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工的先驱:Sir William Henry Perkin与合成染料
1
作者 陈旭 周列锦 +1 位作者 王利民 韩建伟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5期315-324,共10页
William Henry Perkin爵士是一位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也是有机化学工业先驱。他一生品行端正,为后世之楷模。关于Perkin的外文传记颇多,而中文文献较少。本文查阅并梳理了相关的文献,对Perkin成长的时代背景、科学贡献、人物生平和对后代... William Henry Perkin爵士是一位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也是有机化学工业先驱。他一生品行端正,为后世之楷模。关于Perkin的外文传记颇多,而中文文献较少。本文查阅并梳理了相关的文献,对Perkin成长的时代背景、科学贡献、人物生平和对后代的影响进行了描述,以求对化学教育和个人成长提供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染料 William Henry Perkin 精细化工 苯胺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电取代反应中相转移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罗海航 祁国珍 王金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选择了10个含磺酸基团的化合物作为相转移催化剂,测定其在H_2O/CH_2COOH-CH_3COONa/ClCH_2Cl体系中的亲电偶合反应速率常数。对比无催化剂存在时的动力学数据,证明这类化合物是有效的亲电取代反应的相... 选择了10个含磺酸基团的化合物作为相转移催化剂,测定其在H_2O/CH_2COOH-CH_3COONa/ClCH_2Cl体系中的亲电偶合反应速率常数。对比无催化剂存在时的动力学数据,证明这类化合物是有效的亲电取代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通过动力学数据测定,证明催化性能与催化剂及离子对结构中的亲水、亲油基团存在着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电取代 相转移催化 偶合反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氮系阻燃剂——三嗪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培成 孙剑飞 +1 位作者 李颖 张俊甫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7-39,共3页
合成了两种三嗪衍生物,并将其与多聚磷酸铵复配用于聚丙烯阻燃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阻燃剂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
关键词 三嗪衍生物 阻燃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哌嗪双季铵盐药物的分配系数及对构效关系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书胜 刘红霞 +3 位作者 刘玉华 李润涛 陈恒昌 杨锦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3-195,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0种新合成的双哌嗪双季铵盐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并对其毒性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测试。讨论了分配系数、毒性、活性及分子结构间的关系,找出了2个理想的先导药物。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双哌嗪双季铵盐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化合物分子内配体间的疏水缔合作用(Ⅱ)——镉(Ⅱ)、钴(Ⅱ)-邻二氮菲-氨基酸体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恩君 朱宁 刘祁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55-759,共5页
pH电位法研究了镉(Ⅱ)、钴(Ⅱ)与邻二氮菲和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配体在37℃、离子强度I=0.02(NaCl)条件下形成12组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_(MAB)~M、△lgK和lgX值表明,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 pH电位法研究了镉(Ⅱ)、钴(Ⅱ)与邻二氮菲和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配体在37℃、离子强度I=0.02(NaCl)条件下形成12组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_(MAB)~M、△lgK和lgX值表明,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具有额外稳定性,并从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方面对该稳定性进行了重点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合物 氨基酸 疏水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夫碱系化合物的合成及SHG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兴 祁楠 程侣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37,共7页
