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从被动观察自然生命系统到主动重构与创造新型生命形式的过程正在加速[1-2]。而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之中,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以其高度模块化、程序... 在人类探索生命本质与技术边界的征途中,生命科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从被动观察自然生命系统到主动重构与创造新型生命形式的过程正在加速[1-2]。而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之中,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以其高度模块化、程序化、工程化的思维方式,正重新定义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并深刻改变诸如医药、农业、能源、材料、食品与健康等多个领域的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 范式转变 生命科学 护肤 新型生命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合成生物学与母乳低聚糖生物制造
2
作者 于文文 吕雪芹 +1 位作者 李兆丰 刘龙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2-997,共6页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三大固体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维持消化健康及促进大脑发育等生理功能。近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trick M.Shih基于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在模式植物本生...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三大固体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维持消化健康及促进大脑发育等生理功能。近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trick M.Shih基于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在模式植物本生烟中重构HMOs代谢合成途径,利用太阳光能将CO_(2)转化为系列HMOs。相关研究为HMOs的生物制造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范例,扩宽了植物合成生物学在乳基功能营养品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应用前景。从政策批准和工业应用等角度来看,上述技术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相比之下,将CO_(2)捕获催化与微生物细胞工厂发酵过程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更有望在短期内实现HMOs绿色生物制造的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低聚糖 生物制造 模式植物 二氧化碳 植物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糖化学生物学的糖类药物研发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春君 熊德彩 尹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在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多种生物医药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糖类药物包括不同来源的单糖、寡糖、多糖、糖苷类物质、糖缀合物和拟糖复合物等,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感染性... 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在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多种生物医药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糖类药物包括不同来源的单糖、寡糖、多糖、糖苷类物质、糖缀合物和拟糖复合物等,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化学生物学 糖缀合物 糖复合物 化妆品 糖类物质 糖类药物 研发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分子量透明质酸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森 胡立涛 +5 位作者 石智诚 王发银 余思婷 堵国成 陈坚 康振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60,共16页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在化妆品、食品和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天然直链酸性黏多糖。根据分子量大小,HA可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分子量的HA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随着微生物发酵技术取代传统动物组织提取法,HA工业化...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在化妆品、食品和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天然直链酸性黏多糖。根据分子量大小,HA可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分子量的HA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随着微生物发酵技术取代传统动物组织提取法,HA工业化生产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天然HA合成菌株兽疫链球菌的缺点(如潜在致病性以及难以分子改造),限制了不同分子量HA的生物合成研究。近年来,随着特定分子量HA需求的不断增长,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HA生物合成与分子量调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高分子量HA合成的限制性因素,重点讨论了HA前体合成途径的基因调控及竞争支路的弱化。其次,探讨了HA合酶、前体供应和发酵条件对超高分子量HA合成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低分子量HA的制备策略,包括物理化学法、酶法和微生物直接发酵法。还针对HA的生物合成与分子量调控面临的挑战——高分子量HA分子量不够高、中高分子量HA合成能力弱和低分子量HA分子量可控性差三方面展开系统性综述,加强对HA生物合成与分子量调控策略的理解,助力实现可控分子量HA的高效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分子量 生物合成 代谢工程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晒化合物类菌孢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萍 张维娇 +3 位作者 胥睿睿 李江华 陈坚 康振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9,共14页
类菌孢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MAA)是一类由水生生物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抵御紫外线辐射的功能,近年来作为环保型防晒剂在化妆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MAA在生物体中的低积累量、复杂的提取工艺和极低的得率限... 类菌孢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MAA)是一类由水生生物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抵御紫外线辐射的功能,近年来作为环保型防晒剂在化妆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MAA在生物体中的低积累量、复杂的提取工艺和极低的得率限制了其应用前景。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微生物细胞中重构MAA合成路径,有望实现MAA的规模化生产,为解决MAA供应不足问题提供有效策略。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MAA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涵盖了结构多样性分析、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底盘细胞构建等方面。重点关注了近期MAA的微生物从头生物合成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MAA生物合成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前体含量少、关键酶催化效率低等问题。最后,展望了MAA微生物合成的未来发展方向,如转运蛋白的改造、关键酶的解析等,旨在推动MAA的绿色、高效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菌孢素氨基酸 防晒化合物 代谢调控 细胞工厂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高效生物制造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晓龙 王晨芸 +3 位作者 刘延峰 李江华 刘龙 堵国成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6期863-875,共13页
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绿色高效的生物制造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技术的发展应用有望为食品、能源、医药、化工以及畜牧养殖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变革。本文针对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高效生物制造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总结... 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绿色高效的生物制造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技术的发展应用有望为食品、能源、医药、化工以及畜牧养殖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变革。本文针对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构建高效生物制造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与讨论。首先概述了代谢工程、酶工程、辅助系统优化以及发酵过程控制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其次,着重对比总结了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谷氨棒酸杆菌以及酵母属等典型模式宿主的代谢特性,探究了各微生物制造系统的适用范围。最后,对合成生物技术在构建高效生物制造系统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精细多元的代谢工程技术、高效简便的酶工程策略以及数字化的微生物系统将是促进高效生物制造系统构建的新引擎与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技术 生物制造系统 典型模式宿主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核糖激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异源表达、酶学特性分析和发酵工艺探究
7
作者 毛歆安 龚劲松 +4 位作者 苏畅 李恒 徐国强 许正宏 史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57,共8页
烟酰胺核糖激酶(nicotinamide riboside kinase,Nrk)催化烟酰胺核糖磷酸化生成β-烟酰胺单核苷(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β-NMN),是目前生物酶法合成β-NMN的重要途径。该研究通过异源表达体系筛选,实现Nrk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表... 烟酰胺核糖激酶(nicotinamide riboside kinase,Nrk)催化烟酰胺核糖磷酸化生成β-烟酰胺单核苷(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β-NMN),是目前生物酶法合成β-NMN的重要途径。该研究通过异源表达体系筛选,实现Nrk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表达,初始酶活力为2.14 U/mL。通过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 binding site,RBS)序列和启动子优化,将翻译起始速率为35000 a.u.的RBS序列与双启动子P alsR-T7组合,构建的重组菌酶活力可达5.56 U/mL,是初始水平的2.6倍。Nrk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 7.0,10 mmol/L Mg^(2+)。最后,对产Nrk重组菌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并在5 L发酵罐中进行罐上产酶放大工艺研究,最终使得酶活力达到72.33 U/mL,是摇瓶发酵水平的13倍。该研究显著提升了Nrk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水平,为β-NMN的生物酶法合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核糖激酶 β-烟酰胺单核苷酸 核糖体结合位点 启动子工程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酰胺类鞘脂的绿色生物制造 被引量:2
8
作者 鲁锦畅 武耀康 +3 位作者 吕雪芹 刘龙 陈坚 刘延峰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2-444,共23页
神经酰胺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多功能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酰胺天然存在于皮肤角质层中,起着支持肌肤屏障、保持水分、抗氧化衰老、抗菌抗炎等作用。因此,神经... 神经酰胺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多功能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酰胺天然存在于皮肤角质层中,起着支持肌肤屏障、保持水分、抗氧化衰老、抗菌抗炎等作用。因此,神经酰胺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生物医药、功能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神经酰胺构型存在多个立体中心,化学从头合成难度大,已知市售的天然或类神经酰胺化合物主要是通过传统天然提取法及生物化学相结合的半合成法获得。