通过芳胺与芳醛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2个希夫碱系有机化合物,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结果表明:12个希夫碱系有机化合物的最高吸收波长都在紫外区内.随着芳环(A)取代基供电性的增加,芳环(B)取代基吸电性的增加,... 通过芳胺与芳醛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2个希夫碱系有机化合物,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结果表明:12个希夫碱系有机化合物的最高吸收波长都在紫外区内.随着芳环(A)取代基供电性的增加,芳环(B)取代基吸电性的增加,希夫碱系有机化合物的吸收波长红移,采用固体粉末方法测试了合成产品的SHG效应,结果发现其中4个品种具有SHG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效应 席夫碱 SHG效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催化合成氯乙酸系列酯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新平 吴庆银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1年第5期31-34,共4页
以杂多酸钨锗酸H_4GeW_(12)O_4(HPM)为催化剂,在液相反应条件下,找出了氯乙酸丁酯、氯乙酸戊酯、氯乙酸己酯的较佳合成条件。在相近条件下,不向醇的氯乙酸系列酯均可获较理想的酯化率。
关键词 杂多酸 催化剂 氯乙酸系列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化合物分子内配体间的疏水缔合作用——Ⅲ.镉(Ⅱ)/ATP/氨基酸体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恩君 刘祁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5-68,共4页
应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 Cd(ATP)(Aa)^(3-)(ATP^(4-)为腺苷三磷酸根,Aa^-分别为丙氨酸 ala^-、蛋氮酸 met^-、苯丙氨酸 phe^-和色氨酸 trp^-)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及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在离子强度为 KNO_30.10 mol/L,温度为37℃... 应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 Cd(ATP)(Aa)^(3-)(ATP^(4-)为腺苷三磷酸根,Aa^-分别为丙氨酸 ala^-、蛋氮酸 met^-、苯丙氨酸 phe^-和色氨酸 trp^-)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及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在离子强度为 KNO_30.10 mol/L,温度为37℃时的稳定常数.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与氨基酸配体的关系为 trp^->met^->phe^->ala^-.从分子内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角度对促成上述序列规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合物 疏水缔合作用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B-b+b-C-b)型线型缩聚体系的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闫福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用统计理论得到了 (a-AB-b+ b-C-b)型线型缩聚体系的分子量分布函数 ;而且双官能度单体可以控制均缩聚的平均聚合度 ,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远比 Flory分布窄。
关键词 型线型 分子量分布 统计理论 高聚物 缩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在甲醇-水测定体系的接触角和润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永琼 张珩 +1 位作者 张建民 蒋子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13-17,共5页
报导用“h—r”(液滴高度-半宽度)摄影法测定水杨酸在给定一个张力范围的甲醇-水体系混合物的接触角(θ)和润湿临界表面张力(γ_c)。实验所得水杨酸粉末的润湿临界表面张力(γ_c)为25.0×10^(-3)N/M。
关键词 水杨酸 接触角 摄影法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点与海拔高度关系式的导出 被引量:2
11
作者 邝生鲁 梁启勇 毛静萍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78-81,共4页
从热力学角度导出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关系,结合Clausiur——Clapcyon方程,最终得出沸点与海拔高度公式。其简易式计算结果与绝热模型式计算十分吻合。
关键词 海拔高度 沸点 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白-甲苯体系的流变性与分散稳定性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安华 吴璧耀 蒋子铎 《国外建材科技》 1995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文用流变性测定方法研究了钛白颜料在甲苯体系中的分散状态。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愈好,抗絮凝性愈强,则流动行为愈趋近牛顿型;反之,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愈差,絮凝性愈强,则其触变性愈显著,其触变环也愈大。
关键词 钛白 甲苯 流变性 稳定性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释放的氨基酸量
13
作者 李立平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4,共5页
提出以NDA为衍生化试剂,利用柱前衍生化技术,简便、准确和灵敏地测定氨基酸的方法.色谱柱为ODS柱,萤光检测器,梯度洗脱,洗脱液A为10%THF和90%磷酸盐缓冲液,洗脱液B为55%乙腈、10%甲醇和35%磷酸盐缓冲... 提出以NDA为衍生化试剂,利用柱前衍生化技术,简便、准确和灵敏地测定氨基酸的方法.色谱柱为ODS柱,萤光检测器,梯度洗脱,洗脱液A为10%THF和90%磷酸盐缓冲液,洗脱液B为55%乙腈、10%甲醇和35%磷酸盐缓冲液。该方法可用来测定活体老鼠脊髓遭受超氧游离基损伤时释放的氨基酸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中枢神经系统 大白鼠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烷系染料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彦旻 程铸生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9年第8期416-420,共5页