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合成神经酰胺等鞘脂类化合物已有报道,但从头合成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如何实现细胞工厂高效生产神经酰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神经酰胺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出发,系统地综述了神经酰胺类物质的生理效应及功能;阐述了神经酰胺的天然提取方法、神经酰胺及其前体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并从鞘脂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出发介绍,引出途径调控与优化、产物的运输储存与分泌、关键酶的挖掘与表达等改造策略;最后,从神经酰胺合成面临的聚集毒性、高效运输分泌、数字化改造催化元件、基因调控靶点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合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持续进步有助于扩大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生产能力,实现神经酰胺等鞘脂类化合物的可持续绿色生物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酰胺 微生物细胞工厂 生物合成 鞘脂 鞘氨醇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食品微生物多糖的高黏度发酵关键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詹晓北 郑志永 +3 位作者 古立谦 朱莉 吴剑荣 张洪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6-50,共5页
比较产热凝胶菌株生长和合成多糖阶段的能量代谢差异,特别是能量耗散的差异,构建了土壤杆菌ATCC 31749产热凝胶的代谢途径.研究产生能量代谢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构建了土壤杆菌电子呼吸链的传... 比较产热凝胶菌株生长和合成多糖阶段的能量代谢差异,特别是能量耗散的差异,构建了土壤杆菌ATCC 31749产热凝胶的代谢途径.研究产生能量代谢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构建了土壤杆菌电子呼吸链的传递途径.研究高密度培养、高强度生产的两步法微生物多糖发酵工艺.在预备罐中以低C/N营养条件,实现产多糖微生物的快速高密度培养.在发酵罐中稀释细胞后以高C/N营养条件高强度生产微生物多糖.研制工业规模下适用于高黏度发酵的高效生物反应器.以结冷胶为高黏度发酵模型体系,研究该反应器在冷模条件下的传质、混合和流变行为特征,设计了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放大至50 m3并应用于结冷胶发酵生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糖 结冷胶 热凝胶 代谢途径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法合成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曲丽莎 于文文 +3 位作者 吕雪芹 李江华 堵国成 刘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6-284,共9页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在平衡新陈代谢、维持机体健康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工业生产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基于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细胞合成前体甾醇,再通过半化学法合成维生素D则是解决当前供需矛...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在平衡新陈代谢、维持机体健康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工业生产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基于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细胞合成前体甾醇,再通过半化学法合成维生素D则是解决当前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对生物-化学法合成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动态调控、亚细胞工程、定向进化等代谢工程技术在生物合成关键前体甾醇上的应用,并对今后工业化合成维生素D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VD) 合成生物学 甾醇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的研发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菲 王世杰 +2 位作者 陈祥 白仲虎 杨艳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2,共5页
研究建立了一种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并开发成检测试剂盒,能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叶酸的含量。首先用样本处理剂快速将血清中结合态叶酸完全释放,再用高亲和力的叶酸结合蛋白进行检测,建立一种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对试... 研究建立了一种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并开发成检测试剂盒,能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叶酸的含量。首先用样本处理剂快速将血清中结合态叶酸完全释放,再用高亲和力的叶酸结合蛋白进行检测,建立一种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对试剂盒中各组分的优化,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为1 ng/mL,线性测量范围为1.5~50 ng/m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稳定性好,37℃加速稳定性能维持10 d, 2℃~8℃能稳定维持为16个月。通过对200份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与国外著名试剂盒厂家(贝克曼)的相关性系数(R)可达到0.9847。该叶酸检测技术创新地运用了生物素-亲和素反应体系,改变了传统抗原抗体反应存在不均一不稳定等弊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研制出新的样本处理试剂和方法,使血清中叶酸释放更加迅速和完全,提高了试剂盒的准确度并降低了成本。试剂盒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且成本较低,检测量大,可替代国外同类型检测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生物素-亲和素体系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学分析优化兽疫链球菌的透明质酸发酵生产
12
作者 胡云箫 吴俊俊 +2 位作者 赵北辰 王阳 康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6,共7页