以间-甲酚为原料,经硝化,甲基化,还原,缩合等反应合成了4-甲氧基-2-甲基-N-苯基苯胺;并以间-二乙氨基苯酚为原料,与苯酐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2-羧基-4′-二乙氨基-2′-羟基二苯甲酮。... 以间-甲酚为原料,经硝化,甲基化,还原,缩合等反应合成了4-甲氧基-2-甲基-N-苯基苯胺;并以间-二乙氨基苯酚为原料,与苯酐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2-羧基-4′-二乙氨基-2′-羟基二苯甲酮。在此基础上,合成了2-苯基-氨基-3-甲基-6-二乙氨基荧烷(ODB)等一系列荧烷系染料。所有结构都经过元素分析和′HNMR等谱图验证结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二乙氨基荧烷 ODB 荧烷系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苝四羧酸亚胺系化合物的光电互转换性质研究
15
作者 杨向明 黄颂羽 吴达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95-498,共4页
合成了N,N'-二正丙基-1,6,7,12-四苯氧基-3,4,9,10-苝四羧酸亚胺(PTC)。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制备了Al-PTC-Ag(Cell-A)和ITO-PTC-Ag(Cell-B)两种光电池以及ITO-PT... 合成了N,N'-二正丙基-1,6,7,12-四苯氧基-3,4,9,10-苝四羧酸亚胺(PTC)。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制备了Al-PTC-Ag(Cell-A)和ITO-PTC-Ag(Cell-B)两种光电池以及ITO-PTC-Znq_2-Al(LED-C)双层结构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测试光电性能得:Cell-A具有光生伏打效应,Cell-B没有,LED-C发出λ=550nm的黄绿光,故PTC具有P型半导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性质 Bei四羧酸亚胺 光电相互转换 光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萘基-4-羟基苯甲酰胺系列化合物及其O-乙酰化衍生物的合成
16
作者 廖青 肖森 张志林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31,共5页
研究N-萘基-4-羟基苯甲酰胺系列化合物及其O-乙酰化衍生物的10种新化合物的合成.对不同碱性的萘胺与4-羟基苯甲酸的一步成酰胺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概括出了该反应的一些规律及更完善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酰胺 萘胺 羟基苯甲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法在苯—异丙苯、苯—二异丙苯和异丙苯—二异丙苯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中的应用
17
作者 夏令敏 张吉瑞 傅吉全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对苯—异丙苯、苯—二异丙苯、异丙苯—二异丙苯3个二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实验进行设计,使实验在最优的条件下进行,与一般实验比较,提高了参数估值的精度及实验效率.
关键词 异丙苯 二异丙苯 序贯实验设计 汽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降压片中硫酸双肼酞嗪的含量
18
作者 巩卯英 徐德良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介绍用系数倍率法测定两组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不经分离干扰组分而直接测定复方降压片中硫酸双肼酞嗪的含量,其操作简易、快速,工作量小,平均回收率98.9%,变异系数0.50%,结果满意。
关键词 系数倍率法 复方降压片 硫酸双肼酞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甲苯绿色硝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方东 施群荣 +2 位作者 巩凯 刘祖亮 吕春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合成了1-甲基-3-丙磺酸基咪唑硫酸氢盐[MIMPS][HSO4]功能化室温离子液体,以[MIMPS][HSO4]作催化剂,质量分数为68%的硝酸为硝化试剂,能够实现甲苯绿色硝化反应。原料n(硝酸)∶n(甲苯)∶n(催化剂)为150∶50∶1,于60℃下反应10 h,一硝化产... 合成了1-甲基-3-丙磺酸基咪唑硫酸氢盐[MIMPS][HSO4]功能化室温离子液体,以[MIMPS][HSO4]作催化剂,质量分数为68%的硝酸为硝化试剂,能够实现甲苯绿色硝化反应。原料n(硝酸)∶n(甲苯)∶n(催化剂)为150∶50∶1,于60℃下反应10 h,一硝化产率为70.4%,选择性100%,p/o值为0.7。反应结束产物与催化体系分层,通过简单的倾析可实现产物的分离,催化剂能够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离子液体 硝化 绿色工艺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锦宗 曹亚峰 +1 位作者 刘兆丽 马希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92,共4页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引发体系,m(Span20)∶m(OP4)=40∶60为乳化剂,m(淀粉)∶m(单体)=1∶1.5时,接枝率可达148%,特性粘数可达1520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淀粉 接枝共聚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反相乳液聚合 非离子表面活性荆 特性粘数 阴离子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