透明质酸具有保湿、润滑等多种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目前透明质酸主要依赖于兽疫链球菌发酵生产。然而,遗传背景不清晰等问题,限制了兽疫链球菌作为底盘细胞的相关改造以及透明质酸发酵水平的提升。该研究首先... 透明质酸具有保湿、润滑等多种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目前透明质酸主要依赖于兽疫链球菌发酵生产。然而,遗传背景不清晰等问题,限制了兽疫链球菌作为底盘细胞的相关改造以及透明质酸发酵水平的提升。该研究首先对兽疫链球菌WSH-24的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进行了测序分析,发现该菌株具有高效的糖酵解和乳酸合成能力,以及不完整的三羧酸循环和多种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缺失。结合生长曲线分析,进一步明确该菌株为缬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和色氨酸4种氨基酸缺陷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外源添加对应的氨基酸使透明质酸产量达到(2.65±0.02)g/L。其次,结合转录组测序数据,确定了维生素B5、维生素B7和维生素B12相关合成基因的转录水平过低。通过外源添加对应的维生素有效提高透明质酸的合成,使其产量达到(2.46±0.07)g/L。最后,通过培养基优化,在3 L发酵罐上透明质酸发酵质量浓度达到5.63 g/L,生产强度为0.31 g/(L·h),相较优化前提高了33.33%。该研究为进一步改造兽疫链球菌WSH-24奠定了基础,为透明质酸的产量提升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兽疫链球菌 全基因组 转录组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脂多糖抗原表位片段的化学合成及抗体亲和力研究
13
作者 赵慧 邹小鹏 +2 位作者 肖蕾 胡静 尹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56,共12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致病菌,目前尚无上市预防或治疗Hp感染的疫苗。本研究通过化学法合成了Hp脂多糖核心寡糖中不同链长的α-1,6-葡聚糖片段(二糖至六糖),使用基于酰基远程...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致病菌,目前尚无上市预防或治疗Hp感染的疫苗。本研究通过化学法合成了Hp脂多糖核心寡糖中不同链长的α-1,6-葡聚糖片段(二糖至六糖),使用基于酰基远程参与作用和溶剂效应的协同糖基化策略成功构建了1,2-顺式-糖苷键。糖芯片筛选结果显示,脂多糖免疫兔血清和患者血清中的IgG抗体均能与合成的α-1,6-葡聚糖片段结合;脂多糖免疫兔血清IgG抗体与α-1,6-葡聚三糖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绝大多数Hp感染患者血清IgG抗体能够很好地识别α-1,6-葡聚三糖和五糖,部分患者血清IgG抗体与α-1,6-葡聚二糖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此研究结果表明,α-1,6-葡聚二糖、三糖和五糖可能是Hp脂多糖中的重要糖抗原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脂多糖 α-1 6-葡聚糖 糖芯片 抗体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子瑞 赵鑫锐 堵国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6,共7页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广泛存在于白酒中,由于其具有致癌性,对我国白酒品质和国民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明确其形成机制十分必要。但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复杂,EC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明确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EC...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广泛存在于白酒中,由于其具有致癌性,对我国白酒品质和国民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明确其形成机制十分必要。但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复杂,EC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明确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EC前体的来源,分析不同工艺阶段中的EC前体含量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明确EC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原辅料中EC前体含量,明确了EC前体的主要来源是大曲。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工艺节点的EC及其前体的含量,明确了酱香型白酒中EC的主要形成阶段是蒸馏阶段,氰化物是蒸馏阶段的主要前体。模拟反应实验表明,高粱中的蜀黍糖苷是氰化物的主要来源,这一结论也与氰化物在发酵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规律相符。最后,从白酒酒醅中筛选得到了一株与生氰糖苷形成氰化物密切相关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该结果为后续调控酱香型白酒中的EC含量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 酱香型白酒 尿素 氰化物 瓜氨酸 生氰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唾液酸和唾液酸寡糖的生物合成及其在营养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志永 詹晓北 +2 位作者 朱德强 朱莉 吴剑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61-368,共8页
聚唾液酸是唾液酸单体以α-2,8和(或)α-2,9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同聚物,是神经细胞中神经黏附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非免疫原性和可降解性,在医药和食品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唾液酸寡糖存在于人脑细胞表面的神经节... 聚唾液酸是唾液酸单体以α-2,8和(或)α-2,9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同聚物,是神经细胞中神经黏附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非免疫原性和可降解性,在医药和食品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唾液酸寡糖存在于人脑细胞表面的神经节苷脂和糖蛋白分子上,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记忆力有关。唾液酸寡糖在人乳中大量存在,在孕妇和婴幼儿营养食品中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聚唾液酸的微生物合成途径和生产工艺,唾液酸寡糖的合成方法,及它们在食品和健康领域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唾液酸 唾液酸 唾液酸寡糖 食品 应用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糖平台基质组成结构的分析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付保 王亮 +3 位作者 谭玲 曹钰 刘健权 张震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3-890,895,共9页
纤维质原料复杂的理化组成和多级结构的致密不均一性,以及不同种属原料经不同方法预处理后的基质差异性,导致了分析检测问题的复杂性。当前的一系列研究资料显示,借助现代分析表征技术全方位多尺度地解析天然植物细胞壁组成结构、预处... 纤维质原料复杂的理化组成和多级结构的致密不均一性,以及不同种属原料经不同方法预处理后的基质差异性,导致了分析检测问题的复杂性。当前的一系列研究资料显示,借助现代分析表征技术全方位多尺度地解析天然植物细胞壁组成结构、预处理后组成结构变化和酶解时底物-酶构效关系等,已经成为普遍利用的技术手段。本文首先综述一些代表性仪器分析方法(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用于表征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前后组成结构变化和比较不同方法预处理效果的研究状况,然后对新近出现的一些分析表征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原位原子显微镜、多尺度显谱和时实相关成像)和用于研究预处理及酶解时基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叙述,最后对预处理和酶解领域获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及其酶解研究趋势进行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预处理 酶解 组成结构 分析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京京 方芳 +3 位作者 张继冉 刘龙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9-1245,共7页
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具有致癌性和遗传毒性,影响食品安全.酶法降解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去毒方法.从小鼠肠道筛选得到一株具有降解氨基甲酸乙酯活性的赖氨酸芽孢杆菌.通过对其细胞破碎上清液进行硫酸铵... 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具有致癌性和遗传毒性,影响食品安全.酶法降解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去毒方法.从小鼠肠道筛选得到一株具有降解氨基甲酸乙酯活性的赖氨酸芽孢杆菌.通过对其细胞破碎上清液进行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和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了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纯酶.SDS-PAGE电泳图显示,该酶亚基分子量约为50 kDa.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0,在10~45℃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氨基甲酸乙酯为底物反应,其Km和Kcat分别为37.2 mmol/L和1 176.4 s-1.金属离子显著抑制酶活力,而EDTA对酶活力无影响,表明此酶为非金属酶.此外,该酶对低浓度的NaC1和乙醇有一定的耐受性,具有在酱油和黄酒中去除氨基甲酸乙酯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芽孢杆菌 氨基甲酸乙酯 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供体型丁苯酞开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血小板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丽 王兆亚 +3 位作者 王琳娜 季晖 张奕华 尹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2,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硫化氢供体型丁苯酞开环衍生物(5a^5f),其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采用Born氏比浊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e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硫化氢供体型丁苯酞开环衍生物(5a^5f),其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采用Born氏比浊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e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均显著优于丁苯酞,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硫化氢 硫化氢供体 合成 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精调味料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检测及安全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宗红 陆信曜 +5 位作者 诸葛斌 方慧英 孙进 冯倩 诸葛健 张慢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为提高鸡精调味品卫生质量,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分别对鸡精生产原辅料、加工流程及主要加工设备进行了微生物检测。食用玉米淀粉和葱姜混合物是鸡精生产原辅料中的主要微生物来源,水分含量是直接影响玉米淀粉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因素,当水分含... 为提高鸡精调味品卫生质量,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分别对鸡精生产原辅料、加工流程及主要加工设备进行了微生物检测。食用玉米淀粉和葱姜混合物是鸡精生产原辅料中的主要微生物来源,水分含量是直接影响玉米淀粉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因素,当水分含量>10%时,100 g玉米淀粉大肠菌群>70 MPN;葱姜混合物经30%质量分数的食用盐处理后可控制微生物的数量。鸡精生产工序过程中的搅拌后、造粒前后及流化干燥前微生物污染严重,其中搅拌后菌落总数最高,为1.2×104CFU/g,造粒前大肠菌群最高,为167 MPN/100g,搅拌和造粒是鸡精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另外,造粒机筛网及侧槽的菌落总数达到908 CFU/cm2,高于食品车间卫生标准,表明造粒岗位是鸡精生产的一个关键控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精调味品 微生物检测 菌落总数 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固定化多聚磷酸激酶用于合成ATP和GTP
20
作者 胥睿睿 杨凤玲 +4 位作者 孙晓源 卢杰 王阳 康振 李江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多聚磷酸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能够利用广泛分布、成本低廉且稳定的多聚磷酸盐作为磷酸基供体,用于合成ATP和GTP,后者为细胞提供必要的能量并参与合成众多含磷酸重要化合物。该文旨在借助合成生物学新技术,通过多聚磷酸激酶催化... 多聚磷酸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能够利用广泛分布、成本低廉且稳定的多聚磷酸盐作为磷酸基供体,用于合成ATP和GTP,后者为细胞提供必要的能量并参与合成众多含磷酸重要化合物。该文旨在借助合成生物学新技术,通过多聚磷酸激酶催化、高效廉价地合成ATP和GTP。首先根据不同多聚磷酸激酶家族对不同底物催化能力的分析,筛选了属于多聚磷酸激酶第二家族、来源于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的聚磷酸激酶Dr PPK2,验证了其同时合成ATP和GTP的活性。接着优化了反应体系中的pH值、Mg^(2+)浓度和催化温度,大幅提高了其合成GTP的效率,最高转化率>92%。为了简化催化流程、节约合成成本,通过添加自组装标签CipA,实现了Dr PPK2的自组装固定化,通过离心可获得高纯度蛋白并实现酶的重复利用,首轮转化率>90%,有效重复效率超过10次。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高效且易于扩大规模的ATP和GTP生物合成自组装固定化系统,为其他含磷酸的化合物合成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激酶 ATP GTP 催化体系优化 自组装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